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孙权讨伐山越人三十年,为何吴国国力不降反增?

孙权讨伐山越人三十年,为何吴国国力不降反增?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1403 更新时间:2024/1/27 14:05:36

当时孙权多次想要发动北伐,都因为山越作乱而作罢。

[var1]

▲孙权画像

在孙家统领东吴的前三十年里,他们和山越之间的战斗几乎就没有中断过。

那么山越究竟是怎样的一股势力,其为何在三国时期异常活跃,之后便不常见于史册了呢?

一、山越的起源

在东汉以及三国时期的史籍中提到的山越,和秦汉时期的东瓯、闽越、于越以及其他百越民族有着很深的渊源关系,一般认为山越就是东瓯和闽越人的后裔。

不过由于在秦汉时期,中原王朝对闽越地区进行了多次讨伐,还将当地的百姓迁徙到了江淮地区。

因此东汉时期的山越人已经离开了福建沿海地区,开始在内陆发展自己的势力。

[var1]

▲如今的东瓯王

在秦汉时期,我国东南地区虽然处于中原王朝的控制之下,但是当地的统治基础其实十分薄弱。

因此百越人并没有接受汉人的生活方式,而是保持了相对原始的生产方式。

秦朝时期的瓯越人多断发文身,逐水而居,到了东汉时期迁移到内地的百越人开始到山里生活,他们的形象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百越部落虽然和周边的汉人有一定的交流,但是其中的大多数人都是终生不会离开部落的。

由于这些百越民族的人一直待在山上,当地汉人便将他们称为山越了。

和之前的东瓯以及闽越人不同,山越人在内迁之后便分散成了诸多以宗族为纽带的小型部落,并没有结合成统一政权,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山越并没有形成成型的武装部队,和汉人的关系也相对融洽。

但随着东汉末年政局陷入混乱,中国各地的地方官大多是用重金买来官职的无能之辈,这些人一到任上就开始横征暴敛,这给百姓们造成了极为深重的灾难。

[var1]

▲山越王陵遗址

后来汉人百姓微薄的收入,已经没法满足这群人的胃口了,于是他们开始把魔爪伸向了山越人。

山越百姓不堪其扰,最终起兵与汉军发生了冲突,这让我国东南地区的局势变得动荡不堪。

在汉末乱世中,东南地区起初缺乏强力的军阀,因此多是当地豪族组织乡军与山越人作战。

这些豪族麾下的兵勇虽然能够抵御山越人的侵扰,但是山越军队遭遇阻击,就会退回大山固守,汉人军队没有办法将他们彻底击败。

而且连年的摩擦让山越人在军队组织上有了更多的经验,他们也成为了后来东吴政权的大麻烦。

二、东吴与山越

孙策脱离袁术到达江东地区之后,他凭借过人的军事才能很快就荡平了江东六郡,控制了我国南方的大片土地,而这里正是山越人的活动地区。

而且孙策的父亲孙坚年轻的时候,就曾经和山越人作战,因此东吴政权显然得不到山越人的支持。

而那些和山越作战多年的世家大族们,显然也希望东吴政权能够帮助自己解决掉这些心腹大患。

因此孙策和孙权对于山越的态度,都是很强硬的。

[var1]

▲孙策游戏形象

与此同时,孙氏兄弟的对手们对于山越的作用更是十分看重,无论袁术还是曹操都曾经用送礼以及封爵等手段讨好过山越的部落首领,希望他们能够从后方发动攻击,为自己夺取江东提供便利。

在此后的三十多年时间里,山越人始终没有放弃对抗东吴政权的袭扰,他们在山上建起坚固的城堡,几乎不间断地对东吴郡县发起进攻。

由于他们所居住的地方道路艰险,因此孙权即使派出大军也难以形成压倒性的优势,这让东吴的征讨工作一直延续了很久。

后来诸葛恪采用了不同的征讨策略,他派人骚扰山越人的秋收工作,导致山越诸部落没有办法获得足够的粮食。

之后其再率大军围困山越,这些人便只能拱手投降了。

[var1]

▲诸葛恪游戏形象

山越人在投降或者被俘后,一般都会被收编到东吴的军队成为“部曲”,或者被送到大户人家中充当奴仆,生活十分悲惨。

不过由于山越此前就和汉人有不少交流,因此很快这些山越人就被同化,并逐渐接受了新的生活方式。

三、山越对东吴发展的影响

在三国时期,我国东南地区的发展程度远远落后于中原地区,在籍的人口数量最初甚至不及中原一州之地。

因此为了发展经济和军事力量,孙氏兄弟必须让东吴拥有更多的人口。

攻击山越,再将其百姓收编进军队,就成了他们最重要的手段。

[var1]

▲孙权剧照

在孙权征伐山越的三十多年时间里,他前后将几十万山越人变成了东吴的子民,这些人的加入让东吴的军队实力得到增强,各地的地主们也有了充足的劳动力发展经济。

这让东南地区的生产力显著提高,有了与北方政权争雄的资本。

到东吴末期,他们的三十万军队中,山越及其他少数民族士兵的数量,已经超过了半数,而且这些山越人也开始认同汉文化,完成了民族的初步融合。

东吴虽然在讨伐山越方面尽心尽力,但依然有部分山越人居住在偏僻的深山之中,没有成为吴国的子民。

这些人在后来的南北朝时期,也曾出来作乱,但由于南朝时南方生产力取得极大发展,在农民的开垦下,山越的领地被不断蚕食,袭扰汉人力量也远不及三国时期了。

到了宋代,随着经济重心的再次南移,山越人仅存的居住空间,再次遭到挤压,他们最终不得不走出大山过起了农耕生活。

很快他们的生活习俗和文化习惯,都被汉族百姓所同化,山越这个曾经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印记的民族也彻底消失了。

[var1]

▲东吴军队剧照

笔者认为东吴政权处理山越的政策是十分正确的,他们不但稳定了自己的后方形势,还通过战争扩大了军队规模,取得了“以战养战”的效果,为政权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与此同时,他们的举动也加速了我国南方的民族融合进程,为南北朝时期的南方大开发,开了个好头。

注:

关于东吴政权与山越的相关内容,参考自《试论三国时期山越的发展与演变》,刊登于《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更多文章

  • 战国时期哪个诸侯国崇尚孔孟之道?不是鲁国,不是宋国,而是此国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战国宋国和鲁国称王吗,宋国vs鲁国,春秋战国鲁国现状

    战国风起云涌,法家学派成为乱世中各诸侯国救亡图存的砝码,而提倡仁义道德、克己复礼的儒家思想在战国时代几乎没有市场,孔孟之道难以在乱世中被诸侯国采纳。然而,正是在这不讲仁义道德的年代,却有一个国家大力推崇孔孟之道,全国上下充满了安逸和太平。这是哪个诸侯国呢?[var1]孔孟之道的兴起——礼崩乐坏的春秋

  • 秦始皇的心腹为何全是“蒙”姓?本不是秦人,三代人铸就秦国忠魂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var1]与王家出身秦国本土不同,蒙家第一代人物蒙骜是齐国人,要说蒙骜一个齐人为何非要跑到秦国为秦王效力,理由很简单,秦国兼容并包,不管你是哪个国家的人,只要有才能,它就敢重用,这也是秦国之所以强大的根由所在。而蒙家的构成也很简单,主要是蒙骜、蒙武以及蒙毅、蒙恬兄弟三代人,其中只有蒙毅是文臣,别小

  • 长平之战,秦国已经消灭了赵国主力,为何却在40年后才灭掉赵国?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长平之战后赵国为何还那么强,长平之战赵国秦国兵力,长平之战秦国赵国各自兵力多少

    [var1]但有趣的是,当时赵国虽然国力大损,但秦国却并没能一举攻下赵国。在损失了全国的精锐之后,赵国依然坚持了三十多年,才最终被秦国灭掉。面对一个军事力量近乎全部损失殆尽的赵国,秦国为何没能一鼓作气,直接平定赵国呢?实际上,真实的原因在于,长平之战后,秦国内部也出了一些问题。正是秦国内部的矛盾,给

  • 周武王分封诸侯时并无秦国,那秦国从何而来,又是怎样壮大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秦国分封的侯君,秦国武王,武王分封陈国的原因

    自周天子势弱以来的春秋战国诸侯割据局面,彻底被秦国结束,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就此出现。不过在此之前的,恐怕谁都不会想到,结束这样一个乱世的竟是被中原各国看不起的“蛮夷之国”。[var1]为何这样说?因为秦国的先祖并不“高贵”,当初周武王分封各诸侯国时,并不包括秦国。那么问题来了,秦国是从何时出

  • 魏武卒到底有多牛?为什么到了战国后期,魏国反倒无法组建魏武卒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魏武卒,齐之技击不如魏之武卒,秦灭魏的时候魏国有多少兵力

    [var1]巅峰时期的魏武卒,就是这么猛。至于说后来魏国为什么不能重建魏武卒,答案其实也很简单。因为到了战国中期的时候,魏国不管是从人力还是物力方面,都不足以再培养魏武卒这种精锐军队了。有关魏武卒的事情,我们还得从当年三家分晋之后开始说起。公元前403年,随着韩赵魏三家被封为诸侯,昔日强大的晋国,彻

  • 曾经在春秋时代称霸一时的越国,进入战国时期后为何销声匿迹?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战国时期越国去哪了,穿越到战国越国的小说,战国时期的吴国和越国在哪

    [var1]越国在整个春秋时代,其实一直都比较强大。就连齐桓公在位的时候,都需要对越国小心防备,生怕越国哪天会打过来。到了春秋晚期的时候,晋国为了对付楚国,于是扶持楚国身后的吴国。而楚国为了牵制吴国,则开始支持吴国背后的越国。就这样,吴越两国经过迅速发展之后,开始进入了吴越争霸的阶段。第一回合,吴国

  • 一口气看懂楚国历史!战国七雄中楚国面积最大,为何最终败给秦国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楚国太子打死秦国大夫,秦国和楚国谁厉害,楚国伐秦陈轸谈楚国粮食

    [var1]相反历史上真实的楚国,其实是一个有着八百年历史的超长政权。他的历史,几乎比周朝还要长。楚国的历史,最早得从商朝的时候说起。话说在商朝的时候,在今天的长江流域,生活着很多原始部族。这些部落崇拜火,以凤凰作为图腾。按照史书记载,这些先民是上古时期五帝之一的颛顼的后人。因为当初中原文明的核心,

  • 战国中期秦国要称帝,为何非得拉着齐国一起?齐国有资格称帝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var1]而且,按照当时秦国的政策,秦国其实是想拉拢齐国,一起瓜分整个中原,彻底平分天下。只不过后来齐国仔细一盘算,觉得称帝能够给自己带来的好处并不大,所以很快就取消了所谓的‘帝号’,不再称帝了。想要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得简单来回顾一下,齐秦两国称帝之前的战国历史。看过这段历史之后,我们就能明

  • 历史上最厉害的不是秦国军队,而是名不见传的狼军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秦国最厉害的军队,秦国军队超清壁纸,广西狼军有多厉害

    [var1][var1]狼兵是起源于明朝中期,是当时壮族土司组建的地方武装。又叫"俍兵"。但其通常与湘西土家族的土兵合谓狼土兵。狼兵制度肇始于明代,是明代军制的重要组成环节。狼兵,专指广西出身之战斗人员,此类人不隶军籍,彪悍武勇,于明代"剿贼"、"御倭"多有使用,且战绩不俗。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管束手段

  • 孔子责备学生课堂上睡觉说出“朽木不可雕也”的朽木后来怎么样了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朽木粪土是孔子讲给谁的,孔子说的朽木,孔子责备弟子白天睡觉原文

    孔子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被后世人称之谓孔圣人。孔子这一辈子共收3000弟子,其中大部分都名留青史。孔子过世后,弟子们把孔子的教学精华整理成《论语》一书。细读《论语》一书,我们会发现孔老夫子是一个知识渊博、平易近人的长者,又是一个谦虚谨慎、有远大抱负的智者,也是一个有血有肉、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