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世民登基之后,罗艺为何会选择举兵造反呢?

李世民登基之后,罗艺为何会选择举兵造反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916 更新时间:2024/1/26 6:42:39

罗艺在唐朝建立之初就投靠了太子李建成,是太子党的核心成员,是李世民头疼的对手。

但李世民竟然还封他为开府仪同三司,属于一品大员,食邑1200户,要知道参加了玄武门之变的核心成员长孙无忌尉迟恭等人是1300户。

而李世勣是900户,秦叔宝是700户,可以说李世民给罗艺的封赏甚至超过很多参与玄武门之变的功臣了。

按理说,这是一个不错的征兆,李世民如此高规格封赏他,是不是意味着打算放过他?

很显然,真相并不是这样!

罗艺尽管被封赏之后,依旧是寝食难安,因为他太了解李世民这个人了。

李世民向来是有恩必报、有仇必复的人,更何况还有更严重的事情摆在那里。

其一

自己和李世民曾经结下梁子,而且还很深!

这俩人儿是怎么结下梁子的呢?这事儿还得从李世民平定中原的战争说起。

在李世民平定刘黑闼之战中,在洺水决战,李世民玩儿了一招关羽水淹七军的办法,放水淹了刘黑闼大军,因此大败刘黑闼。

但水火无情,那水它是没有眼睛的,在淹了刘黑闼军队的同时,也把唐军的一部分也给淹了,而这部分被淹死的唐军大部分是罗艺的部队。

世民度黑闼粮尽,必来决战,乃使人堰洺水上流,谓守吏曰:“待我与贼战,乃决之。”——《资治通鉴》

最关键的是这一句:待我与贼战,乃决之。就是说等唐军与敌军交战时,决堤泄洪,既然是两军交战正酣时决的堤,那唐军肯定有不少被淹的。

而罗艺的主力部队也在这里面:

三月,世民与李艺营于洺水之南,分兵屯水北。——《资治通鉴》

值得注意的是,罗艺投靠李渊后被赐李姓,纳入皇族,所以罗艺=李艺。

从此,李世民算是和罗艺结下梁子了,后来罗艺放弃李世民,投靠太子李建成也情有可原。

第二次结下梁子

李世民麾下的人曾经到罗艺营帐中,具体干啥不知道,但罗艺竟然无故把这些人给打了一顿。

这事儿后来被捅到李渊那里,但只是小惩大诫了一番,没过多久李渊对他又十分亲密。

艺自以功高位重,无所降下,太宗左右尝至其营,艺无故殴击之。高祖怒,以属吏,久而乃释,待之如初。——《旧唐书.太宗传》

但其实如果理性分析,罗艺是不可能愚蠢到无故殴打李世民的人的,作为一个征战多年,盘踞一方的大将,罗艺此人有很强的军事才华和政治头脑。

李世民是李渊的次子,战功赫赫,罗艺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都没理由去公开得罪,给自己找麻烦。

但终究还是打了,甭管是为什么打的,反正人是打了,跟李世民又结下梁子了。

第三次结下梁子

李世民和太子李建成争夺储君之位时,罗艺作为太子党核心成员,又是镇守一方的大将,他手下的精锐骑兵战斗力十分强悍,仅次于李世民的玄甲军。

为了帮助太子李建成充实力量,他直接从自己的部队中抽调300名精锐送给李建成,他手下的大将薛万彻、薛万均也直接送到太子府效命。

从此以后,李建成的太子府,人才济济,文臣武将丝毫不输于李世民的秦王府,甚至很多地方是超越李世民的。

这其中,罗艺功不可没,要知道那300精锐骑兵战斗力是很强的,薛万彻更是唐朝初年的著名大将,曾经攻破高句丽,十分厉害。

建成擅募长安及四方骁勇二千馀人为东宫卫士,分屯左、右长林,号长林兵。又密使右虞侯率可达志从燕王李艺发幽州突骑三百,置宫东诸坊,欲以补东宫长上,为人所告。上召建成责之,流可达志于巂州。——《资治通鉴》

有了这些,李建成才有充足的力量对抗李世民,而且给李世民带来了不小的麻烦,最大的梁子就此结下。

其二

罗艺在唐朝一统天下后,由于突厥害怕罗艺的威名,所以派他去镇守泾州。

这事儿跟李世民要杀他有何关系?

罗艺是带着本部兵马镇守泾州的,他是太子党的核心成员,是李建成的重要外援,一旦京师有变,他可以带兵进京帮助太子。

李建成也是个聪明人,他懂得兵权的重要性,所以结交了不少有兵权的大将,其中罗艺就是最核心的。

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后,接着要干的事情就是清除太子党残余势力。

罗艺作为手握兵权的太子党大将,必然成为被清理的对象。

但李世民刚刚登基,过分地杀大臣,会引发不满,动摇自己的根基。

世民兄不愧是个聪明人,他想到了一个绝好的办法,逼这些人造反,只要这些人造反,自己就有充分的理由杀掉他们,以达到号令天下,莫敢不从的境地。

李世民的第一步,还不是动罗艺,毕竟此人太生猛,而是选了另一个不太猛的人动手,这个人谋反被杀后,罗艺才更加发慌,最终走向谋反之路。

这个人就是李瑗,他是李渊的侄子,唐朝一统中原后,被李渊派去幽州任都督,镇守一方。

值得注意的是,李渊担心他一个人应付不来,还派了一名副手王君廓辅佐他,这个人是关键。

因为李瑗是李建成太子党的核心成员,王君廓确是李世民的人!

玄武门之变后,朝廷派人要求他即刻进京,这下李瑗就慌了,李建成被杀,自己是太子党骨干,此刻召自己进京,是不是要对自己动手?

就在此刻,间谍王君廓先生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去劝说李瑗谋反,说太子被杀,如今召你进京,明显要对你动刀啊。

现在你手握数万大军,不如举兵起事,方可保全,于是李瑗就这样落入圈套。

先把朝廷使者崔敦礼囚禁起来,再去集结部队,结果在实施的过程中,王君廓暗中把崔敦礼释放,并集结自己本部人马,迅速出兵,并告诉所有人,李瑗谋反,大家跟着我去灭了他。

就这样,还没来得及集结部队的李瑗就此失败被杀!

太子建成谋害秦王,密与瑗相结。建成死,诏遣通事舍人崔敦礼驰驿召瑗。瑗心不自安,谋于君廓。君廓欲取瑗以为功,乃说曰:“大王若入,必无全理。今拥兵为数万,奈何受单使之召,自投罔罟乎!”因相与泣。瑗曰:“我今以命托公,举事决矣。”乃劫敦礼,问以京师机事;敦礼不屈,瑗囚之,发驿征兵,且召燕州刺史王诜赴蓟,与之计事。——《资治通鉴》

此事一出,罗艺就更紧张了!

他每天都在担心,下一个会不会轮到自己,日日寝食难安,每天过得就猫爪挠心一样。

自己随时都有被除掉的危险,日日担心,在这种煎熬中等了半年后,罗艺终于忍无可忍了,与其坐等被干掉,不如先发制人。

于是,罗艺反了!

贞观元年,罗艺借阅兵为名,集结部队,谎称接到密诏入朝,随即带着军队开向豳州。

豳州主官赵慈皓听说燕王罗艺路过,出城迎接反被罗艺扣下,顺便接管了豳州城,竖起大旗谋反。

李世民听说后,当场就派出长孙无忌、尉迟恭出兵平乱,但两人刚到豳州时竟然发现罗艺早就被打败了。

原来赵慈皓被囚禁后,秘密联系了城中统军杨岌,杨岌当时在城外,虽然这事儿被罗艺发现了,但他当机立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出兵袭击了罗艺。

还没反应过来的罗艺瞬间全军溃败,罗艺丢下老婆孩子,率领几百起兵逃亡突厥,中途被部下所杀。

至此,罗艺全家被诛,罗家故事到此终结!

至于小说里那个靖边候罗艺,冷面寒枪罗成,扫北王罗通,纯属编造,切勿当真。

总结

1、罗艺之所以谋反,实在是因为跟李世民结下的梁子太深,早在李世民四下征战时就结下梁子。

到后来又倾其全力帮助李建成,又是送精锐骑兵又是送统兵将才的,实实在在给李世民造成了打击。

而李世民给他封大官,食邑1200户,更像是为了稳住这位手握兵权的大将,先除掉那些不太厉害的,下一个再干掉他。

2、罗艺打了李世民的人,这事儿史书上说得很模糊,并未道明真正原因。

罗艺与李世民决裂很可能是从这次事件中开始,因为此后,罗艺不遗余力地帮助李建成扩充实力。

3、对于罗艺这样的高级人才,又是猛人,李世民不可能错过,应该拉拢过,但没成功。

罗艺和李世民之间的梁子,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不就是淹了自己的部队嘛,找李世民要点报销抚恤一下属下不就完了。

但是最终还是站错了队,走到了李建成那一边,哪怕是像李靖、李世勣之类的保持中立,也不至于最后招致杀身之祸。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明代早期青花瓷学习入门笔记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目前为止,还未发现带明代洪武纪年款的官窑瓷器实物。从传世器物和出土实物来看,洪武朝的青花瓷各方面都继承了元代风格,但已有逐渐摆脱元代壮硕的趋势,孕育着以造型秀美飘逸著称于世的永乐瓷器雏形。洪武青花常见的器型有盘、碗、梅瓶、玉壶春瓶等。青花纹饰线条粗疏豪放,装饰布局仍有元代多层装饰的遗风,题材变化不大

  • 李世民准备把女儿嫁给55岁的尉迟恭,尉迟恭听完后直接告老还乡了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据传,尉迟恭面黑如炭,李世民经常亲密地喊他“老黑”。自从归降于唐后,尉迟恭就对李世民忠心耿耿,前前后后一共救了李世民三次,也正因如此,李世民对尉迟恭非常信任。然而,习惯了在战场上直来直往的尉迟恭,在朝堂上却并不习惯。尉迟恭十分耿直,性格粗旷,为人不够圆滑不说,还自负功高,不将其他文臣放在眼里。就连声

  • 行走在如今的杭州,触摸那些南宋城市记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近900年前的城中烟火钱塘自古繁华,宋时的杭州就是座充满烟火气的城市,一年十二个月各有食俗,非常有仪式感↓↓正月孟春:岁节家宴、立春日迎春春盘、人日煎饼会; 二月仲春:社日社饭、南湖挑菜(挑菜是一种融合了品尝时鲜蔬菜与游戏酬乐的习俗,预先准备好花斛,斛上放生菜、荠花等菜品,斛下用红丝系罗帛小卷,宾客

  • 李世民问:大唐王朝何时会亡?袁天罡:猪上树时,200多年后应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值得一提的是,曾经唐太宗也问过袁天罡大唐的国运如何,袁天罡回答:“猪会上树时,唐朝才会灭亡。”听到这句话后,李世民本以为李唐会一直延续下去。岂料,在百年之后,袁天罡的预言真的实现了,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一、李世民与贞观之治公元598年,李世民出生。4岁的时候,有一位相面的人来到了李家,在看到李世民

  • 李世民登基后是怎么处理貌美的嫂子和弟妹的?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历朝历代的王位争夺历程都是充满了传奇色彩的,自相残杀也是常有发生的,就比如清朝时期康熙皇帝的九个儿子为了争夺皇帝之位,九位兄弟为了皇位做出了很多令康熙帝伤心的事,实在是令亲人痛苦。唐朝李世民为了皇位更是在大庭广众之下杀害了自己的大哥和弟弟,史称玄武门之变,那么李世民登基之后又是如何处理哥哥的妻子和弟

  • 撒马尔罕、朱元璋与南京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这幅明宫廷画师所画狮子,或是对撒马尔罕送给明政府狮子的真实描绘。古都撒马尔罕作为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拥有2700多年的历史。如今,这里要再度写下历史。2022年9月15日到16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在乌兹别克斯坦古城撒马尔罕举行。 撒马尔罕、朱元璋与南京文 | 臧磊 来源 |

  • 李渊的四个儿子,把他们的名字连起来读,暴露李渊的野心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其中仅封建社会就跨越了三千多年,这段时间之内,我国的古代社会迎来了发展的巅峰时刻,随着时代的演进,中央的权力越来越集中,尤其是到了明清时期,中央的权力差不多到达顶峰,在这段漫长的历史之中,出现了许多影响力遍及世界的盛世局面。比如汉朝时期的大一统,隋朝时期的开皇之治,这些盛世局面的出现离不开当时相当重

  • 李世民终其一生也解决不了的东北问题,大唐和后世王朝也解决不了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在太宗李世民时期,大唐北境,设立六府七州,开疆叶尼塞河;大唐西境,设立安西都护府,征服高昌、焉耆和龟兹等西域诸国。但是,大唐的东北问题,却没有一个是太宗李世民时期解决的。不是李世民雄才不够,而是因为东北问题真的很难解决。与北方问题和西域问题相比,东北问题是一种质的不同。所以,天不假时,李世民在其有限

  • 朱元璋何以成功创造277年的朝代?明承元制和儒家化是根本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明承元制”和“儒家化”是朱元璋成功的根本所在元朝在儒家化过程中对吏治、税收、荒政等方面的应对失败才导致元朝灭亡。而作为元朝错误政策影响下的老百姓,朱元璋在推翻元朝过程中及成功后,对前朝的革新也进行了重要吸取从而实现了新的改革。朱元璋一方面继承了元朝的某些政策,一方面又更加系统、强硬地推行了元朝的一

  • 李世民下令让400名死囚回家,要求秋后自觉回来问斩,结果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虽然玄武门之变武力夺权得位不正,但在执政期间,李世民雄才大略对内宽赋薄税贤明治国开创了贞观之治,对外灭东突厥亲征高句丽,灭薛延陀,被西域诸国尊为“天可汗”。可以说,李世民的文治武功都是非常出众的,堪比秦皇汉武。可以说,在初唐,李世民创造了很多奇迹。但是在李世民创造的奇迹里面,释放死囚这一事件最具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