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王勃二丨天才少年郎之《滕王阁序》

王勃二丨天才少年郎之《滕王阁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152 更新时间:2024/4/7 0:22:55

出狱后一年,朝廷觉得王勃才华就这样被埋没有些可惜,也曾决定恢复他的官职,但两次遭遇都差点让他丢了性命,家人也跟着受了牵连,王勃对仕途不再报任何希望,能平安度过一生应该是他与家人最大的期望。

什么才华,什么振兴家族,年少时不谙世事许下的豪言壮志,都已成过眼云烟,能安稳的活着才是来这世间最大的幸事。

公元675年,王勃南下交趾探望父亲,经过南昌时正好赶上重阳节,又碰上新建的滕王阁竣工剪彩。

南昌的封疆大吏阎都督在滕王阁设宴,遍请天下才俊,要以滕王阁作序为题,写一篇有奖征文,意在向众人显摆一下他女婿的才华。

阎都督的女婿为这篇文章已经准备了好长的时间,就等着在众人面前大出风头,从此进入大唐的娱乐圈。

毕竟是封疆大吏,这样的事也不能做的太直白,场面话还是要说几句的。阎都督客气地对现场的来宾说:“各位来宾,纸笔都已准备好,哪位大才子来给这次盛会写篇序啊”?

大家都知道阎都督心里的小算盘,谁也不愿意去当出头鸟得罪阎都督,更何况即兴作文如果胸无点墨,才华也没有那么横溢的情况下,写得不好也有些打脸,到时不仅没能展示自己才华反而露了怯,所以大家都礼貌地表示了拒绝。

显然这个“大家”并不包括王勃。

就在阎都督正要递眼色让他女婿上前的时候,王勃大步向前一迈,大声说道“让我来”。好好的一场别人的秀,又被这个二愣子给搞砸了!

王勃就这样突然地迎来了他人生的高光时刻。

气氛尴尬至极,阎都督怎么也想不到会有这么不识趣的人,大老远的跑这儿搅了他的局坏了他的好事。越想越气的阎都督,袖子一甩离开了座位。

他心里想着:看你这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轻人怎么出丑,自不量力!但凡有一点不好,就再把自己女婿准备好的小作文拿出来,说不定会有更好的反响。

可是阎都督的如意算盘却打了个空,阎都督手下人实时转播,是一波比一波精彩。

王勃并不是后世评价中的年少轻狂、毫无情商,第一句就是:尊敬的阎都督、孟学士、王将军,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我路过此地,发现这里真是个好地方,位置优越,物产丰富,人才济济……

《 滕王阁序▪节选》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

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

刚听一句,阎都督只是不屑的“哼”了一声,觉得也没什么了不起嘛,听到“星分翼轸,地接衡庐”,阎都督开始有些专注和沉默了!

王勃接着写道:今天在这里相聚的各位,个个都是才俊,个个都闪闪发光。南昌在阎都督的治理下,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孟学士文采如蛟龙腾空,凤凰起舞,王将军胸中有宝,武库藏珍。

王勃面对滔滔江水,无边秋色,才思泉涌接着写到:“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落霞与孤雁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此句一出,全场掌声雷动!

阎都督知道这次宴请想推举他的女婿是不可能了,纯粹就是为王勃办的专场。

此时的王勃已经处于忘我的境界,每一句都是4K高清充满“人间值得”的风景大片。“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紧接着又是:“睢(sui)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在座的宾客,被王勃比着陶渊明、曹子建、谢灵运,把阎都督比作 爱才如命的刘皇叔。

此景此情,王勃眼含热泪,在场的人无不屏住呼吸,不敢惊扰王勃一丁点的思绪。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王勃一声长叹!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志存高远的挥洒只能跃于纸上!王勃多才多难的一生,又岂是旁人能深感一二的……

王勃又轻轻地一收: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意思就是说:各位,我刚才只是冒昧的写了几句引言,接下来请大家施展潘岳、陆机一样的才笔,各自写下最美的诗篇吧!

此篇一出,谁敢迎战?阎都督的女婿赶紧挤到了角落处。

《滕王阁序》有多出彩?

刚柔并济、委婉动人、辞藻壮丽、声韵铿锵、文气畅达,一气呵成!单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就足以名垂千年万载。773个字,用了20多个典故,为中华文化贡献了40个成语。虽是骈文,却堪称盛唐之声。

滕王阁也因为王勃的一诗一序留名青史,成为中国四大名楼之一。阎都督本是世间一过客,更是因为王勃而在千秋万代的历史长河里,留下了姓名。

王勃在南昌稍作停留后,继续南下探父之旅。经过将近一年的时间,王勃抵达交趾,见到了生活困顿的父亲。

不久后,王勃 起身返程,却死在了返程的风暴中。有人说,他是惊吓而死,也有说是跳海而死。这一年,王勃才二十七岁。

他是天才少年郎,却璀璨如流星。

少年得志入长安

不谙世事命多舛

文章绝伦传千古

天妒英才为哪般

其实每个人的生命转盘,都有特定的时间轴,也有属于自己的人生使命。也许王勃来这世上一遭,就是完成这千古奇篇《滕王阁序》,或者说《滕王阁序》用尽了王勃一生的运气!

当你读懂了王勃的《滕王阁序》,你就读懂了生命的无常、孤独和命运。“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说“命由天定”,还是“我命由我不由天”,好像都无可辩驳,最后都是在这世间,在变幻无常里护着自己的那一束光亮,或弱或明或暗,直到生命的终结。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成吉思汗见战将受重伤,看完伤后,他说:把他塞进牛肚子里去!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成吉思汗亲自来看望他,看过他布智儿的伤后,他让人把布智儿身上的箭拔掉。这下子,拔得布智儿血流满身,昏死过去。成吉思汗命人牵来一头牛,当场杀死,剖开牛肚子,说:把布智儿塞进牛肚子去。手下军士,不敢怠慢,急忙把布智儿塞进了牛肚子里。布智儿全身浸在牛肚子的热血之中,很快,他就苏醒过来,伤势也好多了。——原

  • 他是唐代有名的强盗,最后却成了诗人,还背上了“乱臣贼子”之名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苏涣生于中唐时期,他可以称得上是一位传奇诗人。纵观唐代诗人的大作,总能感觉到他们都有武侠梦,幻想自己“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且潇洒仗剑,能够“托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但真正带着凶器出门杀人放火、打家劫舍的,除了苏涣实在是找不出第二个人了。苏涣原是个愤青。一般意义上的愤青总爱嘴上发发牢骚,并不敢

  • 南宋很有骨气,为何依旧灭亡了?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南宋开国皇帝是赵构,他延续了宋徽宗一脉的品格,优柔寡断、贪生怕死,最终为了个人利益铲除了军事能人,加强了文官治国,以至于向仇敌称臣、年年纳贡。由于没有后代,赵构不得不将皇位传递给了赵匡胤一脉。原因很简单,并非找不到赵光义一脉,而是由于靖康之耻后,赵光义一脉大多数与被俘虏的宗亲千丝万缕,一旦传递不好,

  • 北宋开封府的一个深夜,神宗帝正在秘书省赏玩书画,南唐后主画像令他唏嘘不已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易经》为何讲不当位会有大灾祸?看了李后主、 宋徽宗的例子就知道了 在北宋开封府的一个深夜,神宗皇帝正在秘书省赏玩书画,其中一幅南唐后主李煜的画像令他唏嘘不已,神宗踟蹰回宫,正赶上小皇子瓜瓜落地的哭声。宫中于是有传言这龙脉一定是李煜托生…果然,此人日后真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人还风流倜傥无比。

  • 鲁菜中的老大,在唐朝吃了是要掉脑袋的,理由说出来很可笑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如果给我们每一个现代人一个穿越的机会,我相信选择去唐朝的人绝对不在少数,所以唐朝乐队的主打歌就是《梦回唐朝》,行走在盛唐的长安街道上,人们各司其职安居乐业,商人本本分分做生意,诗人张扬舞爪写诗歌,军队日日操练守国门,总之所有的一切都是那么自然,那么让人神往。但是这些都是我们的臆想,这个世界没有时光机

  • 千古奇女李清照,半生烟雨半世花(下)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二、无尽的奔波大宋王朝时昏庸腐败无能,社会持久的动荡不安,家庭世事的不断变故,李清照早早陷入了南北各地的无尽的奔波。筋疲力尽,盼无尽头,身心疲惫,青春靓丽、知书达礼的李清照怎能不未老先衰偶。 宋钦宗靖康二(1127)年,李清照44岁,金人大举南侵,俘获宋徽宗、钦宗北去,史称“靖康之变”,北宋朝廷崩溃

  • 朱元璋让小舅子当大官,小舅子跪下哀求:只求留命能每天喝酒就行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当年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打下明朝江山的那些功臣,几乎没有一个人能够善终的。那些最终得以善终的人,才是真正的聪明。其中有一个人当朱元璋想要封赏他的时候他却拒绝了,并且跪下哀求朱元璋,只求留并能每天喝酒就行。 这看起来没有什么出息的功臣,就是朱元璋的小舅子郭德成。郭德成还有一个兄弟叫做郭

  • 大唐王朝成为世界性帝国,都有哪些标志性的说明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如何来证明大唐帝国的世界性,都是哪些内容可以说明呢?我以为,就是五个名词,足可证明。那就是:制度、机会、财富、文化、艺术。有了制度,才会有更多的机会;有了机会,才会创造更多的财富;有了财富,才会造就文化的多姿多彩;有了文化,艺术自然就会焕然一新。绿色标志的阿拉伯徽标,首先席卷了辉煌一时的萨珊王朝

  • 朱元璋知道朱棣会造反,特意给朱允炆留下一个王牌,可惜他没用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讲一下明朝初年的一件故事,作为皇帝的朱元璋把皇位传给孙子后,就猜到了自己的其他儿子肯定不会善罢甘休,于是特意给自己的孙子留下一个神秘军队,可惜他的孙子朱允炆哪怕至死,都没有启用这个王牌队伍。 在封建王朝,按照继承法则来说应该是父死子继,朱元璋最初将朱标立为太子,可惜朱标不争气英

  • 他是朱棣最疼爱的儿子,曾自比作唐太宗,最后却被侄子用火烤了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朱棣认为朱高煦勇猛果敢,简直是自己的翻版,当然就对朱高煦疼爱有加。朱棣的帝位是通过“靖难”,从侄子手上抢过来的。在和侄子干架的这几年,朱棣好几次差点挂了,都是他的二儿子朱高煦在关键时刻出现,救了他。朱棣把朱高煦看成自己的福将,有这小子在,打胜仗那是妥妥的。在一次战斗中,朱棣在快要被生擒的时候,朱高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