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都是造反登上的皇位,为什么李世民被视为明君,朱棣却毁誉参半?

都是造反登上的皇位,为什么李世民被视为明君,朱棣却毁誉参半?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3786 更新时间:2024/1/19 16:14:54

除此之外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很多史学家都会忽略,最重要的一点导致朱棣李世民两个人的口碑名声不一样,两个人在后续对待一些官僚集团或者在给自己建功立业方面也不一样。

我们会发现朱棣当上皇帝之后严于律己,宽于律人闲着没事的时候还得做各种粗活,累活,简直把自己当成了孙子

为什么朱棣如此的辛苦呢?很简单,因为朱棣知道自己地位不正,同时朱棣也明白,如果做不出一点贡献来,将来是要被史书骂娘的。

但是非常抱歉,李世民就从来没有这样的觉悟,该怎样干怎样干,无非就是相比于其他皇帝而言,干得好一点,再加上自己手底下有一些精兵强将,这些人相互辅佐,才成就了大唐盛世。

那这两个帝究竟有怎样的区别呢?我们一起来看。

第1点,李世民属于官僚集团的争抢,而朱棣不是。

李世民发动的玄武门之变,有一定原因是因为李世民生命受到了威胁。

所以如果从正当防卫的角度出发,这个逻辑是能够讲得通的。

当然我们不得不排除一点,那就是李世民本身是有很多龌龊想法的,然后自己当上皇帝改变了这一段历史。

但这些通通都无关紧要,我们发现李世民自始至终都不是在和当朝的皇帝夺权利,而是和自己的兄弟争夺太子的权利。

有人就说了你这样也太美化李世民了,李世民当了太子之后,又随着又当了皇帝,还把自己老爹给囚禁起来了?

话是这么说的,但李世民的争夺对象不同,就能够保证自己名正言顺。

这个逻辑其实是很难理解的,就类似于清朝的时候九子夺嫡一样,九个孩子都想当皇太子都想当皇帝,怎么办呢?

各自用尽了手段拼尽了力气,哪怕这个人已经是太子了,其他人也不是一丁点机会都没有了,恰恰相反的是有机会,而且机会还有很多。

他们只需要把太子的名声搞臭,把太子的名声搞烂,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有极大的概率来获得当朝太子的首席职位。

李世民也是如此,只不过李世民采取的方式更加简单粗暴,他是干脆直接了当地剿灭了当朝太子的全部力量。

而且是以非常残暴的方式直接发动了玄武门之变,然后囚禁了自己的老爹,让自己老爹把皇位传给自己,与当时的法理来说,这一套流程是走得通的。

因为李世民他有很多可活动的空间,他可以对外说,是因为当朝太子想要害我,我万般无奈才需要反击,是因为当朝皇帝不配合我,我想建立一个大唐盛世,才需要进行反击。

再配合着李世民打造的大唐盛世,这一切的一切就很容易被别人主动忽略,但非常抱歉,朱棣不是这个样子。

朱棣是什么状态呢?朱棣当时已经被安排成为了一个王爷,镇守边关。

同时大明王朝是有皇帝的,如果说这个时候大明王朝没有皇帝,那还能说得过去。

但这个时候大明王朝是有皇帝的,而且这个皇帝并没有威胁到朱棣的生命安全。

有人说了当时正在削藩削弱各大藩王的力量。

也就是朱棣本身生命安全没有受到威胁,只是个人利益受到了威胁,然后朱棣心里想着与其这样装孙子倒不如闯上一闯,二话没说噼里啪啦的就开始干起来了。

在之后也就有了所谓的靖难之役,朱棣打的这一场仗是建立在皇帝现在仍然活着,而且还活蹦乱跳,闲着没事还能够跟别人聊上两句天。

在以此为基础之上,所达到的一个比较恶心的反叛。

而这一场反叛,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奠定了大明朝帝王的更迭,换句话来说,朱棣此时是举起了屠刀,并且把屠刀已经落到了当朝皇帝身上,这也是为什么朱棣的口风直线下滑。

第2点,波及程度不一样。

这其实才是朱棣和李世民两个人口碑呈现出180度绝对意义上大反转的主要因素。

为什么呢?因为按照当时现存状态来看,李世民发动的玄武门之变,无非就是动用了几万朝鲜军队当然可能会更少一些,控制住了皇帝,杀了当朝太子,除此之外再没有任何影响。

当李世民完成这一系列的事情之后,天底下的百姓还是该吃饭吃饭,该喝水喝水,闲着没事的时候还得抓紧时间去种庄稼,要不然的话今天就得饿肚子,明年就得没收城,后年就得把自己卖给地主。

而当时朱棣发动了靖难之役,靖难之役的范围之广,几乎让整个华夏文明当中最核心权力最大,经济最强的绝大多数的普通居民都受到了影响。

靖难之役从北一直打到了南边,而且是从北京一直打到了南京。

在如此漫长的战争线当中,一打就是持续了4年,在这4年的时间里面已经不知道造成了多少百姓伤亡,造成了多少明朝内部的自身损耗。

换句话来说,这一场战争波及到了民间百姓,这一场战争波及到了底层人民,最苦最累的那一批人民。

朱棣做完这些事情之后,虽然自己能够堂而皇之地当上了皇帝,但是再从另一个方面出发,因为得罪了太多的底层人民,以至于朱棣这边并没有获得太好的口碑。

甚至有一些人会指着朱棣的鼻子破口大骂,反观李世民那边就轻松得多,李世民只是在最开始执政的时候,一切当朝权贵,不愿意放弃手中权利。

而李世民又非常大度,你不愿意放弃你就拿着呗,只要你能够做的比之前好那就无所谓,但如果你做的不如之前,那我就得把你开除了。

第3点,朱棣的压力。

所以当我们仔细翻看明朝历史的时候,就会发现明朝历史上一共有三个皇帝。

第1个皇帝是朱元璋属于开门祖师爷,第2个皇帝是崇祯皇帝属于关门祖师爷。

夹在中间的就是第3个人朱棣,因为朱棣也明白自己这一次起兵造反波及太大,造成了太多普通百姓的伤亡,同时又给国家经济带来了重创,文武百官一定不会对自己有所表扬,甚至会有更猛烈的批评。

当朱棣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朱棣就开始了,比自己父亲还要拼命的劳模模式。

一天不知道要看多少卷宗,要审理多少案件,一天根本不知道要服务于多少官员,每天累死累活就是为了能够让自己有个好名声。

在朱棣执政时期,整个明朝开始了修史书,对抗北方的敌人,安抚民心,同时刺激生产,各种各样的措施都做到位了。

当然准确地说朱棣这个人一定不是好人,而且一定给大明朝带来的经济损失和政治损失以及军事损失,但是当朱棣当上皇帝之后,对于大明朝的好处似乎又远大于坏处。

因为朱棣的背后一直有民怨,朱棣也知道如果自己活着的时候不能够做出点什么业绩来,那么就会被天下人耻笑,真的到了死的那一天,也无颜面见烈祖烈宗,估计自己老爹朱重八要知道这件事也要给自己来两个大耳刮子。

相比较而言李世民完全没有任何压力,因为李世民只是得罪了两部分官僚集团,普通的民间百姓,压根没有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

再加上唐朝的时候也是有舆论宣传的,百姓们只是觉得日子过得比以前更好了,吃饭喝水更不发愁了,而且变得更有乐趣了。

他们不会去考虑为什么上层统治阶级这个时候突然换了一个不是太子的人,只是觉得无所谓,反正都是你们家的人。

而与之对比的是当时李世民,干净利落地把自己大哥那边所有有权势的人全部都灭了口,把自己老爹给囚禁起来了,动作之快,别人连阻挡都没有办法做到,消除了一切的政治障碍。

所以会发现李世民上朝的时候最头疼的事就是当朝官员不听自己的话,为了一个执政理念吵得不可开交。

但除了这种事情之外没有任何问题,李世民执政时期整个大唐欣欣向荣

而朱棣执政时期呢?虽然也是这个样子。

但是朱棣执政时期是被动的,也就是说朱棣必须每天24小时连轴转,马不停蹄地去干这个干那个,把所有能干的活全部都干完了,大明朝才能够有如此好的发展。

所以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来,李世民和朱棣都算得上是英明的君主,只不过两个人在面对具体行情的时候一点也不一样。

同时朱棣也的确是命苦,但这也没办法,谁让自己不是长子呢?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盘点李世民反悔的两桩婚事,一桩被骂不厚道,另一桩被骂羞耻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李世民抢弟媳完整视频,秦王李世民全传73集,李世民是回族的吗

    刘秀的这种做法,被后世帝王广为学习,唐太宗李世民、明太祖朱元璋在这两位帝王更是将帝王和功臣的联姻做到了极致。其中,唐太宗李世民还改进了联姻的具体形式。李世民一般喜欢选择功臣的次子为女婿,例如,将高阳公主下嫁给房玄的次子房遗爱;将清河公主下嫁给程咬金的次子程怀亮;将城阳公主嫁给杜如晦的次子杜荷。李世民

  • 唐玄宗:我杀了你的儿子!安禄山:我杀你妹妹报仇!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安禄山唐玄宗真实身份,唐玄宗怎么让安禄山背叛自己,唐玄宗无条件信任安禄山

    唐玄宗登基的那年,安禄山才9岁,还是个没有父亲,总被人欺负的突厥孩子,后来他的母亲改嫁,安禄山不堪忍受继父族人的羞辱,偷偷离家出走,从此,一步步走向了自己“巅峰”的人生。纵观安禄山的成长史,其实可谓励志。少年时饥不果腹,到处偷东西,到处挨打,要不是自己有一副好身板,恐怕早就被打残了。后来,安禄山自己

  • 秦朝与隋朝都是二世而亡,那两者有什么共通点吗(相同与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秦朝和隋朝有什么相似,秦朝和隋朝是二世而亡,隋朝为何二世而终

    二者的相同点 其一,使后人获益的政策 秦朝建立后为了抵御匈奴对内地的入侵,所以破天荒的将之前各国各自修建的长城连接起来,并以此为后世王朝树立了一个对付匈奴 (游牧民族)的绝佳对策。除此之外,秦朝还修建了我国第一条高速公路 “秦直道”,在秦直道的帮助下,秦朝无论军事调动还是人员流通都是得到了大幅度的

  • 李世民带回“新疆棉”,忽必烈强推,六百年后,棉花终于打败丝绸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唐朝有棉布吗,丝绸棉花,棉花和丝绸的组成元素

    不料,到了贞观十三年,鞠文泰倒向了西突厥,坚持和唐朝为敌,李世民决定给鞠文泰一个解释的机会,但鞠文泰称病,不愿意来长安。李世民大怒,派侯君集发兵征讨高昌,不曾想,侯君集的大军刚到高昌,鞠文泰竟然死了。《旧唐书》云:及军至碛口,而文泰卒。所以,后世就有传闻,说高昌国王鞠文泰是被唐朝大军吓死的。后来,侯

  • 舞马,舞于盛唐之巅的宫廷娱乐,从其盛衰轨迹看唐王朝的时代缩影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唐王朝鼎盛,唐王朝的复兴史,开元盛世的唐朝

    圣王至德与天齐,天马来仪自海西。腕足齐行拜两膝,繁骄不进蹈千蹄。髤髵奋鬣时蹲踏,鼓怒骧身忽上跻。更有衔杯终宴曲,垂头掉尾醉如泥。——《舞马千秋万岁乐府词》马儿跪下衔着杯子呈递美酒,确实让人大开眼界在唐代宰相张说的诗中,详尽地记录下了这样一副热闹的宫廷庆典画面,庆典之上,数百匹马儿伴着鼓点乐奏翩跹而舞

  • 李世民的弟弟谋反,唐高宗不想杀他,宰相举一个例子,他立即被杀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太子谋反李世民痛哭,唐高宗评价李世民,李世民为何杀死自己的亲哥哥

    最后由房玄龄献策,眼下不能和薛延陀硬拼,建议从长计议,先和他议和,如果有可能,大唐可以嫁过去一位公主,但是条件是契毖何力必须被放回来。李世民同意后,让谁去做使者和薛延陀议和呢,有一人比较合适,此人通晓西北形势,胆识过人,而且会说藩国语言,他就是崔敦礼。于是崔敦礼带上议和的众人,深入险地,凭借他的三寸

  • 秦叔宝为何排在凌烟阁24功臣之末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秦叔宝为什么排在24功臣最后,罗成为什么没进凌烟阁,秦叔宝在历史上的地位

    门神之一秦叔宝竟然排在凌烟阁24功臣之末。 在民间的传说中,秦琼即秦叔宝那是很出名的人物,在文学作品《隋唐演义》中那是核心人物之一,传说中的门神之一就有他,另一位是尉迟恭即尉迟敬德。而两个人都是唐朝初年著名的将军,应该都属于开唐战神级人物,是唐太宗李世民手下重要的将领。后来,唐太宗到了晚年,为了纪念

  • 逃户,晚唐朝廷新税法下的牺牲品,大唐王朝自己培养出来的掘墓人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大唐旧史,唐朝的掘墓人朱温,唐朝战死沙场的人

    晚唐逃户背井离乡,房屋坍塌而无人居住唐代薛能的这首《题逃户》,道尽了晚唐时期农民逃亡、流离失所的凄凉景象,然而纵观整个唐朝时期,我们却不难发现,逃户这个问题非但晚唐所独有,即便在“贞观之治”、“开元盛世”这些在文人笔下不吝溢美之词的盛世里面,我们也能够看到那些佝偻、卑微而又痛苦、无奈的逃户身影。随后

  • 长安号称十三朝古都 为什么唐朝以后不再作为国都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唐朝都城长安,是中国古代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时间最长、影响力最大的都城,号称“十三朝古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历史名城,与雅典、罗马、开罗并称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不过,令人不解的是,唐朝以后,中国还经历了1000年的封建历史,建立了宋朝、元朝、明朝、清朝4个大一统王朝,为何没有一个王朝选择在长

  • 武则天大帝的面首何其多也,为什么她没有给他们生下一儿半女?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武则天面首之谜,历史记载的武则天面首,求穿越成武则天面首张五郎的小说

    武则天是公元624年出生,14岁入宫当了唐太宗的才人,公元651年,28岁的武则天再次被唐高宗李治召回宫廷,655年,也就是在32岁时爬上皇后之位,683年,风眩症折磨了22年之久的唐高宗李治终告不治,唐中宗李显即位,大权被皇太后武则天掌控,这一年她60岁。正常女性50岁左右绝经,武则天即使营养跟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