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墨子评出夏商周四大暴君:不让百姓说话的周厉王,为何晚死了十四年?

墨子评出夏商周四大暴君:不让百姓说话的周厉王,为何晚死了十四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467 更新时间:2024/1/22 20:56:12

古人评论暴君,常将其比作纣,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知道的人也不少,周厉王为何会位列四大暴君,似乎有人不太赞成:此君在商业、农业、军事上都有两下子,怎么就因为不让老百姓乱说话而成了暴君?

古代帝王降生,一般都会伴随着很多“祥瑞”,比如生了四个皇帝两个王爷的北齐“第一母亲”娄昭君,生的儿子都很荒唐,但却都有“吉兆”:“孕文襄(高澄)则梦一断龙;孕文宣(高洋)则梦大龙;孕孝昭(高演)则梦蠕龙于地;孕武成(高湛)则梦龙浴于海;孕襄城(高淯)、博陵(高济)二王梦鼠入衣下。”

不让老百姓乱说话的周厉王叫姬胡,是周幽王的爷爷,也是个君王中的异类,连出生都是伴随灾难而来:“厉王生,冬大雹,牛马死,江汉俱动。”

夏商周四大暴君中的爷爷排在孙子之后,这可能是因为周厉王死晚了:夏桀、商纣身死国灭江山易主,周幽王姬宫湦被犬戎斩杀于骊山,西周灭亡,周厉王姬胡居然没有被国人干掉,他儿子姬静在召穆公、周定公辅佐下,居然还开创了昙花一现的“小盛世”,然后就被败家子姬宫湦弄得西周灭亡,东周开始。

《东周列国志》从周宣王写起,是有点早了,真正的东周应该是从周幽王之子周平王姬宜臼东迁到洛邑(洛阳)开始的。

作为西周倒数第三任君主,姬胡虽然生得不太吉利,但是秉政之初,可能还是不错的,有史学家还将其称作“中国最早的改革家”。

周厉王变坏,似乎是从继位三十年开始的,到三十四年的时候达到了极端,在这四年里,他做的事情后来成了一个典故,叫做“厉王弭谤”。

大凡上过初中的,基本都知道这个典故,半壶老酒再详细解释,那就是对读者诸君的不尊重了,所以咱们还是把重点放在厉王弭谤的后果上。

为了杜绝一切负面评价,周厉王姬胡大开杀戒,吓得老百姓“道路以目”,也就是连话都不敢说,使个眼色就算打招呼了。

周厉王只能听到赞歌而听不到不同意见,当时是有些沾沾自喜的,召穆公(召虎,刘备曾拿他来夸张飞)却十分忧虑:“你这是在筑坝呀,防民之口,甚于防水。水冲垮了堤坝,危害很大,老百姓的怨气被压制,一旦爆发,后果不堪设想。所以英明的君王都会营造宽松的环境,让老百姓畅所欲言,然后听取正确的意见,忽略无谓的牢骚,国家才能越变越好。”

召虎最后强调听取百姓意见的重要性:“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姬胡已经听惯了好话,对召虎的逆耳忠言自然不屑一顾,这样支撑了三年后,国人(当时的平民称国人,奴隶不算)暴动,姬胡出逃,他逃到的地方也很有意思,叫做“彘”,也就是猪的意思。

姬胡逃进猪窝,召虎拿自己的儿子顶替姬静,送出去让百姓杀掉,然后又和周定公姬鼻教育、辅佐姬静当了周宣王。

召虎和姬鼻共同摄政那段时间叫“周召共和”,姬胡在彘地也没受啥委屈,一直活了十四年,直到姬静亲政,他才闭上了眼睛。

我们重温厉王弭谤的故事,心中难免有些愤愤不平:姬胡的儿子姬静是人,召虎那个没名字的儿子就不是人?姬胡的儿子死不得,召虎的儿子就死得?说好的恶有恶报、父债子还呢?

细想之下我们忽然明白了一些事情:周厉王暴政至少持续了期间,召虎和姬鼻并没有被冤杀,也没有被免职,这说明他们在当时起码是明哲保身,并没有进行死谏,甚至可能还违心地执行了一些杀戮任务。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个问题很好回答:在没有鸡的时候,就有恐龙蛋和鳄鱼蛋、甲鱼蛋了。

世上是先有奴隶还是先有奴隶主?这个问题也很好回答:是先有因为欠钱换不上和战败被俘而以屈身为奴换取销账和活命的人,才有了可以掌控他人生死的奴隶主。

在奴隶社会,奴隶的数量千百倍于奴隶主,如果奴隶能团结起来抗争,奴隶主就会被撕成碎片。

厉王弭谤的结果,是大家忍无可忍无需再忍,结果却被周厉王的“忠臣”、“重臣”弄成了烂尾楼:姬家还是一言九鼎,姬胡的孙子姬宫湦继承了爷爷的全部缺点,老百姓又陷入了水深火热。

厉王弭谤的荒唐,并没有因姬家的消亡为绝迹,秦国的改革家商鞅比起周厉王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姬胡只是不想听批评,而商鞅是既不想听批评,也不想听赞美,只要对商鞅变法发表看法,轻则流放重则割鼻子杀脑袋,商鞅这样做的时候还振振有词:“此皆乱化之民也!”

商鞅不允许别人说话,最后秦惠王嬴驷也没让他说话,商鞅被车裂后,家族也被斩杀一空,这不能不让我们想起孔子的一句话:“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孔子这句话不是疑问句而是感叹句,说的不是可能而是必然。商鞅身死族灭罪有应得,周厉王失去王权后居然还能逍遥十四年,读者诸君想一想,这个暴君,是不是死晚了?

更多文章

  • 周朝分封制持续几百年,为何西汉仅48年就有人造反?二者区别太大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周朝分封制,周朝实行分封制的依据,周朝分封制的作用和弊端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自此西周结束,东周开始,周朝开始走下坡路,以后说的话基本没人听了,历史也就进入了纷乱的春秋战国时代。这样算一下,西周从公元前1046年—前771年,也只持续了275年,之后就进入了中国历史的第一个“乱世”。所以,周朝分封制的和平年代并没有持续到四百年,准确地说,周朝分

  • 避讳制度源于周朝,南北朝时人以善于避私讳为荣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古人避讳,历代皇帝避讳,避讳缺笔的例子

    避讳大体可分两类:一是公讳,即国家强令臣民所作的避讳,如避本朝皇帝名、孔子之名等;二是私讳,乃是文人士大夫对其长辈之名所作的避讳。避讳制度起源于周代,到秦代时,随着专制中央集权的建立,避讳的办法才初步确立。秦始皇名政,于是下令全国改正月为端月;秦始皇的父亲名楚,楚这个字就被改称为荆。汉代律法规定,臣

  • 妲己发明的刑罚,同时让70多人受刑,在恐惧和绝望中死亡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传说中妲己是怎么迷惑人的,历史上的妲己有多狠毒,纣王发明的酷刑

    这其中遭受到的痛苦常人无法想象,就是一项极其残忍,极其恐怖的刑罚。据说还是由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大美人发明的,它的发明者就是妲己。据传有一次妲己和纣王在鹿台上载歌载舞,寻欢作乐的时候,妲己看见姜皇后的70多个宫女不肯歌舞,还掩面哭泣!这让妲己心里十分恼火,她认为这是姜皇后在利用这70多个宫女在对妲己挑衅

  • 封神演义:此人功劳太大,地位太高,姜子牙根本没办法给他封神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关于这个事情,大家换个角度想一想就能够明白了,这样的封神办法也是在间接暗示人们应该做好事,不能够有做坏事的心,是因为如果起了不良之心,那么就有可能会被这些分出来的煞神伴你左右。 不过这些坏人也并不是全都被封为煞星,有的臣子也被封做了喜星。就比如说纣王作为君主,被封做了天喜星。但纣王的这个行为真

  • 东周春秋和战国怎么划分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东周为什么叫春秋战国,东周战国美女,东周是春秋战国吗

    [var1][var1]关于春秋时期的起止有三种说法,其中一种是前771年周平王东迁到前476年共295年。在这近三百年的历史里,奴隶制渐变瓦解,铁犁农耕开始出现,生产力水平在发生一个大的变革,同时周朝确立的那些礼乐制度也在瓦解,也就是礼崩乐坏。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相互征战,但主要目的不在吞并,而是争

  • 为何商鞅认定:百姓越弱、越愚昧,国家反而就越强、越稳定呢?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商鞅如何对待百姓,商鞅妻子,商鞅之死朗诵

    众所周知,秦朝是我国封建王朝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封建专制主义国家,同时也是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最后的赢家,能在那么多的诸侯国中脱颖而出,想来秦国应该也是当时极其强大的一个国家,殊不知在最开始的时候秦国仅仅是一个小小的诸侯国,没有什么的名气,不仅如此,国内还民生凋敝,社会发展非常的滞后。而之所以能

  • 负荆请罪的廉颇跟蔺相如最后结局如何?老师在课堂上可不会告诉你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负荆请罪廉颇蔺相如说了什么,蔺相如和廉颇怎样死的,廉颇向蔺相如请罪场面

    [var1]闹矛盾的原因也非常简单,因为廉颇对蔺相如感到不服气,他是成名已久的大将军,能够走到这个位置上完全是一刀一枪拼杀出来的,是在无数次战争中舍生冒死,获得了众多的胜利,一点点的积攒军功才得以成为将军(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但是蔺相如的地位却比廉颇要高,在经历了“完璧归赵”以及“渑池之会

  • 齐桓公尊王攘夷任用贤才成为春秋首霸,晚年昏聩导致薨后未能下葬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齐桓公招揽贤才故事,齐桓公如何尊王,攘夷尊王

    齐国,都临淄(今山东淄博市),地处黄河下游,土质肥沃,靠山临海,有渔盐之利,是东方最大的诸侯国。齐国国君的始祖叫姜尚,因其祖先曾封于吕,故又叫吕尚。姜尚即人们常说的姜太公,曾为周王朝立下很大功劳,被封于齐。从姜尚下传至第十四个国君是齐襄公,即小白的哥哥。襄公当政时,荒淫无道,政治腐败。他因与其妹私通

  • 东方六国八大名将谁最厉害?这四人后世纪念最盛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东方六国八大名将,东方六国,牛崇光兵吞六国下部

    [var1]东方六国八名将出自西汉著名政论家、文学家贾谊的《过秦论》。六国指的是战国时期的魏国、赵国、韩国、燕国、齐国、楚国,由于贾谊在其著作《过秦论》中列举了八位名将: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而这八位名将皆出自“东方六国”,故被称为东方六国八名将。那这八位名将谁最厉害呢?东

  • 此人是墨家最有名的刺客,刺杀秦王失败,行刺和被刺者都值得尊敬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刺杀秦王的三大刺客,刺杀秦王电影,白起夫人赵蔓刺杀秦王

    [var1][var1]墨者分为墨侠、墨客、墨匠三种,墨客代表的是文,墨匠代表的是技,墨侠带表的是武。其中武者以侠自居,以义横行,摧锋正锐,挽狂澜于既倒。不过有趣的是,崇尚非攻的墨家,却也是刺客的老巢,他们继承了道家的思想,行事可以使用非常的手段。尤其是在诸侯混战的时期,刺杀可以有效的减少军事上的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