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在百家争鸣、人性解放东周时期,人物图像的发展与价值

在百家争鸣、人性解放东周时期,人物图像的发展与价值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112 更新时间:2023/12/9 22:41:08

东周时期是社会发展的大变革时期,百家争鸣,人性解放,以“人”为中心的人物图像器物大放异彩,独树一帜。

东周人物图像是研究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化、民族、宗教等方面的重要实物资料,对研究我国东周时期的艺术史具有重要的价值。

[var1]

一、人物图像器物出土情况

20世纪以来,田野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东周时期绘有人物图像的漆器、帛画、青铜器。有明确出土地点漆器有16件,绝大多数出土于楚墓。帛画缯书3件,均为楚墓遗物。青铜器67件,主要集中在北方中原地区和吴越地区,南方的楚地零星发现。

1、漆器

目前,东周时期绘有人物图像的漆器共计16件。这一时期,除了山东临淄发现一例春秋晚期人物图像漆盘残片外,其绘有人物的画像的漆器只在战国楚墓中发现。

湖北随州曾侯乙墓的漆内棺和五弦琴人物图像为独立神怪,其他漆器图像均为叙事性图像。

春秋末期这一时期的人物图像叙事画仅在山东临淄郎家庄一号墓的一件圆形漆器残片中发现。战国早期人物故事漆画均出土于湖北随州曾侯乙墓中,墓主身份相当于诸侯,绘有人物图像漆器一共5件。

战国中期出土的人物漆画一共10件。集中在河南、湖北和湖南。绘画内容多是反映贵族社会生活的叙事画,个别带有巫术宗教色彩。

2、帛画

考古发掘的帛画仅在长沙子弹库一号楚墓和长沙陈家大山楚墓中有发现两幅人物画像和一幅缯书,均表现出极为浓厚的巫术宗教色彩。

3、青铜器

东周时期,青铜器初步摆脱了商周时期严谨的规律化的对称图案,时尚洒脱,构图自由,线条流畅。

[var1]

出土地域集中于北方中原地区和江南吴越地区,南方楚地少量出土。这些出土器物的墓葬规模大小不一,上到封君,下至士大夫,反映了人物画像铜器开始获得不同地区不同贵族阶层的认可。

图像所描绘的内容大多是贵族社会的各式活动,少部分有独立神怪形象,展现出全新的“人” 的主题,反映了东周时期“民本”的思想潮流。

春秋末期共有9件,绘画技法分为刻纹和铸造镶嵌两种,刻纹7件,镶嵌2件。刻纹内容以“礼乐”为主题,表现贵族宴饮和弋射等活动。而镶嵌内容仅见“狩猎”题材。

刻纹的题材内容与春秋末期大致相同,并出现了一种固定的弋射-采桑-宴乐-狩猎组合方式,水陆攻战图像、采桑和战车狩猎图像开始大量出现。

镶嵌的内容除了继续以春秋时期的狩猎纹为主流,还增加了贵族的“礼乐”生活和战争等内容,以陕西凤翔高王寺窖藏铜壶为典型。此时人物画像铜器分布范围更加广泛。

战国中晚期,是人物画像铜器发展的巅峰时期,共发现28件。刻画主题除了继续保留“礼乐”内容外,还额外增加了大量神怪成分。

[var1]

二、人物形象的类型学分析

东周器物上的人物图像主要为社会生活和巫术宗教两大类别。社会生活类图像生动的描绘了以贵族为中心,不同阶层的参与的礼仪活动。巫术宗教类图像再现了巫师作法的场景与东周人的鬼神信仰体系。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人物形象分为写实人物和神人两大类别。写实人物根据身份等级的差异可分为贵族和仆从两大类,神人按照性质的不同可细分为拟神化的巫师和传说神怪。

1、写实人物

东周虽是“礼崩乐坏”的时代,但总体继承和延续了西周时的礼仪制度,不同阶层之间仍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主要反映在人物的衣冠服饰和行为动作上。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将写实人物细分为贵族和仆从两小类。

东周人物图像大多数是描绘贵族的生活场景,他们往往身着华丽的衣冠,参与各种礼仪活动。图像中车马出行、采桑、弋射、烹饪、乐舞活动的人物造型往往是贵族形象。

2、神人

东周神人形象多集中于曾侯乙墓和信阳楚墓的漆器、长沙子弹库一号墓的缯书和江苏淮阴高庄墓的青铜器上。部分地区铜壶上零星发现。神人形象根据性质可分为拟神化的巫师和传说神怪两小类。

东周巫师的形象一部分为写实性的人物,如河南伯阳长台关一号墓漆瑟上手持法杖,褒衣博袖,头戴高冠的巫师。

[var1]

另一部分为抽象化,怪异化的人物,躯体大部分保留人形特征,少部分部分兽化,形态怪异,穿着服饰,有的还戴着面具,这一类巫师形象即为拟神化的巫师。

传说神怪多在图像场景中独立出现,可与《山海经》与《楚辞》中描述的神人形象对应。主要集中于曾侯乙墓的内棺和漆瑟上,青铜壶上零星发现。此类形象往往不穿服饰。

3、人物形象的分期与特征

早期阶段相当于春秋末期。这一阶段是人物形象发展的初始阶段,仅发现10件人物图像器物。人物形象的数量和类型皆有限,人物形象以写实人物为主。

贵族的身服有上衣下裳、深衣或时尚三种,各区域族属间差异明显。冠帽主要为双叉平巾冠和三叉冠,另有少量披发和绾双髻者。仆役多为身着襦衣头戴皮弁的狩猎者和时尚无冠或三叉冠的侍奉者。

中期相当于战国早期。这一阶段是人物形象发展的繁盛阶段。发现的人物图像器物有35件。人物形象的数量增多,特别是神人数量显著增加,人物类型发生了较大的转变。

这一阶段贵族冠帽依然以双叉平巾冠为主,并增加了扁圆状矮冠这一类型,仆役仍然主要为身着襦衣的狩猎者和时尚的侍奉者。

神人形象开始出现头戴平顶倒三角高冠和鸟首羽冠的拟神化巫师形象,人首双兽身的神怪开始规模化出现。

[var1]

曾侯乙墓漆内棺上出现大量造型独特的神怪形象,包括人首蛇身、兽首人身和人形神怪。这可能与楚地的巫术信仰密切相关。

晚期相当于战国中晚期。这一阶段是人物形象发展的顶峰阶段。发现的人物图像器物41件。总的看来,此阶段的人物形象在上一期的基础上发展并延用,类型急剧增加。

贵族形象的身服仍然为统一的深衣,但冠饰显著增多,新出现高冠、鹊尾冠、垂尾矮冠和束发小冠,不同族群在大一统的趋势下又极力彰显着各民族的特性,衣冠服饰上“多元一体”的趋势明显。

仆役主要为身着襦衣的狩猎者和手执兵刃的士兵,时尚无冠的侍奉者数量减少,新增了身着较短的宽袖深衣,头戴巾幘的辟车伍佰形象。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贵族还是仆役,三叉冠的形象均消失不见。

[var1]

拟神化巫师中,平顶倒三角高冠形象依然延续,羽冠巫师形象在上一期的基础上类型和数量均有所增长。

传说神怪集中于人首兽身,人首双兽身的神怪仍然是主流,羽人形象开始程式化的的出现在青铜画像中。

4、人物形象的分区与特征

中原地区主要包括北方的山西、山东、陕西、河北、河南北部地区。人物图像器物共45件,从春秋末期延续到战国中晚期。人物形象虽数量繁多,但类型较为单一,以写实人物为主,神人形象稀少。

楚地在早期和中期包括湖北、湖南和河南南部地区,晚期吞并吴越,江苏囊括进版图。人物图像器物共36件,从春秋末期延续到战国中晚期。人物形象数量多,且类型多样,特别是神人形象独树一帜,其类型和数量远远多于其他地区。

吴越地区在早期和中期包括长江中下游的江苏,晚期被楚灭国。人物图像器物共5件,集中在春秋末期和战国早期。人物形象数量和类型较少,但极具地域和民族特色。人物形象以写实人物为主,神怪形象仅见一例。

[var1]

三、人物图像的主题

1、人物图像的主题与寓意

根据人物从事的活动不同,我们可将图像主题分为两大类:社会生活和巫术神话。

其中社会生活包括弋射与习射、狩猎、宴乐、车马出行、农事活动和水陆攻战。这些主题涵盖东周人物图像所有方面,生动展示了贵族生活、礼仪和精神世界。

东周人物图像主题涵盖了贵族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对当时政治、军事、文化、宗教的再现。弋射习射、狩猎、宴乐、车马出行、农事活动、水陆攻战等社会生活类图像主要展现的是礼崩乐坏大背景下贵族趋于世俗化的礼仪活动、军事活动和娱乐活动。

神话传说类图像展现的是人们祈福升天的丧葬观,驱灾辟邪、沟通神灵的宗教仪式及信仰。

2、图像主题的分期与特征

早期阶段相当于春秋末期。这段时期是奴隶制封建制过度的前期,社会意识形态内仍保留有大量的奴隶制残余。图像主题以捕猎为目的的狩猎活动、弋射和宴饮礼仪活动为主。

中期阶段相当于战国早期。这一时期人物图像器物随着各区交流开始广泛传播,反映贵族礼仪生活的弋射与习射、狩猎、采桑、宴乐等内容开始大量出现,不同礼仪活动通常在一副画中配套组合,场面宏大。晚期阶段相当于战国中晚期。

这一时期人物图像器物数量和范围进一步扩大。反映贵族礼仪、娱乐生活的宴乐和狩猎题材依然占据主流。

[var1]

四、人物图像的族属表达和文化交流

不同地域器物上的人物形象有较大差异,不同地域的人们对图像主题的选择也各不相同。

此外,一些人物形象和主题只在某一地区的器物上出现,具有鲜明的独特性和地域性。生动反映了一个区域独特的民俗文化面貌,也是本地族群标榜自己身份,以区别他者的象征。

东周时期的大动荡、大变革虽然使得各个族群在人物图像上极力彰显自己的族属特征,但是政治的更迭和人口的流动也不可避免地推动了各区域各族群之间的工艺、技术和文化的交流,反映在人物图像上人物造型和图像主题的趋同性和一致性。

以百越、华夏、荆蛮为首的族群文化互相渗透,随着各方势力的此消彼长,不同族群文化表现在人物图像上。“ 涵化”功能的强弱也各不相同。费孝通先生曾创立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理论体系,深刻揭示了我们自古以来各族群的变迁规律。

[var1]

总结

而东周人物图像作为当时族群表证的一个重要手段,图像间的差异与共性正是这一理论重要的实物佐证。各区域和族群人物图像各具特点又相互学习、相互吸收,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

人物画像器物是东周时期中极具时代特色的物质文化。它们可以真实而生动地反映出东周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宗教等各个方面的情况。

免责声明:小哥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图片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号作者联系,如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责任小哥。小哥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投资及应用建议。

更多文章

  • 实力不够脏水来凑,纣王的千古第一昏君,完全是被后人叠加的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真实纣王是不是昏君,昏君纣王大结局,纣王剖腹取婴敲骨验髓骂昏君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各种历史人物,都曾经在浩瀚的历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用曹雪芹的分类就是,有正气邪气,当然也有正邪两赋之人。提到历史上鼎鼎大名的昏君,纣王说第一,恐怕是没人敢说第二,毕竟夏桀的故事太少,更没有封神演义来衬托纣王的昏庸无道。纣王作为一个被后世一直当做方面教材的君王,是不是真的就是

  • 庞涓不顾同门情,在孙膑脸上刺字挖其膝盖骨,孙膑复仇时候有多狠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前354年,桂陵之战,魏国大将庞涓被生擒,擒获他的的人正是他的同窗孙膑。孙膑与庞涓曾同在鬼谷子门下学习兵法,他们的师父鬼谷子,在百家争鸣的时代,创立纵横学说,培育出不少才子。为什么昔日好友走向不同的道路,效忠于不同的君主,甚至会在战场兵戎相见?乱世受辱、险被埋没的将才先秦时期,周王室衰微,各诸侯

  • 除了死,商鞅还有没有别的路可走?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商鞅之死简介,商鞅方升,孙膑评价商鞅

    难道以商鞅的大才,却不能避免一死?除了死,商鞅就没有别的路可走了吗?其实,至少有三条活路可供商鞅选择——上策:学习公叔痤公叔痤是商鞅的老上司、政治上的启蒙老师,在魏国于魏武侯、魏惠王两朝为相。[var1] 若论功业,公叔痤不如商鞅;若论当官、与人主搞好关系、寿终正寝于相位,商鞅不如公叔痤。 有这么好

  • 春秋版乌克兰,楚打宋国,晋国:不准投降,我会救你,但鞭长莫及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晋楚争霸[var1]晋楚争霸春秋战国如果用一句话来总结的话,那就是春秋是晋楚争霸,战国是五国联合起来阻止秦国统一,齐国辅佐秦国完成统一,简单又好记。实际上,整个春秋几百年,的确是上演着大国争霸,小国被吞并的故事,而春秋时期的大国争霸,最精彩的就是晋楚争霸。齐国和秦国,由于一个在最东边,一个在最西边,

  • 从武观之乱到后羿代夏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羿浞代夏意思,夏代后羿的传说,商汤代夏全集免费阅读

    武观之乱晚年更是骄奢淫逸,生活腐化严重,殊不知王朝内部出现了重要的危机,启对于夏的权力得到分散据《山海经》记载,夏启的儿子有五位,分别是:太康、元康、伯康、仲康、武观。第五子武观相貌及其俊美,从小就聪明伶俐,智勇双全,所以显得格外骄傲和自负,正是这样一位优秀的人,才会不甘过普通王子的生活,武观想要废

  • 楚顷襄王再度合纵抗秦,却因此三年丢失郢都,是他信错了詹何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二十一年前,楚顷襄王还在齐国当人质,父亲楚怀王又被秦人强行扣押。在空前的危机面前,楚顷襄王克服重重阻碍终于回到楚国,登上了王位。万幸的是,在慎到鼎力协助下,初登王位的楚顷襄王摆脱了齐人的敲诈勒索;但随即他又经历了父亲客死他乡之痛,还被迫忍辱负重与秦联姻,这才把楚国从危机中勉强带了出来。[var1]过

  • 楚国八百年江山亡于秦,不是楚王无能,而是屈景昭三族树大根深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展开了一场关乎楚国生存还是毁灭的决战。相持许久的楚军因战线过长,补给匮乏,率先松动,秦国大将王翦命令鼓足战斗意志的秦军,即刻出击,楚国大将项燕阵亡。一年后,整个楚国都进入了秦国的囊中,秦国在横扫六国的道路上迈出了关键性一步。[var1]从战国末期的势力地图上看,楚国幅员辽阔,占据了几乎整个南方,而且

  • 长平一战,白起坑杀赵国将士40万,为何不一举攻破赵国首都邯郸?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白起坑杀赵国40万后各国的反应,白起坑杀赵国的原因,长平之战后白起为何不灭赵国

    由于后期赵武灵王昏庸,两个儿子之间为了王位,打的是不可开交,赵武灵王自己也病死沙丘,从此赵国开始往下坡路走了。而反观秦国这边,经过商鞅一系列变法改革,国力大增,军队的战斗力也是直线上升。就在此刻,秦赵之间爆发了一场大规模的战役——长平之战。秦国大将白起坑杀赵国40万人马,打的赵国一蹶不振,国力大衰。

  • 春秋时期时局那么混乱,为何孔子还敢到处讲学?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var1]孔子能安然无恙周游列国并不是巧合,只是我们对孔子不够了解,对他的印象大多停留在语文课本上,其实孔子的形象,颠覆我们的想象。首先,孔子并不是身材矮小的、看上去和蔼和亲的、成天把“之乎者也”挂在嘴上的文弱书生,他身高九尺三寸,按现代的度量标准有一米九以上,放到现在都算是很高的了,况且当时百姓

  • 淮水之战:决定天下大势的关键一战,韩信再现龙王本领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韩信淮水之战,韩信当龙王,淮水的典故

    项羽派龙且领兵,号称二十万大军,前来援救齐国,在高密与齐王的军队会师。[var1]龙且剧照韩信袭齐,让项羽感到非常忧惧,因为如果失掉齐国这个东北方的屏障,自己就会更加被动。项羽当然知道齐国战略地位的重要性,但他为什么没有自己亲自带兵去齐国征讨韩信呢?是他看不上韩信吗?我觉得更重要的原因是走不开。成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