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隋朝开始实行科举制以来,从中经历唐、宋、元、明、清各代,直到清光绪31年(1905)废除,历经近1300年。状元本不算稀奇。自隋朝开科举考试之先河,女状元则凤毛麟角,前代闻所未闻,直到太平天国开创科举女科,中国才有了女状元,此文咱们要介绍一位历史上第一位女状元:傅善祥。
傅善祥从小就喜欢读书,而且与众不同,所以她的父亲非常喜欢她,她父亲跟其他封建父亲不一样,并没有要求女儿专门学习女红,修女德,也从不信奉女子无才便是德。相反,他很喜欢女儿读书。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傅善祥自然可以学到不少知识。不过命运弄人,在傅善祥八岁那年父母相继离世,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之下她只能投奔哥哥。
后来因为战争的缘故,太平天国再没开过女科。
洪秀全看到这篇文章后赞不绝口,朱笔一挥圈定傅善祥为状元。这还不算,洪秀全除赏赐黄缎一匹、红绉二匹外,又特意赐给傅善祥花冠锦服,并叫主考官洪宣娇亲手为她戴花。傅善祥一身锦衣红彩,骑着马在南京城里游街三天,一路上锣鼓笙箫,百姓夹道争看,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人物。史书中的记载是“但见街头巷尾中,众口连呼傅状元”。不过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在太平天国这样一个腥风血雨的年代,这样一个才女并没有得到一个好的人生。傅善祥成为状元后被派到太平天国领导之一杨秀清的东王府担任女簿。20岁的傅善祥性情温和,文思敏捷,很快取得东王的赏识和信任,被封为东殿尚书,批答章奏撰写来往公文参与机要,成为东王府运筹帷幄得力助手之一。但也因为自己的才貌,而长期被杨秀清霸占。
杨秀清亲自把傅善祥招进东王府,加以重用。不久,东王下诏,任命傅善祥为“女侍史”,负责东王诏命的起草以及文献的整理。因为精明能干,傅善祥后来又升任“簿书”,帮助东王批阅所有来往的文件、书札。
既然是状元及第,就不便将傅善祥不明不白地收进后宫。洪秀全这才发现了自己的疏忽。虽然悔恨无尽,但事到此时他也无可奈何,只好放弃了原先念头。不久,傅善祥被东王封为东殿尚书,批答章奏,撰写来往公文,参与机要,不仅成了东王府运筹帷幄的得力助手之一。洪秀全不能公开收女状元为妃,那杨秀清也更不能公开纳傅善祥为妾,虽然与她卿卿我我,朝夕相伴。但也只能是他明铺暗盖的地下夫人。
“女馆”就是太平军作战时期的“女营”。虽然已到南京后,改名“女馆”,不再参加战争,但编制仍然是军事化的。馆中成员经常要参加挖濠沟、挑砖石等劳动,晚上则听牧师传道,生活安排得十分紧张。傅善祥姐妹都是娇弱的书香千金,这样的生活真让她们吃尽了苦头。
后来太平天国内部腐败,将士们在战场上浴血奋战,天王们在纵情享乐。傅善祥因为本就长相清秀,杨秀清开始打她的主意,从此傅善祥的不幸开始了。曾经的能干、劝谏变成了“干政”,鞭笞已是家常便饭。
1856年,太平天国内部发生了著名的“天京事变”,东王杨秀清连同整个东王府2万余人都被北王韦昌辉诛杀殆尽。傅善祥这位具有传奇色彩的奇女子,中国第一位女状元也惨死于乱军之中。傅善祥曾经怀揣着救国救民的伟大理想,但是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也只能是屈从命运的安排,最终惨死于乱军之中,实在令人感到惋惜。
一代女状元从此香消玉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