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动荡的商朝史,商朝600年间内乱不止的原因

动荡的商朝史,商朝600年间内乱不止的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233 更新时间:2024/1/26 0:02:10

说到商朝,大家第一印象就是《封神榜》,荡气回肠的神魔斗法,残暴无道的暴君统治,以及血腥混乱的朝臣杀戮。

但是,这些才是商朝真实历史的一角。今天,我们拨开云雾看一看,商朝的内乱源头究竟是什么?为什么这个朝的内部争斗一直此起彼伏?

中我们也说到过,玄鸟生商。帝喾的妃子简狄因为吃了一颗玄鸟(燕子)蛋而怀远,生下了契,也就是商朝的始祖。

从神话的根源来讲,其实商朝的始祖根本就不是轩辕皇帝一脉,至于他的亲生父亲是谁,是哪一个部落的,已经永远的迷失在历史的尘埃中了。

虽然契的出生神话色彩浓重,但是并不影响他作为商朝的始祖而受到历代商朝君王的祭祀。在在商代王室的正统世系中,有四个人是整个商王朝最敬重的先祖,分别是契、王亥上甲微、成汤四位先祖。

其中,契是商朝的始祖;王亥是华夏文明的经商始祖,因为他发明的商业贸易行为,才使得商朝在部落时期开始逐渐强盛起来,而我们现在所说的“商人”、“商品”等贸易名词也是因为他才被人命名的。

而上甲微是开辟了商朝征服外族部落先河,使得商部落真实走上扩张之路的一位先祖。

成汤,则是在鸣条之战中覆灭夏朝,由商部落建立商朝的开国君主。

所以,这四个人是历代商王祭祀的重要先祖。

而当我翻阅史料以及民间传说,期望对这四位人物进行更进一步的了解时,突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可能这个发现就能很好的解释了商朝为何一直内乱不止。

因为,他们的内乱是源自于骨子里的基因。

首先是契,商朝的始祖。

史书记载,契与兄弟实沈最开始是居住在一起的,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两个人经常打架,后来成家后又升级为两个家庭的械斗。最后,他们的父亲帝喾实在没有办法了,就把契分封到了商丘,这也是商部落的起源。把实沈分封至大夏(今山西省太原市),说是分封,其实就是把兄弟俩一个赶到南边的商丘,一个赶到了北面的太原,让两个人老死不相往来。

后来,实沈渐渐没有呢记载,但是契慢慢的发展壮大,成就了商部落。

看看,兄弟不和为内斗,这个内斗在源头的时候就出现了。

时间又过去上百年后,王亥和他的儿子登场了,尤其是他的儿子在历史上争议很大。他的儿子商王朝另一位备受尊崇的首领,上甲微。

要说上甲微,先要说一个在《竹书纪年》、《诗经》以及《山海经》中都记载过的一件事。

《竹书纪年》记载:帝泄十二年殷侯子亥宾于有易,有易杀而放

翻译成白话文的意思就是,夏朝传到第十二代帝王泄(公元前前1863--1843在位)的时候,在帝泄十二年,大概就是公元前1851年左右的时候,夏朝发生了一件非常令人震惊的大事件。和弟弟王恒一起从商丘出发,载着货物,赶着牛羊,长途跋涉到了河北的有易氏(今河北易水一带)。有易氏的部落首领绵臣见财起歹意,杀了王亥,赶走了王亥的随行人员,夺走了货和牛羊。

王亥被杀死之后,王亥的儿子上甲微非常悲愤,发誓要为父亲报仇,终于在四年后,也就是公元前1847年借助河伯之师,杀掉绵臣,灭掉有易氏并吞并了有易氏的地盘。

从此,上甲微开了吞并周边小部落的升级之路,商朝慢慢地开始壮大并有了和夏朝对抗的实力。

这些,是主流历史认可的说法。

但是,在神话传说以及故事说本中还有另一个版本,我们来了解一下。

另一个版本的是这样的,同样是王亥和弟弟王恒去有易氏交易,但是在有易氏的时候,有易氏首领绵臣的一个妃子看上了王亥,但是却招惹到弟弟王恒的嫉妒。

于是,王恒联合一位卫士趁着哥哥王亥睡觉的时候把王亥杀死了。但是在离开的时候被有易氏的宫女发现,并叫人把王恒、刺客以及那名妃子全部捉了起来。

当绵臣了解到王亥被杀的前因后果后,为了消愤,就把他们带来的牛羊货物全部扣留,但是王恒以及那名妃子,并让王恒带着王亥的尸体驱离了有易氏的部落。

当然,这只是对于这件事的另一个版本的传说,并没有什么佐证,但是我反而有点相信这才是历史的真相,为什么呢,说一下我的理解。

虽然上面的版本是故事,但是我们从正史资料中可以了解到,当上甲微带着从河伯那边借来的军队去攻打有易氏的时候,有易氏部落在黄河边上不仅没有阻挡,还客气的将军队放心了过去。并且有易氏首领绵臣派了一名使者来到上甲微的面前,详细解释了当年的事情经过。

这次解释的事情经过,就是刚才我们提到的关于王恒杀害王亥的那个版本。

但是,上甲微对有易氏的解释完全不信,并且下令杀死使者毅然进攻有易氏部落。

当上甲微的部队攻进有易氏都城的时候,上甲微第一时间是下令士兵全城搜捕王恒,但是却没有找到。

之后,史书记载是上甲微因为找不到王恒的踪迹,以“杀父辱伯”的理由对有易氏进行了屠城,并且在绵臣被杀之后,以“有易氏没有首领”的理由把有易氏部落的国土全部纳入商的版图。

这也是历史记载商朝的第一次吞并领土。

为什么我认同第二个版本了,因为按照当时的部落传承制度,如果王亥死亡的话,那么接下来继承部落首领位置的一定是常年和王亥一起经商和管理部落事务的王恒。

但是,在王亥死后,王恒却没有回到商部落,是在逃避什么吗?如果真的是有易氏杀了王亥,那么王恒回去正好可以名正言顺的继位,并为哥哥报仇,但是他没有回去。

而在上甲微带军队攻下有易氏的时候,第一时间是找自己的叔叔王恒,在没有找到的时候下令屠城。

是不是有点毁尸灭迹的嫌疑?还是上甲微其实是相信有易氏使者的解释的,但是为了攻打有易氏名正言顺,顺带为父亲报仇,两种原因合在一起后促使他不得不攻打有易氏并屠城。

万一,自己以“杀父辱伯”的名义把有易氏部落占领之后,某一天王恒突然跑出来说:王亥不是有易氏杀的,是我杀的。那就尴尬了。

从契,到王亥,每隔一段时间,商朝的内斗就会上演一出。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假道伐虢”是怎么回事?晋国真正的目标,到底是虢还是虞?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晋国灭虢地图,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假途灭虢还是假道伐虢

    这是历史上一个著名的故事。之所以著名,并不是对历史进程有多大影响,而是为汉语言贡献了一个成语:假道伐虢。[var1]《左传》是这样记载这段故事的: “晋荀息请以屈产之乘与垂棘之壁,假道于虞以伐虢。公曰:‘是吾宝也。’对曰:‘若得道于虞,犹外府也。’……虞公许之,且请先伐虢。宫之奇谏,不听,遂起师

  • 从叶家山新出曾伯爵铭中,浅谈西周金文中的“西宫东宫”问题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编辑/玉箫苒前言叶家山M107墓出土的一块“西宫”铭文,探讨了“东宫”与“西宫”的西周文字,认为“东宫”、“西宫”与一般人所知的“后宫”有区别,根据目前所见的西周宫殿群的基本形态来看,西周时期的西宫和东宫很有可能是在西周时期就已经存在。从西周青铜器上的管理来看,与皇室的内政不同,“东宫”与“西宫”分

  • 秦帝国之谜:秦孝公是否在临死的时候,策划过商鞅之死?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卫鞅亡魏入秦,孝公以为相,封之于商,号曰商君。 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 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 然刻深寡恩,特以强服之耳。 孝公行之八年,疾且不起,欲传商君,辞不受。 孝公已死,惠王代后

  • 甲骨文中有夏朝的记录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甲骨文可以提到夏朝吗,甲骨文和夏朝有关吗,甲骨文是在夏朝时期出现的吗

    首先,讨论下甲骨文中到底有没有“夏”字。下图是甲骨文里的一个刻符。上面是个日,下面这个是页(页在甲骨文里就是头的意思)。那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头顶烈日,代表“夏”天呢?仅这样解释就下结论,那官司要打到下个世纪的。不过有个证据:夏字的演化。(下图)西周金文里的夏字,头顶上的日字被删掉了,从文字的演变上就解

  • 破杀10几万匈奴的胆小鬼李牧,为何成赵国最后保护神?-读战国74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牧不死赵国会灭吗,赵国李牧一生歼灭多少秦军,赵国第一名将李牧

    文/松鼠爸爸[var1]王翦前229年,秦王嬴政派大将王翦(jiǎn)率领数十万大军,再次围攻赵都邯郸。就在上一年(前230年),秦王嬴政刚刚灭了韩国,他希望乘胜追击,一举灭掉赵国。此时的赵君是末代国君赵王迁,他命李牧为大将军、司马尚为副将,全力抵抗秦军。王翦是一位老谋深算、胸有丘壑的名将,他知道邯

  • 这座清代庙宇下为何埋着夏代遗骨?遗骨主人可能是夏朝王族?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出土的清代砖墙然而,正当大家以为事情可以告一段落时,一个新的发现却让整个发掘变得扑朔迷离起来。考古人员继续往下挖了一会儿后,又发现了一间房屋基址,房屋中还有3具人骨,分别为1男1女和一个孩童。让人惊讶的是,他们的周围存在大面积的红烧土,这是土壤经过燃烧后形成的土块,是从新石器时代到夏商时期,广泛使用

  • 此人堪称秦国战神,他若在项羽未必能灭秦,却自杀而亡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var1] 蒙恬出身名将世家,自幼胸怀大志。公元前221年,蒙恬被封为将军,攻破齐国,拜为内史,深得秦始皇的尊宠,当时与其弟蒙毅号称“忠信”。 [var1] 秦统一后,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收复河南地(今内蒙古河套南鄂尔多斯市一带),率军修了万里长城和九州直道,克服了国内交通闭塞的困境。大大促

  • 相煎何急,孙膑和庞涓的爱恨情仇?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孙膑庞涓大结局,刘兰芳评书孙膑与庞涓,孙膑庞涓最后一战

    [var1]军事家孙膑孙膑和庞涓都拜历史奇人鬼谷子门下学艺,孙膑是师哥,庞涓是师弟,他们主攻兵法,几年后,都学有所成,孙膑学业技高一筹。但庞涓的名利心很重![var1]庞涓辞别师傅下山中原诸侯魏惠王招贤纳士,听到这个消息后,庞涓便按捺不住,迫不及待地向老师告辞,想到魏国大展拳脚,获取功名富贵。鬼谷子

  • 神医扁鹊竟因自己的医术高明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扁鹊是我国战国时期的著名名医,医术高超到可以让人“起死回生”,事实上也就是他这“起死回生”的医术害了他,让他死于非命。扁鹊真名并非叫扁鹊,而是叫秦缓,秦越人,因其医术高超,人们才称他为扁鹊。真正的扁鹊是上古时期的神话人物,传闻是黄帝身边的神医。[var1]话说扁鹊路过虢国的时候,虢国正在举

  • 七王之乱:和景帝争天下的吴王刘濞,曾势如破竹,为何最后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刘濞和景帝有杀子之仇,景帝平七国之乱,周亚夫死后景帝后悔吗

    [var1]汉景帝刘启继位后,采纳晁错的建议,开始推行削藩,削藩令一出,诸侯们一片哗然,其中吴王刘濞反应最为强烈,因为他早就在等待这个机会,不仅是为儿子报仇,也是为了和汉景帝刘启争天下。 刘濞的性格:善战之将,桀骜不驯。 吴王濞,高帝兄仲之子也。高帝立仲为代王。匈奴攻代,仲不能坚守,弃国间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