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泪痕春雨漫评隋唐历史(十九) 青年统帅杨广

泪痕春雨漫评隋唐历史(十九) 青年统帅杨广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917 更新时间:2024/1/25 6:22:45

没错,他就是后来的隋炀帝

那一年杨广21岁。

虽然说,杨广是大军统帅,但是这场战争的主要负责人是谁?显然不会是杨广,因为以杨广的年龄阅历,显然不具备全权负责这种事务的能力。

我们现在的问题是,我上面的这段话,逻辑上有问题吗?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至少,在现实社会中,一个21岁的富二代,率领众多专业人士,带着一笔天文数字的资金,完成了一个大项目。如果有人说,没有这个天才的年青人,肯定就无法完成这个大项目,谁也会觉得,这马屁拍得实在有点太过了。

虽然我们不敢说,这个21岁的富二代,肯定是一个打酱油的龙套,但是他最多也就是众多主角之一;因为他身边的职业经理人、专业技术人材,哪个也不是白给的。

因为类似的原因,所以地球人都知道,隋朝统一江南的最高统帅是晋王杨广,而实际负责人,却是他手下那些资深大佬。

但是,我们必须得说,上面的那段话,如果换一个人的名字,那逻辑问题就大的去了。

李渊造反时,大军统帅是秦王李世民,那一年秦王李世民20岁。

虽然说,李世民是大军的统帅,但是这场战争的主要负责人是谁?显然不是会是秦王李世民,因为以李世民的年龄阅历,显然不具备全权负责这种事务的能力。

你说,我上面这段话,逻辑上有问题吗?肯定有问题啊,而且问题大的去了。

因为任何一个读过历史书的人,都知道大唐开国战争,就是李世民指挥的,而且没有李世民,就不会取得相关的胜利。

面对这种人所共知的历史事实,有人竟然说,李唐的开国战争,不是李世民全权指挥的;关键是,理由竟然就是李世民当时太年青了(只有20岁),这叫什么逻辑呢?

问题是,在现实社会中,一个20岁的超级富豪之子,领衔一个庞大的团队去做事,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真有人相信,如果没有这个天才少年,就不会取得相关的成就吗?

估计没有人会相信的!至少,这种事出现在媒体上,人们肯定都会认为,这就是标准的马屁文章。

为什么类似的事情,写历史书上,人们就会发自心底的相信呢?

隋文帝杨坚让一个大哥级人物,辅佐自己儿子时,是这样说的。

您是可以当宰相的人选,但是为了培养我儿子,所以让您屈尊降贵,给我儿子当助手。这就好像,当年汉高祖刘邦曹参给齐王刘肥当国相一样;总而言之,我把自己儿子托付给您了。

[注]:高祖谓之曰:“公宰相大器,今屈辅我儿,如曹参相齐之意也。”

隋炀帝杨广让人辅佐自己孙子时说,我让我这两个孙子坐镇洛阳,只是为了加强皇族的领导权。具体事务的处理,还主要依靠您。现在就把这两个孩子托付给您了。

[注]:帝顾谓子盖曰:“朕遣越王留守东都,示以皇枝盘石;社稷大事,终以委公。....。”

因为类似的原因,所以看相关历史时,我们很容易感觉,大隋帝国的太子、亲王独当一面时,具体负责人都是下面的资深大佬。

而在御用文人的粉饰文章中,李渊让众多专业人士,辅佐自己儿子时。恐怕就是这样说的,我儿子虽然年少,但他可是不世之才,所以一定好好听我儿子的话!

关键是,在御用文人的粉饰文章中,那些人不听李渊20岁的儿子话,就会打败仗;听了李渊20岁的儿子话,就会天天打胜仗。

因为类似的原因,看相关历史时,我们很容易感觉,没有李渊这个年少的儿子,就不会有后来的大唐帝国。

说到经验与阅历,晋王杨广正式出道时,可比秦王李世民正式出道时丰富多了。

因为杨广13岁就开始独当一面的坐镇并州了。虽然以他的年龄阅历,肯定不足以真正处理相关事务。但是,这意味着他这种特殊的环境中,学习、实习了七年时间;更主要的是,隋文帝杨坚还会随时了解他的学习、成长情况。

李世民作为贵族子弟,在少年时代,肯定也会拥有第一流的学习、实习机会。但是与晋王杨广相比,毕竟要差一个层次。

从这层意义上,如果说杨广21岁出道时,因为年龄、阅历、经验的问题,不可能具备真正担任统帅的能力,那李世民20岁出道时,就更不具备了。

从某种意义上,历史书在处理晋王杨广、秦王李世民的历史地位时,采用了两种极端的方式。

写晋王杨广时,把晋王杨广的助手、附属,都放在聚光灯下面,给足了正面,甚至坐镇大后方的杨坚,也给足了正面。

而杨广呢?则一个正面也不给,相反还做了各种丑化,让人感觉他在此过程中,就是一个小丑罢了。

写秦王李世民时,秦王李世民的助手,都是打酱油的;就是唐高祖李渊,也是打酱油的。

总而言之,所有的聚光灯,都照在李世民身上,并给李世民留足了正脸。于是,我们难免会感觉,整个大唐开国的历史,就是秦王李世民只手托天的历史。

对一段历史,我们知道越详细,越容易倾向于唯物史观。

因为对一段历史,我们知道的越详细,对于它的背景资料,就知道的越多;对于它的参与者,就知道的越多。

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就很容易发现,任何一个伟大的事业,都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由众多人协手完成的;过分夸大哪个哪个人的影响力,也是非常幼稚的。

反过来说,我们对一段历史,知道的越少,越容易倾向于英雄史观。

因为说起这段历史时,我们除了对某个英雄人物比较了解之外,其它都一无所知。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很容易感觉,这段历史,就是某个英雄人物只手托天的结果。

这就好像一部经典的电影问世了。

我们知道的背景越少,就会越感觉主演太牛了,更会感觉,如果没有这个主演,就不会有这部经典的电影作品。

但是我们知道的越多,就会越感觉,主演的表现,只是这部电影成为经典的一个重要因素,甚至都不是多么重要的因素。

最简单而言,编剧、导演、众多优秀的配角、龙套,对这部影片的价值,一定比主演小吗?

灯光、美术、音乐、剪辑、摄影师;特效、动作指导的价值,一定比主演小吗?

制片人、投资方的价值,一定比主演小吗?

如果没有这些人配合,那个主演,能创作出这样一部经典的作品吗?

翻过来说,有这样强大的团队,谁当这个主演,这部影片也会成为经典的。哪个主演,其实并不是多重要的事。

对此,难免有人会说,你从街上随便找个路人代替那个大明星,能行吗?我的答案很简单,当然不行!

问题是,任何一个时代,大明星也多的是,就算这个团队不用这个大明星,肯定也会用那个大明星,而不会从街让随便找个路人来演的。

这就好像,西游记制作组筹备成功了。即使不找六小龄童出演孙悟空,也会找另一个猴戏高手去出演,绝不可能随便找个路人来出演。

这就好像,卧虎藏龙开拍呀,即使不找周润发出演李慕白,肯定也会找另一个与周润发相当的大明星出演,绝不可能随便找个路人出演。

经典的唯物史观作品,曾分析过,如果拿破仑在闪亮登场前死了,会是什么结果?答案自然是,历史还会沿着类似的轨变发展。

因为当时推动历史的主要力量,是法国新兴的资产阶级,在这种背景下,没有拿破仑,他们也会找一个与拿破仑在各方面能力、气质、地位相当的大哥级人物出场。而且当时类似的备胎有很多,拿破仑只是幸运的被选中了。[注]

[注]:督政府未能恢复摆脱了上层等级的统治的资产阶级现在最为渴望的秩序。为了恢复秩序,需要一支“宝剑”,像西耶斯说过的那样。起初人们以为,起有益的宝剑作用的是儒贝尔将军,而当他在诺维阵亡以后,人们开始谈到莫罗,谈到麦克唐纳,谈到贝纳多特。开始谈论波拿巴已经是后来的事;而如果他像儒贝尔一样阵亡了,那么人们就根本不会想到他,而会把另外一支什么“剑”推上前台。不言而喻,一个被事变推上独裁者职位的人,从自己方面说理应孜孜不倦地为权力而苦心经营,坚决排除和无情镇压阻挡他的去路的一切东西。

波拿巴具有钢铁般的毅力。他不惜一切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不过除他以外当时也还有不少坚强能干贪图功名的利己主义者。他成功地占据的那个位置大概不会空着。

普列汉诺夫:《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

这就好像,西游记剧组筹备成功了,当时供剧组选择的猴戏高手,有很多,并不是只有一个六小龄童,从某种意义上,六小龄童只是幸运的被选上了。

欢迎大家关注下一节不着调的晋王杨广

更多文章

  • 岳飞被奸人害死时,为何十万岳家军却无动于衷?真实原因让人气愤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在金人南下肆虐,不断骚扰汉人的情况下,一代民族英雄被这么冤死,必然会引起公愤。但岳飞领导的十万岳家军,却没有一个人站出来救他的,不免让人感到心寒。是岳家军都贪生怕死,不敢为他们的将领出头吗?其实不然,真实的原因说出来让人更加气愤,更想为岳飞及岳家军鸣不平。 令金军闻风丧胆的岳家军 岳飞先后四次从军,

  • 大奸臣秦桧作的两句诗,现在广泛流传,竟然成了老师们的口头禅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秦桧,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他残害抗金英雄岳飞将军的事情。但秦桧并不是从一开始就是个投降派,反而恰恰相反是个主战派,甚至因为皇帝给自己派了个主管割地求官职,三次上奏辞职。那么,为什么秦桧后来又变成了主和派,还极力贬斥抗金将士,成为一代奸臣了呢?明明是一个臭名昭著、陷害忠良的大奸臣,他到底说了什么竟然

  • 如果赵构支持岳飞灭金,以南宋的实力有可能灭掉吗?来看看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南宋赵构支持岳飞吗,赵构赐岳飞手札全文,岳飞和赵构

    如果南宋敢果断的任用岳飞,并无条件的支持岳飞,南宋的国土面积会一点点扩大。在南宋,国土面积扩大的同时,就意味着金国面积的缩小。双方力量此消彼长,南宋的国力就一天天强大起来,金国就会衰落下去。量变引起质变,到南宋绝对实力全面压倒金国的时候,就是岳飞灭亡金国的时候。金灭宋也是一种趋势。北宋末年,金国在和

  • 考官卖考题被判死罪,临刑前为求生说了一段话,唐高宗:免去死罪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唐高宗被谁毒死,乾隆皇帝考验考生断案,高宗即位初期军事形势

    公元663年,也就是龙朔三年。四月的洛阳城春暖花开,右史董思恭被押上了刑台,唐高宗带着文武百官来到了刑场,一起观看董思恭被砍头的现场。可是,正当刽子手上的刀准备砍到董思恭的脖子上时,求生的本能让垂死的董思恭大喊道:“刀下留人!”接下来,董思恭又大喊:“告变!”听到这两个字之后,唐高宗赶紧令人将董思

  • 明朝六部尚书都管什么?哪部权利最大?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明朝六部尚书哪一部最好,六部尚书哪部权力最大,天启年间六部尚书名单

    吏部即人事部,为六部之首,负责官员们的奖励处分或升调退休,是朝廷中权力最大、身份最高的部门。户部,负责全国户籍、田地、俸饷、赋税及一切财政事宜。类似现在的民政部、财政部、国土局等部门!礼部春季最为繁忙,负责科举、祭祀大典、接待各藩属、外国贡使等!兵部,类似今天的国防部,中央军委及其各军事机关,兵马未

  • 大唐开国元勋长孙无忌,为何被逼自缢而死?史书评:主暗臣奸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唐太宗李世民长孙无忌,长孙无忌是怎样死的,唐朝长孙无忌最后结局

    建议使用APP语音播报功能,随时随地收听历史故事预计阅读本文需要5分钟644年,唐太宗李世民欲废太子李承乾,立第九子李治为太子。因是废长立幼,有悖于封建伦理,怕大臣们反对而内心犹豫不决。一日散朝,他留下李治、司徒(宰相)长孙无忌、司空房玄龄、兵部尚书李勣[jì]等人后,抽佩剑要自刎。李世民,祖籍陇西

  • 明代皇帝朱由校,传位给弟弟朱由检,是因为前者没有儿子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明朝皇帝朱由校和朱由检,朱由校的五弟是朱由检吗,江山风雨情朱由校临终托付朱由检

    朱常洛当上皇帝后,在位时间很短,只有一个月就死了,临死前传位给皇长子朱由校就是明熹宗。无论是朱常洛还是朱由校,当皇帝都费了很大周折,朱常洛时有挺击案,国本之争等,朱由校时有红丸案,移宫案,相对来讲,朱由检当皇帝时轻松多了,可谓没有什么周折和争议。朱由校朱由检朱由校登基的时候,年纪还非常小,只有十几岁

  • 唐朝的禁军到底是什么?致唐朝于死的不仅是藩镇,还有禁军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唐朝北衙禁军和南衙禁军哪个厉害,古代禁军名称,玄武门之变李渊的禁军去哪儿了

    实际上,对唐朝危害最大的不仅是藩镇之兵,还有一个便是禁军。藩镇之兵这便要说到唐朝的兵制了。唐朝的兵制是府兵制。显然,这是安史之乱之前的制度。府兵制,是起源于西魏、北周的。其制度是籍民以为兵,拣身体魁健才力的,令刺史以农隙教练。简单来说,就是兵农合一,平时耕种为农,农隙训练,战士从军打仗。合为百府,每

  • 明朝皇帝大部分寿命都非常短,原因竟然没跟女人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明朝皇帝寿命一览表,明朝人寿命,明朝寿命

    明朝是个大国,在当时封建主义专制达到了顶峰。自朱元璋废掉了丞相制度之后,皇帝每天的工作量竟要高达十二小时,巨大的工作量和压力对皇帝身体是一种非常巨大的消残。除了工作之外,基因也是一大原因,自朱棣谋权上位后,其明朝皇帝都是他的后代了,可以发现他的后人生育能力普遍不强,后者都是一代单传,其某种遗传基因方

  • 文成公主进藏,开启民族交往历史新篇章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文成公主进藏的资料,文成公主进藏用了几年时间,文成公主进藏的历史知识

    当时吐蕃族松赞干布统一了西藏、青海地区,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少数民族政权,并派人向唐朝请求和亲,最终得到允许,唐太宗委派其侄女文成公主进藏结亲,松赞干布派他的大论禄东赞献纳聘礼,641年唐宗女文成公主下嫁,松赞干布为她另筑城郭宫室以居之。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受唐太宗之命,带着大批卫队、侍女、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