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说明朝是历代最强?不接受反驳,因为这四点原因无出其右者

为什么说明朝是历代最强?不接受反驳,因为这四点原因无出其右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487 更新时间:2024/1/21 14:16:33

第一:明军善战。老祖宗朱元璋时期推翻蒙元,打的元朝喘不过气,元顺帝在徐达、常遇春北伐时期,弃城而去,使北京免遭战火,明朝认为此举“顺应天意”,便给他上了一个“元顺帝”的称号,以示调侃。中原王朝自五代时期以来,丢失了几百年的幽云故土终于在明朝失而复得。此时的石敬瑭如果“泉下有知”,也终于放下包袱松了一口气,而宋朝自始至终,都没收复北方失地,到了南宋就更加鞭长莫及了。

成祖朱棣继续开疆扩土,五征漠北。永乐八年亲率五十万大军北出长城,兵威之胜莫过于此。永乐十二年再次亲率30万大军,进军漠北,朱棣仿佛就是为了征战而生,最终驾崩于塞外。但是他开创了中原统一王朝皇帝亲征塞北的先河,这一点汉唐都不及。

而后世子孙明武宗朱厚照,这个“建豹房、摆地摊、贪玩、养宠物、酗酒,最荒唐的皇帝”,居然也曾亲征塞外,与士卒同甘共苦,同吃同住,击败蒙古首领“小王子”,此战士卒士气高涨,皇帝亲自骑马拿刀作战,士卒们见到无不奋勇杀敌,史称“应州大捷”,皇帝亲口说:自己也杀了一个敌军,朝代中期皇帝敢亲自上战场者寥寥无几。

第二:水师强悍。明成祖1420年,明水师拥有3800艘船。成祖、仁宗时期,郑和七下西洋,首次远航为永乐三年(1405年),最后一次为宣德八年(1433年)。七次远航经太平洋到印度洋,历经30多个多家和地区远到非洲东海岸,郑和的舰队是我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也是欧洲地理大发现以前,世界历史上人类最大规模的海上航行。

历次水战:1.朱元璋时期鄱阳湖水战。2.正德16年(1521年)珠江口海战,击败葡萄牙人,这是中国第一次抗击西方殖民者的战役,明朝胜利。3.西草湾之战,嘉靖元年(1522年)再次击败葡萄牙人。此战使葡萄牙人放弃了用武力叩关逼明朝就范的想法。明朝的硬气值得后来的清朝好好学习。后来明水师又先后击败过日本,荷兰。就连明朝灭亡之后,南明永历十五年(公元1661年),郑成功依然能够出动水师收复台湾。

第三:文治。建立内阁,设立首辅。嘉靖时期,内阁成为朝廷最高的决策机构,即使皇帝怠政,内阁正常工作依然可以带动国家机器正常运转。明朝之盛,远迈汉唐、繁荣似锦,清朝康熙皇帝,曾评价明朝盛世:治隆唐宋,能够得到后世朝代君主的肯定,也能证明明朝之强,绝不亚于汉、唐、宋时期的繁荣富庶。

第四:硬气。虽然国君怠政、贪玩、不务正业、宠幸宦官者大有人在,但是面对国家危难,绝不割地赔款、纳贡称臣。明英宗时期,“土木堡之变”明二十万精锐部队浸没,皇帝被俘,朝中五十多位文武大臣殉国,举朝震惊,痛哭失声。此状也绝不妥协,拒绝南逃、重整朝纲、册立新君、巩固城防、调兵遣将、鼓舞士气,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明朝面对入侵的作风,这一点汉朝、唐朝、宋朝、清朝都做不到。汉末皇帝形同傀儡没有实权,唐朝皇帝多次逃出长安,宋朝更是丢了半壁江山,清朝屡屡割地赔款,连日本都打不过。就连隋炀帝也曾被突厥骑兵围困吓破了胆,他的表现不如此时的新皇帝朱祁玉。虽然朱祁玉也害怕,但是依然可以做到下定决心保卫京城,赏罚分明,不像隋炀帝允诺将士们守城成功便大大奖励,结果胜利后,居然耍赖不赏赐了,君无戏言,皇帝威仪顷刻间顿失人心。

崇祯时期国破家亡,就算身死国灭,“依然君王死社稷”,绝不受辱苟活于世。清朝建立后,南明隆武帝朱聿键屡次提意出师北伐,收复故土,中兴大明,但郑之龙不同意。1646年,清军攻占浙江与福建郑之龙投降,鲁王逃亡海外,隆武帝于汀州逃往江西时被俘,绝食殉国。1662年年初,吴三桂领兵进入缅甸俘获南明永历帝朱由榔,至此朱家300年江山,正式寿终正寝。对于明朝的刚硬,你有何看法呢?欢迎留言探讨,会有更多内容发布,喜欢记得关注收藏。

更多文章

  • 大明王朝1566:严嵩父子的矛盾背后,是日渐式微的严党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大明王朝1566 严嵩结局,大明王朝1566严嵩最后的早餐,大明王朝1566 嘉靖见严嵩最后一面

    今天给大家分享《大明王朝1566》:严嵩父子的矛盾背后,是日渐式微的严党。嘉靖年间,内阁首辅夏言倒台以后,严嵩凭借自己写得一手好青词的本领,颇得嘉靖帝的喜欢,他也因此成为了嘉靖一朝在任时间最长的内阁首辅。凭借嘉靖帝的恩宠,几十年风里来雨里去,好事做得不少,坏事也没少干。严嵩这个人之所以能够把持朝政这

  • 出身乞丐的朱元璋,没文化,但是教育皇子却很有一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朱元璋用鞋底打皇子,朱元璋让宋濂如何教育皇子,李善长请朱元璋封皇子为王

    一、皇帝施教皇帝既是全国最高统治者,同时作为皇族这个特殊群体最大的宗主,为了确保统治阶层的地位以及皇子各方面素质的提高,所以非常重视其子弟的教育,考虑到皇子年纪尚轻,于是皇帝经常设法以多种方式进行教导。首先,皇帝利用机会对宗室子弟召集起来进行教育与询问,皇帝以物为例,以史为鉴,教育后代保持简朴的家风

  • 从设厂施粥,来看明朝的灾年救济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武德九年十二月施粥,施粥铺靠什么赚钱,古代施粥是白粥吗

    我国古代很早就有灾年施粥的传统,明朝政府在延续这种传统的基础上,从嘉靖年间开始,制定了完备的制度。据《明史》记载:“赈粥之法,自世宗始。”落实到实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政府需要进行选址进行建厂,对于地址的选择一般遵循几个原则。第一,一定要建在灾民集中的地方,因为这样可以防止他们多跑路。第二,要各

  • 蓝玉究竟干了什么?朱元璋为何要把他生生活剥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蓝玉为什么不反朱元璋,陈宝国版朱元璋杀蓝玉,如果朱标不死朱元璋会杀蓝玉吗

    (蓝玉画像图)一、蓝玉的成名史明朝建立之前,年轻的蓝玉战功不是太突出,被很多优秀的大臣掩盖了其光芒。随着后期征伐北元、平定西南等战役的接连胜利,让蓝玉在朱元璋面前声名显赫,逐渐成为明朝最耀眼的大将。时值盛年的蓝玉打仗时非常的英勇,领军作战的能力也十分突出,凭借自己的一腔孤勇和过人的作战策略。在战场上

  • 一个明朝青年一天的生活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明朝十六帝顺序列表,明朝败家子,青年生活照片

    不知道大家平常有没有想过古代人是怎么生活的,他们平常吃什么,穿什么,平常出行做什么,又有什么习俗。今天笔者这篇文章,就以明朝为例,全文以一个明朝人的视角,来带大家了解一下一个明朝人一天的生活。正文我叫王狗拴,生于嘉靖二年,今年已经二十岁了。我出生于乡下,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父亲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得病

  • “闯王”李自成是如何一步步走上造反之路的?真的是天生反骨吗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闯王李自成失败原因,甘肃发现闯王李自成墓宝藏,闯王李自成大片免费观看

    当然不是!李自成的造反之路其实是一点一点被逼出来的。毕竟,一般的农民是不会放着安稳日子不过,转而投身战斗的。李自成会造反,正是因为他的日子过得不安稳!李自成是陕西米脂李继迁寨人,原名鸿基。他小时候家里很穷,而寺庙是穷人们唯一的出路,因为寺庙里的和尚们可以下山化缘。李自成不得不和很多人一样去庙里出家当

  • 秦桧后人考中状元,经过岳飞坟墓时留下两句诗,被后人称赞不已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秦桧后人经过岳飞墓时留下两句诗,岳飞的后代和秦桧的后代,岳飞是不是秦桧害死的

    无论是追求贵族还是罪人,在科举的考验面前都是公平的。有些人是罪人的后裔,但他们可以通过考验证明自己的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比如秦桧的子孙考入状元,路过岳飞墓时,留下了两句诗,受到后人的称赞。一、千古罪人秦桧千百年来,秦桧的罪行得到了中国人的一致认可。现在秦桧是被骂最多的,宋朝的汉奸多,以秦桧为首。因

  • 北宋旱灾频繁,皇上亲自登台祈雨,祈雨之术很独特!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北宋祈雨文,北宋旱灾记录,北宋皇帝祈雨灵验现象研究

    对于一个新建立的王朝来说,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是最能稳定民心稳定政局的方法,所以宋太祖在建隆二年、三年亲自登台多次祈雨,展现新的统治者体察民情顺应民心的态度,巩固其统治,真宗时道教的发展到达了一个高峰,北宋统治集团是采用用什么方法祈雨呢?一、景德祈雨法景德三年五月旱,又以《画龙祈雨法》付有司刊行。其

  • 宋代科举新变化,国家治理更加制度化,展现官吏特权下的智慧风范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宋代科举制度的影响,宋朝科举制度化,行卷是不是宋代科举制度

    即使隋唐出现了科举制度,但是由于这个制度是刚刚诞生的,所以并不是十分完善,另外还有着许多漏洞,也没有做到真正的公平,贵族依旧能够享有很大的特权。所以在宋代的时候,科举制度才真正的得到发展和走向成熟,其成熟的标志主要表现在对于科举制度的不断完善,因此有专家和学者将宋代看做是中国近代社会的开端,具体表现

  • 明成祖朱棣篡位成功后,削藩手段高明,明朝藩王迎来人生转机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朱棣削藩为什么成功了,建文削藩后藩王下场,削藩是要把藩王杀了吗

    经过了几年的征伐,命运之神最终站在了朱棣这边。他取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成为了历史上仅有的地方藩王打败中央朝廷的例子。公元1402年,朱棣入主大内,定年号为“永乐”。登基后的朱棣却来不及享受胜利的喜悦,因为还有一个心头大患尚未解决。他自己是从藩王起兵才登上皇位的,所以他深知这些藩王们拥有多大的能量。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