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代殿阁的收藏功能,这四类物品有资格进入皇家殿阁

宋代殿阁的收藏功能,这四类物品有资格进入皇家殿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612 更新时间:2024/1/24 8:43:56

一、礼器与瑞宝

西清诸阁中最最开始主要收藏的就是皇帝御集,书画,但是随着历史的推进,西清诸阁之首龙图阁扩建到六阁,其中就有专门收藏瑞宝、器物的瑞物阁。

例如治平元年耀州朝廷进献宝玉检,然后收藏在龙图阁中,哲宗执政时期因为此瑞物特地改元为元符,下诏“诏龙图、天章阁赍治平元年闰五月二日耀州所献受命宝玉检,赴都堂参验”。当然除地方进献的瑞物之外,朝廷还会主动收集玉玺、篆字玉印留在皇宫,通通放到西清诸阁收藏。

除玉玺、瑞物外,珍惜宝物、书画作品也是有资格收藏与西清诸阁的,例如仁宗时期,出土了一批武周时期的铜钟、鼎、尊等物,这些文物皆藏于龙图阁。他国进献的书画也是西清诸阁收藏之一,例如辽兴宗“以亲笔缣画千角鹿图五幅为献”,仁宗显示命人先将进献过来的画作放在太清楼下面,召集近臣赏阅,而后才将这些画作收藏到了天章阁,这样的例子还有元祐七年广州贡大食国进贡的火浣布二匹一段,也是收藏到瑞物阁,这些例子不胜枚举。

特别是辽国灭亡之后,金国赠送的庆历誓书、国书收藏到宝文阁,徽宗借由此物件来宣泄祖宗的愤怒,将之供奉与祖宗灵前,纪念当朝报仇雪恨。

到了南,西清诸阁收藏的物件又多了一类,就是官方所用的器皿,例如在议后举行的大朝会上,内臣所使用过的金银器皿都被收藏到了天章阁,而后举办大型官方活动的时候,活动上使用的相关器皿便会从诸阁中调拨。

二、藩府旌节与印信

收藏这类物品起源于北宋晚期,为藩府旌节与印信呢?就是皇帝用的宝玺以及还有没有即位前的印信、府节钺等信物。例如神宗在位时期,将自己还是延安郡王时候使用的阁牌、印玺,自己为太子时候的册宝都送到天章阁收藏,此后宋朝皇帝多沿袭这项制度,将自己还没有当皇帝之前的藩邸旌节、阁牌、印玺等物品收藏于西清诸阁。

三、皇帝玉牒与宗室属籍

记载皇帝身份的重要文书皇帝玉牒与宗室属籍自然是要好好收藏的,特别是宋朝是一个特别重视官修国书的王朝,玉牒与谱牒主要有五类。《宋会要辑稿》载:

凡编年以纪帝系,而载其历数及朝廷政令之因革者,为《玉牒》;序同姓之亲而第其五属之戚疏者,为《属籍》;具其官爵、功罪、生死及宗妇族姓与男若女者,为《谱》;推其所自出至于子孙而列其名位者,为《宗藩庆系录》;考定世次枝分派别而归于本统者,为《仙源积庆》。

此项制度源于真宗在位时期,样符二年将宗正寺修撰的《仙源积庆图》《宗藩庆绪录》等宗室属籍誊写副本后保存到龙图阁,而后在神宗时期,此项制度进一步完善,每年正月都会撰写新的室属籍誊送与西清诸阁收藏。

四、功臣绘像

在诸阁中收藏功臣画像的做法是模仿景灵宫绘像,诸阁正式收藏功臣画像始于崇宁三年,神宗御集多次增补成书之后,又将熙宁、元丰功臣画像置于显谟阁,北宋灭亡后,南宋绍兴十九年八月才又正式恢复这一制度。

总之,西清诸阁收藏的物品无一不是珍贵之物,这些物品在任何时候都是极具价值的,无论是历史价值,还是其本身的经济价值,都是无法用金钱衡量,在南宋灭亡之后,元世祖也对这些物品极其看重,命人将西清诸阁的收藏通通转运到元朝首都大都妥善保存。

参考资料:

《宋史》,《玉海》,《长编》,《周必大全集》,《宋会要辑稿·职官》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更多文章

  • 宋代多重职能机构:四殿——端明殿、资政殿、观文殿、保和殿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宋朝崇元殿,宋代四殿六阁,宋代北京十大殿

    众多殿阁之中,宋代主要以四殿、六阁作为文职官员的命名系统,其中四殿指观文殿、资政殿、端明殿、保和殿,六阁指指龙图、天章等阁。以禁中内阁为职名设立职位并不是宋代之先河,其先河可追述到南北朝时期的设立殿学士的制度,苏轼曾言 “以殿命官,本缘麟趾之旧”,近源则是承袭唐五代以来的传统。到了宋代,设立学士职

  • 宋代世人的“花花世界”,花的各种妙用,凸显生活雅趣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关于宋代诗人的书,宋代诗人曾几的资料,宋代四大雅趣

    花是古代社会优雅生活的象征,宋代文人雅士围绕着"花"进行了各类优雅、日常的行为活动和文化交流,极大促进了宋代艺术审美的提升。在中国传统艺术史上,花都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审美对象,因此在中国传统的文学、绘画史上颇为常见,也展现着各类风貌,体现着历朝历代的审美风趣。 宋代商品经济不断发展,都市呈现一派繁华的

  • 太祖太宗南征北战,渴望统一天下,为何宋真宗反而频繁避战求和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宋真宗极力求和,宋真宗女儿寿康公主,宋真宗赵恒的皇后刘娥

    宋太宗继位之后,沿袭太祖赵匡胤的战略继续收复失地,多次以收复燕云十六州为由发动对辽的战争,宋辽由和平共处重新变为战争对立状态,由于再无南方威胁,对西部党项,太宗不再放任,收紧政策,要求他们听从朝廷指挥。 到了宋真宗,祖先制定的统一天下的计划不仅没有继续实施,反而开始追寻稳定,用一纸“澶渊之盟”唤

  • 宋朝军事实力弱小,为什么还能度过三百年的王朝大限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第一,两宋王朝制度的设立,杜绝了武将造反从历史上看,除了农民起义和被外族消灭看,无外乎就是武将或权臣篡位等等。可是,赵匡胤众所周知,他本身就是武将篡位的,黄袍加身,所以他在登基后,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和措施,比如杯酒释兵权等等,彻底杜绝了唐朝后期以来的藩镇割据,还分化了宰相的权力,文人掌兵等等,这样的

  • 同为被少数民族统治,人们为何厌恶清朝远超元朝?这个原因最关键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元朝与清朝关系,元朝和清朝哪个大,清朝版图vs元朝版图

    但是,这两个政权虽然都是由外族统治的,但是却还是有不同的,人们对元朝更多的是无感,或者是轻微的仇恨,而面对清朝的时候,这种仇恨度就非常的低了,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的是,蒙古的铁骑虽然是以喜欢屠城出名的,但是这种残暴的方式更多的是针对金人和西夏等国家,总的来说,面对南宋的时候,蒙古大军还是

  • 史上三次南渡,为何晋永嘉与唐安史之乱、两宋时期有本质上的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永嘉之乱赵郡李氏有南渡的吗,永嘉南渡影响中国历史,宋南渡

    从古至今,历史上发生过无数的迁徙事件,一次战乱就伴随着一次迁徙,参与人数过十万的大规模的南迁就发生过三次,分别是:晋朝永嘉之乱导致的永嘉衣冠南渡,唐朝安史之乱时期的南渡,还有两宋时期因为北宋开封被金人所破,导致的大规模南渡。 晋朝永嘉南渡 公元311年,也就是晋朝永嘉三年,异族入侵,在匈奴大军面前,

  • 南宋高宗为北宋徽宗编纂御集,过程及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宋徽宗艺术,宋徽宗最著名的诗,宋徽宗收复幽云十六州

    伴随着南宋政局的稳定,绍兴四年关于皇帝御集编纂的工作就被提上日程,在编纂当朝皇帝高宗的御集之前,首先要解决先朝《徽宗御集》的遗留问题,为宣扬高宗在继承王朝上的正统性做铺垫。 一、《徽宗御集》编纂过程 关于徽宗御笔的整理在徽宗在位时就已经开始,但是由于战乱,北宋灭亡,徽宗当朝整理的御笔片纸不存,整理工

  • 北宋纸币之父张咏遭遇“黄袍加身”,张咏机智应对,捡回一条命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由于宋朝的商业比较发达,许多交易需要的铜钱也很多,为了方便市场交易,有一位叫做张咏的官员就发明了“交子”,用来代替铜钱进行流通。因为这项伟大的发明,张咏也有“纸币之父”的称号。 张咏是宋代名臣,历经太宗、真宗两朝,他不但有发明交子的创世之举,关于他的奇闻异事,还有很多。其中有一件,可以说是惊险万分,

  • 北宋正义机构:纠察在京刑狱司,成立之后京师几乎再无冤案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北宋京营纠察,北宋的督察制度,北宋司法

    宋朝建立在一个比较混乱的基础之上,所以前朝沿袭下来的陋习和弊端十分的多,在以往,刑法掌控者拥有太多的权力,造成了很多冤案,而宋朝皇帝深知其中的危害,于是在这个时代背景下,他们建立了中央司法监管机构——纠察在京刑狱司。 北宋皇帝对冤案的态度宋朝皇帝对刑法的实施十分看重,例如宋太祖宋太宗两位,他们每年

  • 包拯为何深得仁宗信任,得罪权贵还能善终,和狸猫换太子毫无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包拯却不同,据记载,在包拯这一生从政期间的得罪的权贵达到了六十九人之多,其中不乏权势滔天的大人物,通常来说,这些有权有势的人都是有党羽的,能成为他们党羽的人的权势也不会差,包拯必定会遭到这些人党羽的报复,或在上朝时直接弹劾,或暗地里做些小动作。但是包拯的地位和人身安全都没有遭到很大的威胁,最后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