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这108将中,哪些主角争议大,吴用一定会上榜。
很多人以为,吴用除了坑人上山,没别的本事。这话是不客观的,因为从帮助晁盖智取生辰纲,到最后吊死在宋江墓前,吴用出了很多计策,鲜有失手,他的计策成功率很高,比朱武强。在水浒中,吴用完全是一流谋士。
很多人并没有分析过,更没有看到吴用和朱武的差距,所以一味地骂吴用。甚至,还说吴用的名字就是“无用”之意,这就是过度解读了。
很多人还说,招安之后,在攻打辽国时,吴用曾经劝宋江投降过。吴用有叛国的想法,这是吴用的人生黑点。
其实,这事儿完全就是断章取义。先来看看,吴用当时怎么对宋江说的。
吴用答道:“……目今宋朝天子,至圣至明,果被蔡京、童贯、高俅、杨四个奸臣专权,主上听信。设使日后纵有成功,必无升赏……若论我小子愚意,弃宋从辽,岂不为胜,只是负了兄长忠义之心。”——《水浒传》
那么,吴用为什么这么说呢?
原来,当时宋江率领好汉及大军正在攻打辽国。宋军想拿下霸州,双方正在鏖战。辽国有点扛不住了,欧阳侍郎得知宋江等人是草寇出身,现在受了招安,决定拉拢宋江。他作为来使,到宋江营中,劝降宋江,许以高官厚爵等。
宋江当然不会投降辽国,但他假意答应了,目的是麻痹对手。
其实吴用从来没想过要投降辽国,他早有计策,只是听宋江答应了欧阳侍郎,一时摸不透宋江,所以才试探性地让宋江投降辽国。
这时候,宋江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宋江听罢,便道:“军师差矣!若从辽国,此事切不可提。纵使宋朝负我,我忠心不负宋朝。久后纵无功赏,也得青史上留名。若背正顺逆,天不容恕!吾辈当尽忠报国,死而后已!”——《水浒传》
从宋江这话可以看到,宋江自始至终都忠于朝廷,忠心于皇帝,他也做了最坏打算。即便以后没有功劳和封赏,纵然朝廷(里的奸臣)害死他,他也无怨无悔。尤其是“尽忠报国”四个字,完全跟后来的岳飞一样。
吴用听宋江这番话后,知道了宋江的心,于是献出计策。
后来,宋江利用吴用的计策,先是诈降,而后与卢俊义里应外合,攻占了霸州。欧阳侍郎回去后,差点被皇帝给斩了。
所以说,吴用劝宋江投降辽国,根本不是他本意。他只是担心宋江投降,故意用这话来试探宋江。当然,宋江也没有投降辽国的意思,他对大宋和皇帝,始终忠心无二,也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吴用有出计让李逵害死小衙内的污点,但劝宋江投降辽国,不是他的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