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伊朗出土元朝羊皮信,研究后震惊:波斯可能曾是中国的一个省

伊朗出土元朝羊皮信,研究后震惊:波斯可能曾是中国的一个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928 更新时间:2024/1/28 0:49:06

众所周知,中国自古以来便是个国土辽阔的国家,也正因如此,如今与我国接壤的许多国家考古发现中,往往少不了中国的身影。这不仅为研究两国交往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也为还原我国古代治理策略与时代面貌添砖加瓦。

19世纪,伊朗考古过程中出土了一张羊皮纸,上面还有十分清晰的文字留存。而更令人大吃一惊的,便是这封信纸上盖的章,竟然是由汉字书写而成的。

波斯可能曾是中国的一个省?

羊皮信的内容

小小一张羊皮纸,或许并不起眼,甚至有人会觉得这哪里是什么值钱的物件?但事实恰恰相反,文字记载对国家的历史文化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佐证作用,其重要不言而喻。

与中国一样,伊朗所在的区域是曾经的四大古国之一——古巴比伦。之后这片土地还孕育了同样文化底蕴深厚的波斯帝国,因此出土文物并非什么稀罕事。

但这次不一样,这片羊皮纸上盖的章,竟然写着六个汉字:辅国安民之宝。

这封信的内容使用的依旧是波斯文,大致内容是想请法国出战援助波斯帝国。

这封信本来应该是波斯统治者口吻写下的,按常理来说盖章也应该是波斯王的印章,那又为何盖着写有汉字的印章?

波斯帝国与我国的爱恨纠葛

纵观世界局势,波斯帝国所处的位置,也就是如今的伊朗,尽管如今的伊朗已经没有当时波斯帝国那么广袤的国土,但在世界地理上依旧处于关键位置。

在波斯帝国就有这样一块兵家必争之地,从古至今有无数势力都想征服它,将其掌握在自己手中。

其他的故事在此不多赘述,我们直接将时间拨回到公元13世纪。此时的金朝已经垂垂老矣,但年轻的血液正奔腾在蒙古的草原上。

这段时期,骁勇善战的蒙古人南征北战,以期能获得更好的资源来休养生息,当然,这样的争斗贯穿着整个封建时代。

但这次与以往的小打小闹不同,蒙古族的部队先是灭掉了辽国,后来又踏平了西夏,甚至往东将高丽国,也就是如今的朝鲜一同吞并了。

这些甚至都远远不够,蒙古族的好战因子在这段时期发挥的淋漓尽致,甚至打到了如今的匈牙利、叙利亚以及伊拉克,直逼西欧的多瑙河。

在长久的一致对外掠夺回大片土地之后,蒙古族内的斗争也开演了。起初是成吉思汗的后代忽必烈阿里不哥之间的权力之争。

结局我想大家都清楚,忽必烈登上了成吉思汗留下的巅峰职位,但阿里不哥并未心,而是出走回蒙古族发家之地,建立了汗国。

他将蒙古这片土地分为4份,先后建立起4个汗国,它们分别是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伊利汗国以及汗国察合台汗国。

而这四个汗国,就有属于波斯的土地。所以后来成吉思汗入主中原之时,这四个汗国也就随之被纳入了元朝境内,可以说是元朝的附属国。

这么看来,戏谑地说波斯曾是我们的一个省,也好像能说得通。

当时的波斯帝国在面对蒙古人的同时,依旧还要承受来自西欧国家的威胁。亚历山大东征使得波斯帝国灭亡,往日强大的波斯帝国也终究变得物是人非。

但无论如何,文明都是必须发展下去的,也许其中有血腥、有暴力,但发展与交流也同时存在。

战争使得两个地区建立起了沟通的渠道,在之后的几千年中,中国与如今的伊朗地区有着频繁的交流。

印章上的文字

那伊朗出土的羊皮纸上,又为何盖着汉字书写成的印章?

这就要先说一句老话,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但元朝还未稳定下来,又重新动荡起来,尽管这四个汗国都是成吉思汗的亲族,但权力面前,人的弱点显现的淋漓尽致。

前面我们说到汗国是阿里不哥所建立的,那他们与入主中原的忽必烈必定看不对付,实际上也是如此。

多年的勾心斗角使得这四个汗国与元朝逐渐离心,虽然还顶着藩属国的名称,但却是连每年的上供都没有了,颇有一些想自立为王的意思。

但却有个例外,那就是伊利汗国。

伊利汗国的国王,是成吉思汗的孙子旭烈兀,也是忽必烈的亲弟弟。而他将都城建立在如今属于伊朗的大不里士,这个汗国的成立,是在忽必烈的极力支持下成立的,并极力稳固旭烈兀的统治。

而旭烈兀也不负所托,全力支持忽必烈,拥护忽必烈作为自己的最高统治者,臣服于元朝。

因此伊利汗国与元朝无论是经济还是政治,都联系非常密切,即使是汗王的更替,也一定要有元朝廷的旨意,大小事宜都展现着这个汗国的赤诚忠心。

忽必烈也赐予了伊利汗国“辅国安民之宝”以及“王府定国理民之宝”的印章,这才有了在如今伊朗地区出土的印有汉字的羊皮纸。

尽管这个热情似火的伊利汗国,最终还是灭亡于内乱与外敌之中,但这份兄弟情谊依旧值得人可歌可泣。

时至今日,世界风云变幻,早已不是原来的模样,我们也没有必要去追溯千年前一块土地的归属,但通过历史,通过史料,我们依旧可以窥见那时鲜活的存在过的人,真切地感知一些他们的内心世界。

当然,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历史仍然是厚重的一本书,等待人们去细细品味。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太子胤礽为何被废 不做事还要当好人 康熙差点被气死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康熙废太子胤礽原因,胤礽康熙同人小说,康熙对太子胤礽是非常的疼爱

    追缴国库欠款,雍正负责的是众位皇子皇亲,田文镜负责的是朝中各位大臣,皇子中最难啃的就是皇太子,此时的雍正还是忠心于太子的.在原书中所说,是邬思道替雍正出的主意,替太子还了五十万的国库欠款,然而太子之后的做法,却让人大跌眼镜。追缴国库欠款,雍正给了所有人十天的期限,十天还不清欠款立即抄家,十皇子最终因

  • 袁崇焕死后,还有一人可替明朝抵挡后金军,可惜最后被崇祯冤杀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崇祯临死前有后悔杀了袁崇焕吗,袁崇焕卖粮给后金,袁崇焕见崇祯

    而后金势力的崛起和西方殖民者的脚步迫近,使得明朝进行军事技术的变革显得尤为紧迫。当时就有这样一位能人,率先推动中国历史上军事技术的第一次“洋务运动”,所打造的火器部队让野战无敌的后金军非常头疼。如果他能够一直帮助明军进行军事装备的提升,或许明朝还能存续更久的时间。可惜他后来却因军队哗变问题,被明廷冤

  • 她是康熙最爱的妃子,为何从宫女到皇后,年过五十仍被传唤侍寝?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要说古代的婚姻,讲究门当户对,大户人家的小姐一般都会嫁到王公贵族的家中,而有一个女子,她出生微寒,进入了皇宫从宫女一路靠自己的奋斗当上了皇帝的妃子,最后甚至当上了后宫之主,年过五十都还被皇帝传唤侍寝,被誉为康熙最喜爱的妃子。这个不一般的女人,就是孝恭仁皇后乌雅氏。孝恭仁皇后,乌雅氏,康熙帝的妃嫔,雍

  • 哪怕朱标当一天的皇帝,传位给儿子,朱棣也不敢造反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朱棣怎么对待朱标妻子,山河月明朱标鞭打朱棣是第几集,朱标死了朱棣痛哭

    朱允炆即位后,朱棣之所以造反就是因为朱允炆削藩逼得朱棣不得不反,而作为一个刚刚登基的皇帝,权力尚未稳固,羽翼尚未丰满,能力还需提高,而这些都不管不顾,失败则是必然的。 如果是朱标传位则会出现更大的变数。为何呢?因为朱标在位一天,那么皇位的继承人就不一定是朱允炆了。历史上朱允炆能够成为皇太孙主要的原因

  • 他是太平天国慕王 助李秀成稳定苏南战局 同僚却用他的头作为礼物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慕王谭绍光,广西壮族人,1851年参与金田起义,后来成为李秀成的部下。在早期太平天国历史中实在难以寻找关于他的记录,与他有关的记载大多出现在天京事变之后。1860年3月,谭绍光率领先锋队攻破杭州,随后参与太平军第二次攻破清军江南大营,又随李秀成东征苏南。他一路冲锋陷阵,助李秀成稳定了苏南战局。18世

  • 品格、价值、地位,宋朝文人为何会和玉器“扯上”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宋朝玉器出土带有文字,文人玉器,一张图看懂宋朝文人关系图

    自新时器时代起,华夏祖先就将玉器作为沟通人与神灵的媒介,这一时期称作神玉时期,夏朝到唐末,玉器被应用于帝王贵族之间以维护礼制,《周礼》《礼记》《仪礼》就提到大量关于君子与玉的关系,诸如“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君子比德与玉”等等。但由于稀少昂贵,玉一直为少数人垄断。一直到了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宋代,玉器

  • 太平天国最美最具才华的女人 也是历史上唯一女状元 最终尸骨无存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从隋朝开始实行科举制以来,从中经历唐、宋、元、明、清各代,直到清光绪31年(1905)废除,历经近1300年。状元本不算稀奇。自隋朝开科举考试之先河,女状元则凤毛麟角,前代闻所未闻,直到太平天国开创科举女科,中国才有了女状元,此文咱们要介绍一位历史上第一位女状元:傅善祥。傅善祥从小就喜欢读书,而且与

  • 南安市宋代南坑古窑址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宋代南坑古窑址,是闽南地区迄今发现保存最为完整、规模最大的古窑群,与德化窑遗址并列,该遗址于1977年发现,古瓷窑遗址20多处,面积约20万平方米,大多为宋元窑址,少数延续至明,于2006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区域有丰富的高岭土矿,遗有青瓷、白瓷、青白瓷,为闽南沿海烧制青瓷的

  • 太平天国为什么会失败?李秀成临死前给出了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1864年,太平天国终究还是走向了穷途末路。6月1日,洪秀全死于天王府,对于他的死,有人说是洪秀全长期饮食导致胃肠道疾病,又讳疾忌医不愿意服药最后病死了;有人说他是吃了野草(洪秀全自己称之为甜露)慢性中毒而死;还有的人坚持认为是洪秀全预感天京城迟早落入清军手中,自己会被杀头,不如自己喝毒酒自杀;不管

  • 名人效应,云南状元袁嘉谷一掺和,七下西洋的郑和身世才广为人知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要搞清楚郑和的这几个数字和身世,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不管是从哪个角度看, 郑和七下西洋 ,真的是一件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壮举。这个是被历史认可的。然而,在清朝康熙、雍正朝官至内阁首辅、首席军机大臣 张廷玉 作为总裁官的《明史》中,关于郑和的身世,只有这五个字:郑和,云南人 清张廷玉作为总裁官的《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