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天灾导致的人祸,宋代大诗人李清照晚年悲惨生活,竟是此事所致

天灾导致的人祸,宋代大诗人李清照晚年悲惨生活,竟是此事所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669 更新时间:2024/1/21 19:39:35

公元1129年,赵明诚不幸病逝,留给清照的只有十五车古籍物、完成的半部《金石录》以及无尽的思念。此后,四十六岁的李清照孤独一身,流离于江浙皖赣一带。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晚年李清照的诗词中总是不经意间透露出淡淡的忧伤,这段不长久的美满婚姻让后人为之惋惜,也让后人赞叹她的忠贞。此时,一阵不和谐的声音传出:李清照晚年曾改嫁张汝舟!

事实究竟如

最早记载李清照再嫁之事的,是代人赵彦的著作《云麓漫钞》。其中存有李清照的一封信——《上内翰綦公》。李清照写这封书信的起因是,她为了摆脱与张汝舟的婚姻关系,举报张汝舟“妄增举数入官”(虚报参加科举考试次数以获取官职)。按照宋朝刑法规定,妻告夫,即使情况属实,仍要被判徒刑两年。由于时任兵部侍郎(后改翰林学士)的綦密礼的援助,李清照仅仅被拘禁了九天就得到释放。于是,李清照写了这封信綦密礼表示感谢。自然,信中交代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其中有“忍以桑榆之晚节,配兹驵侩之下才”等语。

除了赵彦卫的《云麓漫钞》以外,宋人著作中引用这一说法的共有七八家之多,其中包括著名史家李心传的《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也就是说,这些人都认为李清照曾经改嫁于张汝舟。

对于这样一位多才的女词人,人们怎能容忍她的身上存有这样的不雅之事?所以,很多人都认为改嫁之事不可信。在明代,一位名叫勃的学者最先提出李清照改嫁不可信,他的推论主要是基于李清照年老,且为官宦世家出身,是不可能改嫁的。

不单是徐勃的质疑,到了清朝,许多学者都为李清照改嫁“辩诬”。他们主要有如下各种论据:

一、李清照当时年岁已高,不可能改嫁。

二、李清照的公公、丈夫都是有地位有身份之人,赵家势力尚盛,李清照没有改嫁的道理。

三、赵明诚、李清照夫妇生前爱情深笃,李清照不可能在丈夫死后不久就马上改嫁。

四、赵明诚的表甥谢伋在《四六谈麈》中从未提到过清照改嫁之事,仍然称李清照为“赵令人李”。如果李清照真的改嫁,谢伋怎会不知?

五、当时李清照因避乱南渡,辗转各地,时间上不允许。

六、《云麓漫钞》杂记琐闻,记载失实之处颇多。李清照改嫁一说,很可能是张汝舟为报复李清照举报他“妄增举数”之仇篡改所致。

近年来,又有学者认为,过去争议的焦点皆因为人们错误地理解了《上内翰綦公启》中“官文书”一词。在其中,李清照述说事件经过之时,说道:“尔苍皇,因成造次,信彼知簧之说,惑兹似锦之言。弟既可欺,持官文书来辄信。身几欲死,非玉镜架亦安知。”这些学者认为“官文书”应该是“判决书”。李清照曾因“颁金通敌”冤案被官府问罪,其出路可能会沦为官婢强卖于人。张汝舟手持“官文书”,对李清照自然具有威慑力,可以“强以同归”,占为已有。改嫁,是以女方为主。一个寡孀因为错判而被人所强占,能说是改嫁吗?因此,就李清照再婚性质而言,“改嫁”与“未改嫁”这两种说法都不能成立。

以上几种说法,孰是孰非,很难断言。李清照的晚年生活究竟是怎么样的呢?因为缺乏资料记载,我们很难清楚地整理出她的生活轨迹。至于这改嫁是与否、真与假,我们也无从辨别了。

更多文章

  • 赵匡胤打猎,对身边的人说:我现没有护卫,想杀我就动手吧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赵匡胤勇猛,赵匡胤单挑记录,赵匡胤 对付骑兵

    作为开国皇帝,如何处理众多有功之臣是个亘古不变的难题,不管是赵匡胤之前的刘邦,还是他之后的朱元璋,都在这方面被后人诟病,但赵匡胤没有采取这种极端的做法。他只是使用了一个非常“另类”的手段,用喝酒后的“醉话”就释掉了群臣的兵权,可谓高明。解除了身边大臣的兵权后,赵匡胤对于各地藩镇的兵权也不放心,于是他

  • 宋辽金谁是正统?元朝认为都是,明朝人则很纠结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按照规矩定正统是后继的朝代应该完成的任务,元朝官方一开始也是焦头烂额,后来在丞相脱脱的主导下,搞了个折中的主意:官方将宋辽金三朝全定为正统。三史并尊,这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之事,不过元朝也无奈,一方面自己本身也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如果承认是南宋为正统嘛,显得自己合法性不足;承认金朝是正

  • 明代贪官竹杠敲到未来皇帝身上,敲诈成功不说,后来混成世界首富!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明代云南首富,明朝最轰动的治贪大案,明代安顺首富是谁

    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的同时,拜金主义不可避免的流行于官场,“金令司天、钱神卓地”的观念深入人心,在金钱的诱惑下,官场中人争先恐后的贪污受贿、中饱私囊,涌现出大批代表人物。嘉靖年间,全国有家财五十万两白银以上者富豪榜,入围者十七人,首富严嵩父子,这个没有疑问,其他十六人为:蜀王、黔国公沐氏、成国公

  • 元朝最特殊的一个行省,历史课本都不写, “征东行省”到底是啥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元朝设置的十个行省分布图,元朝四个特殊行省,元朝行省划界原则

    这一点就连初中历史课本都有介绍,一共十个,分别是:岭北、辽阳、河南江北、陕西、四川、甘肃、云南、江浙省、江西、湖广。不过嘛,《元史》等史书却并不是这么记载的,在这些史书中,元朝的“行中书省”是有十一个的!“行中书省,凡十一,秩从一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元史》卷91《百官志

  • 最会藏私房钱的明朝皇帝:地下埋了200万金 下落不明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知乎大明皇帝的私库和国库的关系,明代最贪钱的皇帝,明末皇帝藏私房钱

    总而言之就是:皇帝的归皇帝,国家的归国家。皇帝要用钱,就从内库支取;国家要用钱,就从国库支取。皇帝缺钱用了,想直接从国库取钱?门儿都没有,会被御史们骂死的。因此,有些脑袋灵活的皇帝,会想方设法扩充内库,给自己搞“创收”,积攒私房钱。比如,著名的明神宗朱翊钧。对,就是长达30年不上朝的万历帝。万历帝在

  • 篡改史书还是逃过一劫?李建成毒杀李世民的这个事,到底靠不靠谱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如果李建成当皇帝会杀李世民吗,李世民娶了李建成妻子视频,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是什么关系

    李世民的这些动作,瞒不过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然而两人虽然都看在眼里,心里着急,但苦于没有任何实锤证据,抓不住李世民的小辫子,依然是一点儿辙都没有。 即便先前朝廷抓了张亮,最终也只是无罪释放。 这种局面,着实令人烦躁。不久,太子李建成便设了一个小规模的Part,令人叫李世民过来,大家既然都是兄弟

  • 第一次宠幸“和尚”后,武则天为何会激动不已?原因有三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武则天最爱的和尚,武则天秘史和尚要吃酒肉,武则天一生最多宠幸多少个人

    武则天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一千多年,但世人对她的争议却是此起彼伏从未停歇。不过,相对于她的奋斗历程和功过是非来说,人们似乎对她那近乎糜烂的私生活更感兴趣。有这种偏向倒也无可厚非,毕竟猎奇和吃瓜是人类的天性。那么问题来了:武则天第一次宠幸和尚以后,为何会激动到颤抖呢? 武周王朝的第一男宠 这里所说的和尚,

  • 第一女皇武则天为什么要设立无字碑?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武则天的无字石碑,武则天墓地是无字墓吗,武则天为啥要留下无字碑

    东侧就是武则天的无字碑。自秦汉以来,帝王将相无不希望死后能树碑立传,而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正统女皇帝的石碑却没有刻一个字,无字碑是用一块完整的巨石雕凿而成的是中国历代群碑中的巨制,给人以凝重厚实,浑然一体的美感。碑额未题碑名,只有碑首雕刻了八条螭龙,巧妙地缠绕在一起,鳞甲分明,筋骨裸露,静中寓动,生

  • 端午冷知识:最早叫端五,改“五”为“午”和唐玄宗李隆基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端午李隆基阅读感悟,李隆基的端午适合小学生背吗,李隆基写的端午

    其实端午吃粽子划龙舟的习俗,按照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最早可以追溯至先秦吴越时期。当时吴越人民为了除凶趋吉,都有“断发文身”的习俗;闻一多还说,吴越人民在端午这天会举行一次盛大的图腾祭祀;其中一项祭祀活动就是在水面上作竞渡祭龙神,这便是龙舟竞渡习俗的由来。 再后来,端午龙舟竞渡和粽子才和伍子胥、

  • 都是造反登上的皇位,为什么李世民被视为明君,朱棣却毁誉参半?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除此之外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很多史学家都会忽略,最重要的一点导致朱棣和李世民两个人的口碑名声不一样,两个人在后续对待一些官僚集团或者在给自己建功立业方面也不一样。我们会发现朱棣当上皇帝之后严于律己,宽于律人闲着没事的时候还得做各种粗活,累活,简直把自己当成了孙子。为什么朱棣如此的辛苦呢?很简单,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