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煦是北宋第七位皇帝,也是少有的热血皇帝,痛打西夏是他任内的高光时刻。

赵煦是北宋第七位皇帝,也是少有的热血皇帝,痛打西夏是他任内的高光时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278 更新时间:2024/3/10 11:57:21

宋神宗末年,两次败于西夏,少年天子哲宗继位之初,他说了也不算,而且在这个范纯仁、司马光等保守派的建议之下,神宗的母亲高滔滔充分发扬了勤俭持家的乡村风格,息事宁人土地换和平。把神宗时期对西夏拓取的战略要地拱手送给了西夏。然而,忍耐退让并不能换来真正的和平,西北边疆一团乱麻,而高太后和司马光等人,却认为边境摩擦不乱,那是我军他不够友好造成的,告诫宋军必须对友军时刻保持微笑,要理智客观,独立思考,确保“友好”到西夏人舍不得打的程度,或许这个“女中舜”的名号,估计就是这么诞生的。等到这个高老太太终于和这个世界含泪作别,这时候宋帝国不但是国际地位创下了历史新低,而且基本掏空了国家财政。

大宋帝国风雨飘摇,八年的现状根本不符合这个少年天子的预期。宋朝最热血的皇帝横空出世。对内,少年天子将张惇曾布等一众新党从四面八方全部收了回来,重新政,王安石的新法全面恢复。但是比起当年来,他比父亲更加理性,更加的雷霆万钧。对外,则召回名将章楶(jie),重新主持西北军务。他憋了八年的大招,等待的就是踏平蛮夷,再造大宋。一方面重启河湟之役,收复青唐地区,另一方面发动洪德城、平夏城之战,重创西夏主力,把西夏人摁在地上摩擦的几乎是断气,旧党割让过的土地尽数收回。

作乱西北一百多年的西夏,第一次在大宋的军威面前是瑟瑟发抖。对比前几年的奴颜婢膝换和平西北战事证明,金戈铁马打出来的胜利才是赫赫国威,才有永久的和平。

一个焕发新生的大宋巍巍屹立,一个强大的大宋冉冉升起。然而就在一切在好转的时候,年仅24岁的哲宗却突然暴病而亡。如果哲嵩继续驾驭宋朝的大船,再给他几十年一定可以缔造一个中国历史上新的时代,也根本不会有几乎导致中华民族灭种的“靖康之变”。他死之后,北宋王朝如同过山车一般,迅速从辉煌的顶点滑落。宋哲宗的英年早逝,无疑是大宋之痛,民族之殇,他曾经创造的辉煌,有多么的令人振奋激越,他的死就有多么的令人扼腕长叹。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唐太宗将三千宫女放出宫,让她们随便找对象,宫女感动得直呼万岁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现实生活中,总是有一些人,总喜欢给历史抹黑,仿佛不这样,就显示不出他的伟大来。我不知道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但我知道一些人总在这么做。中国古代历史上得到绝大多数人公认的好皇帝,是少之有少的,但即使这样,仍然有一些人不忘在给那几个少得不能少的皇帝找点事儿。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8年1月28日-公元64

  • 武则天退位后娘家灭门了吗?并没有,宪宗朝才是武氏最后的绝唱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不然,身为大唐功臣之家的武氏,并没有因为武则天的倒台而灭门,更没有因为唐隆政变而被诛流殆尽,只不过是失去在武周时期的风光、以及高高在上的地位而已。武氏家族其实也挺点背的,曾先后遭遇四次劫难:第一次是武皇自己清算娘家人,亲哥哥武元爽、武元庆被流放忧死;堂哥武惟良、武怀远被赐死;堂嫂武怀亮的妻子善氏

  • 农夫报案,牛舌头被人割走了,包拯:把牛杀了,小偷就现出原形了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999年,包拯出生于安徽合肥,他的父母从小就对他非常严格,并且告诉他做人要讲诚信,要正义,父母不仅口头上这么说,也一直做给他看,正是受到了父母的影响,他的品行端正,为人正直。他自小便刻苦学习,后来也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考中了进士,中了进士后他没有继续考功名,而是选择做个知县,为百姓服务。包拯还没去时

  • 唐玄宗成为太上皇之后,他忏悔自己用错了三人,导致大唐由盛转衰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边将安禄山张九龄是文官,是唐玄宗的宰相。他在任职期间非常反对唐玄宗给予边将大权。为这一件事,张九龄向唐玄宗上书了好几回,但唐玄宗只看到了边将可以稳定边疆,便不顾其他,一个劲给边将大权。开元24年,安禄山犯了军事错误,他的上司将他扭送到长安听候处置。宰相张九龄非常讨厌边将,对安禄山的处理意见当然是斩了

  • 其无后乎?造成靖康之变的金太宗为何会绝子绝孙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金太宗完颜吴乞买公元1135年,金太宗完颜吴乞买去世,享年60岁。金太宗是金国建立后的第二位皇帝,承接了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江山,使得金国能入主中原,与宋朝进行对峙奠定了今后金宋南北对峙的基础。关于金太宗死因,《金史》上没有明确记载,而在《三朝北盟会编》上写着的是中风而死。在金太宗去世之前,金国朝政已

  • 从明代的“马政”入手,来分析太仆寺富过户部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太仆寺是明代负责马政和畜牧的国家中央政府机构,受兵部领导,官秩从三品,领导官员为太仆寺卿。因明代实行的是两京制,故太仆寺也分为太仆寺和南京太仆寺,在北京的太仆寺名称就叫太仆寺,负责管理京畿地区,河南、山东等地的马政;南京太仆寺则负责南直隶地区的马政。“(太仆寺)掌牧马之政令,以听于兵部。少卿一人佐寺

  • 朱元璋在世的时候,朱棣能不能也来一次明朝版的“玄武门之变”?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山东、北平、河南府州县人民有被兵能耕种者,并免三年差税。不曾被兵者,与直隶、凤阳、淮安、徐州、滁州、扬州今年秋夏税粮尽行蠲免。—《明太宗实录卷十上》那么问题来了,作为一个文韬武略并不逊色于“天可汗”李世民的大明一代雄主,有“玄武门之变”珠玉在前,朱棣有没有可能逼明太祖朱元璋退位,自己以最小的代价登上

  • 武则天的眼界,有能者居之,有规矩有底线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武则天如果有人要打我们,我们一定会打回去。可武则天看到骆宾王竟然敢造反时,不但没有发怒,反倒欣赏起他的勇气来。她感慨道:“这样的人才竟然流放到那边,这是宰相的错呀!”换了别的皇帝,可能就起兵杀过去了。武则天却会欣赏人才,珍惜人才,不会因小失大,不会被情绪所影响,这才是帝王。武则天时期的名人此外,哪怕

  • 于谦明朝第一忠臣被杀,锦衣卫抄家感叹,太后晓知为其惋惜!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朱祁镇9岁的时候就登上了皇帝的宝位,当时的朝廷大权掌握在三杨手里,天下呈现太平盛世的局面,三杨去世后,朝廷大权被交由宦官王振来掌握了。这个时候就一下子将明朝推入了身后的万丈深渊,王振什么都不会,却要不懂装懂下瞎指挥一番,在他的指挥下,明军在土木堡的战争惨败。所有的精锐部队的兄弟都丧命于此,皇帝朱祁镇

  • 从明朝到共和国,活了600年的屯堡人:一群被“遗忘”的汉族人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他们穿着明朝时期的服饰、说着明代江南的方言、操持着明代传统的手工艺,俨然一副600多年前的模样······这个族群就是“屯堡人”——一个几乎被时代“遗忘”的特殊汉族!安顺平坝的屯堡人屯军和土著的血与火在上世纪90年代之前,“屯堡人”并不为人们所熟知。除了他们自己以外,几乎没有人知道他们到底是哪一个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