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匡胤死后第二疑案,是赵光义弑兄夺权的阴谋吗

赵匡胤死后第二疑案,是赵光义弑兄夺权的阴谋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879 更新时间:2024/2/4 4:53:32

在浩如烟海的历史当中,疑案悬案历朝历代都有。

为什么会有“疑”和“悬”,究其原因是因为时代久远、佐证不足;又因为利益者欲盖弥彰、毁证灭迹,造成无法还原真相的结果。

今天,咱们就来说说北宋疑案——“金匮预盟”。

要想弄清楚这件疑案,首先要还原一下历史记载的事发全过程。

在说这件事情之前,我们先要说一下这里面的一个关键性人物——赵匡胤赵光义之生母,杜太后。

赵匡胤登基一年多,杜太后便身患重病,眼看时日不多。

这天,她把赵匡胤叫到身边,问:“汝自知所以得天下乎?”意思是说,你知道为啥是你得了天下吗?

赵匡胤跪在母亲的病榻前,看着被病痛折磨的母亲,心里难过,眼泪吧嗒吧嗒的往下掉,半天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来。

杜太后看他只哭不说话,气的说道:“吾自老死,哭无益也,吾方语汝以大事,而但哭耶?”意思是说,我已经是要死的人了,光哭有什么用,我有大事要和你交代,现在不是哭的时候。

赵匡胤这才说:“此皆祖考及太后余庆也。”

杜太后一听,更生气了,喘着粗气说:“不然!政由柴氏使幼儿主天下,群心不附故耳。若周有长君,汝安得至此?”如果周世宗能多活十年,让他的小儿子长大,后周的政权必然更加稳固。如果是这样,哪还有你得天下的机会?

杜太后一句话就说到了赵匡胤兵不血刃得天下的根本。如果不是周世宗英年早逝,把江山托付给了七八岁的孩子和二十出头的皇后,他赵匡胤怎么可能一句起兵,就连锅端了人家的江山。

话到这里,杜太后又说:“汝与光义皆我所生,汝后而传位汝弟。四海至广,能立长君,社稷之福也。”

说白了一句话,杜太后偏爱小儿子,希望赵匡胤死后能把皇位传给弟弟赵光义,这样他们赵家的大宋江山就能长久了。

于是,杜太后命宰相赵普笔录下两人对话全过程,装在一个用金子装饰的盒子里,留为秘档收藏了起来。

这就是“金匮预盟”的全过程。

这件事长久以来在史学界都存在巨大的争议,有人说这件事纯属蓄谋捏造,也有人说这件事证据确凿有理有据。下面,咱们就来说一说其中的三个说法,看看哪个更可信。

交易说

历史记载,赵匡胤五十岁突然暴毙,而后其弟赵光义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登上了帝位。

这件事从上到下怎么看,都让人不得不起疑心,怀疑他有弑兄篡位之嫌。而这个时候,非常需要一个人站出来替赵光义稳住局面。

于是,一个人就站了出来,说出了“金匮预盟”这件事情。

这个人就是宰相赵普。

这里面有一个可疑之处。

如果“金匮预盟”是真的,为什么赵普不先拿出来,然后赵光义再继位。偏偏却要赵光义站在位子上被人质疑了,赵普才手捧金盒站出来说:“我这有证据!”

“金盒”出现先后顺序,让人不得不胡思乱想。

更重要的是据历史记载,杜太后在世时十分欣赏赵普。特别是在赵匡胤任宋州节度使的时候,赵普便追随左右担任宋州掌书记。

从那个时候开始一直到赵匡胤称帝,赵普担任枢密副使,杜太后还是称呼赵普为“赵书记”。老太太这么称呼,其实是一种亲近的表现。而且赵匡胤姓赵,赵普也姓赵,老太太甚至多次提到两赵亲密无间,形同一家。

也正是因为这个层关系,杜太后还曾三番五次在赵普面前说:“赵书记且为尽心,吾儿未更事也。”意思很明确,就是嘱托赵普一定要多多照顾“我那还不懂事的小儿子”。

所以,在赵匡胤突然暴毙,赵光义迅速登上帝位后,赵普的内心一定会盘算。

一方面是太后生前的万般叮嘱,另一方面他赵普一直是追随赵匡胤几十年的近臣,赵光义如今登基当了皇帝,未必会留自己一席之地。如果此时能相助他一把,也许能保住自己的太平。再说了,谁当皇帝都是他赵家人坐天下。于是在赵普的帮助下,就上演了“金匮预盟”这样一处戏码。

这样一来,赵光义继位名正言顺,赵普也能保自己的安稳。

预案说

这个要说的,就是杜太后临终嘱托时,提出的“长君”的说法。

杜太后去世的时候,赵匡胤三十五岁,赵光义二十三岁,赵匡胤的长子赵德昭十岁。那个时候大宋才建立两年,而且赵匡胤正当壮年,杜太后为什么会说“汝与光义皆我所生,汝后而传位汝弟。四海至广,能立长君,社稷之福也。”这种话?

她是预知了赵匡胤会英年早逝?还是说她就是为了江山社稷考虑?

假设,如果赵匡胤活到六十五岁才死,到那时长子赵德昭也已经四十岁,就不能掌管天下了吗?只有把位子传给赵光义才是社稷之福?

当然,这里面也有一种说法。

说毕竟杜太后是从五代十国过来的人,见惯了腥风血雨、亲人相残的场面。在她的深谋远虑下,如果赵匡胤因为外部原因或个人原因不幸英年早逝,为了不造成赵家人自相残杀,或者被他人夺权,一定要先有一个预案。

也只有这样的说法,能站得住脚。

掩盖说

第三种说法首先有个先决条件,那就是赵匡胤之死与赵光义有关。

为了能掩盖他弑兄夺权的罪行,只能编造一个他能顺利登基的合理说法。而要兄终弟及这件事合理化,只有一个人能做决定,那就是他们共同的母亲。于是,“金匮预盟”就诞生了。

以上三种说法,虽然各有道理,但是都存在一定的漏洞和瑕疵。而且,造成“金匮预盟”这件事扑朔迷离的根本原因,还是要从赵匡胤的突然暴毙这件事说起。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李世民发动政变杀死弟弟,霸占弟媳,还替弟弟生了一个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在李建成上朝的必经之路玄武门设下埋伏,将李建成和李元吉全部杀掉,并杀死自己的侄子侄女,并霸占了他们的老婆,整个事件所牵连的人命高达数百人,甚至动摇了唐朝在河北的统治。一举铲除了李建成的势力,在杀掉李建成后,李渊意识到李世民的政变已经成功,于是迫不得已立李世民为太子,并且传位于李

  • 食在唐朝:一食一饮皆不同,唐朝饮食有哪些变化?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引言: 民以食为天,饮食作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仅反应出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还折射出当时社会的文化形态。自商朝起分座而食,一直为世家大族所推崇。一人一桌席地而坐,餐饮器具食类多少,皆由等级地位所定。唐朝经济繁荣,政治开明的社会风气,也惠及了百姓的生活。在富裕的生活条件下,人们对精神世界的追

  • 李世民晚年时,有没有因为玄武门之变中杀害的哥哥弟弟后悔过?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宣武门之变,充分展示了李世民残忍的一面李世民在宣武门之变中杀兄诛弟,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世民都在这场斗争中殒命。其中,李建成是被李世民亲手射杀的,而齐王李元吉则是被尉迟恭当着李渊的面弄死的。在李世民的授意下,尉迟恭等人对李渊进行了逼宫,最终得以顺利继承皇位。可以说,如果不是李渊识时务,连他这条老命都得

  • 李克农去世后,董必武写诗纪念:能谋颇似房玄龄,用间差同李左车!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而美国中央情报局在得到李克农去世消息后,欣喜若狂,宣布休假3天。李克农生前曾说:“我一生不外乎做了两件事情,一是保卫党中央的‘警卫员’,二是统一战线的‘尖兵’。”虽然这是他的自谦之言,但也确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我党元老董必武在给他的悼诗中写道:三十年前事已赊,知君才调擅中华。能谋颇似房仆射,用间差同

  • 王勃最经典的十首诗,自是唐人开山祖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王勃(650年-676年),字子安,古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唐代文学家、“初唐四杰”之首。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不幸渡海溺水,惊悸而死。王勃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滕王阁序》等。明代学者胡应麟评价:王勃兴象宛

  • 短命王朝西晋,为何灭亡?司马家族为何落得被灭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时期,英雄辈出。刘备,曹操,孙权打了几十年,也分不清。眼看曹魏经过几代人努力就要收割东吴和蜀汉了,司马家的人公然跳出来抢人头,就有了著名的“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公元265年,司马炎建晋称帝,鲜卑作乱,用时15年锤废了鲜卑,随后晋灭孙皓的东吴,三国鼎立彻底结束。在他统治的前二三十年里,司马

  • 睢阳之战:守一城,存华夏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睢阳之战援军,睢阳保卫战真实视频,睢阳之战张巡完整版

    面对数十倍的敌人,擒贼先擒王最可行。可惜两军的距离有点远,张巡一时间犯了难。有一员猛将拍马而出,请命道:“让我来!”那人接过张巡手中的弓箭,搭弓射去,嗖的一声,一箭射中尹子奇的左眼,众人一齐欢呼。这位神箭手,是张巡手下的大将南霁(jì)云,在家排行第八,人称“南八”。他这一箭,射得士气大振。叛军眼

  • 曾是武则天最宠幸的人,最终为何被乱棍打死?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薛怀义本就是个平民百姓,从小家境贫寒,因为从小口齿伶俐,长相清秀,经常被妙龄女子搭讪。有一次,他在街上卖草药,被千金府里的丫鬟看上了,并带他回府里约会,恰巧被公主发现,公主见他长相英俊,便想着把他献给武则天,不仅可以促进俩人关系,还能让他为自己所用,何乐不为呢?武则天一见到薛怀义就眼里放光,被他英俊

  • 白马驿之祸:9名皇子被勒死,30位大臣被扔入黄河,唐朝从此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但有一个开国皇帝却恰恰相反,甚至在当时,他的百姓们不但不尊敬他,而且还反对他,甚至百姓们情愿去支持敌人,都不愿意支持自己国家的皇帝,这个遭人唾弃的皇帝就是朱温。原因便在于当年在一个叫做白马驿的地方,朱温筹谋已久,以下犯上!不仅勒死了9名皇子,还害得30多位大臣命丧于此!这场惨剧发生后在当时引起了极大

  • 白居易晚年的那些风流往事:吃公款、住豪宅,养百名家妓纵情声色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白居易琵琶行古诗全文,白居易的简介资料,与君一醉一陶然白居易

    文 |蒋冉Jiang编辑 | 蒋冉Jiang白居易晚年花着从朝廷领来的俸禄,养百名家妓,时常沉浸在歌舞声中,甚至每过三年,就要换上一批更年轻的家妓。当时,白居易晚年为何如此风流?图片来源于网络白居易求而不得的女人在这之前,白居易的父亲是朝中官员,他的父母从小就教导他,要读书考取功名,将来像父亲一样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