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武则天年过76,仍与两位美貌男宠打情骂俏,8年后才发现她真高明

武则天年过76,仍与两位美貌男宠打情骂俏,8年后才发现她真高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2579 更新时间:2024/2/7 19:39:04

武则天,是中国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位女皇帝。同时也是一个喜爱男宠的女皇,在76岁那年,武则天得到了年轻貌美的张昌宗、张易之兄弟。正所谓一枝梨花压海棠,三人花天酒地、吟诗作对,这样的祖孙恋,实在令人咋舌。

作为不可一世的女皇,武则天却并非没有烦恼。自她登基以后,就一直在烦恼,到底将皇位传给谁。到底是自己的亲儿子李显,还是自己的侄子武三思

对于武则天的烦恼,狄仁杰曾给她讲了一个即使农村老太太也懂的道理,《资治通鉴》记载:

“姑侄之与母子孰亲?陛下立子,则千秋万岁后,配食太庙,承继无穷;立侄,则未闻侄为天子而祔姑于庙者也。”

简单翻译来就是,到底是姑姑和侄子亲,还是母亲和儿子亲?陛下立儿子为太子,在千秋万岁之后,您仍能配享于太庙,享受万世的香火;如果立侄子为太子,我从未听说谁会将姑姑祭祀于家庙之中。

从当时,甚至现代的习俗来说,狄仁杰的说法都是非常恰当的。在祭祀祖宗时,有几个侄子会长期地祭拜自己姑姑?听了狄仁杰的话,武则天沉思良久,最终将李显从庐陵接回长安,复立为皇太子。

那么武则天真的不知道“儿子比侄子更亲”的道理?答案是否定的。实际上从一开始,武则天就想将皇位交还给李氏,但就是不知道,该以什么方式交还。若贸然复立李氏,李显、李旦、太平公主等人肯定会对武氏一族反攻倒算。

西汉时,吕后刚死,曾经显赫一时的吕氏宗族就在刘氏和功臣集团的反扑中被屠杀一空。有了前车之鉴,武则天自然不想让自己的娘家步吕氏的后尘。因此,武则天才会时不时地流露出立武氏为太子的念头。但是她深知,若武氏当权,自己的儿子、女儿也绝对没有好下场。

武则天复立李氏后,只好运用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首先,武则天让李氏和武氏相互联姻,太平公主嫁给了武攸暨,李显之女安乐公主降给武崇训后嫁武延秀,永泰郡主嫁给了武延基,新都郡主嫁给武延晖。

同时,武则天还让李显、相王李睿、太平公主、武攸暨等人在明堂中向上天立誓,将“李武不得互相戕害”之事铭之铁券,藏于史馆。通过联姻和向上天起誓,就是为了让李武两家合为一体。

然而婚是可以离的,誓言就是用来破除的。所谓的“李武联合”,不过是武则天硬造的产物,压根就不牢靠。若没有一个更好的办法,两家迟早要火并。无论是李氏灭族还是武氏灭族,都是武则天所不能承受的。

因此,权谋大师武则天想出了一个奇特的方法,收容男宠。公元697年,俊美男子张昌宗得到了太平公主的宠幸。其后,太平公主又将张昌宗介绍给了自己的母亲。76岁的武则天果然对张昌宗十分有好感,并将之安排在自己身边。其后,张昌宗又对武则天说,自己的兄长张易之在容貌和才学上都远超自己。于是武则天又将张易之召唤在身旁,二张陪着武则天渡过了一个幸福的晚年。

那么,武则天和张氏兄弟每天都在干些什么呢?陶陶相信,武则天作为一个76岁的女人,对于男女之事理应早已失去兴趣。因此武则天不过只是喜欢张氏兄弟的青春活力而已。武则天每当宴饮聚会,那么张易之、张昌宗就一同侍候,用掷骰赌博比本领取乐,有时嘲笑诋毁公侯卿相,让武则天乐不可支,赏赐无数金钱布帛。

此外,武则天不仅给了张氏兄弟大量金钱,同时还将权力交给了他们。根据《资治通鉴》记载,武则天将张氏兄弟的控鹤府改为奉宸府,专门负责修书。而张易之和张昌宗也因此被晋封为国公。就这样,张氏兄弟在武则天的默许下,设馆揽文人旨在形成新的政治集团。

在武则天的支持下,张氏兄弟将本属于李氏、武氏的权力夺了过来。年老体衰的武则天,利用李氏兄弟把控住了朝政,牵制了李武集团。

由于张氏兄弟的权势日渐膨胀,李氏和武氏均感到十分不满。根据《资治通鉴》记载:

“中宗为皇太子,太子男邵王重润、魏王及女弟永泰郡主窃言二张专政。易之诉于则天,付太子自鞫问处置,太子并自缢杀之。”

原来,李显的儿子李重润,女儿永泰郡主和魏王武延基密谋反对二张专政,结果此事泄露后,张易之向武则天告了三人一状。按说,李重润、永泰郡主是武则天的亲孙子,武延基是亲侄孙。无论怎么看,武则天都会站在亲人一边。

但是武则天着实是非常之人,在争端中,他偏向于二张兄弟,并将李重润、永泰郡主和武延基全部处死。(按永泰郡主墓志铭和尸骨残片记载,她可能是因难产而死)

作为一个政治家,武则天首先在意的,就是自己的权力。李重润、永泰郡主和武延基虽然是至亲,却胆敢反对自己视为左膀右臂的张氏兄弟。很显然,他们是在干犯武则天的权力。因此,武则天才不顾亲情,将他们诛杀。

此外,从深层来想,武则天这样做实际也是在保全娘家,促进李氏和武氏的联合。这是因为,若想让两个敌对的势力进行联合,最好的办法就是制造一个共同的敌人。二张势力的出现威胁到了两家的利益,李武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必定暂时调和,他们会分割权力,在实现新平衡后转向共同对付张氏兄弟。

此外,“二张”以非常态身份走进政治历史舞台,肯定会招致各种非议与敌视。朝臣们也会暂时放下对武氏集团的敌视,转而对抗张氏兄弟。

705年,也就是武则天结识张氏兄弟8年后。张柬之等人发动神龙革命,诛杀了张易之和张昌宗,同时将武则天赶下了台,立李显为皇帝。实际上,张柬之等人之所以能成功,离不开李显、武三思等人的默许和帮助。

李显复位后,张柬之等人扬言:“吕禄吕产尚在!”实际就是暗示李显,将武三思等人一同诛杀,彻底铲除武氏集团。但令人惊讶的是,李显不仅没有杀掉武三思等人,反而将他们委以重任。武则天虽然下台了,去世了,但是她所倡导的“李武联合”却留下了。相反,发动神龙革命的张柬之等人倒是陆续遭到贬官,死于流放之中。

武则天死后,武氏集团仍旧与李氏分享着权力,快乐地做着王爷。即使他们最终从历史舞台上消失,也避免了像吕氏一样被一网打尽。

武则天利用张氏兄弟服侍自己,利用他们把持朝政,最后又将他们变成了实现李武联合的祭品。两个男宠死了,有什么可惜?不得不说,她8年的布局真是棋高一着,不愧为中国唯一的女皇帝。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曾国藩治家“三字经”绝对经典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曾国藩把一个人的成功分为三个阶段,用三个字概括,即,“志、识、恒”三要素。他从读书人的角度出发,辩证地谈了“志、识、恒”三者之间的关系。认为,因为读书人有志向,所以才与俗不同;因为有学识,所以眼界应当开阔;因为有恒心,所以才能把事情做成。从这些观点可以看出,曾国藩把自己的人生看作一个系统,把一个人成

  • “银生楚山曲,金生鄱溪滨”:鼎盛一时的唐代银器制造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银生楚山曲,金生鄱溪滨。南人弃农业,求之多苦辛。披砂复凿石,矻矻无冬春”,白居易这首诗描述了唐人开采银矿的情景。唐代金银器制作原料产地很多,主要有陕州、宣州、润州、饶州、衢州等,多集中在南方地区。唐代灰吹法已经得到应用:用上等的炉灰,先做成灰窠,将含银的铅砣置其中,加热使之熔化后,铅渗入灰中而银

  • 清朝历史上的5件奇事,只有一个被揭开,其余几个至今没有定论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1:太后下嫁皇太极死的早,在清军入关以前突然猝死,后来掌权的就是孝庄太后和年轻的顺治皇帝,刚刚建立的大清基业,还有很多困扰等待去处理,这样的情况下,单单凭母子二人是无法解决的,所以借助了皇叔多尔衮,我们从很多电视剧和小说里面都能知道,很多都把他俩写成了情侣,当时的话,他俩成亲还真可能实现,当时女真人

  • 为什么唐朝要设立史馆修史?目的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将二十四史视为正史,虽然到清朝才真正地明确下来,但其实唐朝以后的统治者已有这个思想倾向了。唐朝设立史馆,由宰相监修前代史,以后形成制度,即当一个新朝建立的时候,都要修前朝史。修史的目的,一是总结前朝兴亡的经验教训,二是通过书写历史来宣布自己的胜利,证明本朝的合法性。唐朝以后的封建王朝,对修史工作都

  • 为什么说清朝整体强于明朝?承认历史的进步,很难吗?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治乱兴衰是封建历史循环往复的铁律。从夏商到明清,或是超过300年的长寿王朝,或是昙花一现的短命政权,都逃离不了盛极必衰、否极泰来的规律。任何一个朝代都要经历大治与大乱,历史就是在这种状态下滚滚前进。两个朝代放在一起比较,实际上是没有太大的可比性。非要比的话,只能从物质价值上比较,比如版图大小、人口多

  • 唐太宗为什么在晋史遍地开花的时期,还要再修一个自己的版本呢?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晋书》是前六朝史中最晚“出生”的,是什么原因让唐太宗忽然想在晋史遍地开花的时期,还要再修一个自己的版本呢?只是为了完成帝王生涯中的业绩指标吗?他重修《晋书》的初衷和目的是什么?我们先看看晋朝处于一个什么时期。晋武帝司马炎篡曹魏而立,随后又发水陆两军灭亡东吴政权,终于完成历史使命,终结了三国这个分

  • 他是扬州八怪之一,为朋友解围的诗竟成了绝唱,留下一段佳话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金龙是浙江钱塘人(今天的杭州市),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比郑板桥大六岁。金农虽为“扬州八怪”中的大画家,但他却犹以诗词见长。郑板桥之所以独与金农最为交好,是他非常赞赏金农的才气和人品,为此他曾写下过“杭州只有金农好”的诗句。金农自幼就聪明好学,非常喜欢写诗,在他少年的时期

  • 商标申请也有不少禁忌!王宝钏、李白被注册为商标,蹭历史名人热度也要有个度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王宝钏”商标被注册 近日,“王宝钏挖野菜”成为网络热梗。影视剧中王宝钏挖野菜的片段在各大平台上广泛传播,频频“出圈”,甚至被尊为“恋爱脑祖师奶”,成为劝“恋爱脑”闺蜜的反面教材。在成为“恋爱脑”代言人的同时,王宝钏身上的流量密码价值也被有心之人所窥探。据悉,王宝钏已被申请为商标,一个是广州某科技公

  • 顺治真的是出家了?康熙后来在丰泽园种植水稻,似可说明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康熙王朝》中关于康熙皇帝的大事件基本都是以历史实际事实为依据拍摄的,但也穿插了许多民间的传说。其中有一段关于康熙皇帝父亲顺治皇帝生死之谜的传说,也被拍了进去。顺治皇帝生前迷恋佛教,后因他所宠爱的鄂贵妃患天花不治而亡,从此看破红尘,无心朝政。在五台山和尚行森的引诱下决心出家。群臣劝谏和亲情都沒有能打

  • 15万高句丽人来袭,唯独薛仁贵穿白袍迎敌,李世民大喜:这仗稳了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伟人曾说:“自古能军者无出李世民之右者!”而李世民,确实是中国有史以来,最会打仗的皇帝。他弱冠从军,三年平定群雄。又用十数年时间,陆续平定东突厥、吐谷浑、高昌、薛延陀等强敌,为大唐帝国拓展了万里疆土。从军事风格上来说,李世民喜欢身先士卒,兵行险着,以谋略取胜。因此在战争中,李世民屡次身犯险境,几乎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