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太平天国最美最具才华的女人 也是历史上唯一女状元 最终尸骨无存

太平天国最美最具才华的女人 也是历史上唯一女状元 最终尸骨无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4497 更新时间:2024/2/16 16:53:01

从隋朝开始实行科举制以来,从中经历唐、宋、元、明、清各代,直到清光绪31年(1905)废除,历经近1300年。状元本不算稀奇。自隋朝开科举考试之先河,女状元则凤毛麟角,前代闻所未闻,直到太平天国开创科举女科,中国才有了女状元,此文咱们要介绍一位历史上第一位女状元:傅善祥

傅善祥从小就喜欢读书,而且与众不同,所以她的父亲非常喜欢她,她父亲跟其他封建父亲不一样,并没有要求女儿专门学习女红,修女德,也从不信奉女子无才便是德。相反,他很喜欢女儿读书。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傅善祥自然可以学到不少知识。不过命运弄人,在傅善祥八岁那年父母相继离世,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之下她只能投奔哥哥。

后来因为战争的缘故,太平天国再没开过女科。

洪秀全看到这篇文章后赞不绝口,朱笔一挥圈定傅善祥为状元。这还不算,洪秀全除赏赐黄缎一匹、红绉二匹外,又特意赐给傅善祥花冠锦服,并叫主考官洪宣娇亲手为她戴花。傅善祥一身锦衣红彩,骑着马在南京城里游街三天,一路上锣鼓笙箫,百姓夹道争看,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人物。史书中的记载是“但见街头巷尾中,众口连呼傅状元”。不过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在太平天国这样一个腥风血雨的年代,这样一个才女并没有得到一个好的人生。傅善祥成为状元后被派到太平天国领导之一杨秀清的东王府担任女簿。20岁的傅善祥性情温和,文思敏捷,很快取得东王的赏识和信任,被封为东殿尚书,批答章奏撰写来往公文参与机要,成为东王府运筹帷幄得力助手之一。但也因为自己的才貌,而长期被杨秀清霸占。

杨秀清亲自把傅善祥招进东王府,加以重用。不久,东王下诏,任命傅善祥为“女侍史”,负责东王诏命的起草以及文献的整理。因为精明能干,傅善祥后来又升任“簿书”,帮助东王批阅所有来往的文件、书札。

既然是状元及第,就不便将傅善祥不明不白地收进后宫。洪秀全这才发现了自己的疏忽。虽然悔恨无尽,但事到此时他也无可奈何,只好放弃了原先念头。不久,傅善祥被东王封为东殿尚书,批答章奏,撰写来往公文,参与机要,不仅成了东王府运筹帷幄的得力助手之一。洪秀全不能公开收女状元为妃,那杨秀清也更不能公开纳傅善祥为妾,虽然与她卿卿我我,朝夕相伴。但也只能是他明铺暗盖的地下夫人。

“女馆”就是太平军作战时期的“女营”。虽然已到南京后,改名“女馆”,不再参加战争,但编制仍然是军事化的。馆中成员经常要参加挖濠沟、挑砖石等劳动,晚上则听牧师传道,生活安排得十分紧张。傅善祥姐妹都是娇弱的书香千金,这样的生活真让她们吃尽了苦头。

后来太平天国内部腐败,将士们在战场上浴血奋战,天王们在纵情享乐。傅善祥因为本就长相清秀,杨秀清开始打她的主意,从此傅善祥的不幸开始了。曾经的能干、劝谏变成了“干政”,鞭笞已是家常便饭。

1856年,太平天国内部发生了著名的“天京事变”,东王杨秀清连同整个东王府2万余人都被北王韦昌辉诛杀殆尽。傅善祥这位具有传奇色彩的奇女子,中国第一位女状元也惨死于乱军之中。傅善祥曾经怀揣着救国救民的伟大理想,但是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也只能是屈从命运的安排,最终惨死于乱军之中,实在令人感到惋惜。

一代女状元从此香消玉殒。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南安市宋代南坑古窑址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宋代南坑古窑址,是闽南地区迄今发现保存最为完整、规模最大的古窑群,与德化窑遗址并列,该遗址于1977年发现,古瓷窑遗址20多处,面积约20万平方米,大多为宋元窑址,少数延续至明,于2006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区域有丰富的高岭土矿,遗有青瓷、白瓷、青白瓷,为闽南沿海烧制青瓷的

  • 太平天国为什么会失败?李秀成临死前给出了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1864年,太平天国终究还是走向了穷途末路。6月1日,洪秀全死于天王府,对于他的死,有人说是洪秀全长期饮食导致胃肠道疾病,又讳疾忌医不愿意服药最后病死了;有人说他是吃了野草(洪秀全自己称之为甜露)慢性中毒而死;还有的人坚持认为是洪秀全预感天京城迟早落入清军手中,自己会被杀头,不如自己喝毒酒自杀;不管

  • 名人效应,云南状元袁嘉谷一掺和,七下西洋的郑和身世才广为人知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要搞清楚郑和的这几个数字和身世,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不管是从哪个角度看, 郑和七下西洋 ,真的是一件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壮举。这个是被历史认可的。然而,在清朝康熙、雍正朝官至内阁首辅、首席军机大臣 张廷玉 作为总裁官的《明史》中,关于郑和的身世,只有这五个字:郑和,云南人 清张廷玉作为总裁官的《明史》

  • 老照片:民国初期的北京城,老百姓生活艰难,衣衫褴褛很穷困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民国北京老地图,描述北京城的优美句子,北京城6区

    1925年,老北京街头的情景。我们可以看到,北京街头熙熙攘攘,人很多,人们在街头选购上坡,还有人坐上了人力车。但是,仔细看,这些人表情麻木,对周围漠不关心。这是当时国人的典型表情。北京街头的烟花爆竹店铺。烟花爆竹是中国人逢年过节必不可少物品,所以,每到过年过节,街上到处是卖烟花爆竹的。民国初期的北京

  • 同样是几十年不上朝,嘉靖皇帝和万历皇帝的区别在哪里,二人谁的能力更强?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嘉靖皇帝和万历皇帝,嘉靖年间重大事件,嘉靖墓发掘全过程

    因而,明朝皇帝是好是坏,不能以上不上朝作为评判的标准。嘉靖皇帝朱厚熜和孙子万历皇帝朱翊钧都有一样的毛病,不爱上朝。但不上朝不代表不管事,更不代表他们会把军政大权交付给大臣,祖孙俩通过内阁,依然牢牢的控制着政权,重大事务也必须他们点头才能实施。说白了,他们只是换个地方上班而已。 反观嘉靖帝的堂兄正德帝

  • 他为清朝殉国,死后却被罚15年不得下葬,棺材还被铁链锁住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清朝唯一被杀的中堂,清朝王爷真实死因,清朝名臣墓地被挖

    1888年12月17日,清政府北洋海军成立,丁汝昌任海军提督,驻威海卫,统领船舰25艘,官兵4000多人。任职期间,丁汝昌致力于北洋海军和北洋海防的建设,并努力学习近代海军知识。甲午战争爆发后,丁汝昌作为北洋海军提督,先后经历黄海大战、威海卫战役。甲午战争前夕,光绪帝一度提出要将丁汝昌革职,送交刑部

  • 同是皇权继承人,康熙提防着胤礽,为何朱元璋却能充分信任朱标?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明太祖朱元璋和清圣祖康熙帝,皆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皇帝,但是这两位皇帝在继承人身上的问题对比却很耐人寻味。同样是父子,康熙对自己的儿子胤礽充满了提防,最后搞得一点亲情都没有;而朱元璋却很信任朱标,父子之间亲情很浓。 这个事件背后的原因说起来复杂,但概括起来无非三点: 第一:明清两朝的政治环境问题

  • 她每次侍寝都会做这个动作,假如雍正得知真相后肯定会杀了她!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后来还有一位小主,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印象,她跟沈眉庄截然相反,又可以说是同病相怜,她就是叶澜依,其实叶澜依能进宫也是很戏剧性的,那一天正好碰到皇上在花园里散步,看到她正在驯马,因为被皇上欣赏,所以被迫入宫,其实他心里一直对果郡王念念不忘,对皇上总是冷眼相对,所以在他每次侍寝的时候都会做着同样一个动作,

  • 1975年蒋介石猝然去世,张学良苦想3天,葬礼上送出16字挽联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临死之际,蒋介石依然交代儿子蒋经国说:“不可放虎!”“虎”指的是曾经的东北军少帅张学良。蒋介石去世的这一年,张学良也早已经被他软禁了半辈子,很多人都觉得蒋介石一死,张学良有希望恢复自由,可是蒋介石这一句话,显然断绝了人们的念想。 政见不合 蒋介石死去几个小时之后,张学良接到了电话通知。听到这个消息,

  • 同是手握重兵?为何李世民敢造李渊的反,朱棣却不敢反朱元璋?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在封建皇权社会,龙椅之上的九五至尊的黄袍,就是绝对皇权的象征。高贵如皇子、卑贱如乞儿、权势如贵戚、贫困如庶民……。不论阶层身份,在权利的诱惑之下都敢于豁出性命,违背道德礼教的束缚。只为垂涎那尊贵的帝位,在风口上抢食分一杯羹。莫若说各朝各代末期,乱世之相凸显,中央尚未倒台,各个藩王军阀便迫不及待自立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