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武则天的母亲杨氏本是大龄剩女,44岁时嫁人,91岁高寿而终

武则天的母亲杨氏本是大龄剩女,44岁时嫁人,91岁高寿而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1990 更新时间:2024/1/30 19:12:47

在我们当代,四十多岁的大龄剩女,都不多见,在古代,就更不多见了。今天,我们的主人公杨氏,44岁时才嫁人,后来生下了千古一帝,风光无限,但是老来却令人诟病。

在古代,女子到了十三四的年龄如果不嫁人,就要多纳税,甚至是父母会被治罪,更有甚者会坐牢。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尽早的让女子生育,繁衍人口。

武则天

《汉书·惠帝纪》记载,西汉惠帝年间规定:“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

意思就是说,汉惠帝年间,女子到了十五岁就得嫁人,如果三十岁还不嫁人,那么就要缴纳五倍赋税的罚款。

但是,什么事都有例外。特别是对那些有钱有权的古代的达官贵族来说,他们手眼通天,什么都不怕。而杨氏的家族就是这样的家族。杨氏出生于579年,出身于关陇名门,是隋朝宗室大臣、隋炀帝时期右武卫大将军、左光禄大夫,宰相杨达之女。

杨氏不喜欢学习女红,喜欢读书,写字,写诗文。于是杨氏的父亲就像是教男孩子一般给她请了老师,教她知识。杨氏聪慧貌美,很快就满腹经纶,学富五车。同时,隋朝后期,杨氏看到了当时的黑暗,任何男子都进不了她的法眼。她于是就打算吃斋念佛,青灯木鱼了此一生。

武则天

而朝代更迭,李渊在起兵造反时,遇到了当时的巨贾,家境殷实的木材商人武士彠的资助,二人也成了好朋友。李渊建立唐朝,称帝之后,武士彠成了开国功臣,被列入了“太原元谋功臣”之一。

武士彠此时虽然有两个儿子,但是妻子已经去世。于是,在李渊的做主下,杨氏与比自己大两岁的武士彠成婚。随后,在高龄接连生下了三个女儿,次女就是武则天。而杨氏的长女武顺嫁给了贺兰氏,三女嫁给了郭氏,但是早早就去世了。

所以说,武则的家境也是非常显赫的,小时候也是享尽了荣华富贵。但是当她的父亲武士彠去世时,武则天才12岁,由于她们孤儿寡母受到族兄的欺负,杨氏只好带着女儿回到了长安居住。

14岁时,唐太宗李世民听说武则天很有姿色,于是招之入宫。武则天当时年少,不忍离开母亲,哭得稀里哗啦。可是杨氏却很不以为然,说:

“侍奉的圣明天子,岂知非福?为何还要哭哭啼啼、作儿女之态呢?”

武则天

后来,武则天在被唐太宗召入后宫的十二年里一直没有受宠。但是武则天与太子李治早就暗生情愫,后来更是打败了王皇后萧淑妃,成了皇后。而唐高宗李治去世后,在67岁的高龄当上了千古一帝,是中国历史上的唯一的一位女皇帝,直到张柬之等人发动神龙政变,她才跌落神坛,在82岁时寿终正寝。

一人飞升,仙及鸡犬,武则天在660年,把她的母亲杨氏封为了荣国夫人,太原王妃。杨氏一时是风光无限,在91岁时,杨氏去世,武则天按照王妃的礼制为母亲修建了顺陵。

武则天

武则天可谓是古代长寿的皇帝之一,功过是非自待后人评说。那么武则天的母亲生育了武则天,并且给了武则天良好的教育,可以说是亦师亦母,让武则天五岁识字,七岁作诗,多才多艺。而且,杨氏把长寿基因也遗传给了武则天。最重要的是,杨氏遗传给了武则天独立的性格,出色的政治手腕,以及重要的人脉。

比如在人脉上,杨氏的堂妹就是唐太宗李世民最宠爱的德妃。正是因为德妃的穿针引线,武则天才得以进入了后宫,才有了飞升的机会。而且,在武则天遇到困难的时候,杨氏也会出手帮忙,软硬兼施,倚老卖老,达到目的就好。

武则天

但是,杨氏也有为人所诟病的地方,那就是与自己的亲外孙子有乱伦之嫌疑。

《旧唐书》记载,“敏之既少年色美,烝于荣国夫人”;《新唐书》记载:“敏之韶秀自喜,烝于荣国”;《资治通鉴》记载,“敏之貌美,蒸于太原王妃”。

“敏之”就是贺兰敏之,是武则天大姐的儿子,杨氏的亲外孙。贺兰敏子是好色之徒,曾奸淫了太子妃和太平公主带去的宫女。而此处的“荣国夫人”,“太原王妃”,是指武则天之母杨氏。“烝”或者“蒸”均指的是与长辈女子乱伦之事。

尽信书不如无书,但是这三本正史都如此记录,其真实性就大为增加了。如果是真的话,杨氏就太不地道了,这是坑自家人!这是她一辈子的污点,是被人诟病,令人不齿的家门丑事。

更多文章

  • 一老太自称武则天后人,拿出龙袍玉玺作证,最后却因诈骗罪入刑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老太为了武则天后人拿龙袍,武则天让怀义解龙袍,树叶做武则天龙袍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物欲横流,纸醉金迷,已掩盖不住世间嘈杂的声音。名利的滔滔不绝,金钱的喋喋不休在耳畔细细碎碎的呢喃,一叠叠钞票已然成了蒙在人心头的一层薄雾。古人常言"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今人却是为了财半点操守都愿意丢掉,甚至不惜编造子虚乌有诓骗世人,何其可笑?那自称武则天后

  • “玄武门之变”后,太子、齐王被杀,其嫔妃是天上与地下的差别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齐王,齐王李元吉吴姬吻戏,玄武门之变杀了多少皇孙

    武德九年(626年)六月初四,在玄武门发生了一场兄弟自相残杀的政变,秦王李世民杀了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并立即收编了二人的部队,杀了他们各自的五个年幼的儿子,共计10儿子。对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女眷们,则全部收入李世民自己的后宫,或许,他觉得女性不存在什么危险系数吧。或许他觉得过多的滥杀对自己不利,自

  • 五代十国:叛徒、伶人、外夷,不堪回首的超级乱世!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伶人图片,伶人王中王李小峰苗杰关系,五代十国的悲惨命运

    黄巢为李唐王朝掀起了第一抔黄土,朱温则为李唐王朝埋上了最后一抔黄土,这本该是一场君臣美谈,可惜朱温却背叛了黄巢,现在看来朱温的背叛或许是迫不得已,中和二年二月,黄巢任命朱温为同州防御使,但这份委任状不过是一纸空文,因为同州压根儿就不在义军手里,黄巢让朱温自取之,取同州容易守同州却难,同州刚刚攻下,王

  • 武则天:作为历史唯一的女皇帝,有没有重男轻女的思想?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武则天是不是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武则天宠男视频,轻男重女的皇帝

    这样的一位女皇帝在她内心深处是什么思想贯穿她的整个人生,即遭受世人唾弃又赞扬丰功伟绩,那么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女帝,武则天到底有没有重男轻女的思想呢?一、武则天本人的性格1、武则天对待孩子男女无差异武则天对待亲生子女心存慈爱,不可以“燕陳皇孙”一言蔽之。只要孩子们不触及她的政治利益,她对孩子们还是

  • 英雄难过美人关,为了红颜美人,晚期的唐太宗竟做出如此荒唐的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唐太宗之死,唐太宗天下英雄尽入吾彀,唐太宗亲征高丽

    在唐太宗李世明晚年的时候,宫中有一位很是得宠的妃子徐惠妃。据说徐惠在很小的时候就能熟读背诵四书五经,八岁的时候就能写出令人惊艳的诗。随着年岁增长,也出落得水灵,可谓是集美貌和智慧于一身啊。一次选妃,徐惠被选入宫中。徐惠妃凭借自己的卓越才华和晚年的唐太宗甚是聊得投意,对于这个晚年知己李世民也很珍惜他们

  • 唐代藩镇是如何形成的?为何说它导致了唐代的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唐代后期各藩镇的问题,唐代藩镇有多大,唐代藩镇的过程及影响

    在我国封建社会历史进程中,唐朝是一个令我们骄傲上千年之久的王朝,这个王朝是中华2000年封建历史的中最辉煌的一页。但可惜,安史之乱后,唐朝社会发展急速下滑,伴随着藩镇制度的逐渐成熟,唐朝社会问题逐渐深入骨髓,最终昔日强大的唐王朝走向了灭亡。藩镇制度虽然让唐朝在历史的长河中继续苟延残喘了上百年,但不可

  • 玄武门之变前,发生的这两件事,终于逼得李世民对李建成痛下杀手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杀李建成全过程,李世民玄武门之变砍了李建成头,李世民玄武门内埋伏李建成

    咱们先说说唐太宗李世民,原本李世民别说开创盛世,就连成为皇帝的可能性都没有,因为当时唐高祖李渊已把太子之位给了皇长子李建成。但是据史料所载,李建成的形象有许多矛盾之处,一方面描绘其为狡诈阴险、贪功好色之人;但另一方面李建成又有逼退夏军力保中原的战功,同时自他成为太子之后就一直给皇帝李渊处理内政事务。

  • 《水浒传》中男人头上戴花朵有何特殊用意?原来和唐朝一风俗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唐朝风俗,水浒传男人头上戴个花是干嘛的,唐朝女子为什么额头上要印花朵

    说起男子簪花,就不能绕开《水浒传》这部名著。《水浒中》中的西门庆,不仅靠着财大气粗引得潘金莲爱慕,就从头上戴着大红花的妖艳面容上说起,也是甩开了武大郎二百条街。这武大郎只靠着一颗赤诚的心,又怎么能拢得住潘金莲呢?毕竟,人也是视觉动物。这西门庆虽然心狠手辣,但是靠着一副好看的皮囊,外加数不尽的金银财宝

  • 唐朝公主为何不好嫁?这几点让男人吓破胆,这件事在现代无人能忍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古代以森严的出身等级为特征,皇亲贵胄与平民百姓之间的鸿沟就如楚河汉界一般泾渭分明。对于没有皇室血缘的侯门贵族,如果能和帝王家攀上姻缘,都可以说是祖上显灵、祖坟冒烟的大喜之事。但唯独有一个朝代是例外:在唐朝,许多公主不但没有被王公贵族哄抢,反而成了大龄剩女。据统计,唐朝只有60%的公主正式大婚过,

  •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名士,尚清谈而耻实务,这些人对历史有何贡献?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晋尚清的个人资料,晋尚清,魏晋南北朝的历史人物评价

    首先,名士们的好空谈,是和魏晋的政治状况紧密的结合在一起的,曹魏篡汉和司马家族杀皇帝,都让名士们感到了政治的无常,儒家宣扬的大道在现实面前,那么的不堪一击,高压的士人们不再把注意力集中在政治上。他们把精力更多地放在了文学,乐曲,甚至丹药的炼制上,从哲学的角度考虑,魏晋是春秋以来一个人文主义思想爆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