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孔子门下有学生三千,是知识界的领袖,却被一个七岁小孩打败了

孔子门下有学生三千,是知识界的领袖,却被一个七岁小孩打败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2738 更新时间:2024/1/19 7:02:28

据说孔子少正卯都是春秋时期鲁国的名人,两人都兴办私学,都是名噪一时的思想家和教育家。这些大家在鲁国传经布道,应该培养出多少人才啊!

[var1]

然而既生瑜生亮,少正卯和孔子是竞争对手。据说孔子的门人除了颜回,都曾经改弦易辙,拜倒在少正卯的门下。可见少正卯的学识必有过人之处,不然为啥连孔子也招架不住呢?在现代人看来,孔子的门生们改换门庭也是件好事,民办教育允许自由竞争嘛,没有生源,关门歇业就行了。

可是孔子不干了,在那个没有报纸、网络的时代,思想的传播都是通过开馆授徒完成的。没有了生源,等于敲掉孔子的饭碗,毕竟孔子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他收徒要收干肉作为见面礼。更重要的是,没有了门徒,就让圣人的言论失去传播的渠道,如此一来,孔子的言论就失去影响力了。这简直就是要了孔子的命,孔子当然嫉恨在心了。于是趁着自己当上鲁国司寇的时机,仅仅上任七天,就借公权力杀掉了少正卯,开了以言论治罪的先河。人相轻,自古亦然啊!

[var1]

要说孔子没有容人的雅量,也不尽然,这要看遇见的是谁了。一次孔子带着众弟子郊游,忽然看见一群孩子在那里玩。孔子便乘着马车慢慢地驶过去,别的孩子全躲开了,唯有一个小孩站在路中一动也不动。这个孩子就是项橐,鲁国的神童。当子路前去训斥他时,他反而岔开双腿,告诉孔子:“我这里有个城池,你的车马怎么过去啊?”所谓的城池,就是他岔开的双腿以及脚下的一些小石块砌成的“城墙”。孔子急于赶路,只得请教项橐自己该怎么过去。项橐说:“到底是城躲车马,还是车马应该绕城而走呢?”孔子没办法,只能让车马从他旁边过去了。

孔子当时已经学有大成,在鲁国设坛讲学,门下弟子3000,已经算是一个知识界的领袖了。可是他却栽在一个七岁的小孩子面前,而且是当着众弟子的面让项橐反驳了一通,算是颜面尽失。然而孔子却没有生气,反而成就了“昔仲尼,师项橐”的佳话。

[var1]

少正卯和项橐的不同境遇,说明孔子对人也是有双重标准的。只要不威胁到自己的切身利益,大可以泰然处之,反之则会遭到秋后算账。这就是孔子的雅量。

有趣,有料,有深度

作者|彭忠富

来源|《百家讲坛》杂志

更多文章

  • 孔子问天上有多少颗星星?一7岁小孩说出答案后,孔子拜他为老师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孔子拜7岁小孩的故事说明什么,孔子问天上有多少颗星星,孔子的故事10道题

    孔子能有这么崇高的地位,他的博学多识也是举世公认的,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也被后世尊称为至圣,而他发扬光大的私人讲学之风,至今被人津津乐道。[var1]在不少人的印象中,孔子既然被称为圣人,那一定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不然怎么会在后世有那么大的影响呢?其实,真实的孔子也有不知道的事情,比如曾经出现

  • 晋国大将活捉了齐侯,并志得意满地交给主帅,却气得主帅火冒三丈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邴夏御齐侯,晋国十大名将排名,齐侯最后的下场

    [var1]两军会面后并没立刻展开野蛮的厮杀,齐侯先派使者给郤克下战书,非常客气地说:“您率领军队光临敝国,弊国的兵力虽不雄厚,但还是很高兴能跟贵国切磋,我们明早战场上见吧。”郤克有礼有节地回道:“鲁卫两国跟我们晋国是兄弟(国君都是姬姓),他们哭诉贵国的军队常到他们的领土上展现雄姿,我们怎能忍心不管

  • 孔子周游列国一次遇险之后,他向三个弟子问了同一个问题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孔子周游列国的详细过程,孔子带领弟子周游列国经历了几年,孔子周游列国到达宋国在哪一年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李元辉公元前489年,六十三岁的孔子正带着弟子们在陈国和蔡国之间的野外讲学,忽然,吵嚷声四起,一大群人将他们团团围困。对于这样的突发事件,孔子及其弟子已经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了。从八年前离开鲁国周游列国开始,孔子及弟子们就曾多次遇险。在宋国的匡邑,被当地的士兵和百姓围住五天;继而得罪

  • 宋襄公泓水之战中的举措是愚蠢至极还是“贵族精神”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襄公简介,宋襄公败的原因,宋襄公泓水之战所发表的言论

    什么叫贵族精神呢?让我们先从宋襄公的故事讲起。读过《毛选》的人都知道宋襄公的泓水之战。通过那一战,宋襄公被标上了“蠢猪式的仁义”的标签,成了后世中国人嘲笑的对象。《韩非子》中是这样记载这个故事的。宋襄公率领四国的兵马打到齐国去。齐国一批大臣一见四国人马打来,就投降了宋国,迎接公子昭即位。这就是齐孝公

  • 晋文公流亡时,他卷跑了所有公款;晋文公东山再起,他来索要高官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晋文公流亡时跟着的人,晋文公流亡,晋文公流亡故事读后感

    但吕、郤各族的党羽甚众,虽然见了赦文,却仍不敢相信国君。很快,国内谣言四起。晋文公也整日忧心忡忡,如坐针毡。怎样才能快速治理好这个烂摊子,他一时也没有好的对策。[var1]忽然有一天清晨,有个叫头须的人来到宫门外,要求见晋文公重耳一面。头须以前是重耳身边的一个跟班,工作是保管财物。当年晋惠公追杀重耳

  • 孔子也是个“骑墙派”,国君问话不给肯定态度,三方都不得罪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var1]因此,孔子提出“堕三都”(拆掉三桓封邑的城墙)时,鲁定公知道这是要削弱三桓的势力,很是兴奋。但他由季氏扶植即位,怕贸然行动会落个像哥哥那样的下场。所以,他想试探一下孔子是彻底投靠三桓而架空他呢,还是和阳虎一样能争取过来对付三桓?《论语》里记载了鲁定公和孔子的两次对话。第一次,鲁定公的态度

  • 孔子的弟子给百姓施粥,孔子得知后掀翻粥摊,将弟子大骂一顿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孔子的弟子给百姓施粥,孔子弟子对孔子的评价有哪些,孔子与多个弟子谈话

    [var1]孔子听说这件事,立刻派子贡去倒掉他的稀饭,打碎他盛饭的器皿,并且质问子路说,这是鲁国国君的百姓,你为什么给他们饭吃?子路没想到孔子竟然会做出这种有失仁爱的事来,他义愤填膺,冲到孔子面前恨恨地说,先生难道不想让我实施仁爱吗?我子路之所以拜你为师,就是为了向你学习仁爱。仁爱,就是爱天下人,和

  • 井陉之战:兵仙韩信如何以3万大军大败20万敌军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井陉之战韩信资料,韩信打仗经典战役,韩信井陉之战的获胜原因

    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夫众陷于害,然后能为胜败。故为兵之事,在于佯顺敌之意,并敌一向,千里杀将,是谓巧能成事者也。(孙子兵法)井陉之战是楚汉战争时的一场著名战役,韩信在此战仅用3万大军就击败陈余20万大军,威震河北,为扭转楚汉战争的局势做出重大贡献。那么韩信是如何以少胜多的呢,船长为你细细

  • 管仲可谓是营销界的老祖,就连英美垄断钻石矿藏这招都是学管仲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管仲营销,管仲的管理思想,管仲经济思维方式

    英、美垄断钻石矿藏,哄抬钻石售价,赚全球男人的钱—这伎俩管仲早就玩过了。他的代表作是把石头变成顶级奢侈品,让各国诸侯和贵族削尖脑袋哄抢。当时有个地方叫阴里,专门出产一种玉石,是王室祭祀专用璧的材料。管仲建议加强阴里的防御工事,修了三层城墙、九道城门,然后命工匠在里面把玉石做成一个系列,分五个等级,各

  • 古代人有没有户籍?聊聊秦国的户籍制度对后世有何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秦国的户籍制度,户籍制度是起源于秦国吗,新会迁户籍和入户籍需什么资料

    四境之内,丈夫女子皆有名于上,生者著,死者削,其有爵者乞无爵者以为庶子,级乞一人,其无役事也,其庶子役其大夫月六日,其役事也,随而养之军。——《商君书·境内》说起户籍,每个人不陌生,因为从出生那刻起,我们就有了自己的户口,看着我们的户口簿和身份证,似乎这是我们对户籍制度最为浅显的理解。户籍,又称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