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公子光为什么会杀害自己的堂兄弟僚,而夺取吴国王位?

公子光为什么会杀害自己的堂兄弟僚,而夺取吴国王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1165 更新时间:2024/1/25 5:25:48

[var1]

公元前496年,公子光在讨伐越国的战斗过程中,重伤而亡。他的死又衍生出大家熟悉的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的故事。

吴王阖闾,姬姓,名光,又称公子光。为什么他会杀害自己的堂兄弟僚,而夺取吴国政权呢?这还要从吴国君主权力继承上来说。

吴国是在公子光的爷爷寿梦统治时期,国力才日益强大的。寿梦有四个儿子,长子诸樊,也就是公子光的父亲;次子余祭,三子余昧,四子季札

四个儿子当中,季札最为贤德,这也深受寿梦喜爱;寿梦在位时期就想在自己死后,把吴国王位传授给季札。季札非常有才华和修养,品德高尚,不过对权力看得很淡泊。所以对寿梦提出的王位继承,季札也是拒绝的。

直到寿梦在临终前,把四个儿子叫到身边,嘱咐他们王位一定要兄终弟及,也就是说按照长幼依次继承。寿梦死后,长子诸樊就继承了吴国的王位。

诸攀在位一共12年,公元前548年他在一场征战中战死沙场,诸攀死后,按照继承制度,王位传给了他的弟弟余祭。

余祭在位仅仅四年,就被讨伐越国时抓获的俘虏在一次视察活动中杀害。余祭死后,三子余昧继位,余昧就是后来继承王位僚的父亲,也就是因为这个缘故,作为长子诸樊儿子的公子光,杀害了他的堂兄弟僚。

余昧在位17年,后因得了重病不治而亡。余昧死后,想把王位传给四子季札,可是季札还是不想称王,就逃到了边邑延陵躲了起来。国不可一日无君,后来在群臣的推荐下,余昧的儿子僚继承了王位。

僚当了吴国君主之后,公子光心里是一万个不乐意。因为他的父亲诸攀作为长子第一个继承了王位,到了他的叔叔季札那里,由于个人意愿拒绝称王。而他又作为诸攀的长子,理应接替他的叔叔余昧作为新的君主,而不是由余昧的儿子来接替。

所以公子光一直觊觎着王位,想等待机会夺取回来。

时机来了,公元前515年,楚国楚平王驾崩,楚国国内一片混乱。吴王僚认为可以乘机伐楚,所以就派了他的两个弟弟去攻打楚国的两座城池。

楚国知道吴国要攻打自己的城池后,就派兵断了吴国军队的后路,吴军想撤退却也不能回国。公子光认为这是刺杀吴王僚的好机会,就跟他的刺客专诸商议刺杀僚的计策。

说起刺客专诸,这也是伍子胥引荐给公子光的。当初伍子胥在楚国侍奉楚平王,因听信谗言,楚平王杀害了伍子胥的父亲和哥哥,伍子胥这才从楚国逃到吴国,投奔了吴王僚。

[var1]

伍子胥投奔吴国后,多次劝说吴王僚攻打楚国,他认为楚国可以被攻破,可以派公子光去讨伐。而当时作为将军的公子光对吴王僚说:“伍子胥的父亲和哥哥都被楚平王杀了,他让吴国去攻打楚国,完全是为了公报私仇罢了。攻打楚国未必能够攻破。”

伍子胥渐渐地知道了公子光的野心,想杀掉吴王僚而自立为王,于是就做了个顺水人情,把一名叫专诸的勇士推荐给了公子光,自己暂且就退出了朝廷躬耕于田野之中。

吴王僚派他的亲信去攻打楚国之后,被楚国断了后路一时不能回吴。公子光就密谋专诸来刺杀吴王僚,于是他们想到在公子光家摆个“鸿门宴”,以此来找机会刺杀僚。

想必吴王僚对公子光也是有防备的。当吴王僚接受了公子光的宴请后,从王宫到公子光的家全部布满了带刀剑的守卫。而公子光也早就有了对策,他让专诸把匕首藏于烤鱼当中,伪装成仆人上菜。等专诸把烤鱼送到吴王僚的面前时,专诸突然从鱼腹中掏出匕首刺向吴王僚,吴王僚一刀毙命。而专诸在刺死吴王僚后,被僚的守卫当场用剑刺穿胸膛而死。

公子光最终取代了吴王僚而成了新的吴国国君,吴王阖闾。

后来,吴王阖闾在伍子胥的引荐下,招纳了兵圣孙武。当时孙武已经著完《孙子兵法》,当吴王阖闾看完《孙子兵法》以后,对孙武大加赞赏,也委以了重用。后来孙武带领吴国军队攻打楚国,大败楚军占领楚国都城郢城(今湖北省荆州市)。

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在位的第19年,他兴师讨伐越国。越王勾践带兵迎战,在战斗中,越国大夫灵姑浮用戈攻击阖闾,阖闾不敌脚趾被斩断。在撤退途中因伤势严重而死,在他临死前立太子夫差为吴王,并告诉夫差,一定要攻破越国为他报仇。

[var1]

公元前494年,阖闾死后2年,吴王夫差就攻破越国都城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此时越王勾践派人向夫差求和,伍子胥认为能答应,应该一鼓作气杀了越王勾践以绝后患。当时吴王夫差志得意满就答应了勾践的求和,并要求越王勾践归顺吴国,为其效劳。

后来伍子胥又多次进谏吴王夫差杀勾践,夫差却听信谗言说伍子胥想托齐国而反吴。后来吴王夫差就派人送了一把宝剑给伍子胥,赐其自杀。伍子胥临死前对他的门客说:“我死后请将我的眼睛挖出置于东门之上,我要看着吴国灭亡。”

伍子胥死后9年,越王勾践忍辱负重,卧薪尝胆。后来在范蠡、文种的辅佐下,越国国力逐渐恢复起来。在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带军攻打吴国,大败吴军,攻破吴国都城(今江苏省苏州、常州等地)。吴王夫差含恨自刎而死,而他死前也后悔没有听取伍子胥的建议,至此吴国灭亡。

一将功成万骨枯,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古今中外,帝侯将相的发家史总是蕴含着一场场杀戮和血雨腥风。

更多文章

  • 张邦昌和宋徽宗的妃嫔弄假成真,后来被宋高宗赐死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张邦昌个人简介,宋徽宗与张邦昌,张邦昌诗

    张邦昌是宋朝内部的主和派,曾代表宋朝前往金营议和,极尽卑躬屈膝之能事。因此当金人挑选傀儡皇帝时,首先想到的就是张邦昌。金人觉得,张邦昌胆子小,没主见,肯定会服从自己,维护金国的利益。然而金国人没想到,当张邦昌得知自己被内定为伪楚皇帝时,居然抗命不遵,死活就是不当这个皇帝。张邦昌并不傻,他知道将来一旦

  • 信陵君是怎么救赵的?他为什么要救赵,历史故事告诉你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var1]而魏国军队是这次救赵的主力部队,魏国的十万大军,在解邯郸之围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魏国派了这么多的兵,他们的国王魏安釐王还蒙在鼓里,这是怎么回事呢?[var1]原来,这是他们的贤相信陵君在背后所做的事。赵国的平原君和信陵君是亲戚,平原君的夫人是信陵君的姐姐,而信陵君又是魏王的弟弟。

  • 29岁明英宗,解下腰带,拴住瞎眼瘸腿的丑女人:你不能生,也没关系!女子偷笑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他左右张望,无一人侍奉,更没有珍馐美酒,大太监兴安冷冷地催促,“我说太上皇,南宫在那边!”明英宗百感交集,耷拉着脑袋,推开南宫的大门。就在此时,一声凄厉的女子尖叫,划破大殿,一个跛腿瞎眼的丑女人,跌跌撞撞扑了上来,“陛下,我是你的钱皇后啊!”明英宗瞬间如五雷轰顶,搂住钱皇后,泪如雨下!他知道,爱妻沦

  • 赵敏嫁给朱元璋次子,周芷若嫁了陈友谅,那最后谁嫁给了张无忌?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赵敏生平简介,周芷若被俘虏后陈友谅干了啥,周芷若打赵敏

    赵敏嫁给朱元璋次子,周芷若嫁给陈友谅,那最后谁嫁给了张无忌?张无忌本身就是年轻俊美的小伙子,他个人能力很高,是一个能成大事的人。他从一个父母双亡,跟随师公张三丰生存的小伙子,变成了一个能够给当朝皇帝抗衡的,明教教主,堪称明朝的黑暗势力。金庸的小说里,主人公一开始就喜欢的人,都很难陪伴到最后。所以对于

  • 先秦时期,墨家和儒家一样有名,墨子的思想被严重低估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var1]在介绍墨子的思想之前,让我们简单来了解一下墨子,墨子原名墨翟(mò dí),是春秋末期战国初期宋国人,也有人说是鲁国人或者滕国人。墨子是贵族的后代,作为没落的贵族,墨子早年也受到不少文化教育,《史记》记载墨子曾做过宋国大夫,也和其他思想家一样,周游过列国并广收门徒,他曾到过齐国、郑国和卫

  • 这4人来活的逍遥自在,但被宋江害的家破人亡,不得不上了梁山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梁山中一共有一百零八个好汉,但是在这其中有很多都是受到宋江欺骗被坑上梁山的。宋江用了很多非常下流的手段,使得这些人的妻子都离开了并且家也都没了,没有办法了才上了梁山。1、有一个好汉,在没有上梁山的时候就被宋江给算计了,这个人就是秦明,他本来是一名兵马总管,但是在帮助自己的徒弟攻打清风山的时候,没想到

  • 公元前194年,吕雉用鸩酒害赵王,“鸩”是如今的何种动物?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冶葛食之立死。有冶葛处,即有白藤花,能解冶葛毒。鸩鸟食水之处,即有犀牛,犀牛不濯角其水,物食之必死。为鸩食蛇之故。——《朝野佥载》古代没有保护野生鸟类的条例,人们可以自由养鸟。但有种鸟在晋朝被禁止喂养,这种鸟叫做鸩鸟。禁养鸩鸟不是为了保护它,而是怕人用它干人性难容的坏事,因为这种鸟有剧毒,只需用它的

  • 这个汉人是明朝重臣,降敌后成清朝开国元勋,子孙后代成满清贵族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明朝最年轻的总兵,平远进士韩元勋简介,明朝投降清朝的著名将领

    不管是在哪一个朝代,忠义的名将都非常的多,但不可避免的是,大多数朝代,也都不会少了背叛者。在明末时期,明朝和后金之间的战争一触即发,期间有名的将军高达30多位,比如说孔有德,袁崇焕等等,都是有名的大将,而且领兵作战能力非常的强,可是在这些有名的将军当中,也产生了很多叛将。众所周知,清朝的统治者是满人

  • 假如赵国不除掉李牧,秦国是否能够灭掉赵国?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虽然,秦赵双方实力相差悬殊,但由于名将李牧在,秦军在战场上并没有占据很多便宜。相反还多次吃了败仗,桓齮从井陉出太行,攻占宜安、武遂等城池,但是赵国从雁门关调李牧。在平阳,李牧修筑壁垒,桓齮误认为李牧采取坚守策略,故而率领主力攻打赵军粮仓,而李牧趁机攻打秦军大营,桓齮仓促回援,中了埋伏,十万秦军几乎全

  • 吴国仅用3万人差点灭楚,为何秦国要用60万?前者争霸,后者灭国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吴国和秦国谁强,吴国是怎么灭楚国的,吴国灭楚为什么能胜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是号称“带甲百万”的强国,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强大诸侯国,在春秋末期差点被新兴的吴国以3万兵马灭掉。到了战国末期,国力已经无比强盛的秦国伐楚,却足足出动了60万兵马,这是为什么呢?[var1]柏举之战,以少胜多的典范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任命孙武、伍子胥为大将,弟弟夫概为前锋,亲自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