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为何讲不当位会有大灾祸?看了李后主、
宋徽宗的例子就知道了
在北宋开封府的一个深夜,神宗皇帝正在秘书省赏玩书画,其中一幅南唐后主李煜的画像令他唏嘘不已,神宗踟蹰回宫,正赶上小皇子瓜瓜落地的哭声。宫中于是有传言这龙脉一定是李煜托生…
果然,此人日后真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人还风流倜傥无比。该人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文艺巨匠宋徽宗赵佶,一个完全“不当位”的帝王。
因为他以无数生灵涂炭和国破家亡为代价,将自己修炼成为北宋乃至世界级的美学巨人。与此同时,他也是历史上少有的最风流昏君。
壹
文艺巨匠,用美学埋葬北宋
宋徽宗的“不当位”在于没有把精力用于治国理政和强兵上,相反,他动用皇权,推动绘画艺术时期空前发展繁荣,在政治上,重用北宋四大奸臣(蔡京、童贯、高俅、杨戬),随之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如大家熟悉的方腊起义、宋江起义,东北部边境又有金国虎视眈眈……
贰
历史悲剧的翻版
类似徽宗的帝王除了南唐后主李煜、南朝梁武帝、还有明朝的木匠皇帝等等。所以本篇以北宋的一个故事来说明易经文化中核心思想之“不当位”对于国人的重要警示作用。
叄
都当位的是哪个“卦”?
易经第63卦既济卦六个爻都是当位,表示事情已经做好,使命完成;而64卦,未济卦,六个爻都不当位……有人讲,那乾卦不是易经的第一卦,总该是最好的?其实不尽然,因为乾卦中有三个爻是不当位的。
此道理若放到社会上,指的是某人有那个能力、德行占着某个位置,做得好,有积极的作用,那就是当位,否则就是不当位。而上面的李煜、宋徽宗就是因为不当位而招致国灭身亡的惨痛结局,导致千万无辜百姓、兵卒、文臣和武将跟着他们陪葬。
撰文:道海浮游 审核:燕子、太元 ◎ 免责声明:以上部分图片、视频源自网络,若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