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物欲横流,纸醉金迷,已掩盖不住世间嘈杂的声音。名利的滔滔不绝,金钱的喋喋不休在耳畔细细碎碎的呢喃,一叠叠钞票已然成了蒙在人心头的一层薄雾。
古人常言"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今人却是为了财半点操守都愿意丢掉,甚至不惜编造子虚乌有诓骗世人,何其可笑?那自称武则天后人的那位七十老太到底是何来历?事实是否真如她所说的那般,祖上矜贵?
武则天第四十四代传人
千秋万代,四海列国,华夏泱泱大国五千年来,那至高无上的位置只有武则天一个女皇帝。早在十四岁就被选入宫做了才人,深得唐太宗喜爱,被赐予了"武媚"名号。唐太宗一时新鲜感褪去,武则天失宠,可她并没有灰心丧气,遇到了人生中第二个至关重要的男人——李治。
经历了多次削发为尼,再入宫之后她就将权力牢牢地掌控在了自己的手里,一步步垂帘听政,最终踏上九五至尊这个位置。武则天的手腕和心思之缜密可见一斑。因此,她也成为了一代传奇。
都说名人是非多,今日之娱乐当红小花深陷娱乐风波,尚未脱离泥潭;却也有普通人一门心思想攀上古代皇帝,企图抬高自己身份。
皇帝在今日已经算不得什么稀奇的东西,但是在古代,他自然是人人都敬畏的,谁都想和那时天子攀上点关系,毕竟只要是和皇帝沾亲带故,以后一辈子都不用愁吃穿,还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于是就有一七十老太动起了歪脑筋。这名老太太名叫武桂根。这名字乍一听平平无奇,和武则天唯一相像之处无非是都姓"武"。
只有小学文化的她经常混迹在老年人的圈子里,和老太太们老长辈们唠嗑的时候,她发现,那些独居的老人们,每月子女寄来的生活费都没怎么用,贪财心切的武桂根仿佛窥见了什么"商机"。
她在老人们中四处宣扬自己是武则天的第四十四代世孙,乍听只觉得荒谬不已;细想更觉得不可思议。武则天在位到现在至少也有一千五六百年了,这漫长的岁月里怎么可能只过了传下仅仅四十四代?
一些老人起初也是不信的,但是武桂根老太太不知道从哪里拿出了一本"武氏家谱"给老人们传阅,又补充自己家族是经过了八次迁徙,千里迢迢来到北京。
口说无凭,但是沉甸甸的家谱,一些老人不由得被这迷了眼,竟是不顾历史的荒谬,信以为真,掉入武桂根精心设计的陷阱中。
不知道是该叹一句世风日下人心不古,还是应该佩服武桂根的"取财之道"。武桂根在迷信又容易放下戒心的老人们之间俨然成了红人,这可是武则天的后代,每每嘴中咀嚼起这几个字,众人是又敬仰又羡慕,不知不觉之间已然迈入了武桂根精心编织的大网。
难辨真假龙袍玉玺
再好听的段子时日久了也孓然无味,就在众人把武桂根是武则天第四十四代的世孙的事情抛之脑后之时,武桂根又使出了杀手锏——拿出"家中祖传"的龙袍玉玺。
老人们这回是眼界大开,在自己的见闻里,龙袍和玉玺只在博物馆远远瞧过一眼,现在却是实打实的放在眼前,甚至都可以摸上一摸。这两件分量足足的"无价之宝"为武桂根接下来的行骗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
民间传闻"武则天龙袍"和"传国玉玺"现世,在专家之中也是掀起了惊涛骇浪,毕竟大部分古物都是从古墓里出土需要极为精细的照料和保护。
在细心鉴定之下,专家们被武桂根以假冒真的行为弄得哭笑不得。这哪里是真货?明明是地摊上淘来的假货!他们警告武桂根别再拿这假货骗人了,可是已被金钱迷了眼的武桂根根本听不进去,甚至好心当作驴肝肺,认为别人是在阻了她的发财之道。
老祖宗几千年传下来的礼义廉耻被她彻底地抛了个干净,殊不知,"青蝇嗜肉汁而忘灭顶"。被物欲和贪念蒙住心灵的武桂根,什么都瞧不见,更看不见前面的不久就是悬崖。
世人贪世利而陷罪祸
武桂根不但不迷途知返,反而在犯罪的道路上渐行渐远。她在老人面前还装神弄鬼,"天神已命我掌管五大仙,信我者长命百岁,不信者必将大祸降临。"还宣扬着老祖宗武则天其实并没有死,依然活在世上,每逢一百年都要吃一次仙丹以续命。
长生不老丹自古以来就是众人追逐的虚幻,就连秦始皇都难逃诱惑,普通百姓又怎能脱身事外?敢问世上有谁不想长生不老呢?
于是武桂根编造了一个更大的谎言,心诚者捐助一百万功德钱便可得到老祖宗赏赐的一枚仙丹,而后长命百岁。捐得越多,得到的也就越多。吃得足够多,也许也能像老祖宗武则天一般活上一千年。
现在看来,武则天依然存活于世和长生不老丹简直是无稽之谈,可偏偏一些老人却深陷其中无法自拔,延年益寿长命百岁的梦想谁不愿意拥有呢?他们纷纷拿出自己的积蓄,毫不犹豫地把钱送到了武桂根的口袋里。
一笔笔流动的资金源源不断地汇入老太太的账户里,终于老人们的家属得知,大惊失色。如此说辞与传销有何区别?
长辈们年纪大了,延年益寿无非是想多陪伴在自己的儿女身边,看着他们长大结婚生子成家立业,可这武桂根竟是利用老人们的善心和对子女们的爱,设下如此惊天骗局。报警之后不久,武桂根便被绳之以法,因犯诈骗罪入刑。
事后武桂根才老老实实交代这些都是自己编出来的,图谋的只是那些独居老人们的钱。谁料深陷骗局的竟然有上百人之多,被骗财产也足足达到了1.7亿,其中一位庞先生更是交了两千万。
对金钱如此执迷不悟,一步步走上犯诈骗罪的道路,最后的结局竟是在监狱里凄惨度过晚年。其中滋味令人难说。人生自古谁无死,本是寻常事,何必太过执着于此?被金钱和贪念蒙住双眼,就会分不清东南西北,所谓的骗局,只要擦亮了眼睛,以一颗平常心,怎会看不破?
柳丝将仍毵毵如金,芳草将仍萋萋胜碧,她的生命已然被击倒,笔者对世人的鱼目混珠唯有深叹。不要企图攫取不属于自己的金钱,不要妄想拥有虚无缥缈,否则,便会如笼中之鸟,成为不赦的恶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