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朝王莽的头颅被历代皇室当宝贝,收藏了272年,有何特殊用处?

汉朝王莽的头颅被历代皇室当宝贝,收藏了272年,有何特殊用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842 更新时间:2024/2/4 12:39:52

在这400余位君中,王莽绝对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因为王莽的标新立异的举动,甚至于有人开始怀疑是不是真的有时空隧道存在,王莽是新时代的穿越者。

他来到了千年前的西汉末期,期待着用新时代的制度以及思想改变西汉时期的阶级制度以及阶级思想,但是也因为他的标新立异,得罪了贵族,最终王莽被赶下了神坛。

王莽的头颅可以被历代的皇帝当成宝贝,收藏了272年之久,他的头颅到底有何特别之用?在西汉末年,政治权力就已经开始下移了,已经出现了非常明显的外戚干政,太后王政君把持着朝政,王政君的侄儿就是王莽。

凭借着庞大的家族影响力,王莽官运亨通,一路畅通无阻。西汉末期政权混乱,官场更是一片污秽,朝堂互相倾轧以及贪污腐败的现象极其明显,但是王莽却并未与他们同流合污。王莽非常的孝顺,唯母命是从,同时他也是一个“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践行者,哪怕是自己的儿子犯了罪,他都要当众惩戒。

因为王莽的刚直不阿以及特立独行,让他成为了人民心目当中的标杆,一时之间也成为了道德的楷模。在人民心目当中,王莽是一个贤德的臣子,但是谁也没有想到,这样的臣子竟然成为了谋朝篡位之人。

王莽在38岁的时候就成为了当朝大司马,要知道这样的成就,在中国封建历史时期是独一无二的。手握大权的王莽的野心也逐渐的显露了出来,应该是王莽一直隐藏的非常好,在这之前他早有称帝的打算,他也知道利用舆论去造势,所以一直在伪装着自己的真实面目。

最终王莽逼迫当朝太后交出了传国玉玺,自立为皇帝,改国号为“新”。如愿坐上王位的王莽,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比如他将盐以及铁收为国有,同时还改变了存在于封建历史时期多年的奴隶制度,这些制度具有现代主义的特色,因此也让人们高度怀疑,王莽就是从现代社会穿越过去的。

从现代人的角度去分析王莽的行为的话,能够找到他的可取之处,但是封建社会人们无法接受王莽的快脚步的改革,尤其他的改革已经触犯了贵族的利益,因此王莽的手段惹得天怒人怨,一时之间人民揭竿而起。

公元23年,王莽被其义军斩杀,他的头颅被悬挂在闹市上,一时之间人民纷纷拿起石头朝王莽的头颅扔去。后来,这颗头颅莫名其妙的不见了,它被东汉建国皇帝刘秀收藏了起来。当年刘秀就是起义军的首领,他在此时选择收藏王莽的头颅也,是向天下之人表明自己才是正统之位,王莽是乱臣贼子。

王莽登上皇位是通过窃国的手段,刘秀此举也想要告诉天下之人,天下是属于刘家人的天下,外姓之人虽能短期之内坐上皇位,但早晚也要被推翻。王莽的出现正是因为西汉末期政权混乱,官场之间互相倾轧而导。致了刘秀收藏了王莽的头颅,也可以向后世之人警戒,要求大家必须要懂得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要保持官场的清正以及廉洁。

王莽的头颅被收藏了272年之后,因为一场大火,这个头颅也被毁了,王莽从此之后从历史上彻底消失了。虽然他建立的新朝仅仅存续了几十年,但是他给后世之人留下了无尽的遐想。

总结:王莽当政之时,发明了很多的现代社会的工具以及产品,比如游标卡尺,按照西汉当时社会生产力考量,很难想象作为一个封建历史时期的人物,是如何发明了与现今社会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游标卡尺,唯一的解释就是王莽是“穿越者”。

游标卡尺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测量仪器,据说最早发明者是法国人,可王莽偏偏在西汉末期发明了游标卡尺,这也证明我们在这项技术方面领先了西方世界近1000多年。

王莽到底是否是一个穿越者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他所留下来的打破阶级制度的思想,以及一些现代化的管理形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正是因为王莽的改革太过于超前,对于这一现象的发生人们找不到答案,所以只能够选择以穿越者的身份为王莽定性。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信陵君窃符救赵的全部手段-细思极恐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信陵君窃符救赵之后的故事,信陵君窃符救赵翻译,信陵君窃符救赵200字概括

    故事的第一个主人公——魏国的魏公子魏无忌。他是魏昭王的小儿子,在魏昭王去世之后,魏安釐王继位,封魏无忌为信陵君。信陵君宽厚仁爱,又喜欢去结交各种奇人异士,对待士人都是谦恭有礼,从不拿自己的身份来说事。所以让天下的士人都纷纷来投靠他,门下食客多达三千人,让天下各路诸侯国十几年不敢谋取魏国。[var1]

  • 资治通鉴之三国正史15:曹操哭鲍信,领导如戏,全靠演技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三国正史曹操,三国演义曹操谋略,资治通鉴曹操结局

    【原文】鲍信战死,操购求其丧不得,乃刻木如信状,祭而哭焉。【译文】鲍信战死,曹操悬赏寻找他的尸体,但终究没有找到,于是就雕刻了一个鲍信的木像。下葬时,曹操亲去祭奠,放声大哭。首先介绍人物,鲍信是谁?史书上对于鲍信的介绍不多,主要事迹有:一是在董卓还没有擅权的时候,力劝袁绍除掉董卓(袁绍不同意);二是

  • 范蠡:辅佐君王成霸主,赚钱更有一套,从古至今做生意就四点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他是我国古代了不起的政治家、谋略家。他出身贫寒、博学多才、文武双全。他出任相国,被封上将军,辅佐勾践兴越灭吴。他功成名就、激流勇退,遨游山水之间,却成就商业神话。[var1]他叫范蠡,一个能文能武能赚钱的传奇人物。有人把“蠡”念作“鳌”或“蛊”,其实是li(三声,音同“里”)。时间:春秋坐标:越国(

  • 东汉末年,“黄龙见谯”屡屡发生,是天垂异象还是政治炒作?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东汉后期出现什么现象,马超攻潼关原因,王莽刘秀大战天降陨石

    单飏认为在谯郡将会有“王者兴”,并进一步指出用不了五十年,黄龙还会再出现。似乎是为了验证单的话,在建安二十五年(220)黄龙如期而至,“至四十五年,登尚在。三月,黄龙见谯。登闻之曰:‘单之言,其验兹乎!’”数次被记录于史书中的黄龙很明显是曹魏政治运作的典型异象,事实上,有关“龙”的异象在曹魏政权始末

  • 秦国太后为何要给义渠国王生孩子?秦国和义渠,到底有多少恩怨?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义渠和秦国关系,义渠人是现在的哪个民族,芈太后诱杀义渠

    [var1]而这位义渠王死后,早已经准备妥当的秦国,趁势发兵,直接杀向义渠国。在强大的秦军精锐面前,猝不及防的义渠,根本就抵挡不住。所以最后,经过一场大战,义渠国直接被秦国灭国。整个义渠,也被秦国彻底吞并了。对于这场秦灭义渠之战,在很长一段时间,后世史家一直有点避而不谈的感觉。因为从后世的角度来说,

  • 司马懿熬死曹家三代人,居然还苦等到70岁才夺位,他在顾忌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司马懿为什么70岁才反曹,曹氏对司马懿的态度,司马懿临死前总结

    文 |周景编辑 |世界前言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三国时期,三分天下,魏国可以说是实力最强的政权国家了。而司马懿正是魏国有名有权的臣子,可他却隐忍数年,等到70岁才显露出真正的野心夺权,这是为何?(文中图片皆为剧照,侵权联系删除)才智双全,令曹操又爱又忌惮司马懿出身高贵,自小才智过人

  • 奋六世之余烈:秦孝公的父亲秦献公,那个带给秦国变化的先驱者!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秦国奋六世之余烈是哪六世,秦孝公之父秦献公,秦王奋六世之余烈

    献公元年,止从死。——《史记·秦本纪》[var1]秦献公长期在外,但秦出公不打算放过他,因为秦国国内还有很多支持秦献公的势力。出于自身利益,魏国的国君魏武侯安排秦献公回国继位,秦献公即位后,面临内忧外患,为了摆脱困境,秦献公首先对内部下手,先把规矩定下来,怎么定呢?推陈出新,把秦武公以来定下的人殉制

  • 东汉著名送礼专家,从土财主到封疆大吏,只因重金买了一个敬礼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东汉十大传奇人物,九位最高级的封疆大臣,大汉封疆

    宅叔扯资治通鉴之第171扯孟佗(tuó ),东汉著名送礼专家,载入史册那种。东汉末年,朝政腐败、宦官专权。想当官?除非你是袁绍那样的豪门子弟(汝南袁氏,四世三公),或者蔡邕(yōng)那样的大名士(人称“旷世逸才”),否则,只有一条路:巴结太监。孟佗,拼不了爹,当不了大V,就是个想进步的土财主(资产

  • 生机在危机中出现亮光,成就管仲人生的逆袭之路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管仲的智慧有多可怕,易中天对管仲的评价,管仲的谋略完整版

    诸葛亮大名天下知,未出草堂,已定天下三分。他自比的管仲又如何呢?管仲,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颖上(今安徽颖上县)人。周穆王时封庶子于管邑,至管仲始显于齐。[var1]管仲父管庄是齐国大夫。管仲小时,管庄就死了。管仲与母亲相依为命,日子举步维艰。管仲想挣钱改善生活,和好友鲍叔牙等人合伙做生意。管仲只

  • 秦始皇与中华帝国的诞生,大兴土木与用兵分区的现实逻辑(上)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看秦始皇的做法很简单,大国争霸、灭国之战,战国乱世是有时代惯性的,不是说没有了诸侯政权,社会的一切就会平息,政权的灭亡只是形式,根本的战国之心没有变。这是秦朝面临的前所未有的局面,说其是历史上的头一遭都不为过。这种时代有一个最大特点,就是民众渴望结束战争但是又不知道如何巩固战后的和平。民众们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