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昭襄王去世后,为什么六国纷纷喜极而泣,他的继承人在干什么?

秦昭襄王去世后,为什么六国纷纷喜极而泣,他的继承人在干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890 更新时间:2024/1/21 19:00:01

公元前251年,在位时间长达五十六年的秦昭襄王嬴稷寿终正寝,与秦国国内一片缟素相对地,东方六国高兴地想要“放鞭炮”,庆祝一下。

[var1]

因为嬴稷在位的时候,他老人家没少干欺负六国的事情。

嬴稷的去世,使得秦国国内最高领导者必须发生改变,也意味着秦国有了“动荡”的可能。

《史记-秦本纪》:五十六年秋,昭襄王卒,子孝文王立。尊唐八子为唐太后,而合其葬於先王。韩王衰绖入吊祠,诸侯皆使其将相来吊祠,视丧事。

因为嬴稷的去世,东方六国开始了“蠢蠢欲动”。

他们纷纷派出了自己的使者,一方面想要看看这个新一代的继承人怎么样,另一方面更是想为自己以后的战略谋划做打算。

东方六国里,最重视秦国的当属韩国。

因为除了他之外,其他的国家都是指派使者罢了。

[var1]

而我们的韩国,直接派来了他们的韩王。

就这还不算,韩王还是身穿了一身丧服,来秦国吊唁嬴稷的。

虽然韩国这么做有点“丢脸”,但他们也很无奈。

因为秦昭襄王去世之前,刚刚对韩、魏两国重拳出击,并迫使两国称臣。

PS:魏国当时有信陵君作为各国的联络人,而且与赵国关系更紧密,所以比较硬气,不愿意如此“讨好”秦国。

[var1]

但韩国就不一样了,他们一直都是秦国的“重点服务对象”,早在秦惠文王时期,韩国就被秦国打服了,只能在秦国与东方五国之间摇摆不定、左右为难。

所以韩国这次来的意图很明显,我们完全臣服于秦国,您老人家就不要再来找我们的麻烦了。

1.历史上真正的秦昭襄王

秦昭襄王嬴稷虽然作为一代一代雄主而彪炳史册,但其实他的执政之路很不顺利。

他本来是一个不受重用的次子,而且不被父母所宠爱。

而战国时期不受宠爱的皇族子弟,往往就只能通过做“质子”发光发热。

[var1]

嬴稷本来就是个“质子”,要不是他大哥秦武王嬴荡非要来一个“霸王举鼎”,他在历史上估计不会有什么作为。

大哥秦武王暴毙之后,本来生活苦不堪言的嬴稷成了“夺冠”的大热门。

赵武灵王和燕昭王争先恐后地想要把他送回秦国。

回到秦国之后,在母亲大秦宣太后、舅舅魏冉以及叔叔樗里疾的帮助下,嬴稷顺利继位,成为了大秦新一代的掌权者。

但这个时候的嬴稷在朝堂之上一没有基础,二没有亲信,所以实际话语权很低。

朝政大权被叔叔樗里疾牢牢掌控在手中。

三年零四个月叔叔去世之后,大秦宣太后又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var1]

宣太后的权力欲极强,加上舅舅魏冉也是一代人杰,因此在母亲和舅舅的治理下,秦国还是在蒸蒸日上。

为了拔掉义渠这颗最大的钉子,母亲宣太后甚至不惜牺牲色相。

在宣太后的努力下,秦国大军出征再也没有了后顾之忧。

舅舅魏冉也不是“草包”一个,日后秦昭襄王最倚仗的“杀神”白起就是被他提拔起来的。

在舅舅魏冉的努力下秦国开始大张阔步地进入了“开疆拓土”阶段。

秦昭襄王在位时期,秦国最重要的成就,就是:平叛义渠、伊阙之战、五国攻齐、鄢郢之战、长平之战。

而除了长平之战外其余的“大事件”里都有舅舅魏冉的影子。

[var1]

秦昭襄王嬴稷四十一年,因为“四贵”专权的弊病日益凸显,在范雎的建议下,秦昭襄王罢免了魏冉的职位,并驱逐以他为首的“四贵”,改为重用范雎,实行“远交近攻”策略。

可能是“上天都在帮助秦国”,秦昭襄王嬴稷任用范雎,罢免魏冉正是“五国攻齐”结束之后。

如果在“五国攻齐”之前任用范雎,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那么秦国估计会步齐国的后尘。

甚至都不会有“五国攻齐”,因为秦国才是他们最大的敌人。

而秦昭襄王任用范雎正巧处于楚国衰弱,齐国被殴之后的第一时间。

这可能就是所谓的“时势造英雄”吧。

2.秦昭襄王如此长寿,对于秦国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

[var1]

答曰:秦国稳定的保障。

后世历史学界著名的“秦昭襄王时期打的六国再无崛起之力”的论调中,最重要的就是因为秦昭襄王的长寿。

嬴稷公元前306年继位,公元前251年驾崩,总共在位时间长达五十六年。

在他的“任期”里,赵国经历了三个国王,胡服骑射的赵武灵王、狡诈多谋的赵惠文王,还有“鬼火少年”赵孝成王

楚国也经历了楚怀王、顷襄王、考烈王三代。

一代天子一朝臣,正因为嬴稷的长寿,所以给秦国避免了许多的社会动荡,保证了秦国的长期稳定发展。

[var1]

三国时期魏国,最著名的权臣司马懿,就是靠着自己的长寿硬生生的熬死了曹家三代人(曹操、曹丕、曹叡),最终才让自己的司马家成为了最后的“大赢家”,建立了大一统王朝——晋朝。

而司马懿跟我们的嬴稷他老人家比起来,还是要差得远。

与之相对的,赵国和齐国这两个国家由于没有处理好国王更替的问题而出现了间隙。

齐国之前本来也很不错,特别是齐宣王时期,但继位的齐湣王就有点不自量力了。

在齐湣王的“英明”领导下,齐国贵族发动对抗王室的战争,燕国也趁机插了一脚,齐国国力从此大减。

赵国的境遇与齐国类似,“鬼火少年”赵孝成王少年继位,火气很足,看不惯老将廉颇只知道防守的战略谋划,起用赵括,结局怎样就不用我多说了吧。

[var1]

而且齐赵本来都是联合抗秦的联盟,齐宣王时期这类问题处理的也很好。

但到了齐王建,他老人家可就不那么“爱管闲事”了。

赵国的使臣把嘴皮子都磨破了,也没让他老人家松一句口。

正所谓“老而不死是为贼”,嬴稷的去世,估计会让那些被他打得那么惨的六国喜极而泣了吧。

3.嬴柱、嬴异人、吕不韦等人也很开心。

[var1]

无论是封建时代还是春秋战国时期,国家最高权力都只能由一个人掌握,那就是“王”或者“皇帝”。

秦昭襄王活得太久了,而他的太子想要继位,只能等到他老爷子嬴稷去世。

PS:秦昭襄王嬴稷的第一个太子为了王位足足等了三十二年,最后在秦昭襄王四十二年因病去世。

看到了哥哥的“前车之鉴”,嬴柱显然有些不知所措。

比起嬴柱还能着急的,那绝对是大商人吕不韦先生。

[var1]

毕竟他老人家扶持的嬴异人是嬴柱的儿子。

如果嬴柱没有撑住,像他的大哥一样做了一辈子太子,那么继承秦王的就只能是嬴柱的弟弟。

吕不韦忙活了半天,又花钱,又送礼的,到头来却发现“白忙活一场”。

这可不仅仅是“千万倍利益”的问题了,这简直就是血本无归啊。

好在安国君虽然有点疾病缠身,但还是硬扛了过去,比他老爹秦昭襄王多活了几天。

把吕不韦惊出了一身冷汗。

[var1]

欢迎大家在屏幕下方留下宝贵的意见,废青工作室与您下期不见不散,部分图片来自网络搜集,侵删。 文:小昭 审核:梦愚编辑

文献参考:《二十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战国策》《左传》《春秋》《吕氏春秋》等。

本文为一点儿历史事作者手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青楼为何拜管仲,黑帮奉关羽为保护神,曹操干过盗墓的勾当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管仲简介资料,青楼女子拜管仲,曹操为啥称为盗墓鼻祖

    [var1]而其中有一些匪夷所思的崇拜。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几个边缘行业的祖师爷都是谁。 盗墓拜曹操 东汉末年,陈琳曾在袁绍的要求下写了一篇讨伐曹操的檄文,罗列了曹操的罪状,叫做《为袁绍檄豫州》。其中说到,曹操为筹备军饷而盗取坟墓中陪葬的财宝。[var1](曹操的雕塑)曹操还为此专门设立了发丘郎中和摸

  • 影视剧的误导:妲己真的是祸国殃民的狐狸精?其实她根本做不到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傅艺伟版的妲己妲己的来历:妲己出身于商朝一个小部落有苏氏,是部落首领的女儿,后来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商朝最后一位君主商纣王的宠妃。据史料记载:“殷辛讨伐有苏,有苏氏以妲己女焉。”这就说明妲己是纣王讨伐有苏时获得的美貌的“战利品”,当她的父亲把自己当成牛羊一样的礼品献给纣王时,妲己没有反抗,而是顺从地来到

  • 发现战国珍宝!古玉收藏家曾云锋文章惊艳亮相多家媒体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美丽中国》杂志-战国玉骆驼近日,古玉收藏家曾云锋成功发表了一篇名为《战国玉骆驼》的文章,该文章被刊登在了知名杂志《美丽中国》和《河南经济报》上。据悉,曾云锋是一位资深的古玉收藏家,对于古代玉器的研究和收藏有着深厚的造诣。他在这篇文章中,详细介绍了一件战国时期的玉骆驼。这件玉骆驼,材质和田青白玉,圆

  • 在百家争鸣、人性解放东周时期,人物图像的发展与价值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东周史,春秋战国人物画像大全,东周天子其实很强大

    东周时期是社会发展的大变革时期,百家争鸣,人性解放,以“人”为中心的人物图像器物大放异彩,独树一帜。东周人物图像是研究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宗教等方面的重要实物资料,对研究我国东周时期的艺术史具有重要的价值。[var1]一、人物图像器物出土情况20世纪以来,田野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东周时期绘

  • 实力不够脏水来凑,纣王的千古第一昏君,完全是被后人叠加的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真实纣王是不是昏君,昏君纣王大结局,纣王剖腹取婴敲骨验髓骂昏君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各种历史人物,都曾经在浩瀚的历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用曹雪芹的分类就是,有正气邪气,当然也有正邪两赋之人。提到历史上鼎鼎大名的昏君,纣王说第一,恐怕是没人敢说第二,毕竟夏桀的故事太少,更没有封神演义来衬托纣王的昏庸无道。纣王作为一个被后世一直当做方面教材的君王,是不是真的就是

  • 庞涓不顾同门情,在孙膑脸上刺字挖其膝盖骨,孙膑复仇时候有多狠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前354年,桂陵之战,魏国大将庞涓被生擒,擒获他的的人正是他的同窗孙膑。孙膑与庞涓曾同在鬼谷子门下学习兵法,他们的师父鬼谷子,在百家争鸣的时代,创立纵横学说,培育出不少才子。为什么昔日好友走向不同的道路,效忠于不同的君主,甚至会在战场兵戎相见?乱世受辱、险被埋没的将才先秦时期,周王室衰微,各诸侯

  • 除了死,商鞅还有没有别的路可走?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商鞅之死简介,商鞅方升,孙膑评价商鞅

    难道以商鞅的大才,却不能避免一死?除了死,商鞅就没有别的路可走了吗?其实,至少有三条活路可供商鞅选择——上策:学习公叔痤公叔痤是商鞅的老上司、政治上的启蒙老师,在魏国于魏武侯、魏惠王两朝为相。[var1] 若论功业,公叔痤不如商鞅;若论当官、与人主搞好关系、寿终正寝于相位,商鞅不如公叔痤。 有这么好

  • 春秋版乌克兰,楚打宋国,晋国:不准投降,我会救你,但鞭长莫及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晋楚争霸[var1]晋楚争霸春秋战国如果用一句话来总结的话,那就是春秋是晋楚争霸,战国是五国联合起来阻止秦国统一,齐国辅佐秦国完成统一,简单又好记。实际上,整个春秋几百年,的确是上演着大国争霸,小国被吞并的故事,而春秋时期的大国争霸,最精彩的就是晋楚争霸。齐国和秦国,由于一个在最东边,一个在最西边,

  • 从武观之乱到后羿代夏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羿浞代夏意思,夏代后羿的传说,商汤代夏全集免费阅读

    武观之乱晚年更是骄奢淫逸,生活腐化严重,殊不知王朝内部出现了重要的危机,启对于夏的权力得到分散据《山海经》记载,夏启的儿子有五位,分别是:太康、元康、伯康、仲康、武观。第五子武观相貌及其俊美,从小就聪明伶俐,智勇双全,所以显得格外骄傲和自负,正是这样一位优秀的人,才会不甘过普通王子的生活,武观想要废

  • 楚顷襄王再度合纵抗秦,却因此三年丢失郢都,是他信错了詹何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二十一年前,楚顷襄王还在齐国当人质,父亲楚怀王又被秦人强行扣押。在空前的危机面前,楚顷襄王克服重重阻碍终于回到楚国,登上了王位。万幸的是,在慎到鼎力协助下,初登王位的楚顷襄王摆脱了齐人的敲诈勒索;但随即他又经历了父亲客死他乡之痛,还被迫忍辱负重与秦联姻,这才把楚国从危机中勉强带了出来。[var1]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