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问:我何时登基?刘伯温:正月初四!专家至今无解

朱元璋问:我何时登基?刘伯温:正月初四!专家至今无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432 更新时间:2023/12/28 22:24:56

朱元璋脱离郭子兴之后,把第一个目标定在滁州,当时朱元璋身边有淮西24将,都是武将,没有文臣,攻下滁州之后。滁州的一个教书老先生李善长来投奔,因为李善长为人诚恳,而且做事稳妥,朱元璋便留他在身边,此人最后成了明朝第一文臣,号称明朝的“萧何”。但李善长只是文人,并不是智囊。朱元璋渡江之后,在徽州遇到朱升,朱升给朱元璋提出“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纲领,朱升是朱元璋的第一个智囊。

朱元璋攻下徽州、婺州之后,本来打算继续往西南进军,朱升、胡大海等人建议,让朱元璋往东攻打浙江,因为浙江有个大人物,名叫刘基。朱元璋听从大家的建议,攻打浙东,去请刘伯温。必须说明的是,朱元璋打心眼里看不起刘伯温这些浙江文士,他只是想用其才,并不是用其人,所以,朱元璋第一次并没有亲自去请,而是派手下带着钱财去传刘伯温来,刘伯温当然不来。

《明史·刘基传》记载:

及太祖下金华,定括苍,闻基名,以币聘,基未应。总制孙炎再致书固邀之,基始出。既至,陈时务十八策,太祖大喜。

后来朱元璋又派处州总制孙炎带着朱元璋的书信去请刘伯温,刘伯温才出山。也就是说,从始至终,朱元璋都没有亲自登门去请。民间传言,朱元璋学习刘备“三顾茅庐”请刘伯温,是不符合史实的。刘伯温刚来到朱元璋阵中,就给朱元璋献了时务十八策,打动了朱元璋。

刘伯温在朱元璋军中最初担任的职务是“祭酒”,这并不是个多大的官。直到陈友谅挥师东进,联合张士诚夹击朱元璋,刘伯温才大放异彩。当时南京上游的太平(当涂县)已经被陈友谅攻破,太平守将花云战死,情况危急。众人忌惮陈友谅船大兵多,有说投降的,有说逃跑的。只有刘伯温认为:东边的张士诚气量狭小,应该送礼交好,而西边的陈友谅戾气太重,只要“诱其深入,以伏兵击之”即可。

此言一出,正对朱元璋的脾气。接下来,刘伯温又建议让刚刚投降的康茂才去诈降陈友谅,最后取得龙湾大捷,陈友谅损失惨重,朱元璋从此站稳脚跟。从龙湾大捷之后,朱元璋意识到刘伯温不可小觑,拜其为军师。

此后,刘伯温虽然给朱元璋贡献许多计策,但也都是作为一个军师的谋略,并没有什么奇门遁甲之术。只有一件事,确实能证明刘伯温超乎常人的能力。

公元1367年,十一月,朱元璋在众将士们的不断催促下,终于答应登基称帝。平常人家结婚嫁娶,都要选个好日子,朱元璋称帝,肯定也要选一个“超级”黄道吉日。但从十一月开始,雨雪不断,朱元璋不求什么黄道吉日,只求选一个大晴天。因为朱元璋自称天子,若在登基那天,突然天降暴雨,或者刮起狂风,那岂不是打脸吗。于是,他把算日子的任务交给了刘伯温。

刘伯温看懂了朱元璋的心思,夜观星象,掐指一算,说明年的正月初四是“六辰值日”,最宜龙相。朱元璋便名人开始准备登基事宜。可从十一月到腊月,没有一天晴天,雨雪不断,风霜日袭。大家心里都很忐忑,所有人都知道,若正月初四真的有狂风暴雨,刘伯温可就是重罪。没想到刚到正月初二,天气突然放晴,正月初四这天,冰雪融化,天朗气清,真的是个绝好的天气,朱元璋顺利登基。

刘伯温具体是怎么预知天气的,现在的易学专家,也认为无解。但他这种预知能力,也给自己埋下隐患。刘伯温告老还乡,回到青田。胡惟庸借口构陷刘伯温,说刘伯温曾预言青田这个地方有“龙气”。朱元璋忌惮刘伯温的这种能力,所以召刘伯温进京,最后疑似发生了“胡惟庸鸩杀刘伯温”的事件。

更多文章

  • 赵匡胤:朕用人不疑!大臣问了6个字,赵匡胤满脸通红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赵匡胤说过的话,赵匡胤临死前说的是什么,赵匡胤的三条要求

    先说一下赵匡胤是如何称帝的,北周的皇帝郭威一生无子,只有柴荣这一个养子,赵匡胤和柴荣早年就是莫逆之交,等柴荣继位之后,为了平衡前朝旧臣,开始重用赵匡胤,并且把他从一个普通的小将佐提拔成了禁军统领。柴荣因病去世,在死之前,托孤于赵匡胤等人,并且让他提防驸马等人会作乱。可以说,柴荣对赵匡胤恩重如山、信任

  • 祸害宋朝6位叛臣都有谁?他们因何罪恶滔天?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宋朝叛臣一览表,宋朝最惨奸臣,宋朝历史上唯一被杀的重臣

    大宋立国三百余年,虽然深受天下臣民拥戴,但意图“改朝换代”,觊觎皇位的阴险分子却不绝如缕,虽然一次次冲击重创帝国,但阴谋最终都未能得逞。比如下列6位身居高位的臣子,或窃号自娱,或犯上作乱,被《宋史》列为“叛臣”,被永钉在历史的耻辱桩上!1.张邦昌(1081-1127年)张邦昌进士出身,是奸相王黼的党

  • 天灾导致的人祸,宋代大诗人李清照晚年悲惨生活,竟是此事所致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宋代诗人李清照个人资料,有关于宋代李清照的资料,李清照死亡的描述

    公元1129年,赵明诚不幸病逝,留给李清照的只有十五车古籍文物、完成的半部《金石录》以及无尽的思念。此后,四十六岁的李清照孤独一身,流离于江浙皖赣一带。“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晚年李清照的诗词中总是不经意间透露出淡淡的忧伤,这段不长久的美满婚姻让后人为之惋惜,也让后人赞叹她的忠贞。此时,一

  • 赵匡胤打猎,对身边的人说:我现没有护卫,想杀我就动手吧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赵匡胤勇猛,赵匡胤单挑记录,赵匡胤 对付骑兵

    作为开国皇帝,如何处理众多有功之臣是个亘古不变的难题,不管是赵匡胤之前的刘邦,还是他之后的朱元璋,都在这方面被后人诟病,但赵匡胤没有采取这种极端的做法。他只是使用了一个非常“另类”的手段,用喝酒后的“醉话”就释掉了群臣的兵权,可谓高明。解除了身边大臣的兵权后,赵匡胤对于各地藩镇的兵权也不放心,于是他

  • 宋辽金谁是正统?元朝认为都是,明朝人则很纠结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按照规矩定正统是后继的朝代应该完成的任务,元朝官方一开始也是焦头烂额,后来在丞相脱脱的主导下,搞了个折中的主意:官方将宋辽金三朝全定为正统。三史并尊,这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之事,不过元朝也无奈,一方面自己本身也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如果承认是南宋为正统嘛,显得自己合法性不足;承认金朝是正

  • 明代贪官竹杠敲到未来皇帝身上,敲诈成功不说,后来混成世界首富!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明代云南首富,明朝最轰动的治贪大案,明代安顺首富是谁

    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的同时,拜金主义不可避免的流行于官场,“金令司天、钱神卓地”的观念深入人心,在金钱的诱惑下,官场中人争先恐后的贪污受贿、中饱私囊,涌现出大批代表人物。嘉靖年间,全国有家财五十万两白银以上者富豪榜,入围者十七人,首富严嵩父子,这个没有疑问,其他十六人为:蜀王、黔国公沐氏、成国公

  • 元朝最特殊的一个行省,历史课本都不写, “征东行省”到底是啥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元朝设置的十个行省分布图,元朝四个特殊行省,元朝行省划界原则

    这一点就连初中历史课本都有介绍,一共十个,分别是:岭北、辽阳、河南江北、陕西、四川、甘肃、云南、江浙省、江西、湖广。不过嘛,《元史》等史书却并不是这么记载的,在这些史书中,元朝的“行中书省”是有十一个的!“行中书省,凡十一,秩从一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元史》卷91《百官志

  • 最会藏私房钱的明朝皇帝:地下埋了200万金 下落不明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知乎大明皇帝的私库和国库的关系,明代最贪钱的皇帝,明末皇帝藏私房钱

    总而言之就是:皇帝的归皇帝,国家的归国家。皇帝要用钱,就从内库支取;国家要用钱,就从国库支取。皇帝缺钱用了,想直接从国库取钱?门儿都没有,会被御史们骂死的。因此,有些脑袋灵活的皇帝,会想方设法扩充内库,给自己搞“创收”,积攒私房钱。比如,著名的明神宗朱翊钧。对,就是长达30年不上朝的万历帝。万历帝在

  • 篡改史书还是逃过一劫?李建成毒杀李世民的这个事,到底靠不靠谱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如果李建成当皇帝会杀李世民吗,李世民娶了李建成妻子视频,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是什么关系

    李世民的这些动作,瞒不过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然而两人虽然都看在眼里,心里着急,但苦于没有任何实锤证据,抓不住李世民的小辫子,依然是一点儿辙都没有。 即便先前朝廷抓了张亮,最终也只是无罪释放。 这种局面,着实令人烦躁。不久,太子李建成便设了一个小规模的Part,令人叫李世民过来,大家既然都是兄弟

  • 第一次宠幸“和尚”后,武则天为何会激动不已?原因有三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武则天最爱的和尚,武则天秘史和尚要吃酒肉,武则天一生最多宠幸多少个人

    武则天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一千多年,但世人对她的争议却是此起彼伏从未停歇。不过,相对于她的奋斗历程和功过是非来说,人们似乎对她那近乎糜烂的私生活更感兴趣。有这种偏向倒也无可厚非,毕竟猎奇和吃瓜是人类的天性。那么问题来了:武则天第一次宠幸和尚以后,为何会激动到颤抖呢? 武周王朝的第一男宠 这里所说的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