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她是顺治的通房丫头,为顺治生下皇长子,所得的封号至今令人不解

她是顺治的通房丫头,为顺治生下皇长子,所得的封号至今令人不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665 更新时间:2024/1/24 18:48:12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顺治皇帝的后代,顺治帝的子女数量达十四人之多,其中儿子8人,女儿6人,千古一帝康熙是皇三子。说到这里,可能很多人好奇,顺治帝的皇长子哪里去了呢?因为封建朝的皇位大多数都是嫡长子继承,而皇长子没有继承皇位一般都是因为他们是庶出的,也就是生母地位不高,那么皇长子是由谁生下的呢?让我们来一探究竟吧。

民间大户人家的少爷在正式成婚之前,都会有多位通房丫头,出色的就有机会成为侍妾,摆脱仆人身份。皇子也是同理,只不过皇子身边的女人被收房后会将她们叫做格格。皇长子的母亲巴氏便是这样进入顺治的生活圈的。

后来顺治登基为帝,孝庄太后为让自己的家族势力更加鼎盛,安排了自己的侄女孟古青成为皇后人选。顺治八年,两人完婚。同年巴氏就为顺治生下了皇长子牛钮,按照时间推算,或许顺治有生以来第一个宠幸的女子便是她了。顺治宁愿宠爱一个毫无封号的庶妃,也不肯对皇后多看一眼,可见顺治是打心底里厌恶孝庄太后的所作所为,从而迁怒了孟古青,不过也有人说孟古青之所以不受顺治偏爱,还有个另外的原因,就是她的个性太过善妒。

那个时候后宫的制度尚未制定完全,位分及称号等都没有详细的说明。巴氏在人前被称为笔什赫额捏福晋,福晋一词意味着巴氏是以小妾的地位待在顺治身旁的。顺治不甚喜欢那些蒙古后妃,加上董鄂妃彼时还未出现,所以巴氏还算颇得顺治心意。

顺治十年,巴氏还生下了一女,次年又生一女,巴氏总共为顺治生了三个孩子,然而皇长子才活了三个月左右就夭折了,其他两个同样未及成年便殇折,后来巴氏便慢慢失宠,无人问津了。

关于巴氏,还有个想不通的地方,比如她笔什赫额捏福晋的称号,笔什赫额捏是什么特别的含义呢?其实,满语中恰好有个词语叫做额捏,是母亲的意思。那么笔什赫会不会是巴氏家族的姓氏呢?还是顺治赐予她的,带着某种称赞含义的名号?到底事情真正的样子是如?或许这个问题的答案只有等到时机足够成熟,专家挖掘出更多谜团后我们才能知晓答案。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杨玄感的叛乱,为何会如此招致隋炀帝的愤怒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杨玄感的父亲杨素曾经接力地帮助杨广夺得帝王,因此当杨广成为了隋炀帝以后,对杨素授之以高官厚爵,杨氏一族也因此瞬间而变得位高而权重起来。后来,在杨广决定第二次亲征高句丽的时候,就在战事取得节节胜利的时候,当时主要负责为前线运粮食的杨玄感却突然反叛,逼得杨广不得不回师平叛。而且由于撤退的相当匆忙,以至于

  • 十分仇视满清的学者钱穆,为何不希望太平天国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那么,为什么钱穆会有这样的想法?1、绝无仅有的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最为特殊的一场农民起义。一般认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农民起义是秦末的大泽乡起义,之后历朝历代,大大小小规模的农民起义数不胜数。但是,没有任何一场农民起义,和太平天国运动存在相似性。一般来说,在中国古代史上,农民起义多数是以秘

  • 唐文宗志在诛灭宦官,然因一人的擅自行动而惨遭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唐文宗李适简介,唐文宗知乎,唐文宗国色天香

    唐文宗物色了很久,终于看中了两个人物:郑注和李训。郑注原本是一个江湖游医,在一次机缘巧合之下,结识了大宦官王守澄,善于察言观色的他很快与其打成了一片。李训和郑注都不是善人,之所以愿意帮助唐文宗,主要还是想要在事成之后,夺取相位。进过了长期的观察,唐文宗最终选择相信这两位的忠心,并把自己心中诛灭宦官的

  • 太平天国的“大脚蛮婆”是如何从“女兵”变为“女奴”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1856年9月的一天,"北王"韦昌辉叛乱,三千名披坚执锐的叛军包围了天王洪秀全的府邸。当宫门打开的时候,一群妇女,手持大刀长矛,呼喊着从天王府内杀出,与惊诧不已的三千士兵杀作一团,这支英勇的女兵队伍,就是天王洪秀全的女保镖,为"天王"洪秀全筑起了最后一道屏障......。1864年天京城破,大批清兵

  • 后武则天时代,唐朝最有权势的女人太平公主,为何死于李隆基之手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比如说,武则天儿子唐中宗李显的老婆韦皇后和女儿安乐公主,就都想成为女皇帝,为此不惜毒杀李显,可以说是人伦惨剧了。可以说,武则天开了一个很不好的头,但成功的人却只有她一个,她的众多追随者,无一得到善终,比如韦皇后和安乐公主,再比如她最喜欢的女儿太平公主。太平公主,是武则天和唐高宗李治最小的女儿,也是最

  • 解析唐朝战争:唐朝初年,刘黑闼为何被李世民击溃?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喜绕后突袭,擅围点打援。早年,他攻打宋金刚的时候,在介休直接切断了宋金刚的后路,宋金刚全军溃败。后来,他攻打窦建德,同样用着相同的方法,在虎牢关取得大捷,窦建德十万大军溃败,自己也被押往长安斩首。而李世民此次对于刘黑闼的方法,同样如此。公元622年,正月。刘黑闼自称汉东王,定都洺州。这一年,李世民提

  • 誓死效忠隋朝的屈突通,为何最终还是降了大唐,一句话天意难违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屈突通生平简介,屈突通墓,屈突通为什么守不住长安

    屈突通在隋文帝时就已经是大隋的重臣,官拜亲卫大都督,深受隋文帝杨坚的倚重。他为人正直,秉公执法,决不会包庇宽容,哪怕是亲属也不例外。因此在当时有“宁服三斗葱,不逢屈突通”的谚语,可见人们对屈突通的敬畏之心。屈突通虽然执法严明,但并非是严苛酷吏。比如在隋文帝时期,有一次屈突通奉命巡查朝廷的牧马,他秉公

  • 汉末群雄:孙权尊贤接士基业渐固,袁绍聚众官渡与曹决战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既而许都遣回张纮,令为会稽东部都尉,且赍奉诏书,授孙权为讨虏将军,领会稽太守。张纮前为孙策所遣,入贡方物,曹操留他为侍御史,差不多有两三年。至袁、曹相争,孙策欲袭许都,颇有风声传入许都中,自曹操以下,俱有戒心;独郭嘉料孙策轻佻无备,必为匹夫所制,未足深忧,果然不出所料,孙策即殒命。曹操得到孙策凶耗,

  • 成功躲开了官盗和私盗的霸陵,真是源于汉文帝的低调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概而言之,就是切勿劳民伤财,简简单单低调最好。这显然与动辄就厚葬,以显示气派的多数皇帝不同,他这样节俭的皇帝,自然受到了当时与后世的一致称赞。他就是汉文帝刘恒,去世于公元前157年,享年46岁。随着时间滚滚流逝,刘氏皇族的陵墓几乎被盗了个遍,那些曾经厚葬,把陵墓修建得如高山一般的都未幸免。如刘恒的老

  • 西晋亡后为何流行大家族观念?庄园经济发展,大家族观念有功利性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西晋灭亡是中华民族的一件大事,它标志着中原大地短暂和平的破灭,带来了臭名昭著的五胡乱华,给中国古代历史带来深重灾难和不可磨灭的影响。彼时蛮夷猾夏,中国不绝如缕。然而,俗话说,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西晋的灭亡固然使大部分汉族士族跟随琅琊王前去江东经营,但北方仍有不少未曾迁徙的“留守”士族。对于这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