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此韩信非彼韩信,傻傻分不清楚,都是西汉开国功臣不得善终

此韩信非彼韩信,傻傻分不清楚,都是西汉开国功臣不得善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1237 更新时间:2024/2/7 21:16:31

而诛杀开国功臣的鼻祖非属刘邦不可,后来被朱元璋学的有模有样,而且更歹毒。这位草根皇帝自从斩杀白蟒起义以后,靠着会演戏,假装仁义道德,谦虚谨慎,宽厚待人,吸引一批优秀人才追随他。

[var1]

这帮兄弟为他抛头颅、洒热血反抗强秦,紧接着又跟项羽楚汉争霸,逐鹿中原,最终胜出,可以说没有这帮兄弟,刘邦早就不知躲哪去了,可是当他坐上了皇帝宝座后,就开始撕掉伪装,凡是妨碍他坐稳江山的功臣一个不留,全都杀之后快。

两位韩信都是开国功臣,因为其中一位被刘邦封为韩王,所以也叫韩王信,另一位则是淮阴侯韩信,世人称为“兵仙”,两位韩信结局都不好,都受到刘邦猜忌被逼造反,事败被杀。

[var1]

淮阴候韩信,从寄人篱下到开国大将军

年轻时的韩信可以说是落魄子弟,虽然满腹经纶,但没有用武之地,又不懂经营谋生之道,生活过得很是窘困,母亲去世的时候,连副棺材板都买不起,多亏街坊四邻才安排好母亲后事。

[var1]

母亲安顿好后,韩信开始了蹭饭的日子,渐渐的周边人开始讨厌他,他没有办法只好自己出去找吃的,一次去河边钓鱼,正好几个大娘在漂洗丝棉,其中一位大娘见他饿的慌,就把他带回家并拿出饭给他充饥,这样的日子过了好多天,韩信感到过意不去,心心念道,以后飞黄腾达一定要报答他。

[var1]

大丈夫起于乱世,韩信正好碰上了这样的好时机,秦末农民纷纷揭竿而起,韩信自信一身学问自有贵人赏识,他投奔了项羽的军队,然而项羽没有重用他,只给了他一个小郎中做,韩信觉得没有前途,此地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又去蜀中投奔汉王刘邦。

[var1]

投奔刘邦后,经过萧何的推荐,韩信得到了刘邦的赏识和信任,并拜他为相,韩信也不负所望,为刘邦制定了定国安邦的良策,并付诸实施,韩信的才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各个击破乱世枭雄,最后在楚汉争霸中击败项羽,逼迫项羽在乌江自刎,刘邦完胜,可以说刘家江山一大半的功劳都属于韩信。

[var1]

就是这样的功臣,在刘邦称帝后,因为功高盖主,受到了刘邦的猜忌,被逼造反,最后在萧何和吕后的诱捕下,被诛杀身亡,临死前说了一句,狡兔死,走狗烹,流传千古。

韩国贵族后裔韩王信,追随刘邦击败项羽平定天下

韩王信的起点按说比韩信高,至少投奔刘邦的时候他在韩国故地任韩国太尉,刘邦带军队进攻阳城时,在谋臣张良的引荐下得到韩信,并任命他为韩国将军,自此韩王信开始追随刘邦建功立业。

公元前205年,刘邦派韩王信进攻韩王郑昌,很快韩王信攻占了韩国的十几座城池,并进攻韩王郑昌的所在地阳城,郑昌哪里是韩王信的对手,很快郑昌投降,刘邦很是高兴,封韩王信为新的韩王,封地在颍川。

[var1]

刘邦称帝后,对所封的八个异姓王始终放心不下,而韩王信就是其中之一,刘邦认为韩信雄壮勇武,而封地颍川又是军事要地,战略位置重要,一旦韩王信有异心,够刘邦喝一壶了,于是找了个机会把韩王信的封地迁移到太原以北地区,建都晋阳,这晋阳是北方苦寒之地,又临近匈奴,时不时要堤防匈奴入侵,韩王信心里很是窝火,他明白这是刘邦的故意所为,不信任他,于是开始暗中勾结匈奴冒顿单于。

公元前201年,韩王信公开造反,并把新国都马邑拿出来献给匈奴,并率军攻打太原,由于有了匈奴支持,刘邦暂时也拿他没有办法,只能静待时机,以图除之。

[var1]

公元前196年春天,韩王信和匈奴一起侵入参合,刘邦派遣柴武带兵前去迎击,柴武本意劝降韩王信,可是被韩王信拒绝,因此两军交战,韩王信不敌被杀。

两位韩信都因为受到皇帝刘邦的猜忌,被迫起来造反,实非他们二人的本意,从刘邦诛杀其他的功臣来看,一旦皇帝起了疑心,被诛杀是迟早的事了。

图片来自网络

参考文献《史记·韩信卢绾列传》

《史记·淮阴侯列传》

更多文章

  • 关羽为何被视为武圣、财神,甚至是剃头匠的祖师爷?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关羽武圣还会返场吗2023年,关羽武圣高清壁纸,关羽武圣专属bgm

    “武圣”这个称号,是清朝统治者赠予关羽的。因为满清是关外游牧民族建立的,而关羽在史书小说中的形象对于满清希望的民众形态吻合,当时统治者希望民众将关羽对于兄弟的“义”放在首位,将民族大义放在次席。而岳飞等抗金名将,会让百姓想到抗清,所以在满清时期,有八个皇帝先后十三次封谥关羽,将关羽推至武圣的至高地位

  • 李牧北御匈奴,为何非要那么大的权力,看看汉唐之西域都护就懂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李牧,本来是赵国北部边境的守将,常年在代地(今河北蔚县)和雁门(今山西右玉)防备匈奴。和大家印象中苦哈哈的守边将士不同,李牧的幕府不但有人事任免权,还有直接在当地收税的权力,基本和军阀一个概念,所以非常有钱,每天都能杀几头牛给兄弟们改善伙食。看到这里,有些人可能会觉得奇怪,赵国怎么会允许李牧拥有如此

  • 作为东吴唯一的郡主,荆州第一夫人孙尚香,其悲惨婚姻该怪谁?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在三国时代,有这样一个女子,她身份贵重,武艺超群,长得十分美貌,但是她却没能嫁给一个与自己年龄相当、才貌匹配的男子,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古来都说美女爱英雄,这位美女倒是嫁了一个英雄,但是她与自己这个有名无实的老公关系很紧张。最后,哥哥派人把她接回娘家,从此史书中就再也没有了关于她的记载。她就是荆州第

  • 战国秦汉时期的龙信仰研究:探寻龙信仰的缘起及发展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var1]一、 龙神话与神仙思想战国是我国古代神话传说的繁盛时期,在多种思想风起云涌的浪潮推动下,不但上古神话在此时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而且在这一时期出现的神仙思想也得到了广泛传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甚至成为社会上势力最大的思潮之一,其主要表现就是战国时期的很多神话都带有极其鲜明的神仙思想的

  • 诸葛亮为什么一定要北伐?内忧外患之下他没有其余选择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诸葛亮为何坚持北伐,诸葛亮第五次北伐详解,诸葛亮北伐目的

    而刘备的成功,诸葛亮早年间提出的“隆中对”中的战略规划可谓功不可没。而令人奇怪的是,诸葛亮曾在“隆中对”中坦言,北伐的基础是“天下有变”,并且要荆州、西川两路出军。而在刘备死后,诸葛亮独揽大权却一直坚持北伐,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值得一说的是,刘备自称汉中王后形势大好,本来真的有望成为统一天下的雄主。

  • 战国“弟弟级别”的燕国,能完虐匈奴,为何汉朝被欺负到和亲?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var1]殊不知在历史上战国时期匈奴是被中原完虐的节奏。当时的匈奴被还算不上强大的燕国虐的体无完肤,保证了中原诸侯能专心尔虞我诈。为何强大的汉朝却被欺负到和亲?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两者差距如此悬殊呢?我们先分析一下燕国和匈奴作战时双方选手的实力。第一;战国时期的燕国作为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和强

  • 挖人祖坟挖出了经验,曹操为了防盗墓,想出了这一绝招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可是,在汉末,天下大乱,群雄纷争。各路军阀要解决的第一件事就是粮食问题。但是连年战乱,土地荒芜,东汉末年经常出现人吃人的恐怖场景。要解决大量士兵的吃饭问题就成了一件难事。曹操也面临这样的问题,军队没有钱,没有粮饷,曹操就打起了死人的注意——盗墓。曹操为保证盗墓有组织、高效率运作,他在自己的军中成立了

  • 削藩是导火索,吴王早有不臣之心?漫谈汉朝七国之乱历史必然性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汉高帝总共有八个儿子,数量不算多也不算少,继承皇位的惠帝除外,剩下的七个儿子的封地都是从异姓王的手中收回的,毕竟"一笔写不出两个刘字",天下与其放在异姓王手中,还不如交给自家人来的实在。惠帝的时候就比较简单了,他无子,不存在分封问题。孝文帝儿子同样不多,除了王储刘启,需要分封地的只有三个儿子,从中挑

  • 三国名人管宁的渤海漂流记:来时还是东汉,归去已是魏国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三国管宁简介,管宁是个怎样的人,管宁墓

    管宁虽然是个历史名人,但很多朋友最早知道这个“人名”,并非是通过《三国志》,而是在中学的政治课本上。在思想道德课程中,有一篇大概是教育人们“有恒心,不为外界所动”的课文,就引用了“管宁割席”的典故。管宁割席的主角是管宁,配角是华歆。前者淡泊明志,后者追求名利。虽然管宁割开席子,表示跟华歆不是一路人,

  • 当年曹操为何非要斩杀华佗?后汉书给出真相,曹操是对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当年曹操为何非要斩杀华佗,贾诩赵云华佗,关于华佗的故事

    但即使是如此高明的医生,也只有一个“赛”字,由此可见华佗究竟有多么厉害。可是在两千年前,曹操为什么要杀掉华佗这个妙手神医呢?答案尽在后汉书中。一、阴冷监狱,神医将死公元208年,因撒谎而被曹操逮捕入狱的华佗正呆坐在监狱里铺满稻草的地上,眼神呆滞,双目无神。他被抓到这里的原因并不是犯了什么杀人的罪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