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从轩辕皇帝到西周朝,延续1600年神秘的鬼方古国,究竟是谁?

从轩辕皇帝到西周朝,延续1600年神秘的鬼方古国,究竟是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148 更新时间:2024/1/16 2:54:09

在华夏的历史中有一个神秘的族群,或者说古国,它们起源不详,历史不详,但是却在三皇五帝时期就被华夏文明记录,同时在商周时期和中原正统王朝不断发生战争。

甚至因为这个神秘的部落,间接缔造了周朝800年的宏图霸业。

它们就是神秘的鬼方。可以叫鬼方古国,或者叫鬼方部落。

有可能很多人都没有听过这个名字。但是他们在华夏文明前期发展过程中真的留下了浓墨的一笔。

首先说一下鬼方的来历。

为什么说他们神秘了,因为没有明确的世系可以溯源。但是关于鬼方的记载却被各种古籍以及商周甲骨卜辞记录。

其中《世本》记载:黄帝娶于鬼方氏。而皇帝正式迎娶的妃子有四名,分别是正妃嫘祖昌意子母)、次妃方雷氏(青阳之母)、次妃彤鱼氏(夷鼓之母),还有一个次妃是嫫母,地位在前面三人之下,也没有明确记载的子嗣。

有人说嫫母就是上面《世本》中记载的鬼方女子。先不论真假,最起码说明在轩辕皇帝时期,鬼方已经和华夏文明开始有接触了。

《大戴礼记.帝系》中记载:吴回(祝融)产陆终。陆终娶于鬼方氏,鬼方氏之妹,谓之女嬇氏,产六子。

以上两条记录都是人们根据遥远的三皇五帝时期的传说整理出来的史料,真伪不可考证,并且以上记载还仅仅停留在“联姻”阶层。

历史的车轮前行至商朝。商朝有一名非常出名的中兴之主——武丁

关于武丁,很多人的了解其实来源于他的妻子——妇好——中国历史记载的第一位女将军。就是那位大败雅利安人,保护了华夏火种的妇好。

但是武丁本人也有一场华夏历史上非常有名的战争,也是商朝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场战争,就是武丁攻打鬼方的记载。

《易·既济》:“ 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约在公元前13世纪的时候,殷高宗(商王武丁)讨伐鬼方,经过了三年才取得胜利。而这个时候,武丁顺便还把一个小部落——周部落,从一个独立的国家征服成为商朝的属国。

时间再次前行至武丁的外孙——商王武乙时期。

武乙时期,周朝的首领是古公亶父——周文王的爷爷。而他在周人发展史上是一个上承后稷、公刘之伟业,下文王武王之盛世的关键人物。

随着商朝的国力减弱,鬼方又开始不断地侵扰商朝国土以及属国,而这个时候古公亶父为了躲避戎狄部落的侵扰祸害,率部从后稷迁都到了岐下。影视剧中的西岐就是这个时候的事了。

古公亶父时候,他的儿子季历(姬昌的父亲)在商王武乙的支持下,开始对鬼方部落(此时已经发展成为戎狄部落)展开了不断的进攻,并在不断的战争中慢慢壮大周部落的实力。

《竹书纪年》记载:(季历)讨伐西落鬼戎,俘虏了十二个翟王。

可以说,周朝的亡国(由独立国家变为属国)以及强盛,都是由鬼方引起的。

在2006年的时候,我国考古学家在鬼方人主要生活和活动的地区发掘出了西周时期的墓葬群。通过对墓葬中遗骸使用现代技术DNA测验发现,这些鬼方人的血统居然是黄白混血人种。

我们大家都知道,华夏文明上下五千年,无论王朝如何更替,我们起源以及现在都是地地道道的黄种人。但是为什么这些鬼方确是黄白混血种人呢?

要么鬼方的祖先是白种人,来到这里之后和华夏文明联姻结合之后演化成了鬼方部落。要么鬼方的祖先是华夏人,是他们帮助我们华夏大地阻挡了来自西方的入侵,并和他们纠葛纠缠在一起,最终演化成了鬼方。

无论他们祖先是谁,唯一可以确认的一点就是在上古时期,中西方文明在中西亚地区出现了交流和融合。

这是不是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关于上古时期的神话传说,在中西方之间都可以找到类似地方的原因?

唯一有点可惜的就是鬼方部落传承延续将近1600年的时间(从轩辕皇帝公元前2697年继位开始至西周公元前1046建国),竟然没有成立一个成熟的国家和文明,有点可惜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长平之战中,赵括连犯三个错误,导致40多万赵军被坑杀!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长平之战真的坑杀了40万赵军吗,长平之战惨败真的罪在赵括吗,长平之战赵括失败之谜

    [var1]自此之后,赵国彻底失去了和秦国争夺天下的资格。诚然,在长平之战中,秦国的兵力具有一定的优势,可是,赵军之所以全军覆没,显然和赵括的错误存在直接的关系,也即赵括要为长平之战的失败承担不可推卸的责任。一对此,在笔者看来,长平之战中,赵括之所以输给白起,是因为他犯了三个严重错误。就第一点来说,

  • 动荡的商朝史,商朝600年间内乱不止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商朝,大家第一印象就是《封神榜》,荡气回肠的神魔斗法,残暴无道的暴君统治,以及血腥混乱的朝臣杀戮。但是,这些才是商朝真实历史的一角。今天,我们拨开云雾看一看,商朝的内乱源头究竟是什么?为什么这个王朝的内部争斗一直此起彼伏?前文中我们也说到过,玄鸟生商。帝喾的妃子简狄因为吃了一颗玄鸟(燕子)蛋而怀

  • “假道伐虢”是怎么回事?晋国真正的目标,到底是虢还是虞?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晋国灭虢地图,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假途灭虢还是假道伐虢

    这是历史上一个著名的故事。之所以著名,并不是对历史进程有多大影响,而是为汉语言贡献了一个成语:假道伐虢。[var1]《左传》是这样记载这段故事的: “晋荀息请以屈产之乘与垂棘之壁,假道于虞以伐虢。公曰:‘是吾宝也。’对曰:‘若得道于虞,犹外府也。’……虞公许之,且请先伐虢。宫之奇谏,不听,遂起师

  • 从叶家山新出曾伯爵铭中,浅谈西周金文中的“西宫东宫”问题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编辑/玉箫苒前言叶家山M107墓出土的一块“西宫”铭文,探讨了“东宫”与“西宫”的西周文字,认为“东宫”、“西宫”与一般人所知的“后宫”有区别,根据目前所见的西周宫殿群的基本形态来看,西周时期的西宫和东宫很有可能是在西周时期就已经存在。从西周青铜器上的管理来看,与皇室的内政不同,“东宫”与“西宫”分

  • 秦帝国之谜:秦孝公是否在临死的时候,策划过商鞅之死?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卫鞅亡魏入秦,孝公以为相,封之于商,号曰商君。 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 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 然刻深寡恩,特以强服之耳。 孝公行之八年,疾且不起,欲传商君,辞不受。 孝公已死,惠王代后

  • 甲骨文中有夏朝的记录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甲骨文可以提到夏朝吗,甲骨文和夏朝有关吗,甲骨文是在夏朝时期出现的吗

    首先,讨论下甲骨文中到底有没有“夏”字。下图是甲骨文里的一个刻符。上面是个日,下面这个是页(页在甲骨文里就是头的意思)。那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头顶烈日,代表“夏”天呢?仅这样解释就下结论,那官司要打到下个世纪的。不过有个证据:夏字的演化。(下图)西周金文里的夏字,头顶上的日字被删掉了,从文字的演变上就解

  • 破杀10几万匈奴的胆小鬼李牧,为何成赵国最后保护神?-读战国74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牧不死赵国会灭吗,赵国李牧一生歼灭多少秦军,赵国第一名将李牧

    文/松鼠爸爸[var1]王翦前229年,秦王嬴政派大将王翦(jiǎn)率领数十万大军,再次围攻赵都邯郸。就在上一年(前230年),秦王嬴政刚刚灭了韩国,他希望乘胜追击,一举灭掉赵国。此时的赵君是末代国君赵王迁,他命李牧为大将军、司马尚为副将,全力抵抗秦军。王翦是一位老谋深算、胸有丘壑的名将,他知道邯

  • 这座清代庙宇下为何埋着夏代遗骨?遗骨主人可能是夏朝王族?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出土的清代砖墙然而,正当大家以为事情可以告一段落时,一个新的发现却让整个发掘变得扑朔迷离起来。考古人员继续往下挖了一会儿后,又发现了一间房屋基址,房屋中还有3具人骨,分别为1男1女和一个孩童。让人惊讶的是,他们的周围存在大面积的红烧土,这是土壤经过燃烧后形成的土块,是从新石器时代到夏商时期,广泛使用

  • 此人堪称秦国战神,他若在项羽未必能灭秦,却自杀而亡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var1] 蒙恬出身名将世家,自幼胸怀大志。公元前221年,蒙恬被封为将军,攻破齐国,拜为内史,深得秦始皇的尊宠,当时与其弟蒙毅号称“忠信”。 [var1] 秦统一后,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收复河南地(今内蒙古河套南鄂尔多斯市一带),率军修了万里长城和九州直道,克服了国内交通闭塞的困境。大大促

  • 相煎何急,孙膑和庞涓的爱恨情仇?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孙膑庞涓大结局,刘兰芳评书孙膑与庞涓,孙膑庞涓最后一战

    [var1]军事家孙膑孙膑和庞涓都拜历史奇人鬼谷子门下学艺,孙膑是师哥,庞涓是师弟,他们主攻兵法,几年后,都学有所成,孙膑学业技高一筹。但庞涓的名利心很重![var1]庞涓辞别师傅下山中原诸侯魏惠王招贤纳士,听到这个消息后,庞涓便按捺不住,迫不及待地向老师告辞,想到魏国大展拳脚,获取功名富贵。鬼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