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战国最牛的三个倒霉蛋,鼓捣了三场战争,却使秦国一统天下

战国最牛的三个倒霉蛋,鼓捣了三场战争,却使秦国一统天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1485 更新时间:2024/2/10 13:34:09

战争时期,各国实力发展不均衡,楚国是老牌强国;魏文侯率先变法图强;秦国效仿魏国以商鞅变法;齐国也曾一度称雄,而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更是成为抵抗秦国大军的中流砥柱。

但是,战国时期居然有三个倒霉蛋,鼓捣了三场战争,这三场战争分别削弱了战国三个当时最强大的国家,从而使得变法后的秦国异军突起,最终赢得了天下。

[var1]

秦时丽人明月心赢政剧照

魏国倒霉蛋庞涓

三家分晋后,魏国是第一个变法图强的国家。直到一个倒霉蛋的出现,魏国的霸主地位终于开始动摇了,这个倒霉蛋就是庞涓。庞涓据传是鬼谷子的弟子,一出山就成为魏惠王的将军。

但庞涓自知才能不及孙膑,出于妒忌,将其诱骗到魏国,并捏造罪名处以膑刑和黥刑。孙膑逃到了齐国。魏国攻邯郸时,向齐求救。齐国军师孙膑围魏救赵,于桂陵大破魏军生擒庞涓。

虽然最后齐国释放了庞涓,但魏国从此元气大伤。10多年后,魏国发兵攻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救。孙膑故技重施,再次“围魏救赵”,并以减灶计诱敌,在马陵大破魏军,杀死庞涓,俘虏了魏军主帅太子申,歼敌10万余人。

经过庞涓这个倒霉蛋的两次倒霉的战争,魏国实力大幅度下滑,而秦国商鞅变法此时初见成效,此消彼长之下,国土逐渐被秦国所侵吞,甚至不得不迁都以避秦军。

[var1]

庞涓剧照

齐国倒霉蛋湣王

魏国没落后,齐国曾一度是当时的强大国家。但是随着第二个倒霉蛋的出现,齐国的命运也发生了改变。这个人就是成语滥竽充数的破坏者,喜欢听独奏音乐且好大喜功的齐湣王。

宋国是战国时期最为富庶国家之一,几座大城市和商业中心都在宋国。齐湣王在苏秦的游说下,贪图利益大举攻宋,宋国灭亡。齐灭宋使齐国国立到达顶峰,但也成为了他国的眼中钉。

和齐国有世仇的燕昭王,果断联络六国伐齐。六国军队在燕将乐毅的带领下,在济西和齐军展开决战,大胜齐军,乐毅连下70余城。要不是田单死守两城,以火牛阵大破燕军复国,齐国就灭亡了。

倒霉蛋齐湣王最终死于楚军之手。经此一役,齐国实力大减,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休息过来,再也不能和秦国相抗衡。

[var1]

齐闵王剧照

赵国倒霉蛋赵括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后,赵国实力大增,并成为了战国中后期,唯一能和秦国抗衡的国家。但是,这一次,又是一个倒霉蛋的出现,使得双方实力发生了改变,这个人就是赵括。

赵括是名将马服君赵奢的儿子,从小熟读兵书,但缺乏战场经验,不懂得灵活应变。上党之争的长平之战,本来秦赵双方实力相当,只是赵国略逊一点,赵国坚壁清野,是持久的做法。

但是赵括变更了廉颇的防御部署,更换将吏,改守为攻。秦将白起利用赵括急于求胜的弱点,以佯败,诱敌脱离阵地,进而分割包围、予以歼灭的打法,战胜了赵军。

长平之战,赵国前后死亡40余万人,从此再也不能和秦国抗衡。此战成为了战国历史的最后转折,至此秦国的统一只是时间问题。

[var1]

赵括剧照

三个倒霉蛋,魏将庞涓,齐湣王,赵国赵括,先后败于马陵之战,济西之战和长平之战。这三次战争,帮助秦国扫除了统一道路上的最大的障碍,使秦最终一统,简直是名副其实的猪队友。

至于老牌强国楚国,在和秦国的外交中屡屡中计,军事上又被战神白起攻城拔寨,再也难抵其锋芒。

经过三个倒霉蛋的鼓捣,至长平之战结束,秦国再也没有对手。30多年后,秦王嬴政先后灭掉六国,最终一统天下。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战国时一12岁小孩,一次性为秦国拿下16座城池,直接被封为宰相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战国秦国四大将军,战国时期将军带着小孩挑城,战国几次合纵攻打秦国

    战国时,秦国丞相吕不韦门下就有一神童,叫甘罗,本来也是名门之后,后投奔到吕不韦门下做门客。[var1]一次,吕不韦想联合燕国攻打赵国,已夺取赵国的领土来扩张自己的封地。为此他派秦国将领张唐去燕国做相国,但是张唐因为曾经攻打过赵国,被赵国百姓怨恨,害怕此行不利,便不愿意去。吕不韦很是生气,但是也没办法

  • 河西走廊曾为大月氏故土,被匈奴夺取,汉武帝经河西之役后纳入疆土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而这个地方,最初其实是从匈奴手里抢来的。所谓的河西走廊,位于今甘肃省的祁连山、北山之间。从形状来看,它是一条呈西北——东南走向的狭长平地,就像一条横亘在南北山脉之间的走廊,外围则是条件恶劣的山脉、沙漠;而从地理位置来看,它处于华夏文明发源地——黄河流域以西,所以得名“河西走廊”。在汉武帝之前的千百年

  • 汉朝时乌孙成为汉匈双方争夺之地,随后乌孙不断与其他民族同化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乌孙人以游牧为业,逐水草而居,在放牧的同时还常常狩猎。他们住在毛毡帐篷里,以牛羊肉为食,以牛羊奶为饮品,风俗与匈奴族一样。乌孙国的马最为著名,当时富人养的马多达四五千匹。在汉朝人眼中,当时的乌孙人是一群性情刚烈暴躁、贪婪狠毒、不讲信用的人,经常兼营强盗的营生。有关乌孙的记载,最早出现在《史记·大宛传

  • 战国十大名将:廉颇排第八,王翦排第三,排前两位的分别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秦国、楚国、齐国、燕国、赵国、魏国、韩国。不过虽然是7大国家,且战国时期盛产名将,但各国的名将分布其实并不平均,名声最盛的当属秦国跟赵国,其次是齐国。接下来就让我们来看看战国十大名将分别是哪十大,又属于哪些国家吧。[var1]十、蒙恬相信大家都学过贾谊的《过秦论》其中那句:''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

  • 汉文帝看似文弱实则也有狠心,且汉初并无威胁皇权的权臣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所以西汉初的“权臣”,只是一种假象,汉文帝的懦弱,也不是绝对的真相,看似笑嘻嘻的老好人汉文帝,内心里藏的东西可不少。作为刘邦的儿子,汉文帝刘恒的“出身”不怎么样,因为他的生母薄姬是个“二婚女”。当年薄姬还是魏王豹爱妾的时候,就有人给薄姬算命,说薄姬脸上有“天子之母”的面相,这句话让魏豹高兴坏了,可没

  • 战国四大名将为什么单单只从秦、赵两国诞生,其他五国没人?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大家耳熟能详的“四大名将”,那肯定是:翦起颇牧了。[var1]但大家知道吗?现在我们所说的战国四大名将其实并不是当时人们公认的,甚至也不是《史记》里明确说明的。最早关于四大名将的说法,诞生于南朝梁武帝时期,员外散骑侍郎周兴嗣奉皇命编撰《千字文》之中。而关于这四大名将的描述也只有短短的16个字:翦

  • 汉宣帝追谥刘据为“戾太子”是对礼法的尊重也是不能自我否定的表现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简而言之,封建政治是有“规矩”的,连皇帝也得遵守,否则就是自毁长城。至于汉中宗孝宣皇帝刘询(刘病已)为啥将爷爷刘据追谥为“戾太子”、而不是像后世的明世宗那样把父亲追尊为帝,是出于对以下两大政治规则的尊重。统治者不能自我否定、推翻当初的巫蛊之祸,刘据虽然被证明是冤死,汉武帝也体现出了后悔之意、并处理了

  • 孔子的嫡系子孙,被封为衍圣公,待遇有多高?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汉武帝推行过两个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国策:一是推恩令;二是独尊儒术。推恩令降低了藩王们的待遇,独尊儒术提高了孔家的待遇。[var1]▲孔子画像从此之后,孔家嫡系世袭礼遇,后来的大多数朝代,皇家对孔家都是非常尊重的。汉朝时将孔子的第八世孙孔腾,任命为奉祀官;唐朝时孔子被封为文宣王,他的嫡系后人被称为文宣公

  • 叔孙通以阿谀奉承博富贵,因帮刘邦设计礼仪获赐五百金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此人就是叔孙通,有人称他是“专门以阿谀奉承博富贵”的儒生败类,更多人却尊其为“汉家儒宗”。叔孙通是鲁地薛县人。春秋战国以来,鲁国身为周王室的直系封国,有着“周之最亲莫如鲁,而鲁所宜翼戴者莫如周”的说法;所谓“周礼尽在鲁矣”,鲁国被视为典型周礼的保存者和实施者。因此,儒生,也就成了鲁国的最大“特产”之

  • 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var1][var1]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家中排行老二,所以为“仲”,又因孔子的母亲曾去尼丘山祈祷求子,然后怀上孔子,故起名为丘,字仲尼。孔子祖籍宋国(河南商丘一带),祖上均为王室贵族,后其曾祖父孔防叔为了逃避宋国内乱,从宋国逃到了鲁国(山东)。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叔梁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