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自成死后,留下30万军队一分为二,一支宁死不降,一支很垃圾

李自成死后,留下30万军队一分为二,一支宁死不降,一支很垃圾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567 更新时间:2024/1/16 14:10:40

李自成身上我们看到了农民阶级小富即安的局限性,也看到了他们吃苦耐劳,寻求改变的创造性,或许正是因为这种性格,才让李自成成了万众瞩目的闯王,也成了一个悲剧。

1644年,李自成大军渡过黄河进攻太原,太原一战李自成买通守将,内外夹击下,不足三天太原陷落,随后休整一番,继续向代州进发,此战农民军大战十余日,城内缺少粮草,守城大将周遇吉誓死抵抗,拼至最后一口气,全家老小二十多口人无一人生还,农民军同样伤亡惨重,据统计有死伤者多达八万,李自成悲愤交加,下令屠城。

同年三月,李自成军队已打进宣府,朝廷震动,崇祯急忙找人前来商议,命令吴三桂刘泽清等人入京勤王,并且号召大臣和城内百姓募捐粮饷,抵抗起义军,然而崇祯却没有等到吴三桂等人的勤王兵马,三月中旬农民军已经抵达居庸关,当地守将不战而降,没过两天,李自成兵临北京城下。

农民军彻夜不停攻击西直门、平则门,城内人心惶惶,据说李自成曾派人与城内的崇祯取得联系,说到自己可以停止进攻,只要朝廷能将西北一带分给自己,再拿出百万军费,让自己镇守一方,不过此时的朝廷哪里还有钱,双方谈判破裂只能开打。

三月十八日清晨,北京城内守将偷偷打开大门,放农民军入城,顿时喊杀声震天动地,大臣们四散而逃,崇祯见到无力回天,在太监的陪伴下于煤山自缢而亡,建国两百七十六年之久的明朝宣告灭亡。

李自成入主京城以后,为了收买人心,下令给崇祯厚葬,随后收拢军队,整顿防务,下令不准抢夺财物,不准骚扰百姓,听闻此消息,民间大喜如同往日一样生活,不过好景不长,没多久农民军就暴露了本性,开始在京城搜刮财物,尤其是之前的大臣家中损失惨重,城内布满恐怖气息,“杀人无虚日,大抵兵丁掠抢民财者也”。

崇祯虽死,明朝尚且有军队存在,李自成心里不安,没多久就决定率领十万大军兵发山海关,李自成与吴三桂展开大战,起初吴三桂节节败退,眼看就要败落,此时吴三桂暗地里串通关外的多尔衮,双方联手最终击溃李自成。

李自成一路溃逃,回到京城后只剩三万多人,一怒之下杀了吴三桂全家,山海关一战之后,李自成元气大损,自知无法守卫京城,只好向西安方向逃窜,临走之前还放了一把火,烧毁了许多古建筑,从此之后,农民军开始走向下坡路,李自成疑心重重,平白无故杀了许多大将,导致人心惶惶,军心涣散。

清军入关以后势如破竹,一路追着农民军打,反观李自成没有丝毫取胜希望,明史记载李自成被地方武装偷袭死于湖北,不过对此很有争议,有人说是上吊而死,也的记载说是被半路劫财的盗贼误杀,总之一代枭雄未得善终。

李自成死亡仓促,身后还有不少军队没有安排,顿时大军群龙无首,陷入慌乱当中,此时清军与明朝残余势力对清缴农民军,据说单东路军就有二十万之多,这些人没有公认的首领,不过在危机面前,决定集结军队向南方进发。

当大军走到河南的时候,被不明真相的明朝旧将何腾蛟当做流寇,本想一举拿下,结果漫天遍野的农民军呼啸而来,这下可把何腾蛟吓坏了,就在惊慌时,农民军主将主动提出议和,希望双方能联手对抗清军。

双方缔结盟约,准备联手抗清,不过双方之间互不信任,别看当地的清军只有不到四万人,首领佟养心生一计,诱骗农民军投降,不出十日,大部分农民军都做了满清的走狗,东路军名存实亡。

而西路大军在李自成死后就选择向南逃走,本想着与东路军汇合,结果却等来了东路军投降的消息,当然满清也给他们抛出了橄榄枝,结果西路军宁死不投降,西路军10余万人战斗力尚在,如果与南明合作,还有生存的机会,不过南明王朝认为李自成罪大恶极,这些农民军同党不能相信,就在此时隆武帝力排众议,决定接纳西路军,收编为忠贞营。

这些人成了南明的中流砥柱,1646年北京陷落两年后,南明本想北上收复湖北,只不过南明缺乏可以打硬仗的将领,没有丝毫取胜的机会,而被收编的忠贞营死伤惨重,此后李自成留下来的军队也渐渐消失了。

参考资料:

【《明史·卷二百八十·列传第一百六十八》】

更多文章

  • 李自成42天的皇帝生涯,他在北京的42天里,都做了哪些愚蠢事?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明朝末年,中原大地上天灾人祸不断,再加上朝廷一直在不断增加赋税和徭役,这使得各地百姓纷纷揭竿起义。而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李自成了,然而他在进入北京之后,却只当了42天皇帝,然后便落荒而逃,那么你知道这究竟是为什么吗? 被财富迷了眼 李自成进入北京之后,并没有第一时间安顿百姓,而是开始筹备登基大典

  • 朱高炽在位不足一年,为何能名垂青史?只因他解决了四大难题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朱高炽在位多少年,朱高炽为什么在位时间短,朱高炽电视剧完整版

    这是后人对整个大明王朝的崇高评价,据悉明朝共计延续了276年,而在明朝的历代皇帝中,明仁宗朱高炽的在位时间虽然不足一年,但他却能够名垂青史,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事实上朱高炽之所以能够得到那么高的历史评价,主要也是因为他解决了四个天大的难题。 改组内阁 当年朱元璋借着胡惟庸案废除了宰相制度,而后为了更好

  • 朱棣9岁,朱元璋为他求娶徐达8岁女儿,徐达:凭什么不嫁太子?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朱元璋四儿子娶徐达的女儿了吗,历史上徐达之女是嫁给朱棣了吗,朱元璋为什么让朱棣娶徐达女儿

    徐达是明朝的开国元勋,和朱元璋从小就是好朋友。在打仗之前,徐达是个农民,但他自幼习武,有一身好功夫。1353年,25岁的朱元璋奉郭子兴的命令,回家乡招兵买马。这一年,徐达22岁,欣然应召入伍,自此跟着朱元璋开始了戎马一生。他立功无数,是朱元璋的左膀右臂,帮助他大败陈友谅、挥师北伐并最终建立大明。1

  • 朱元璋曾是张无忌手下,那朱元璋当上皇帝后,张无忌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朱元璋是张无忌的手下吗,朱元璋称帝后会放过张无忌吗,朱元璋当上皇帝以后对张无忌怎样

    就比如说金庸笔下的朱元璋,就曾经在明教教主张无忌的麾下效力过。当然至于张无忌这位明教的传人。是不是曾经在现实生活中存在过? 朱元璋到底与张无忌有没有交际,朱元璋的明王朝到底与明教有没有关联?在历史上一直有着争论亦或是疑问。 然而这一切并不影响,倚天剑和屠龙刀在人们心里的印记,并不影响张无忌在人们心里

  • 朱元璋微服青楼,见老鸨领来一女子!大怒:不活剐你们,天理难容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朱元璋微服暗访,朱元璋微服出巡电视剧,神机妙算刘伯温朱元璋微服出巡

    作为我国历史上最富有传奇色彩的皇帝,朱元璋的一生可谓跌宕起伏,也正是如此,让朱元璋与众多皇帝与众不同。因为出身于民间,成为皇帝的他也没有可以改掉自己身上的民间气息,相传,朱元璋不仅酷爱街头小吃,还经常穿着普通衣服微服私访。由于不是出身贵族,换了一套衣服的朱元璋自然很难被认出来,因此在朱元璋微服私访期

  • 朱元璋一直提防着汤和,数次想加害,但汤和没给他机会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朱元璋为什么记恨汤和,朱元璋放过汤和吗,朱元璋召见汤和视频

    汤和是功高盖主的的开国功臣,从小就和朱元璋在一条街上长大,他们拿着木棍统率一群小伙伴,玩着骑马打仗的游戏,过着快乐的时光,但这种童年是短暂的。当年,元末动乱,天下动荡不安,百姓日子苦不堪言,各地起义军四起。成年后的汤和身材高大,而且举止洒脱,他和十几个壮汉一起随郭子兴打天下,因为能力强,很快在队伍里

  • 明朝皇帝想出一损招:将尼姑按猪肉价卖给光棍,解决单身问题!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明朝光棍多吗,明朝尼姑,明朝皇帝为什么抓尼姑

    明神宗朱翊钧,提起这位皇帝可能还有很多人不了解他。他是明朝的第十三位皇帝,年仅10岁就即位成为皇帝,第二年改元为万历。 他也曾有过勤政的时期,即20岁左右,过着同每一个勤于政务的皇帝一样的生活,日日上朝,实行了相关改革措施,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甚至开创了“万历中兴”的局面。 但是后期他却渐渐

  • 明朝朱棣靖难之役后,为什么史学家还是叫明朝而不是改名叫北明?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朱棣靖难战死将领,朱棣奉天靖难转折点,朱棣封赏靖难功臣第一功臣是谁

    第一,大明王朝还是朱家王朝 朱棣本来就是朱元璋的儿子,是大明王朝的燕王,朱棣靖难之役本来就是皇室之间的内部皇位争斗,不管是谁胜了都是朱家人当皇帝,为什么更改王朝名称。另外,朱棣取得江山后,是继续大明朝的统治,各地藩王照旧,你要是更朝换代,其他藩王会答应? 第二,明朝统治没有发生根本变化 朱棣靖难之

  • 明朝女性配饰是地位的象征,探究明朝配饰的发展和工艺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明朝服饰配饰,明朝女子的服饰图,明朝贵族女性穿什么

    明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民族统治的封建专制国家,明代的工艺美术品可以说是集前三朝艺术工艺之大成的时代,由于商业气氛浓重在女性陪葬品中,女性配饰的金银细软涵盖了女性全身的配饰。 关于头部的配饰就有头饰、耳饰和颈饰三大部分,这三大部分是组合成完整的女性头饰的搭配,女性头部的装饰品包含了颈部和耳部的装

  • 明朝和蒙古互斗,清朝和蒙古融合,为何蒙古在清朝反被大削弱了?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清朝蒙古为何比明朝蒙古小,嘉靖时期的右翼蒙古和左翼蒙古,明朝时期蒙古强大过几次

    而明朝存在的时间是多长呢?是276年,也就是说,明朝从建立开始,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和北元对抗,尤其是明朝最有骨气的皇帝朱棣,把国都都迁到北京去,为的就是和北元对峙,并且朱棣最后也是死在了北征归来的路上,一生五次征战蒙古,可以说是北元和明朝就是死对头。 可是就是如此,明朝也没能将北元给消灭或者迫使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