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有位女英雄,英勇善战,杀得倭寇屁滚尿流,还被皇帝封为大官

明朝有位女英雄,英勇善战,杀得倭寇屁滚尿流,还被皇帝封为大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93 更新时间:2024/2/7 16:29:52

这些将领中,有大名鼎鼎的戚继光,他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了多年为虐沿海的倭患,确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还有俞大猷这位抗倭名将,一生与倭寇作战,战功显赫,率领“俞家军”能将敌人吓退,他和戚继光并称为“俞龙戚虎”,共同扫平了为患多年、趁机作乱的伪倭寇。

俗话说:“巾帼不让须眉”,除了这些个意气风发的男的抗倭名将以外,嘉靖时期也出现了一位抗倭巾帼英雄,她就是瓦氏夫人,本姓岑,是壮族人民。她这一生,无论是政治上,还是军事上,都有着伟大的功绩,其政事策略、用兵战略完全不输男儿。她能够被百姓所敬仰,能够流传千古,更多被提及的就是她统兵抗倭的事迹。

在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倭寇放肆侵扰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导致沿海地区民不聊生。明廷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委派兵部尚书张经征调广西壮族土官所属的“俍兵”和其他少数民族的部队前往东南沿海抗倭。

而征调的广西壮族“俍兵”中,本是由瓦氏夫人的曾孙土官岑大禄、大寿领兵出征,但是瓦氏以大禄等年幼不能担任军职,请张经允许她亲自带兵前往前线征倭。张经知道瓦氏有胆略、有威望,便准其所请,并授予“女官参将总兵”军衔。

当时的瓦氏已经58岁高龄,她不顾自己的身体,亲率广西6000俍兵驰骋千里奔赴抗倭第一线,她立下决心:“誓不与贼俱生。”战场上,形式万变,在她奉令到漕泾镇截击倭寇时,由于敌众我寡,她和她的军队被敌方重重围困。这时,瓦氏夫人十分愤怒,纵马冲锋陷阵,亲自披发舞刀,在阵仗中浴血奋战,连歼敌兵,终于突出了重围,让整个军队得以重生。

瓦氏的几个儿子和孙子都在抗倭战争中牺牲;瓦氏率狼兵在金山卫大战倭寇,毙敌4000余人;在江泾(今浙江嘉兴北)一役中,联合湘西“土兵”大败倭寇,获得抗倭以来一次重大胜利。瓦氏夫人打破了倭寇不可战胜的神话,为保国安民立下了赫赫战功,被明嘉靖皇帝封为“二品夫人”。

然而,事情发展并不会这么顺利,在抗倭取得节节胜利,形势顺利发展的关键时刻,总领抗倭的总督大臣张经被陷害入狱,致使抗倭军队失去了得力的统帅。为此瓦氏夫人含愤患病,特此告假还乡。瓦氏回到田州以后,不久,瓦氏夫人病逝于田州土司府署,享年59岁。58岁的瓦氏夫人还奋战在沙场上,一年之后,却西去了,让人心中不得不存有遗憾。

瓦氏夫人的一生取得了不凡成就,她的抗倭爱国精神,永远值得我们中国人民缅怀!

参考资料:《明史纪事本末·沿海倭乱》、《广西通志·卷八十八》、《倭变事略》、《广西史稿》、《镇安府志》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唐朝覆灭时有多惨?皇帝被杀,九名皇子被勒死,30位大臣投尸黄河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唐朝曾经是一个国泰民安的年代,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期,是一个包容开放的王朝,璀璨的中华文明在唐朝达到了顶峰。在唐朝近290年的历史中,迎来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的王朝鼎盛时期,曾一度屹立世界之巅,唐都长安也曾成为世界瞩目的国际大都市。然而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安史之乱后,藩

  • 是联蒙灭金,还是助金抗蒙?这可难坏了南宋君臣,多亏猪对手金人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宋蒙联合抗金、灭金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1、宋蒙接触的缘起 这是宋、蒙古、金鼎足而三的民族政权力量重新组合的过程。它们分别是迅猛崛起的蒙古,衰败而受蒙古紧逼的金朝,以及虽很虚弱但仍具一定实力的南

  • 唐太宗晚年废掉太子和魏王,扶李治上位,他何至于这么极端?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以上这一段,看得人十分迷惑。换一个太子,皇帝有的是办法,何至于寻死觅活的呢?而且看这情况,似乎是唐太宗在求长孙无忌同意自己立李治,长孙无忌一点意见都没有。事实真的是如此吗?作为唐太宗的另外两个儿子,原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又是为什么会退出这场权力的争夺呢?李承乾的废立之路李承乾是唐太宗和长孙皇后的长

  • 硬抗蒙古铁骑45年时间的南宋,为何无法摆脱覆灭的命运?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的南宋所以能够坚持如此长的时间,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一来,地缘战略上南宋常年经营江北一线,使得蒙古大军很难找到突破口。再者,从历史大背景上来看,长久以来崇尚宽仁的国策,使得大多数南宋君民异常重视名节,以至于在南宋陷入危难之际,大多数人都自觉主动地为朝廷效力,这对于延缓南宋灭亡来说有着极其现实的意

  • 武则天退位时群臣欢呼,只有一人低头痛哭,1年后没哭的人全死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女皇武则天,从李家人手里抢下江山,势必会被李家人记恨,这也是她最后被诸位大臣逼退位的缘由。然而,在这些大臣当中,有一个大臣虽也参与其中,可事后却低头痛哭,这是为何?一年之后,那些逼迫武则天退位的大臣都死了,唯独他没死,这又是为何?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回顾那段历史吧。武则天的上位之路武则天家世显赫,出身

  • 朱标是怎么病死的?专家:“跟朱元璋杀功臣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毕竟朱标这个太子一直以来都饱受称赞,不管是当时明朝的文武大臣,亦或是朱元璋以及后世的史学家,都觉得朱标的确才华出众,各方各面都很优秀。朱标当年若是不死那么早,也就没有朱棣什么事了。关于朱标的死,史书上只是记载了他是病死的,但朱标死那会还算是壮年,好端端的为什么会得病?他是怎么病死的呢?一些专家在仔细

  • 唐朝盛世安禄山将长安攻占,处于上升时期,为何死在亲儿子手中?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安禄山是营州人,本来是姓康,名轧荦山,他的父亲可能是康姓胡人,母亲阿史德氏是一个突厥族的巫婆,因为他的母亲很多年都没有生出小孩,所以便去祈祷轧荦山,在长安三年正月初一的时候生下一子便取了这个名字。因为安禄山的父亲死得比较早,所以她从小就和母亲一起在突厥人部族生活。安禄山的母亲后来又改嫁给突厥将军安波

  • 从袁崇焕冒籍考试说起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沸沸扬扬都在说一个话题:放开“异地高考”。也就是说:非本地户籍人员的子女高考制度要改革。高考限定户籍,大家不要以为这是现代人发明的,实际上中国古代社会就存在这个问题,最著名的代表就是“袁崇焕冒籍”事件。说到袁崇焕大家都不感到陌生,自从电视剧、百家讲坛关于他的节目播出后,袁崇焕的名字就响彻大江南北

  • 唐玄宗强娶儿媳杨玉环,为何李瑁却甘愿戴绿帽,大臣也拱手支持?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古代讲求礼法,皇帝这么干,明显是违背礼法,悖逆人伦,那为什么没有大臣来阻止呢?大家肯定觉得是因为唐玄宗作为皇帝,前半生还是个明君,拥有极大的权力,所以大臣和李瑁都不敢反对,有这方面的因素不假,但更多的,其实还有两个原因。首先,唐玄宗给了大臣们和李瑁一个台阶下,他学习爷爷李治娶他奶奶武则天的做法,当时

  • 包拯儿子墓穴中出土一物件,被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彰显包拯美德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包拯是审案的包青天,其实,包拯也担任过外交官,他按照政府要求,出使过契丹,后来分别在刑部、兵部、工部任职过,做官一直做到了枢密副使。包拯1062年病逝于河南开封,后来被宋朝政府追封为了吏部尚书。当时的宋仁宗赐予包拯“孝肃”的谥号,这一谥号也是官方对包拯廉政思想的高度赞扬。我们今天通过包拯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