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世民带回“新疆棉”,忽必烈强推,六百年后,棉花终于打败丝绸

李世民带回“新疆棉”,忽必烈强推,六百年后,棉花终于打败丝绸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4100 更新时间:2024/1/24 7:52:38

不料,到了贞观十三年,鞠文泰倒向了西突厥,坚持和唐朝为敌,李世民决定给鞠文泰一个解释的机会,但鞠文泰称病,不愿意来长安。李世民大怒,派侯君集发兵征讨高昌,不曾想,侯君集的大军刚到高昌,鞠文泰竟然死了。

《旧唐书》云:

及军至碛口,而文泰卒。

所以,后世就有传闻,说高昌国王鞠文泰是被唐朝大军吓死的。后来,侯君集兵不血刃,灭掉了高昌国。

李世民灭掉高昌国,不仅仅是拓展了唐朝疆域这么简单,还带来了一个特殊的植物——“高昌棉”。

高昌位于新疆吐鲁番盆地,所谓的“高昌棉”,其实就是后世的“新疆棉”。

高昌产棉,在唐朝以前,史书就有明确记载。《南史·卷七十九》云:

多草木,有草实如茧,茧中丝如细缕,名曰白叠子,国人取织以为布,布甚软白。

说高昌国产一种植物,像草,果实如茧,茧里面的是如细缕一样的丝,当地人叫他为“白叠子”。这种植物可以取丝织布,布匹又白又软……

根据《现代百科大词典》介绍,“白叠子”,实际上是非洲棉。

所以,从这一条史料记载可以印证后人的一个推测,中国的新疆棉,可能不是来自印度,而是来自非洲。

棉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农业商品之一,它的发源地至今说法不一,有人说是埃及人最早种植棉花,也有人说是印度人。上个世纪,在墨西哥的一个洞穴中曾发现7000年前的棉花织物的碎片,但因为掺杂着动物皮毛,所以有部分人认为,这可能是加勒比海地区的原始人采摘的野生棉花,并不能说明是人工种植棉。

约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距今5000年),印度地区的人类已经开始种植棉花,希腊古老的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曾记载:

印度有一种树,能结出像羊毛一样的果实,印度人把它褪下来做衣服。

约在此后的200-300年,埃及也开始种植棉花。

中国古代也有棉花,不过是“木棉”,最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尚书》中有疑似木棉的记载,不过,当时人们把棉花当做花草,最多只是把它的棉絮拿来填充枕头,并没有把棉花做成布料的技术。

在魏晋南北朝时代,我国的边疆地区开始使用棉花,高昌国的棉花种植,大概是从这一时期开始的,另外,中国古代的云南地区也有棉花的零星记载。

且说李世民灭掉高昌国后,大量的俘虏被安置在新疆、甘肃一带,这一代也是最早开始新疆棉种植的区域。

到了唐玄宗时期,唐朝大量“昆仑奴”的出现,又促进了棉纺技术的发展。因为有部分“昆仑奴”来自中亚和非洲,这些“昆仑奴”在唐朝常常沦为苦役,他们把非洲棉的纺织技术传给了唐朝百姓。就这样,棉布在盛唐时期,就开始出现在长安的东、西市上,成为紧俏商品。

在棉花风靡之前,上流社会的衣服原材料主要还是靠丝绸为主。中国的丝绸迄今有6000年的历史,考古学家先后在仰韶遗址、河姆渡遗址、大汶口遗址发现了古代丝绸和养蚕遗迹。棉布作为新兴的事物,在唐朝对丝绸的影响并不大。可到了宋朝,情况完全不同,因为棉布开始流入寻常百姓家。

宋朝时期,棉花制成的衣服开始慢慢在百姓家中出现,由于棉花的生产方式和产量都比养蚕有优势,这让已经出现了5000年的丝绸,遭遇到了巨大的危机。再加上宋朝黄道婆等一系列纺织大家的出现,到了宋朝末年,棉织物已经充斥了整个市场,丝绸的霸主地位受到冲击。

棉花在中国的大量推广,有一个人起到了关键作用,此人就是元世祖忽必烈

元朝出自北方,常年以动物皮毛御寒,当他们南下中原后,发现棉花这个东西非常好用,于是决定大力推广并征收。

《元史》记载:

至元二十六年,令置浙江、江东、江西、湖广、福建木棉提举司,责民岁输木棉十万匹。

忽必烈灭掉南宋后,在浙江等五省建立了一个特殊的机构:木棉提举司,专门负责征收棉花事务,要求各行省每年必须向朝廷交纳十万匹的棉花。上面有任务,官府就要朝下面摊派,一时间,各地百姓为了应对赋役,不得不大量种植棉花。很多养蚕大户,面临任务压力,也开始种棉花。当时,还出现一个特殊的词汇,叫:拔桑种棉,棉花已经公开了挤压丝绸的生存空间。

大家都来种棉花,种子不够,忽必烈还下令从西北调来更多棉种,毫无疑问这些棉种,仍是“新疆棉”。

从李世民带回“新疆棉”,到忽必烈大力推广,这中间只有600多年的时间。新疆棉通过600多年的“努力”,终于打败了丝绸。

明朝时期,棉花作为各地税赋的一种体现形式,朝廷依然鼓励百姓种植棉花。明朝的《天工开物》曾记载:

“棉布寸土皆有,织机十室必有。”

虽然各地都在种植棉花,但西北的棉花质量仍然是最好的。明宪宗朱见深在位期间,曾专门让西北进贡棉花入朝,和丝绸、细布一起,赏赐给不同的官眷。

究其原因,因为棉花的生长时需要充足的日照,而新疆地区夏季的日照时间可长达18个小时,这就形成了新疆棉质软、绒长的主要特征。时至今日,新疆棉仍占国内87%的生产份额,大家都知道新疆棉花好。在世界范围内,中国的新疆棉也非常驰名。

如今,新疆棉虽然在质量上占有很大优势,在国内也颇受欢迎,但在世界上,却遭到了莫须有的抵制。棉花是一种植物,它本无是非观,它能得罪谁?

北宋时期,大文豪苏东坡和僧人佛印是好朋友,有一日,苏东坡问佛印:“大师,你看我像什么?”

佛印回答:“居士像佛!”

苏东坡很高兴,问佛印:“大师,你可知道我看你像什么?”

佛印摇头,苏东坡笑说:“我看大师似粪便!”

佛印听完,没有生气,反而很高兴。苏东坡很纳闷,回到家中,他的妹妹告诉他:“佛印心中有佛,所以看什么都像佛,你心中有粪,所以看什么都像粪。”

有些人自我感觉很高级,结果连棉花都看不顺眼,不知道心中是不是有粪呢?

更多文章

  • 舞马,舞于盛唐之巅的宫廷娱乐,从其盛衰轨迹看唐王朝的时代缩影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唐王朝鼎盛,唐王朝的复兴史,开元盛世的唐朝

    圣王至德与天齐,天马来仪自海西。腕足齐行拜两膝,繁骄不进蹈千蹄。髤髵奋鬣时蹲踏,鼓怒骧身忽上跻。更有衔杯终宴曲,垂头掉尾醉如泥。——《舞马千秋万岁乐府词》马儿跪下衔着杯子呈递美酒,确实让人大开眼界在唐代宰相张说的诗中,详尽地记录下了这样一副热闹的宫廷庆典画面,庆典之上,数百匹马儿伴着鼓点乐奏翩跹而舞

  • 李世民的弟弟谋反,唐高宗不想杀他,宰相举一个例子,他立即被杀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太子谋反李世民痛哭,唐高宗评价李世民,李世民为何杀死自己的亲哥哥

    最后由房玄龄献策,眼下不能和薛延陀硬拼,建议从长计议,先和他议和,如果有可能,大唐可以嫁过去一位公主,但是条件是契毖何力必须被放回来。李世民同意后,让谁去做使者和薛延陀议和呢,有一人比较合适,此人通晓西北形势,胆识过人,而且会说藩国语言,他就是崔敦礼。于是崔敦礼带上议和的众人,深入险地,凭借他的三寸

  • 秦叔宝为何排在凌烟阁24功臣之末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秦叔宝为什么排在24功臣最后,罗成为什么没进凌烟阁,秦叔宝在历史上的地位

    门神之一秦叔宝竟然排在凌烟阁24功臣之末。 在民间的传说中,秦琼即秦叔宝那是很出名的人物,在文学作品《隋唐演义》中那是核心人物之一,传说中的门神之一就有他,另一位是尉迟恭即尉迟敬德。而两个人都是唐朝初年著名的将军,应该都属于开唐战神级人物,是唐太宗李世民手下重要的将领。后来,唐太宗到了晚年,为了纪念

  • 逃户,晚唐朝廷新税法下的牺牲品,大唐王朝自己培养出来的掘墓人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大唐旧史,唐朝的掘墓人朱温,唐朝战死沙场的人

    晚唐逃户背井离乡,房屋坍塌而无人居住唐代薛能的这首《题逃户》,道尽了晚唐时期农民逃亡、流离失所的凄凉景象,然而纵观整个唐朝时期,我们却不难发现,逃户这个问题非但晚唐所独有,即便在“贞观之治”、“开元盛世”这些在文人笔下不吝溢美之词的盛世里面,我们也能够看到那些佝偻、卑微而又痛苦、无奈的逃户身影。随后

  • 长安号称十三朝古都 为什么唐朝以后不再作为国都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唐朝都城长安,是中国古代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时间最长、影响力最大的都城,号称“十三朝古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历史名城,与雅典、罗马、开罗并称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不过,令人不解的是,唐朝以后,中国还经历了1000年的封建历史,建立了宋朝、元朝、明朝、清朝4个大一统王朝,为何没有一个王朝选择在长

  • 武则天大帝的面首何其多也,为什么她没有给他们生下一儿半女?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武则天面首之谜,历史记载的武则天面首,求穿越成武则天面首张五郎的小说

    武则天是公元624年出生,14岁入宫当了唐太宗的才人,公元651年,28岁的武则天再次被唐高宗李治召回宫廷,655年,也就是在32岁时爬上皇后之位,683年,风眩症折磨了22年之久的唐高宗李治终告不治,唐中宗李显即位,大权被皇太后武则天掌控,这一年她60岁。正常女性50岁左右绝经,武则天即使营养跟得

  • 追溯六代人,浅谈唐太宗李世民和“诗圣”杜甫的血缘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唐杜甫个人资料,杜甫与李唐皇室的关系,杜甫和唐太宗的关系图

    李白,字太白,兴圣皇帝九世孙。这里的“兴圣皇帝”指的是西凉的开国皇帝李暠[hào],李暠是唐高祖李渊的七世祖,是唐王朝公认的始祖,李暠的“兴圣皇帝”称号是唐玄宗李隆基追封的。如果按照《新唐书》的说法,李白是李暠的九世孙,那么李白和唐朝王氏就是同族。而且,按照辈分,李白还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子侄辈。如果说

  • 武则天成功统治中国十五年,一个男宠功不可没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武则天的四大宠男下场,武则天做出的巨大贡献,关于武则天真实历史

    利用佛教最大的原因就是因为对佛教的利用。洛阳的龙门石窟,最大的佛像卢舍那大佛是在武则天时期建造的,这也说明了武则天时期佛教的兴盛,但是为什么她要花费巨资,在龙门建造如此大的佛像呢?因为,她为了自己的统治地位的稳固,推崇佛教就是在利用佛教。佛经里讲众生平等,而这个平等不光是指各种生物种类的平等,还指的

  • 李世民攻打高句丽,铩羽而归,唯一庆幸的是挖掘了一位“战神”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李世民战神,李世民亲征高句丽战果,李世民打没打下高句丽

    同年,在山西河津,一位中年农民正在田野里耕种,他姓薛,30岁,他边干农活,边对妻子说:“我祖上也是名门贵族,如今家道中落,空有一身本事。我打算春耕之后,把祖坟迁到另一个地方。”妻子姓柳,劝丈夫说:“相公虽然有本事,但也要等合适的时机才能显露出来,我听说当今陛下正在征兵讨伐辽东,这个机会非常难得,你不

  • 一场宫斗大戏,诉说千年缠绵,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真实爱情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武则天李治情史,武则天秘史李治雨夜吻戏,武则天李治秦海璐吻戏

    武则天,并州文水人。父亲武士秶(zi),家富于财,颇好交结。李渊在汾晋间作战时,在他家住过,后来参加了太原起兵,为大将军府凯曹。贞观初做过利州(今四川广元)都督和荆州(今湖北江陵)都督,武则天的少女时代就是在利州度过的。贞观十年(636年)太宗长孙皇后去世后,唐太宗听说武则天长得很美,便在十一年把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