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银生楚山曲,金生鄱溪滨”:鼎盛一时的唐代银器制造

“银生楚山曲,金生鄱溪滨”:鼎盛一时的唐代银器制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2665 更新时间:2024/1/22 2:06:52

“银生楚山曲,金生鄱溪滨。南人弃农业,求之多苦辛。披砂复凿石,矻矻无冬春”,白居易这首诗描述了唐人开采银矿的情景。唐代金银器制作原料产地很多,主要有陕州、宣州、润州、饶州、衢州等,多集中在南方地区。唐代灰吹法已经得到应用:用上等的炉灰,先做成灰窠,将含银的铅砣置其中,加热使之熔化后,铅渗入灰中而银留在窠上。利用的是铅易氧化,银较难氧化的特点,将炼银时中间产物(银铅合金)中的铅氧化成“灰”,而将银分离出来。白有诗“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便是当时冶炼银铜工作的写照。种种客观有利条件,让唐代银器制造业实力雄厚、原料充足。中国古代银器皿的兴盛始于唐代,而金银器皿代表了金属工艺的最高水平。

波斯的萨珊朝曾造就了银器发展的鼎盛时期,对亚洲地区的金银器面貌都产生过影响,中国出土的唐代前期部分银器在造型和纹饰上受其影响,出现了中国传统器型中少见的高足杯、带把杯、多曲长杯以及各种风格样式的壶盘盒,晚期则继承了中国传统铜器、陶瓷器和漆器的器型。

唐代银器从器物种类来说,可以分为盛食器、容器、饮器、药具、装饰品、日用杂器及宗教用器。金银器作为皇帝颁赐下臣、民族交往及下臣进奉的重要之物,由专司金银器制作的官方部门出品。

近代考古发掘中,唐代金银器皿被大量发现,其中最主要的有3批:一是1970年西安家村窖藏出土碗、杯、敝、壶、盒、匦、香囊、钗、炉、梳背等金银器270件;二是1983年江苏丹徒丁卯桥窖藏出土的论语玉烛龟形酒筹筒、酒令筹、盒、盆、茶托,碟、盘、杯、注子、瓶、蒙炉、锅、箸、匕、钗、镯等银器956件;三是1987年陕西扶风法门寺出土金银器121件,其中有日生活用品如盆、盒、茶罗子、碗、碟、香炉、香囊、茶碾子、笼子、盐台、风炉、灯、臂钗、香宝子、箸、匙等,另有与佛教有关的造像及法器,如菩萨像、香案、舍利棺、宝函、阔伽瓶、锡杖、如意、钵盂等。其中,何家村金银器反映了盛唐时期北方金银工艺的成就,丹徒丁卯桥银器和法门寺金银器(除少数外)分别代表了晚唐时期江南地区和北方地区金银工艺的水平。

法门寺出土的鎏金银香囊采用与陀螺仪相似的原理,在任何角度,均可以使圆环内的香盂处于水平位置,构思极为精巧,是古代工匠物理思维的体现,而丹徒丁卯桥窖藏出土的“论语玉烛”龟形酒筹筒,则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有趣细节。唐代酒宴上盛放酒令筹的筒称为玉烛,筹上刻有玉烛录事。令筹由专人负责管理,宾主行令时,把令筹递到其面前供抽取,抽看后决定谁饮酒,唐人有诗:“玉烛抽看记饮巡。”丁卯桥出土的酒令筹共50枚,内容分上下两部分,上段为《论语》辞句,下段为行令内容用以规定饮酒对象,如主、大户、客、多语者等。这种《论语》酒令蕴含一定化知识色彩,应当属于唐代社会上层酒局中流行的雅令。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清朝历史上的5件奇事,只有一个被揭开,其余几个至今没有定论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1:太后下嫁皇太极死的早,在清军入关以前突然猝死,后来掌权的就是孝庄太后和年轻的顺治皇帝,刚刚建立的大清基业,还有很多困扰等待去处理,这样的情况下,单单凭母子二人是无法解决的,所以借助了皇叔多尔衮,我们从很多电视剧和小说里面都能知道,很多都把他俩写成了情侣,当时的话,他俩成亲还真可能实现,当时女真人

  • 为什么唐朝要设立史馆修史?目的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将二十四史视为正史,虽然到清朝才真正地明确下来,但其实唐朝以后的统治者已有这个思想倾向了。唐朝设立史馆,由宰相监修前代史,以后形成制度,即当一个新朝建立的时候,都要修前朝史。修史的目的,一是总结前朝兴亡的经验教训,二是通过书写历史来宣布自己的胜利,证明本朝的合法性。唐朝以后的封建王朝,对修史工作都

  • 为什么说清朝整体强于明朝?承认历史的进步,很难吗?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治乱兴衰是封建历史循环往复的铁律。从夏商到明清,或是超过300年的长寿王朝,或是昙花一现的短命政权,都逃离不了盛极必衰、否极泰来的规律。任何一个朝代都要经历大治与大乱,历史就是在这种状态下滚滚前进。两个朝代放在一起比较,实际上是没有太大的可比性。非要比的话,只能从物质价值上比较,比如版图大小、人口多

  • 唐太宗为什么在晋史遍地开花的时期,还要再修一个自己的版本呢?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晋书》是前六朝史中最晚“出生”的,是什么原因让唐太宗忽然想在晋史遍地开花的时期,还要再修一个自己的版本呢?只是为了完成帝王生涯中的业绩指标吗?他重修《晋书》的初衷和目的是什么?我们先看看晋朝处于一个什么时期。晋武帝司马炎篡曹魏而立,随后又发水陆两军灭亡东吴政权,终于完成历史使命,终结了三国这个分

  • 他是扬州八怪之一,为朋友解围的诗竟成了绝唱,留下一段佳话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金龙是浙江钱塘人(今天的杭州市),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比郑板桥大六岁。金农虽为“扬州八怪”中的大画家,但他却犹以诗词见长。郑板桥之所以独与金农最为交好,是他非常赞赏金农的才气和人品,为此他曾写下过“杭州只有金农好”的诗句。金农自幼就聪明好学,非常喜欢写诗,在他少年的时期

  • 商标申请也有不少禁忌!王宝钏、李白被注册为商标,蹭历史名人热度也要有个度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王宝钏”商标被注册 近日,“王宝钏挖野菜”成为网络热梗。影视剧中王宝钏挖野菜的片段在各大平台上广泛传播,频频“出圈”,甚至被尊为“恋爱脑祖师奶”,成为劝“恋爱脑”闺蜜的反面教材。在成为“恋爱脑”代言人的同时,王宝钏身上的流量密码价值也被有心之人所窥探。据悉,王宝钏已被申请为商标,一个是广州某科技公

  • 顺治真的是出家了?康熙后来在丰泽园种植水稻,似可说明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康熙王朝》中关于康熙皇帝的大事件基本都是以历史实际事实为依据拍摄的,但也穿插了许多民间的传说。其中有一段关于康熙皇帝父亲顺治皇帝生死之谜的传说,也被拍了进去。顺治皇帝生前迷恋佛教,后因他所宠爱的鄂贵妃患天花不治而亡,从此看破红尘,无心朝政。在五台山和尚行森的引诱下决心出家。群臣劝谏和亲情都沒有能打

  • 15万高句丽人来袭,唯独薛仁贵穿白袍迎敌,李世民大喜:这仗稳了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伟人曾说:“自古能军者无出李世民之右者!”而李世民,确实是中国有史以来,最会打仗的皇帝。他弱冠从军,三年平定群雄。又用十数年时间,陆续平定东突厥、吐谷浑、高昌、薛延陀等强敌,为大唐帝国拓展了万里疆土。从军事风格上来说,李世民喜欢身先士卒,兵行险着,以谋略取胜。因此在战争中,李世民屡次身犯险境,几乎送

  • 康熙27年发生了什么?四个宰相四个尚书受到处置,官员牵扯无数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一个名叫郭琇的御史,当着满朝文武和康熙皇帝的面呈上了一纸弹劾当朝大学士明珠的奏章,而这位大胆的御史应该没有想到,其后果是有四个大学士、五个尚书一级的官员被革职查办,而牵扯其中的其他官员更是不计其数。这个名叫郭琇的御史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竟然有如此之大的胆量,弹劾相当于宰相的大学士?奏章中他又究章写

  • 小兵持一杆奇怪兵器,一人杀敌数百,李世民大喜:快赏他30个小妾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征兵令一出,天下壮士赢粮而景从,其中便包括躬耕于河东道绛州龙门县的薛仁贵。薛仁贵本是南朝猛将薛安都的后裔,不过到薛仁贵时,家道已然中落。然而,薛仁贵虽出身贫寒,却继承了其祖宗的健壮体魄。据民间传说,薛仁贵力大无穷,一个人能干十几个人的活,但饭量却是旁人的数倍。因此,薛仁贵虽然能力出众,但因胃口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