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海内孤本李贺《歌诗编》

海内孤本李贺《歌诗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4152 更新时间:2024/1/17 5:30:33

李贺,唐代著名诗人,字长吉。祖籍陇西,生于福昌(今河南宜阳)昌谷,后世称李昌谷。宗室郑王李亮后裔。青少年时,才华出众,名动京师。父名晋肃,因避父讳(晋、进同音),终不得登第,只做过3年奉礼郎。一生愁苦抑郁,体弱多病,卒时仅27岁,后人称其为诗鬼。

李贺一生,以诗为业,有诡奇之才。李贺的诗包括四方面内容:讽刺黑暗政治和不良社会现象,个人发愤抒情,写神仙鬼魅的题材和咏物等其他题材,其中对于黑暗现实的讽刺是李贺诗歌最重要的部分。其诗想象力非常丰富奇特,惨淡经营,句锻字炼,色彩瑰丽。唐以后则更是传唱不衰,可谓“历经千载”、“倾倒百世”。唐代李商隐温庭筠的古诗,就是走李贺所开辟的道路。宋人刘克庄谢翱,元人杨维桢,清人黎简、姚燮,在很大程度上也都受到李贺诗的影响。

李集世所通行者为《昌谷集》、《李长吉集》,《歌诗编》行世者罕。《歌诗编》宋代曾有刻本,今仅见清初钱氏述古堂影宋抄本。该抄本每半叶十行,行十八字,与此蒙古宪宗六年(1256)赵衍刻本行款不同,知此本当属重刻本,而非翻宋本。

13世纪初,蒙古部首领成吉思汗统一了大漠南北各部,建立“蒙古汗国”。1260年元世祖忽必烈即位,将燕京定为中都,政治中心南移,1271年改国号为“元”,次年升中都为“大都”,1279年灭南宋,统一中国。历史上将改国号为 “元”之前称其为蒙古时期。受宋、金、西夏等地刻书事业的影响,蒙古时期的刻书事业也逐渐兴起。《歌诗编》四卷,系当时燕京(今北京)地区赵衍刻印于蒙古宪宗六年。赵衍后序称:“龙山先生为文章,法六经,尚奇语,诗极精深,体备诸家。”“龙山入燕,吾友孙伯成从之学。余继起海上,朝夕侍侧,垂十五年,诗之道颇得闻之。”“双溪中书君,诗鸣于世,得贺最深。尝与龙山论诗及贺,出所藏旧本,乃司马温公物也,然亦不无少异,龙山因之校定,且曰喜贺者尚少,况其作者耶!意欲刊行,以广其传,冀有知之者。会病不起,余与伯成绪其志而为之。”“双溪中书君”指丞相耶律铸;“龙山先生”指吕鲲,皆元初人。这是此书刊于赵衍之手的直接证据。

赵衍为今河北秦皇岛碣石人,故亦称北平赵衍。《元史·耶律希亮传》说:“耶律希亮,字明甫,楚材之孙,铸之子也。初,六皇后命以赤帖吉氏归铸,生希亮于和林南之凉楼。”“宪宗尝遣铸核钱粮于燕,铸曰:‘臣先世皆读儒书,儒生俱在中土,愿携诸子至燕受业。’宪宗从之。乃命希亮师事北平赵衍。时方九岁,未浃旬,已能赋诗。岁丙辰,宪宗召铸还和林,希亮独留燕。”由此可知赵衍乃鸿儒硕学,丞相耶律铸之子曾师事之,并主持刊印《歌诗编》。此书版印极为精美,是北京地区早期书刻的上乘之作。

此书为蝴蝶装。书中钤有“汪士钟印”、“山瞿绍基藏书之印”、“祁阳陈澄中藏书记”等印,有黄丕烈跋及陆拙生题款。黄丕烈谓此书为金刻本,非是。此本为现存《歌诗编》的最早刻本,也是海内孤本。迭经黄丕烈、汪士钟、瞿氏铁琴铜剑楼、陈澄中等名家收藏,流传有绪,弥足珍贵。

如需参与古籍相关交流,请回复【善本古籍】公众号消息: 群聊

欢迎加入善本古籍学习交流圈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连载:前三国《乱世群雄》(62)-杨阜抗马超·韩遂、宋建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紧接上期)上期聊到马超、韩遂分别在西北作乱。攻城略地,过程和结果如何呢?先讲马超。冀县没多少驻军,参军事杨阜将官员和宗族子弟中能打仗的人组织起来守城,共有一千多人。让从弟杨岳在城上修筑偃月营,与马超苦战。从正月到八月,死守城关。城中粮食将尽而救兵不至,凉州刺史韦康派别驾阎温出城去找夏侯渊求援。阎温

  • 一口气让你读懂隋朝短暂历史,为什么隋朝二世而亡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隋朝的建立到隋朝的灭亡过程,隋朝历史简史,历史上的隋朝如何灭亡

    要想弄明白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来认识一个家族历史中曾诞生过四个朝代的最牛集团,这就是关陇集团。“关陇集团”是部分学者提出的一个说法,将北魏时期主要籍贯位于陕西关中和甘肃陇山(或称为六盘山)周围的门阀军事势力称之为“关陇集团”关中曾是秦帝国和汉帝国的政治中心。陇山是通往西部的战略要地,人们将这片区域合

  • 世民为什么要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尉迟敬德?送美人亦是送一顶紧箍咒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大唐贞观年间,某天唐太宗李世民突然心血来潮,拉着比自己大十几岁的老功臣尉迟敬德说,不如,我把我的闺女嫁给你如何? 要是换成旁人,恐怕听了李世民这句话,马上就会磕头谢恩,为能成为“驸马”而感恩戴德。但尉迟敬德的反应,却让人大跌眼镜,他当场以“富贵不易妻”为由,拒绝了来自李世民的一番好意。是李世民这个

  • 春秋时期,楚国人才为何大量流失?探究楚国人才流动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春秋时期,列国林立,诸侯并起,周王室的衰微更是给诸侯国提供了发展势力的契机。为了发展国家实力,各诸侯国四处网罗人才,人才流动成为春秋时期的常见现象。这一时期最为为人瞩目的是晋国与楚国之间的争霸战争,人才的重要性也在两国“你来我往”的冲突中凸显。“楚材晋用”成为晋楚战争中晋国的优势,同时给楚国带来了无

  • 长平之战后秦王命杀神白起再次伐赵 白起为何宁愿自杀也不再次伐赵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白起长平之战后为何没灭掉赵国,以前的白起和现在的白起,长平之战后白起为何销声匿迹了

    [var1]这个时候的秦昭襄王开始犹豫不决了。再加上秦国丞相范睢嫉妒白起的功劳。于是不断向秦昭襄王上书。说:“现在国家空虚,兵力不足。百姓饥寒。还说现在的白起功劳太大,如果攻下赵国之后,那么他的威望将会威胁到秦王的王位。还不如让韩、赵两国割地赔款等等。”[var1]于是秦昭王采纳了范睢的意见。停止攻

  • 蔺相如靠什么出位,他的贵人是谁,他的人生结局为何让人唏嘘不已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人怎样才能飞黄腾达?若有贵人相助那便是最好的捷径!贵人的一句话或让你醍醐灌顶;贵人的一次引荐或让你豁然开朗;贵人的一次提携或让你平步青云……可见,有贵人相助,人成功的几率、发达的概率要高于平常人的孜孜不倦、按部就班!今日所讲故事的主角——蔺相如,他本是贫民出身,委身于一个宦官门下做舍人。他本来籍

  • 武则天退位时群臣皆喜,唯有一人低头痛哭,1年后没哭的人全死了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唐朝的强盛体现在方方面面,政治上有李世民、武则天、李隆基等明君治世,文化上有李白、杜甫等赫赫有名的大诗人,唐朝的开放与兼容并蓄使得唐朝出现万国来朝的盛景。一批批政治家、文学家等人纷纷登场,共同造就唐朝的群星璀璨,在这其中,姚崇无疑是群星中明亮的一颗。命中注定文曲星公元651年,姚崇出生于陕州硖石的一

  • 春秋战国暴发户激增,商业大都市繁荣发展,商人们靠什么盈利?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无论哪个时代,总有人能从籍籍无名的小商贩变成家财万贯的暴发户,令人羡慕。而在春秋战国时代,暴发户更是层出不穷,有记载的有陶朱公、子贡、吕不韦、白圭等。他们白手起家,在战乱的年代谋求商机,为春秋战国的社会发展和商业都城的兴起做出了显著贡献,也为商人阶层带去了地位的提升。那么,他们是如何进行财富积累,从

  • 宰相写下“青鹅”二字被斩,群臣不解,武则天:你们把字拆开来读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最具代表性的就属汉字文化!相传,汉字起源于仓颉造字。黄帝的史官仓颉根据日月形状、鸟兽足印创造了汉字,造字时天地震惊——“而天雨粟,鬼夜哭”!无论是在现代还是古代“拆字”都是一种文字游戏,被广泛用于作诗、填词、撰联,或用于隐喻、制谜、酒令等!南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载有一首拆字诗:

  • 孔子好色吗 不为人所知的另一面:不仅好权 还是个武功高手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var1]孔子孔子好权孔子一生热衷于从政,曾五次入仕求官。第一次,《论语·为政》记载,孔子在为母守丧期间(孔母刚去世一年),闻听季孙氏(鲁国卿家贵族,三桓之首)宴请士一级的人才(飨士),便欣然前往,不想却被季孙氏家臣阳虎训斥并拒绝。这一年孔子只有18岁。第二次,鲁昭公十七年,郯国国君郯子访鲁。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