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四面皆敌的赵国,后期唯一可以硬扛强秦的国家,赵雍做了什么?

四面皆敌的赵国,后期唯一可以硬扛强秦的国家,赵雍做了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2944 更新时间:2024/1/24 16:03:49

戏剧的前几集,主要看到秦国是如何打击魏、韩两国的。因为,这两国离得近,而且各自占据了全部的豫西通道,所以成为了秦国东出的首要打击目标。随着各国君主的一代不如一代,都无法直接与秦国抗衡。

[var1]

不过,三晋还是有个争气的后人的。赵国成为中原最后的门面,扛起了中原抵抗强秦的最后一百年,因为此时赵国有个有想法且低调务实的君主——“赵武灵王”赵雍

大名鼎鼎的“赵武灵王”赵雍,可以说是天纵英才,他也是秦国在商鞅变法后,唯一一个堪称可以扭转历史局势的君主。在赵雍的统治下,赵国这个四面皆敌的国家最后成为六国之中,后期唯一可以硬扛强秦的国家,他做了什么呢?历史上有个特别有名的词,叫“胡服骑射”。不错,就是他力主改革,引进了“胡服骑射”,建立骑兵,才得以和秦国抗衡。

[var1]

赵武灵王世袭他爹的位子后,依靠政治手腕保护国家的利益,他的一系列高明的策略,保护着赵国稳步发展,国力就渐渐追了上来。但是江湖险恶,仅仅靠外交技巧自保是不够的,必须有一套可靠的强国战略。

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带军队大举进攻中山国,并占据了一些地方。然后他亲自率军北上,获得大片的土地,也是的赵武灵王进一步了解胡人的习俗,特别是了解胡人战斗力强的原因。所以,他要向胡人学习,引进胡人的战斗方式,组建骑兵部队,这便是赵国可以实现的强国模式。于是他召来谋士楼缓,正式提出了他的改革计划。

[var1]

他认为要组建骑兵,骑马射箭,首要的事情就是将赵国的传统服装换掉,该穿“胡服”,要实现服装的改革。楼缓完全赞成,但是却遭到群臣的一致反对。

于是赵武灵王只好与谋臣肥义再一次商量改革的时期,没想到在这关键的时候,肥义这位元老竟持支持的态度,他说:“没有信心成不了大事,不要怀疑自己的决定,否则做事就显得名不正言不顺,既然已经决定了,就不必再有所顾虑。你是我们的王,有智慧的人一定能做出正确的预测,不要再犹豫了。”赵武灵王说:“我不是犹豫,而是怕天下人耻笑我。改穿胡服的好处很多,虽然天下人笑我,但是胡人和中山国的领土一定会落入我赵国的手中。”他下定决心,自己带头穿了胡服,当然这一举措也获得了他的叔父公子成的支持。

[var1]

当然,此时他只能偷偷摸摸的推行试点,因为他怕过早的暴露自己的野心,从而招致诸侯们的联合打击。所以只能小规模地搞一些胡化的尝试,不敢放到明面上来。

大臣中还是有人反对,如赵文、赵造、周绍、赵俊等,认为传统不可更改,还是原来的服装好。为此,赵武灵王再次强调了他要改穿胡服的理由,坚决实行“胡服骑射”(穿上胡服,骑马射箭)的政策,不久就开始见效。

[var1]

公元前306年开始,赵国连续十年不停地对中山国用兵。融合了胡人血统的新一代赵国军队战斗力爆表,一亮相便震惊世人,接连取得大胜。

对于中山国,赵武灵王采取钝刀子割肉的策略,一次攻占几个城池,并迫使敌人割地求和,然后又继续打,就这样逐步压缩中山国的生存空间,终于在公元前299年,赵国攻破中山国的首都,并于公元前296年彻底消灭中山国。赵国国土连成一片,大幅扩张。

[var1]

大家或许有些疑问,国君要臣子该穿服务会有那么难么?而胡服会有如此大的威力么?

其实改穿胡服并不仅仅是服饰的改变,根本的原因就是为了推广一种新的作战方式,就是骑射,也就是组建骑兵,是军事制度的根本性改革。当然,只有当兵的才该穿胡服,其他平民百姓则没有强制性要求。

在早期,马对于华夏诸族来说就是一个交通工具的动力来源,而胡人则主要用来骑乘。

华夏诸族,包括春秋及战国前期各诸侯国军队主要的力量是战车,步兵是战车的辅助力量,而胡人基本上都是骑兵。

[var1]

玩过中国象棋的读者都知道,车只能走直线,而马则可以走日字形,其机动性则远远胜过战车,特别是在长距离和复杂地形条件下,战车的威力就大大减弱。而且诸侯国之间的战争都基本使用战车,所以难以区分优劣。而华夏族与胡人战斗时,战车相对于骑兵的劣势就显而易见。对此,北方靠近胡人的赵武灵王一定深有体会,而且他自己深入前线做了认真仔细的观察。

说到射箭,华夏诸族人与胡人都会。但不同的是,胡人习惯骑马射箭,而华夏人都是站在车上或地上射箭,效率当然胡人高些。胡人游牧民族居多,经常骑马打猎,要射飞禽走兽,他们的弓箭威力也不是华夏人可比的。而华夏人除了打仗,也不怎么使用弓箭,往往是绣花枕头,中看不中用。

[var1]

赵武灵王特别能够意识到胡人骑射的优势,当然与赵国的地理位置接近胡人有关,但更重要的是他事先进行了长期深入考察。如他在公元前309年和公元前307年“出九门,为野台,以望齐、中山之境”,去观测中山国的情况;又到了代地,“北至无穷,西至河,登黄华之上”,到了黄华山。可以说,他做了十多年的充分准备,才决定胡服骑射。

他要“骑射”,当然没人反对,但是改胡服却遭遇普遍的反对。那么这两者究竟有什么关系呢?因为要骑射就必须传胡服,否则就推广不下去。因为,当时赵国的传统服装都形似我们现代女人穿的裙子,站在车上或者坐在车上当然没问题,但要骑马射箭是不行的。

[var1]

古代,服饰和头发一样重要,服装又是地位的象征,如果要贵族穿上紧身衣裤的胡服是接受不了的,就是一般的士大夫也会把服饰看作生命的一部分。如孔子的门生子路与人格斗而被打断帽缨,他立刻停止格斗将帽缨重新扎上,还说:“君子死而冠不免。”就在这个过程中被对手杀死。

[var1]

而且,华夏优于夷狄的观念已经根深蒂固。所以,推广初期遭遇反对的理由,大都是华夏族比蛮夷族优秀,不能开学习蛮夷族的先河。

另外,这些贵族养尊处优贯了,平时都坐车指挥战斗或后方观战,但胡服骑射对个人技术的要求比战车要高,危险性也更大,对于他们而言,自然是一大难关,这一关过不去,自然而然的就被淘汰掉,如此以来,赵国的军队战斗素质得到很大的提升。

[var1]

赵国推行胡服骑射,不仅使自己因此而强大,开疆拓土,灭了中山国,使疆域达到了赵国历史上最大的范围。其他诸侯国也纷纷效仿,骑射便很快推广到各国。到了战国后期,战车在战争中基本上已被淘汰,代替的就是各国新训练组建的骑兵部队进行厮杀。

当然,传统的华夏衣服还是保留着,只有在行军出征、当兵打仗时才换上胡服的戎装,平常还是继续穿戴传统服饰。这也可以看出衣冠作为一种文化、礼仪和传统,是相当难改变的。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汉末三国时正一系师张鲁的传奇人生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天师道前三代张陵、张衡、张鲁被后世分别尊称祖天师、嗣天师、系天师。其中,系天师张鲁,汉末三国时期雄据汉中三十年,并在此建立了中国历史上不多见的政教合一制度。张鲁还是天师道的实际开拓者,在他手中,天师道从巴蜀走向华北,进而在全国开花结果,道教因此成为与儒教、佛教并列的中国三大教之一。正一系师张鲁剧照一

  • 春秋时期,晋国的军队如何构成?探究晋国的军功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军功等级一览表,春秋时期的晋国有多强,秦国军功制

    春秋时期,中国古代社会进入大变革时代。周天子政权逐渐式微,各诸侯国伺机而动,以期成就一番霸业。若想在诸侯列国中脱颖而出,增强自身的军事实力非常重要,而军队制度是增强军队实力的关键。秦国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其“农战”结合的方式,对军队制度的调整。作为春秋国际社会上的大国之一,晋国的军

  • 曹操一向疑心重,司马懿手握大权,为何曹操一直没有动他?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曹操司马懿第一次见面,司马懿献计曹操攻荆州,曹操压制司马懿

    公元216年,曹操称魏王,尽管曹操是此时的实际掌权者,但他始终并没有逾越自己的本分,直至去世也没有取代汉献帝,名义上始终是汉朝的臣子。曹操去世后,曹丕继位,曹丕并没有按捺自己的野心,直接废汉称帝,并追尊曹操为魏武帝。之后又经过曹睿、曹芳两代君主,曹魏的气数日渐微弱,司马家族趁势崛起。公元266年,司

  • 战国法家思想论说(下)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针对当时一些学者批判法家暴虐不仁的指责,韩非解释说:“愚人不知,顾以为暴,愚者固欲治而恶其所以治,皆恶危而喜其所以危者。何以知之?夫严刑重罚者,民之所恶也,而国之所以治也;哀怜百姓轻刑罚者,民之所喜,而国之所以危也。圣人为法国者,必逆于世而顺于道德。”在法家看来,轻赏重罚或轻罪重罚,是为了社会安定,

  • 楚汉之争,两军大战于汉中,刘邦为何能在汉中之战中一举击败项羽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灭秦后的项羽集团,拥兵四十万,雄踞天下,号令诸侯,而刘邦集团拥兵千万,却在被封汉王之后,兵力削减至十万。在兵力悬殊的情况下,刘邦集团通过由劣变优,积小胜为大胜,最终弱胜强,消灭项羽,建立西汉王朝。在楚汉之争中,汉中之战尤为著名,刘邦在关中为何能一举打败项羽?一、刘邦活用汉中之地,项羽定都失败。时人先

  • 不打淝水之战,苻坚能带领前秦和北魏一样结束十六国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394年,前秦最后的皇帝、苻坚族孙苻登终于迎来了自己人生的最后一刻。在与后秦姚苌、姚兴父子两代枭雄的艰苦缠斗中,这位前秦氐族最后的捍卫者终于支撑不住,在与姚兴的山南之战中兵败被杀,而这,也正式宣告十六国最强大的前秦帝国的覆灭。[var1]前秦淝水之战后迅速陷入四分五裂,并最终被后秦、后燕等政权取

  • 张飞到底有多细心 他做的这两件事 诸葛孔明都不一定有他细!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张飞一共娶几个老婆,张飞图片,诸葛亮赵云张飞

    什么,张飞也是这样的武将?大家对此肯定是持有怀疑态度的,毕竟张飞给我们的印象是五大三粗、脸色黝黑、神情吓人、性情刚毅之类的人,实际上这都是我们都张飞的误解。张飞作为蜀汉的五虎上将之一,一生多次带兵出击,在那个通讯方式效率不高的时代,在外领兵时常需要面对紧急情况,这都需要自我的决断。何以证明张飞心思缜

  • 楚国都城被攻陷,吴国为何不乘胜追击一举歼灭楚国呢?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十一月庚午日,吴、楚两军对阵于柏举,吴军夫概率其部先击楚军子常部,子常部兵卒溃逃,楚军乱,吴军大举进攻,大败楚军;楚将子常逃到郑国,史皇战死。 吴军追击楚军至清发,阖闾又大败楚军,此即清发之战。吴军穷追不舍,楚国左司马沈尹戌率北面方城来的援军阻击吴军,楚军又大败,沈尹戌遍体鳞伤,自知将死,又耻为俘虏

  • 十六国时期的低配刘备和简装徐庶,演绎了一场动人的君臣别离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徐庶离开刘备其实是看透刘备了,身在曹营心在汉徐庶,徐庶火烧新野

    (南凉王朝)东晋十六国时期,河西一带有一个割据政权,名字叫做南凉。南凉的都城,是在乐都。时过境迁,我们已经不能知道乐都的具体位置,我们只能大概知道,乐都是在今天的青海省境内。南凉虽小,但极盛时也有据有甘肃西部和宁夏的一部分,在西北,那也是有着一席之地的。南凉的开国皇帝,叫做秃发乌孤,是个地地道道的鲜

  • 秦始皇追求一生的长生不老药,其实是一种水果,相信你也吃过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秦始皇为了长生,广招术士,目的就是为了研制出仙丹,所以在当时,很多人都想着如何才能做一名术士,其中有一位叫作徐福的人,他认为这是一次好机会,于是就大胆的求见秦始皇,并且表示自己知道在海外仙岛上,有仙药的存在。秦始皇听完徐福的介绍后,心中认为很有道理,因为古时候人认为,神仙确实住在海外仙山之上,于是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