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杜如晦曾孙女墓志:原来杜如晦还有一子,丈夫家族是李渊发妻娘家

杜如晦曾孙女墓志:原来杜如晦还有一子,丈夫家族是李渊发妻娘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3191 更新时间:2024/1/31 15:45:04

然而杜如晦曾孙女墓志铭的出土,为我们揭开了尘封的历史,原来杜如晦还有第三个儿子,来看看是怎么回事呢?

据出土墓志铭记载,杜如晦的曾孙女杜氏,嫁给了李渊发妻太穆皇后族内玄孙窦昇,是窦毅的来孙。

先了解一下窦昇家族的情况!

窦昇家族很有意思,他们家族从北周孝闵帝开始,窦毅晋封神武郡公,到了唐朝一直是爵位世袭,从来没有爵位降等级的事发生,窦昇是窦灵感的儿子,他们家族爵位世袭也很有意思,可以在不同的堂兄弟以及兄弟间袭爵,窦昇是在哥哥窦昱死后,继承神武郡开国公爵位。

杜如晦曾孙女是在开元廿二年五月二十三日去世的,死于京兆盩厔县家中。

再看看杜氏家族的情况!

杜如晦第二子参与谋划李承乾谋反案,结局是杜荷被赐死,媳妇城阳公主改嫁薛瓘,史书无记载杜荷是否有子女;大哥杜构被罢官夺爵,流放岭南,死于南方,史书对于他们的后代情况,到此为止!

杜如晦曾孙女墓志出土,给我们带来了尘封的历史谜团,原来杜如晦还有第三个儿子。

墓志记载:曾祖如晦,皇银青光禄大夫、吏部尚书、右仆射、蔡国公,食实封五百户。祖爱同,皇银青光禄大夫、银州都督、营州都督。父从约,皇千牛、秦州都督府士曹参军事、右台监察侍御史。

从以上可以看出,杜氏的祖父是杜爱同,皇银青光禄大夫、银州都督、营州都督,做到了地方大员,而她的父亲是杜从约,千牛卫,秦州都督府士曹参军事、右台监察侍御史。她的传承世系是:杜如晦—杜爱同—杜从约—杜氏。

我们看历史的时候,往往很多名人的后代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中,其实真实的情况只是被埋在了地下,杜如晦曾孙女还被封为临颍郡君。

仅供参考

更多文章

  • 他是乾隆爷身边最得意的总管,却也是历史上最不同的太监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赫赫有名的内务府总管大太监,皇上身边儿的红人李玉是今河北省大城县大里北村的村民。和其他众多因为家境贫寒,为了能让儿子吃上一口饭,参将孩子送到宫里自断命根当差的太监可不一样,李玉之所以成为太监,完全是一个意外!李玉两岁的时候就跟随母亲上街乞讨,有次母亲因为实在讨不到吃的,就将两岁的儿子放在了城门口,本

  • 李世民与单雄信恩怨情仇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李世民的一生,可以说“马上得天下”,话说回来,其实唐朝真正的开拓者,应该是李世民。李世民与众将这个我们从现代的一些历史剧中便可看出一二。从平定瓦岗寨到各路军阀,无不展现出李世民卓越的军事才华。我们经常说乱世出英雄,这话一点也不假。隋朝末年,因为隋炀帝的横征暴敛,加之在宇文化及的鼓动下,弑君杀父。引起

  • 他是中国近代第一高僧,慈禧也曾跪拜他,死前留下一字警醒众人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虚云大师,一个用自己一生修行佛法的人,一个为了众生祈福的人,他的人生充满传奇,被人们称为近代史第一高僧,自出生以来,关于他的传说数不胜数,据说,萧古岩也就是虚云大师,他出生时竟然是一个肉,父母看到受到了十分大的惊吓,恰巧被路过的高僧遇到,等到高僧将肉打开后才看到萧古岩,萧古岩才得以诞生,然而更令人奇

  • 李世民为什么一定要彻底解决东突问题?凭什么被尊为“天可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626年,东突厥入侵,刚刚继位的唐太宗李世民不得不妥协,与东突厥的颉利可汗(可汗相当于皇帝)签订“便桥之盟”,这对李世民而言绝对是耻辱,是不平等条约!就是这个颉利可汗,三天两次找大唐麻烦:曾逼得唐高祖李渊差点迁都;曾使大唐内部震动,李元吉不仅要抽走李世民的部队,还要抽走李世民的左膀右臂尉迟恭和秦

  • 从秦朝到清朝中国是否属于封建制王朝?分析中西方社会制度的优缺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首先要弄明白什么封建社会,封建社会的特点是独断专行的家族社会,整个国家属于一个家族。这个家族超越社会法律制约,社会是由这个家族“封闭建设”的。称为封建社会。让我们纵览一下从秦到清整个社会脉络。首先,它是一个集权社会,但不是家天下,而是郡县制。皇帝只能集权不能专断,起码法律上不能专断。因为:第一“民为

  • 李世民晚年不再圣明,早年却极善谦虚纳谏,他后期都做了哪些事?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魏征曾经对李世民说过:善始者实繁,克终者寡。这句话说的意思就是皇帝在一开始的时候能做得很好,但是却无法坚持下去,大多都是虎头蛇尾。尽管李世民非常优秀,但是到了后期也确实做过很多昏庸的事情,让他整个帝王人生看起来并不是那么毫无缺点。第1件事情是他不再能够虚心纳谏了。相信大家都知道李世民最有特点的一个优

  • 从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到清朝晚期,水战是如何发展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水战,水战是什么意思,朱元璋和陈友谅为什么要打水战

    在三国时,''楼船''战术的出现,并且被大规模地投入使用,这是水战一大进步的表现。南北朝时,随着时代的发展需要,为了满足战争的使用需求,在先前的基础上,又发明了车轮船。从宋朝开始,经济的强盛使得水军有了长足的发展。此时,''楼船''仍然是主要的水面战船;到了南宋时期,战船开始装备炮(不过那时的炮很粗

  • 李白从翰林院辞职,唐玄宗为什么不挽留他呢?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李白被唐玄宗赏识,唐玄宗和李白的故事200字,李白拒绝唐玄宗的诗句

    看这情形,如果不出什么意外的话,李白理所当然地成为,宫廷里皇帝身边的又一个大红人啊!可偏偏这个时候,李白想辞职了,而唐玄宗又爽快地答应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其中的原因。我们知道李白非常想进京,实质上就是想从政,从政干嘛?去实现他的“济苍生,安黎民”的理想呀。但等到经过千辛万苦,好不

  • 人大校长和开国大将曾追随黄兴参加黄花岗起义?历史比戏剧更抓马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屹立于广州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是纪念反清起义的地标,然而,很少有人知道,这次起义中有两个人仅以身免,否则就可能是“黄花岗七十四烈士”了,这两位“预备烈士”,一个是新中国的开国大将,一个是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看到这个题目,估计不少朋友会以为老萨感染了——要不是中了,这人怎么会说胡话呢?黄花岗起义,是1

  • 李世民“以弓喻政”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个非常理性、克制和谨慎的帝王,在读历史的时候,我们很容易能感受到这一点。他还善于将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跟政治治理联系起来,探求规律,寻找共通之处,不断自我提醒,在为政方面,始终保持一个小心翼翼的状态。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