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的记载中,赵飞燕是美女中的极品,以体态轻盈瘦弱著称,堪称史诗级的绝色佳人。她独领风骚于后宫,让汉成帝神魂颠倒,夜夜临幸,由此被人扣上了“淫惑皇帝”的罪名。
在我国,自古就有红颜祸水之说,事实上,这是一种荒唐的历史偏见,是对女人的歧视,把帝王的昏庸无道和荒诞嫁祸于一个女人,这是一种人为的历史手法,只为掩饰男人自身原本的那点成色,美女毫无疑问成为了帝王的遮羞布和牺牲品。
在历代帝王的后宫嫔妃中,赵飞燕是颇具争议和传奇色彩的女人,在历史的传承中,在史学家与文人墨客的层层塑造下,留给后人的是一个怎样的赵飞燕呢?
她刚出生时被弃于荒野三天而不死,她因舞姿轻盈,如燕飞凤舞而得名“飞燕”,她能让汉成帝逾越礼制册立为后,她能和妹妹赵合德共享汉成帝专宠,这皆是她的人生看点。
然而,班固在汉书中为她写下了“飞燕之妖,祸成厥妹”的定论,并将“燕飞来,啄皇孙”的童谣载入正史……那么班固对赵飞燕的结论是真实客观的吗?令人生疑的背后,一方面取决于汉成帝与班固并不生活在同一个时代,并不是直接的见证者,另一方面取决于作为汉臣的班固自身的政治立场,他绝不敢妄加指责汉成帝,而赵飞燕背锅的成分居多。
一直以来,关于赵飞燕的各种传说与典故种种,常常被人引用和提起。
史书中记载,赵飞燕家中有彭祖方脉之书,她自小就擅长使用气术,长大后体形则“纤便轻细,举止翩然”。她善于舞技,舞姿轻盈,仿佛可以置于掌中,特别是她迎风起舞时,她纤腰款摆,好像要乘风而去一般,是当之无愧的一代舞后。
相传中,赵飞燕肌肤雪白娇嫩,善于养生。据说,她获取了一种秘方,配制出叫作“息肌丸”的药丸,长期塞入肚脐中,令她肤如凝脂,双眸似星,艳丽无比,但这种药丸毒性极强,也导致了她终生无法怀孕。其实,这完全是历史的杜撰,试想,汉成帝风流一生,直到去世也没留下一儿半女,足以说明是他自身的问题。
如果拿赵飞燕 VS 王昭君、西施、貂蝉、杨玉环四大美女,谁会更胜一筹呢?
笔者认为,我国古典的四大美女素有“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之美名,每人各有特色,赵飞燕虽未跻身其中,但在历史中她却是独一档的存在着。
王昭君、西施、貂蝉、杨玉环皆因长得美而被献身于政治,并在主要历史事件的衬托下而流芳千古,他们作为政治美女被广为关注,其美色也不断被后人放大,真的很美吗?未必!
而赵飞燕彰显出来的则是不同的属性,在她身上,绝不仅仅只是单纯的美,更有鲜明的个人特色,相比四大美女则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她身为皇后,虽不乏政治色彩,但其生活化的气息更浓,她的美更贴近现实。
历代文人墨客对美女的赞美毫不吝啬,在他们的诗词歌赋中,涉及四大美女的内容,大多穿插于描述特定政治氛围和政治事件之中,而对赵飞燕的描述则偏重于个人色彩,由此可见,赵飞燕似乎更胜一筹。
唐朝徐凝在《汉宫曲》中写道:水色帘前流玉霜,赵家飞燕侍昭阳。掌中舞罢箫声绝,三十六宫秋夜长。
唐朝大诗人李白在《相和歌辞·阳春歌》中写出了,“绣户中,相经过,飞燕皇后轻身舞,紫宫夫人绝世歌”的佳篇。
从以上二首诗篇中,表达出来的是赵飞燕风姿绰约的个人魅力,是她技压群芳,独占鳌头的真实写照,是她深受汉成帝宠爱的真实场景,由此可见一斑。
以上内容仅属个人观点,属于笑谈,分享之。大家又会怎么看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