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教被朱元璋打压,张无忌为何不帮他们?你看他们对赵敏做了什么

明教被朱元璋打压,张无忌为何不帮他们?你看他们对赵敏做了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1538 更新时间:2024/1/16 17:30:28

从书外的角度来看,比如《射雕英雄传》中的郭靖是主角,其中剧情都围绕他展开,所以他无论身处何种险境总能逢凶化吉,然而到了《神雕侠侣》中,他就已经被边缘化,为了给新一代的主角杨过让路,他在大部分时间都是被雪藏的状态,而到了《倚天屠龙记》中就更可悲了,他直接被写死。

(张无忌、赵敏、周芷若剧照)

除了郭靖的遭遇之外,在《倚天屠龙记》中作为主角势力的明教甚至在书中就遭遇了灭顶之灾,那朱元璋是在明教的协助下才一步步走上皇位,而当他当上皇帝之后却又反过来镇压明教,但奇怪的地方在于张无忌对此无动于衷,他为何没选择搭救明教旧部?这背后又藏着怎样一段故事?

一、真正的赢家朱元璋

金庸为自己的故事引入历史背景、历史人物,这操作其实是一把双刃剑,这些元素的加入固然可以让原本肤浅的武侠故事显得更有深度,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作者的创作空间,比如在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结局上就不能修改,如此一来,如何将故事的过程编得有趣就十分考验作者的功力了。

《倚天屠龙记》的主角固然是张无忌,书中绝大多数情节也都是以他的视角展开,甚至无论是在习武方面还是在桃花运方面,张无忌都算得上是人生赢家了,但整本书最后的赢家却是一个龙套角色朱元璋,究其原因,还不是因为朱元璋是历史人物吗?哪怕张无忌再强大,他也只能帮朱元璋打工,因为建立大明朝的人只能是朱元璋。

(张无忌、朱元璋剧照)

所以在故事的结尾,张无忌只能带着敏敏一同归隐大漠,美其名曰他不喜欢武林纷争,其实从上帝视角来看,这是无可奈何的让步。

不过只要张无忌一息尚存,他的故事就仍在继续,而后来明教的遭遇也极有可能逼张无忌再度出山,可从结果来看,张无忌似乎没这么做。

二、后倚天时代的故事

张无忌退隐之后去了哪?或许他并没有如同他计划的那样归隐大漠,甚至就连金庸自己也没想好该如何安排张无忌后续的人生,所以他始终没写一部《倚天续集》,但他在后记中提供了几种可能性。

原著道:“张无忌最后与赵敏前往蒙古,从此不回中土,但如出现其他偶然因素,周芷若可能去蒙古找他,他可能和赵敏同去波斯找小昭,可能为了明教而不得不独自回中土办事,也可能在西域遇到殷离……”

从这里不难看出一个事实,对于张无忌而言,除了与他有过爱恨纠葛的那几个女子之外,唯一让他牵挂的就是明教了,可他后来真的会为了明教回归中土吗?答案似乎是否定的。

因为书中明确提到过后来明教遭遇了朱元璋的反扑,却不曾提及张无忌插手此事。

书中是这么说的:“朱元璋派徐达带兵北伐,将元顺帝赶入塞外沙漠,蒙古人在中华所建的元朝就此灭亡。朱元璋倒还记得明教,将他所建的朝代称为‘明朝’。但因明教维护百姓,朝廷官府便对其残杀镇压,时日既久,后世首领无能,明教终于也渐渐式微了。”

(张无忌与众女子剧照)

这就怪了,张无忌向来宅心仁厚,当年他看着自己的父母被正道群雄逼死,他母亲殷素素甚至让他记住在场群雄的每一张脸,让他为自己报仇,张无忌也始终没有踏上复仇的道路,他选择以德报怨。

然而此时那些曾与他出生入死的明教旧部遭遇灭顶之灾,为何张无忌的选择却是无动于衷?这样绝情的做法似乎不符合他以往的人设,其实人都是会变,金庸在后记中也说过一句话:“既然他的个性已写成了这样子,一切发展全得凭他的性格而定,作者也无法干预了。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张无忌的变化?

这里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解释,其一是从习武的角度。张无忌身上共有四门神功,分别是九阳神功、乾坤大挪移、太极以及圣火令,其中前三门武功倒没什么弊端,而第四门神功却是一门不折不扣的邪功,当张无忌练成圣火令之后,他的心智一度被那邪功侵蚀,在对抗三渡时,他甚至发出了几声阴险的笑声,所以后来的张无忌变得麻木不仁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不过从更直观的角度来看,或许是因为明教众人做了一些让张无忌无法忍受的事。

三、明教众人对赵敏的态度

从明面上来看,张无忌当初选择退隐是因为他原本就是个没有野心的愣头青,所以他的确是不适合当皇帝,其次是因为朱元璋野心勃勃,处处挤压张无忌,所以张无忌选择主动让位也实属正常,不过大多数人可能忽略了另一个细节,那就是明教众人对赵敏、对张无忌的态度。

(明教剧照)

在明教教众看来,赵敏是个怎样的人?诡计多端的敌人,甚至可以说是妖女,这也没辙,谁让故事前半段的种种武林纷争的确都是因赵敏统领的汝阳王府势力而起,他们对赵敏存在戒心倒也无可厚非。

但到了故事后期,赵敏已经与自己的父亲及家人划清界限,为了张无忌放弃了一切,可以说是诚意满满了,而你看此时明教群雄对她又是什么态度?

原著道:“这时杨逍、韦一笑、静慧、殷梨亭等众人均已赶到,突然看到这等情景,相互使个眼色,都悄悄地退了回去。在明教、武当派、峨嵋群侠心中,均盼周芷若与张无忌言归于好,结为夫妇。各人于赵敏的昔日怨仇固难释然,又总觉赵敏是蒙古贵女,张无忌若娶她为妻,只怕有碍兴复大业。

要知道此时的周芷若在屠狮大会上与武当、与明教撕破脸之后,但明教群雄仍对张无忌和周芷若在一起抱有幻想,由此不难看出一个事实,他们从来都没有认可赵敏,而书中更有这么一段旁白:“范遥等心想教主必定会跟赵姑娘同去蒙古,但那是以后的事,一切将来再说。

从这些细节都能证明明教众人难免在张无忌耳边说些闲言碎语,他虽是教主,其实已经开始被质疑了,他连选择谁当自己的爱人都需要别人来干涉,他这教主继续当下去,也只不过是明教众人操控的傀儡而已,倒不如主动退隐。

可以说后来的张无忌与明教的缘分已尽,不是他不仁,而是明教众人不义,他没再插手明教之事也是人之常情。

更多文章

  • 我国导演为什么不拍关于元朝的电视剧?不是不拍,而是不能拍!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为什么不拍元朝电视剧,元朝皇帝忽必烈电视剧,元朝开国皇帝电视剧

    提起蒙元,想必很多人脑海中,第一个出现的便是成吉思汗的形象,成吉思汗对于历史的成就不亚于亚历山大,虽然成吉思汗的存在说明一代王朝开国历程是艰辛无比的,但毕竟开国改元的是他的孙子忽必烈,从经济角度上看,开朝改元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忽必烈奉行的都是长久以来游牧经济。他们基本上就没有固定的住所,而且他们死后

  • 我国曾经很厉害,为何忽然没落?元凶到底是谁,宋朝还是元朝?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宋朝和元朝最大的特点,宋朝和元朝历史漫画,唐朝宋朝元朝明朝清朝哪朝最大

    从汉朝开始我们就很积极地与其他国家结交友谊,在唐朝时达到了巅峰时期。那个时候,许多外国人喜欢我们特有的商品,周边很多国家都开始派人过来向我们学习先进的文化知识。所以我国变弱起码是唐朝之后的事情了。曾经我们发明的各种各样先进的知识和技术传遍了全世界。不幸的是后来中国变得不那么强大了,很多国家都想着来瓜

  • 西辽的耶律大石有没有攻打过金朝?结局又是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耶律大石怎么建立西辽,耶律大石纪录片,西辽耶律大石完整版

    尽管西辽的东征大军无功而返,但耶律大石在西域的活动还是引起了金朝的注意并招致金朝的反攻,然而金军同样受制于漫长的战线和恶劣的气候,与此同时金军还要分兵对抗南宋,在这样的局面下事实上西辽和金朝谁也奈何不了谁。与此同时西辽西方的塞尔柱突厥人日益强大起来并号召伊斯兰世界对西辽的异教徒发动圣战,集合了呼罗珊

  • 唯一载入史册女将军,打清军镇叛军是女中丈夫,张献忠最怕的女人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明史·秦良玉传》记载:公元1574年,秦良玉出生于明朝四川忠州的书香世家,她的父亲秦葵是位岁贡生,饱读诗书,粗通兵法,心系天下。秦葵虽因秦良玉是女儿颇感遗憾,但他还是把女儿当男孩养,在她身上倾注了自己全部的心力。秦良玉在父亲的教导下,不仅精通经史诗文,而且骑马射箭也不在话下,可谓文武双全,而且她性

  • 明朝反腐第一人海瑞,敢痛骂嘉靖帝昏庸,嘉靖为何一忍再忍不杀他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海瑞骂嘉靖的后果,嘉靖密审海瑞完整版,嘉靖对海瑞评价无君无父

    海瑞自幼攻读诗书经传,博学多才,中举后曾任福建南平教渝,后升浙江淳安和江西兴国知县。海瑞的仗义执言非常了得,他曾上书痛骂嘉靖帝朱厚熜迷信巫术,生活奢华,不理朝政等弊端,被愤怒的朱厚熜抓紧入狱,但却一直不忍心杀他。嘉靖死后获释,调升右佥都御史,他一如既往,惩治贪官,打击豪强,疏浚河道,修筑水利工程。海

  • 明朝时期,济南府有四个州,现在三个为地级市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明朝济南地图,明朝无为州,古时山东济南府是现在哪里

    济南府为山东地区设立最早的府之一。春秋战国时期,济南(历下邑)就为齐国重镇,两汉时有济南郡、济南国,但此郡、国治所并未设于今济南市区(当时称历城县),而是位于历城以东的东平陵(今章丘境内),魏晋时才迁治历城。南北朝时,济南曾为齐郡,隋朝及唐朝初期改郡为州,或称济南郡、齐郡或称齐州,唐中期以后称齐州,

  • 明朝大将被误解400年,究竟是冲冠一怒为红颜还是被迫无奈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明朝最厉害的十大将领,明朝四大将军大全,明朝大将谁最厉害排第一

    一、文武双全的少年将才吴三桂想要了解吴三桂投降的真实目的,还要从他的经历说起,吴三桂(1612-1678年),字长伯。明末辽东人,他是锦州总兵吴襄之子,武将祖大寿的外甥。他的父亲在辽东举办团练,因为他的功绩显著,后被明朝授予“辽东团练总兵”一职。吴三桂从小在父亲和舅舅的教导下,在征战的环境下耳濡目染

  • 明朝发明的瓜皮帽,为何被清统治者推崇,连清朝遗民也喜爱有加?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明朝有瓜皮帽吗,最好的瓜皮帽,六片瓜皮帽裁剪图纸

    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推翻元朝,建立明朝,建都应天,即今天的南京。朱元璋出身草根,一步登天,称为天子,为了维护大明江山的长治久安,他令人创制六合巾,这种帽子用六块黑缎子或绒布等连缀制成,底边镶一条约一寸多宽的小檐,故又名六合一统帽,六合者,为天、地、东、南、西、北,意寓皇帝一统天下。这种帽子非常

  • 权势使人迷醉!只剩一口气,南宋小朝廷依然内斗不止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南宋风云中权位之争,历史上真实的南宋风骨,南宋最有权势的公主

    01据《宋史》,宋理宗宝祐六年(公元1258年),右谏议大夫、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丁大全,任用一个叫袁玠的做九江制置使。此人贪婪苛刻,一上任就向当地渔民收取重税。还没收到手呢。丁大全那边就在催了。姓袁的一急,就抓了几个渔民,惹毛了其他渔民。渔民们干脆投了敌人,把所有渔船都无偿献给了敌人,用来攻打

  • 明朝王爷们的生活有多奢华,看王府就知道了!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明朝王府有现存的吗,明朝杭州吴王府,明朝王府詹事是什么官

    现在我国保存下来的王府,无一例外均是清代建筑。以其中最为知名的恭王府为例,也仅仅6万多平方米的面积,虽然陈设精美华丽,但却远远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广大。与清代的微缩型王府相对的,是明朝堪比皇宫的各亲王府。明代亲王们因为享有祭祀“社稷”及“风、云、雷、雨、山川神坛”的资格,所以居住的王府往往是一座实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