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丕四大托孤大臣之一,曾击败张飞,曹操对他如同亲子!

曹丕四大托孤大臣之一,曾击败张飞,曹操对他如同亲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453 更新时间:2024/2/6 11:42:46

具体来说,曹休是曹操的族子,曹洪的侄子。曹休的祖父曹鼎历任河间相、吴郡太守、尚书令。从初平元年(190年)正月开始,天下大乱,曹氏宗族各自散落,离开乡里。当时,曹休十余岁,正值丧父,他独自与一门客抬着其父灵柩,临时租借了一块坟地将其父安葬。然后携带着老母,渡江到吴地避难,被吴郡太守收留。曹休在太守官邸里,见到壁上挂着昔日太守即其祖父曹鼎的画像,遂下榻拜于地上涕泣不已,当时同坐的人都对曹休感到赞许和惋惜。

曹操起兵讨伐董卓时,曹休前来投奔,被曹操称之为千里驹。曹休性情沉郁,总是一脸忧郁的样子,曹操却喜欢他的沉稳,让他和曹丕住在一起,视若亲生儿子。并且,曹操让曹休执掌虎豹骑,这无疑是曹魏最精锐的部队。当然,曹休一开始主要承担护卫曹操工作,没能在大战中立功。直到公元218年,曹休终于迎来了登场的机会。

彼时,刘备亲自率军征讨汉中,并且,他还派遣吴兰、张飞、马超等人进攻下辨。众所周知,汉中是益州的门户。早在公元215年,刘备夺取益州之地后,曹操就亲自征讨割据汉中的张鲁,从而抢在刘备之前夺取汉中。现在,刘备为了扩张自己的势力,从而调集重兵,发动了汉中之战。

得知这一消息后,曹操派遣曹洪、曹休前去迎敌。在下辨之战中,张飞、马超摆出一副大张旗鼓,要和曹军决战的假象。而就曹洪来说,则被对方吓住了,不敢有所行动。关键时刻,曹休指出张飞等人是在虚张声势,目的是帮刘备一方减轻压力。于是,曹休直接率军进攻吴兰,不仅击杀了对方,还迫使张飞和马超立即撤退。

因为在这场战役中击败大将张飞,所以,曹休被曹操授予中领军一职。公元220年,曹操去世后,曹丕即位,曹休开始镇守曹魏东线,主要负责对抗东吴。彼时,孙权派遣将领屯驻历阳,曹休到任后,立即率军击败对方。在此基础上,曹休被曹丕晋升为征东将军,兼领扬州刺史,赐爵安阳乡侯。

后来,曹休之母去世,曹休本是至孝之人,因此悲痛不已,守孝期间饮食不进。曹丕知道后命令侍中强行脱下他的丧服,诏令其饮食酒肉。曹休受诏后不得已进行饮食,但形体却越发憔悴。之后向曹丕告假请求归还故乡谯县葬母,曹丕又遣越骑校尉薛乔奉诏来劝慰其不要过度忧哀,于是让曹休归家治丧。曹休只一宿便完成了葬礼,然后马上又归还岗位。

到了公元222年,曹丕亲自征讨东吴,此战,曹魏大军兵分三路。其中,曹休负责率领曹魏的西路大军,直接指挥张辽臧霸贾逵等将领。当时三路大军,只要曹休取得大捷,而曹仁则是在濡须口失利,曹真在江陵也没有取得实际战果。由此,虽然曹丕这一次征讨东吴没有取得成功,但是,曹休还是威震江东,进一步奠定了自己在曹魏武将中的地位。

于是,到了公元226年,曹休得以成为四大托孤大臣之一。同年,魏明帝曹叡即位后,曹休被册封为大司马。在三国这一历史阶段,大司马是武将的最高荣誉,在地位上甚至要高于大将军。比如曹休病逝后,大将军曹真就接任了大司马这一官职。

最后,就大司马曹休的结局来说,公元228年,曹休中了东吴的诈降之计,亲自率军向皖城一带进攻。而在曹休来到石亭后,立即遭到了东吴大军的埋伏。虽然在石亭之战中,曹休还是成功逃脱,但是,曹魏付出了1万多人伤亡的代价,还白白给东吴留下了大量的粮草、兵器等物资。

对此,曹休上书谢罪,魏明帝遣屯骑校尉杨暨宣旨抚慰,礼节赏赐更加隆重。曹休惭恨不已,因此痈发于背。太和二年秋九月庚子(228年11月8日),曹休去世,谥曰壮侯。他的儿子曹肇继嗣。在笔者看来,曹休病逝无疑是曹魏的巨大损失。更为关键的是,曹休、曹真等宗室将领的相继去世,也为司马懿执掌兵权埋下了伏笔。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与洛阳有关的100个历史名人系列之七:苏秦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洛阳历史名人一览,历史名人故事苏秦,洛阳历史上的名人故事

    一座城市因为一些历史精英的活动而变得生动和浪漫,因为某些名人而彰显和扬名。历史名人用他们的思想、他们的创作和生活方式影响着一个地域、一座城市。洛阳是一座从来就不缺少名人的城市,自夏代建都洛阳开始,在漫漫几千年的历史长廊中,洛阳曾出现过无数的杰出人物,他们或引领了历史的方向,或渲染了历史的色彩,或点缀

  • 就诸葛亮躬耕地替人民教育出版社回答网友十问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人民日报关于诸葛亮躬耕地,诸葛亮躬耕之地是在襄阳还是南阳,新版教科书对诸葛亮躬耕地的解释

    一、“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中的“南阳”需要被注释吗?不注释我们就看不懂《出师表》吗?答:“南阳”显然不需要被注释,不注释就不会引起争议,犹如三国地名“洛阳”“长安”“许昌”“襄阳”“成都”不需要被注释一样。二、如果非要注释“南阳”的话,应该如何注释?你们会把汉朝注释为“汉朝,朝代,今越南一带”吗?

  • 一家族在韩近四百年, 名流遍布, 保留中国传统, 说自己是中国人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今天我们就来讲一个这样的故事,故事的主题是一个家族,这个家族虽然流落韩国近四个世纪,但是他们并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先,他们始终说自己是中国人,而且还保留着我国的传统习俗。[var1]这个家族在韩国繁衍近四百年,现在这个家族的名流遍布韩国各行各业,商界、学界、军界都有这个家族的人员,可以说这个家族是人才济

  • 宦官赵高为何要杀秦二世当皇帝?他最后如愿了吗?-读西汉(17)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文/松鼠爸爸(注:头条APP里打开此文后,可点击右上角“耳机”自动播放语音。#睡前故事# #松鼠父子读历史# 原创文章,谢绝转载)赵高我们知道,秦朝正式灭亡前,宦官赵高和秦二世胡亥就已经死了。但我们可能不知道,他们都是怎么死的?谁杀害了他们?先揭晓答案:赵高谋害了胡亥,而秦王子婴杀死了赵高。时间是秦

  • 战国杰出人物-神医扁鹊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神医扁鹊,渤海郡人,原名秦越人,他在赵国才叫扁鹊,以后大家都称呼他扁鹊。扁鹊年轻时候做宾客的主管,遇到一位宾客——长桑君,他十分敬重长桑君,十年交往,两人有缘,长桑君认为扁鹊并非凡人,于是给他传授了很多医药知识,说完人就消失了,扁鹊修心钻研,传说隔着墙都能看见人,面对面能看见人的五脏六腑,所以诊病如

  • 孙坚想要吃糖,却无意间成了东郭先生-三国很有趣(26)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卓谓长史刘艾曰:“关东军败数矣,皆畏孤,无能为也。惟孙坚小戆,颇能用人,当语诸将,使知忌之……”——《资治通鉴》这句话的信息量很大,比较主要的有三点:其一,关东诸军败了很多次,也就是说,不止汴水与河阳津;其二,孙坚真正讨伐董卓时,其他诸侯已经畏惧不前;其三,董卓骂孙坚为“小戆”……“小戆”这个词,在

  • 赵括:还怪我纸上谈兵?怎么就不怪用我的人呢?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赵括自幼学习兵法,也是个天才少年,讲起兵法来天下没几个人说得过他,连他父亲都说不过他。但他身为官二代,没吃啥苦,也没打过什么仗,所以他父亲一直不看好他,认为赵括一旦带兵打仗,一定会坑害军队。[var1] 赵孝成王四年,上党被秦国攻打,太守冯亭守不住上党,就想把上党交给赵国,自己好免除祸端。赵孝成王没

  • 小时候希望诸葛亮取代扶不起的阿斗,长大后知道这根本不可能发生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接受托孤后的诸葛亮,以兴复汉室为目标,七出祁山北伐中原,无奈此次功亏一篑,除了北方曹魏太过强大外,蜀汉朝廷内部也经常出现拖北伐后腿的情况。诸葛亮在世的时候,刘禅事事都听从诸葛亮的安排,支持他的北伐事业,尊称诸葛亮为相父,一副唯唯诺诺的样子。等待诸葛亮病亡之后,刘禅开始了总揽朝政,亲信宦官黄皓,朝政开

  • 广西传奇55:舜帝为什么要南巡?最后来到岭南的梧州?还引来屈原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上联:讲东讲西讲古仔下联:写南写北写传奇横批:阿威执笔[var1]舜帝陵迷踪第十三集:舜帝为什么要南巡?前言学历史的人都知道“禅让制”。尧让于舜,舜让于禹。从禹之后就变成了“世袭制”。往大了理解,“禅让制”是“公天下”;“世袭制”是“家天下”。这个“家天下”也从大禹开始,一直到清朝末年。伴随了我国几

  • 如果没有刘邦,项羽是否能建立像汉朝一样的统一的王朝?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刘邦为什么打败项羽建立汉朝,汉朝和项羽的关系,刘邦比项羽大几岁

    刘邦和项羽,是千百年来家喻户晓的人物。刘邦出身底层农民,流氓、混混、痞子一类的人物,最后却能统一天下,开创210年汉朝基业。项羽出身楚国名将世家,英勇神武,军事才能一流,战功赫赫。最后却在垓下之战,被韩信”十面埋伏“,落得个乌江自刎的凄惨下场。刘邦和项羽最终的结局,可谓一个天堂,一个地狱。那我们不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