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如懿传》乾隆整天和妃子勾心斗角,同期的西方世界是什么样的?

《如懿传》乾隆整天和妃子勾心斗角,同期的西方世界是什么样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913 更新时间:2024/2/7 19:39:15

《如懿传》中的乾隆颇具心机。他太后钮祜禄·甄嬛貌合神离,勾心斗角。不仅如此,乾隆对自己的妃子也是手段龌龊。乾隆为了不让舒妃叶赫那拉·意欢怀孕,给她避孕药谎称为安胎药;让玫嫔白蕊姬给庆妃陆沐萍灌牛膝草乌,让她绝育,之后反手赐死白蕊姬;假装宠幸慎嫔索绰伦·箬,其实只是做出假象给别人看,并不和她共枕而眠。乾隆皇帝仿佛整天没有其他事情要做了一样,也乐此不疲地加入到后宫争斗这出大戏里面来。

乾隆时期,清朝有过十次军事行动,被乾隆称为“十全武功”。他还把“十全武功”写进《十全记》,号称“十全老人”。由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开创的“康乾盛世”也确实是中国封建社会散发的最后一次荣光。不过相对于同期的西方世界,清朝这个帝国已经是垂垂老矣。

这一点可以从“马戛尔尼使团访华”事件中看出来。英国希望加强与清朝的经济贸易,派遣马戛尔尼来清朝与乾隆沟通。马戛尔尼使团带来的礼物都是当时最先进的科技产品。比如蒸汽机、织布机、棉纺机等等。除了机械以外,还有天体仪、地球仪。英国使团还带来了英国最强的战舰“君主号”的模型。总而言之,英国使团的礼物无疑是当时最伟大的智慧结晶。

可惜乾隆对这些东西根本不感冒。乾隆在意的是马戛尔尼是否对自己三拜九叩,以及这些东西到底是礼品还是贡品。乾隆认为清朝是天朝上国,自然不能亏待英国使团,也准备了一份丰厚的回礼,比如各种玉器等等。

不可否认,这些东西也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但是与英国使团的礼物清单相比还是相去甚远。乾隆沉浸在“康乾盛世”这个巨大的浮华假象之中,对西方世界的日新月异没有丝毫的感觉。

乾隆时期,世界发生三件足以翻天覆地的变化:工业革命、美利坚合众国成立、法国大革命。工业革命解放了劳动力,大大提升生产效率;美利坚合众国后来成为首屈一指的强国;法国大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为后世的各国革命造成巨大影响。

与此同时,清朝却依然闭关锁国,不与外界交流沟通,还以“天朝上国”自居,最后无可避免地腐朽衰败下去。

参考献:《清史稿》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武则天:中国难道仅炎、黄帝有后代?学者研究基因后表示:不一定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实际上,早在唐朝时,就有人问过这个问题,而这个好奇之人正是一代女皇武则天。689年(永昌元年),武则天住持科举考试,才子张说高中进士,列为乙科。虽然张说成绩不是最好,但学问却很大,因此武则天很喜欢与他聊天。一日,武则天突然问张说:“诸儒言氏族皆本炎黄之裔,则上古乃无百姓乎?”翻译过来就是:“各士族都

  • 太平天国:洪秀全领导的农民起义,到底是如何断绝参加者后路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对于农民起义来说,无非就是无法忍受统治者的剥削,为了能找到一个继续活下去的出路罢了。然而,洪秀全领导的农民起义,确实是给了大家一个可以继续活下去的出路,但是这个出路只能前进没有退路,即便是面对太平天国统治者得剥削,也无法做出实质性的反抗,因为在太平天国的统治下,真的就是彻底斩断了参加的后路。当时想要

  • 武则天年过76,仍与两位美貌男宠打情骂俏,8年后才发现她真高明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武则天,是中国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位女皇帝。同时也是一个喜爱男宠的女皇,在76岁那年,武则天得到了年轻貌美的张昌宗、张易之兄弟。正所谓一枝梨花压海棠,三人花天酒地、吟诗作对,这样的祖孙恋,实在令人咋舌。作为不可一世的女皇,武则天却并非没有烦恼。自她登基以后,就一直在烦恼,到底将皇位传给谁。到底是自己的

  • 曾国藩治家“三字经”绝对经典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曾国藩把一个人的成功分为三个阶段,用三个字概括,即,“志、识、恒”三要素。他从读书人的角度出发,辩证地谈了“志、识、恒”三者之间的关系。认为,因为读书人有志向,所以才与俗不同;因为有学识,所以眼界应当开阔;因为有恒心,所以才能把事情做成。从这些观点可以看出,曾国藩把自己的人生看作一个系统,把一个人成

  • “银生楚山曲,金生鄱溪滨”:鼎盛一时的唐代银器制造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银生楚山曲,金生鄱溪滨。南人弃农业,求之多苦辛。披砂复凿石,矻矻无冬春”,白居易这首诗描述了唐人开采银矿的情景。唐代金银器制作原料产地很多,主要有陕州、宣州、润州、饶州、衢州等,多集中在南方地区。唐代灰吹法已经得到应用:用上等的炉灰,先做成灰窠,将含银的铅砣置其中,加热使之熔化后,铅渗入灰中而银

  • 清朝历史上的5件奇事,只有一个被揭开,其余几个至今没有定论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1:太后下嫁皇太极死的早,在清军入关以前突然猝死,后来掌权的就是孝庄太后和年轻的顺治皇帝,刚刚建立的大清基业,还有很多困扰等待去处理,这样的情况下,单单凭母子二人是无法解决的,所以借助了皇叔多尔衮,我们从很多电视剧和小说里面都能知道,很多都把他俩写成了情侣,当时的话,他俩成亲还真可能实现,当时女真人

  • 为什么唐朝要设立史馆修史?目的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将二十四史视为正史,虽然到清朝才真正地明确下来,但其实唐朝以后的统治者已有这个思想倾向了。唐朝设立史馆,由宰相监修前代史,以后形成制度,即当一个新朝建立的时候,都要修前朝史。修史的目的,一是总结前朝兴亡的经验教训,二是通过书写历史来宣布自己的胜利,证明本朝的合法性。唐朝以后的封建王朝,对修史工作都

  • 为什么说清朝整体强于明朝?承认历史的进步,很难吗?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治乱兴衰是封建历史循环往复的铁律。从夏商到明清,或是超过300年的长寿王朝,或是昙花一现的短命政权,都逃离不了盛极必衰、否极泰来的规律。任何一个朝代都要经历大治与大乱,历史就是在这种状态下滚滚前进。两个朝代放在一起比较,实际上是没有太大的可比性。非要比的话,只能从物质价值上比较,比如版图大小、人口多

  • 唐太宗为什么在晋史遍地开花的时期,还要再修一个自己的版本呢?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晋书》是前六朝史中最晚“出生”的,是什么原因让唐太宗忽然想在晋史遍地开花的时期,还要再修一个自己的版本呢?只是为了完成帝王生涯中的业绩指标吗?他重修《晋书》的初衷和目的是什么?我们先看看晋朝处于一个什么时期。晋武帝司马炎篡曹魏而立,随后又发水陆两军灭亡东吴政权,终于完成历史使命,终结了三国这个分

  • 他是扬州八怪之一,为朋友解围的诗竟成了绝唱,留下一段佳话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金龙是浙江钱塘人(今天的杭州市),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比郑板桥大六岁。金农虽为“扬州八怪”中的大画家,但他却犹以诗词见长。郑板桥之所以独与金农最为交好,是他非常赞赏金农的才气和人品,为此他曾写下过“杭州只有金农好”的诗句。金农自幼就聪明好学,非常喜欢写诗,在他少年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