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中下落不明的四位大将:一位可抢挑吕布,一位险些杀了马超

三国中下落不明的四位大将:一位可抢挑吕布,一位险些杀了马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534 更新时间:2024/1/16 17:51:20

那是一个混乱的年代,各个诸侯之间互相征讨,势必要在乱局中脱颖而出;那也是群星璀璨的年代,能臣武将如雨后春笋般纷纷降世。这就是东汉三国时期,一个人人皆可成龙的年代。

正所谓大争之年必有猛士,三国时期的名将不在少数,人们熟知便有吕布、关羽、赵云、马超之类,这些人都可谓是人中豪杰。

而在三国之中也有许多籍籍无名的武将,他们的战力斐然,但却在正史典籍中下落不明。在他们中有人能抢挑吕布,还有一人险些杀死马超。那么他们都是谁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其中的故事。

大将李进

要说三国之中最被人所向往和追求的,不单单是关二爷这种舍生取义的人,很多男生一生的梦想是做一位像吕布一样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猛将,这也说明了吕布的神勇。

作为三国第一猛将吕布一生少有败绩,三英战吕布、辕门射戟一段段传奇的故事,写出了吕布在那个纷繁乱世的绝对实力。可这样的一个人,却曾被一个籍籍无名的将军所击败,这位将军便是李进。

李进在正史典籍中鲜少被人提及,大多都是一句带过,许多人都不知道李进的生平,只知道他是儒将李叔杰的弟弟。

李进是东汉末年兖州人,他和吕布本身就不对付,李进年少时哥哥李叔杰曾在家中宴请宾客,其中便有吕布,彼时的吕布早已是天下豪杰竞争的对象。

本来吕布就是心高气傲、极其自负之人,再加上当时其名声大噪,在宴席上对李叔杰这种儒将十分不屑,然而李叔杰也只能在心中苦笑。

这就让李进不爽了,他本就厌烦这种背信弃义之徒,更何况他还对自己的哥哥不敬。在那个礼乐崩坏的年代,大概唯有兄弟之情能够得以保存。

也正因如此,李进对吕布没什么好印象,但吕布早已名声大噪,李进也没有什么机会能够报复吕布的不屑之仇。

直到曹操和吕布在濮阳大战中,吕布因粮食不足而奔往兖州乘氏城,李叔杰看故人来访,自然是好酒相迎。

太祖引军还,与布战於濮阳。

不过,吕布的心思可不在这区区酒水之中,他想占领乘氏城为东山再起做准备。自己哥哥为吕布所准备了好酒好肉,不仅没得到吕布的感谢,他反而举兵攻打乘氏城。

李进便气不打一处来,翻身上马和吕布大战几十回合,最终战败吕布将他赶走了,这也是历史上吕布少数的败绩之一,李进此人后来如何也没有了记载。

河北四庭柱高览

高览的前半生一直活在颜良文丑的阴影之中,事实上高览的战功并不在颜良文丑之下,甚至要比他们高出许多。

世人皆知颜良文丑,无人知我高览之名。

高览本属袁绍麾下,与颜良、文丑、张郃三人并称河北四庭柱。在张国良的评话三国中,曾赞扬高览:

其武力可与张飞相较量。

可以说,高览是三国之中被辱没的名将。官渡之战时,曹操听从许攸的计策,偷袭乌巢烧毁粮草,随后便直攻袁绍大营,彼时的颜良文丑皆被关羽斩于马下。

河北四庭柱仅剩高览和张郃二人,在曹操进攻时,因粮草被烧导致军心低迷,可在高览和张郃二人的合力之下,袁绍大营依旧坚而不倒。

最后,高览、张郃深知大势已去,“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的道理两人不是不懂,如果当时袁绍愿意撤兵,高览未必不会和袁绍走。

可气的是,袁绍偏偏自寻死路,不把士兵的性命放在眼里要和曹操决一死战。直到淳于琼被曹操所斩杀才幡然醒悟,奈何为时已晚,高览和张郃早已带着部将投降了曹操,河北四庭柱彻底分崩离析。

高览等忿惧,遂焚攻具,率众降于曹操。

在三国演义志中,高览则与许褚战的不分上下,许褚可是三国中一顶一的猛士、猛将,单挑马超吓得马超逃跑,和张飞赤膊相对丝毫不怯场。

高览能和许褚不相上下也算是猛将了,可惜的是,在归属曹操后变得籍籍无名的,最后只留下了一个在穰山之战被赵云刺死的说法,具体去向正史无详细记载。

险些杀死马超的阎行

《三国演义》或许是为了烘托马超的厉害,对阎行此人少有提及,这让许多人忘记了他辉煌的战绩,曾经差点杀死马超。

少年时期,马超可谓是西凉的顶梁,人称西凉锦马超的他名满天下,甚至曹操都不吝啬自己的溢美之词:

马儿不死,吾无葬地也。

阎行曾作为小将跟随韩遂,当韩遂与马腾发生冲突时,阎行曾经用长矛和马超对决。对战期间他的长矛很快便断了,但阎行依旧不肯认输,用断矛进攻马超,差点直接杀死马超。

行尝刺超,矛折,因以折矛挝超项,几杀之。

很快这场风波就被平息了,紧接着西凉最大的敌人曹操来了,韩遂派遣阎行作为使者拜见曹操,曹操十分喜欢阎行,封其犍为太守之职。

阎行回到韩遂身边后,便给曹操当起了说客,劝降韩遂。韩遂看着这个从小在自己身边长大的孩子,也是不忍心杀了阎行,于是便与阎行说:

“再观望几年吧。”

可惜这一观望,便是两人兵戎相见的局面,最终韩遂被曹操所杀,阎行则归顺了曹操。自从归顺曹操后,阎行便消失在人们的视野当中,战场上也没有了他杀敌立功的身影。

斩魏延的马岱

说起马岱,大家便能自然而然的想起魏延,毕竟马岱可谓是一战成名,在魏延最为鼎盛的时候一刀将其斩于马下。不过,在马岱斩杀魏延后便不知所终,也无人知道马岱去了哪里。

马岱是马超的从弟,两人皆是西凉人,马超复仇曹操失败后,便带着马岱投奔了刘备。

此时的马岱本就名声不显,毕竟无论马岱多优秀,都会被西凉锦马超的风头所盖过,马岱自然也是乐得清闲。

随着时间的流逝,蜀汉的猛将一个个相继去世,哥哥马超也难逃这样的宿命,否则也不至于让魏延得势。

当时,诸葛亮死时便对马岱说,我死后魏延必然造反,你要在他最猖狂的时候杀死他。

果不其然,诸葛亮死后魏延顺势造反,在其高呼谁敢与我一战时,马岱一刀斩掉了魏延的脑袋,也斩掉了哪些造反之人蝇营狗苟的小心思。

延因争功夺柩而叛,幸侯早伏马岱以诛之。

不过,随后马岱便消失在了人海之中,再没有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不过,从马超临死之前的一些遗言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些端倪,马岱应该是退出了沙场,以保全马家的血脉传承。

臣门宗二百余口,为孟德所诛略尽,惟有从弟岱,当为微宗血食之继......

这就是三国时代名将的悲哀,在那个名将多如牛毛的时代,想要在其中脱颖而出,除了要求极高的武艺,还要有识主之能与长寿之命,否则一生都只能做了籍籍无名的小人物,

不过,哪怕是小人物,他们也应当是这辉煌年代闪烁的一颗繁星吧。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秦国为什么能统一六国?探究秦国强盛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战国时期,七雄并起。与东方六国相比,秦国的地理位置、经济条件、军事实力都具有一定优势,其农战结合的政策使得秦人比纯粹的农民更加能适应战争环境。秦国的商业在列国之中不是最发达的,但秦人的体力和技能比列国更胜,再加上生产活动和军事活动的一致性,秦国强盛只是时间问题。关于秦国强盛的原因,古往今来有许多学者

  • 姜尚被分封齐国其实是个惊天阴谋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上真的有姜尚其人吗,姜尚被封齐国君王,姜尚个人资料

    接下来,周武王并没有入驻商都,而是将殷商遗民分封给了商纣之子禄父,并派自己家弟弟管叔鲜、蔡叔度“辅佐”禄父治理殷。“乃使其弟管叔鲜、蔡叔度相禄父治殷”,司马迁记录这段历史时用了一个“相”字,解释为辅佐,其实监督的成分更多一些。周武王又赦免释放纣王的囚徒,包括箕子以及官员等;散发了纣王搜刮的财富、粮食

  • 诸葛亮为什么选濒临倒闭的“小企业”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诸葛亮是想做一番事业,来施展抱负的。不然,他不会自比为春秋战国时代的管仲、乐毅;不然,他也不会密切关注天下大势,作出“隆中对”。正因为诸葛亮有平天下的抱负,所以一定要“良臣择主而侍”,才能不辜负自己的才华。袁绍、袁术用人重名轻才,且不善纳谏,像诸葛亮这样无名声、无官职、无背景的“三无”年轻人,必然得

  • 秦齐楚三强鼎立,为何是秦国最终统一?占据韩魏枢纽是关键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但实力最强的还是秦、齐、楚三国,他们占据了政治舞台的中央。最后结果大家都知道了,秦国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兼并了其他六国。为什么偏偏是秦国呢?齐国与楚国为啥没成功呢?这个原因有很多,本篇文章我们只从军事地理的角度看下,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秦国占据了韩、魏两国的枢纽地区。在战国中叶,韩国的国土大致分

  • 王莽的头颅被历代皇室视为珍宝,收藏数百年之久,到底有何特别?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王莽,这位传闻有着两副面孔的帝王,究竟是怎样的一位传奇人物。最终落得于混乱中被一个商人所杀,割去了舌头,最终还身首异处,头颅被历代皇室当宝贝收藏272年之久……享有盛名的王莽汉书中这样记载,王莽字巨君,魏郡元城人(河北大名县东 ),他的姑母乃是汉元帝皇后王政君,皇后是自己的姑母,可见王莽的家世是很不

  • 长平之战 血流漂卤 沸声若雷 蚩尤之乱,不过于此矣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var1]赵孝成王于是派遣名将廉颇(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统帅二十万军队驻扎于赵国边境长平(今山西高平县西北),与秦军对垒。[var1]而当时的秦军已南取野王(今河南沁阳),北略上党,切断了长平南北联系,士气旺盛,锐不可当。可是赵军却因为刚刚长途跋涉而至,无论是兵力还是士气均处于下风。[var1]周赧

  • 刘邦临死前为什么要去杀屡次救他,而且忠心耿耿的樊哙?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实际上,联系刘邦晚年做的事情,这个问题答案自明!刘邦这个人被毛主席评价成是古代最厉害的地位。西方历史学家说他是历史上最有远见的帝王之一。另外一位是凯撒大帝。像他这样的政治人物做一件事情往往不会考虑到情感方面的束缚。他杀樊哙就是一个非常明显的例子。而要看懂他们的行为,则往往需要联系前后发生的事情来看。

  • 江青来看韩先楚,很不高兴地说:韩司令躲那么远,是不欢迎我呀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var1]1969年,党的九大召开,韩先楚作为华东地区的代表参加会议。有一次,华东地区的小组会已经散会,江青同志来看望大家,代表们都欢呼雀跃,争先恐后往前拥,要和江青同志握手。大家都往前挤,韩先楚却故意往后站,他手中的拐杖还差点被挤丢了,真是好不狼狈。张爱萍看到了这一幕,也躲到后面,打趣说,老韩啊

  • 刘秀发家史:虽是中兴之君,也是开创之君,更是最低调的一代雄主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刘秀随口一句成千古名句,郭圣通死后刘秀伤心吗,刘秀简历

    提起刘秀,人们最先想到的是他与阴丽华的爱情故事。“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不仅写出了他对阴丽华的浓浓爱意,也表达出了他以事业和美女作为一生追求的愿望,而事业和美女则是几乎每一个男人一生的梦想。除了与阴丽华的爱情故事以外,刘秀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低调的明君。他之所以很少被后人知晓,是因为他几乎

  • 秦魏河西之争-魏国错失统一天下的“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前403年(晋烈公十三年),周威烈王赐封赵、韩、魏三家为诸侯,宣告昔日的霸主晋国正式灭亡。接替晋国对位秦国的是新兴的强国——魏国,此时的魏国对内接收晋国的遗产,国内已经开始施行“李悝变法”,对外又联合盟友韩赵二国一致对齐楚,实力蒸蒸日上。更为重要的是一代霸主魏文侯制定极为务实的国策——团结韩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