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相比于藩镇,宦官对唐朝的危害更为剧烈

相比于藩镇,宦官对唐朝的危害更为剧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4121 更新时间:2024/1/28 10:15:12

唐朝亡于藩镇,这几乎是个常识般的概念:地方军事力量的失控与无序膨胀,形成了“弱干强枝”的局面,最终颠覆了中央王朝。

事实真的如此吗?从唐文宗李昂的态度可以得出不同的答案。有一天退朝后,他唉叹自己还比不上东汉的亡国之君汉献帝,“赧、献受制于强诸侯,今朕受制于家奴,以此言之,朕殆不如”。

他所说的家奴,指的就是宦官集团。

我们引以为傲的汉、唐两朝,恰恰是宦官乱政的巅峰时期,其中以唐朝尤为严重。自唐德宗之后,唐朝的宦官们杀了两个皇帝、废了一个皇帝、立了八个皇帝(唐文宗是其中之一),权势之大令人目瞪口呆。

李昂

其间,不甘被家奴控制的唐文宗曾经联合文官发动了甘露之变,意图一举消灭宦官势力。不曾想事情败露,文官集团反而面临了灭顶之灾,唐文宗本人惨遭囚禁、郁郁而终,而大唐王朝也彻底失去了翻身的机会。

唐朝的宦官之祸是怎么形成的?

自东汉末年以后的数百年间,宦官势力被历朝历代压制,几乎彻底远离了中央权力。在唐朝初年,宦官数量少、职务低、地位卑下,与朝政之间压根没什么关系,纯粹担任“奴才”的角色。

而到了唐玄宗李隆基期间,唐帝国事业的空前繁盛,逐渐让他产生了享乐心理。为了减轻自己的负担,同时服务日益庞大的后宫,宦官队伍慢慢扩大,亲信高力士等人甚至被授予了一部分权力。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朝廷官员的奏折甚至必须经过高力士才能传递给李隆基:“每四方进奏文表,必先呈力士,然后进御,小事便决之”。

而在朝廷外,李隆基还有另一位宦官帮手杨思勖。此人与高力士一样,在李隆基还是藩王时就与其交好,并在随后积极参与政变、协助其夺取了政权。杨思勖为人勇猛凶悍、残忍好杀,担任起替李隆基在外征战的重任。开元年间,他率军平定了岭南地区的多起叛乱,因功加封上柱国、虢国公,对李隆基的贡献甚至超过了大部分武将。

但即使如此,高力士、杨思勖两人对朝政的干预并不多,很大程度上只是充当“工具人”的角色。但他们的优秀表现,却给统治者造成了这样一种印象:相比较文臣武将,身边的宦官同样能干,而且还更可靠。

李隆基

随着安史之乱的爆发,李隆基对镇将空前提防,应对叛乱之初他就重用宦官当监军,替自己盯梢率军平叛的将领。甚至因为宦官边令诚几句添油加醋的诽谤,李隆基就诛杀了在潼关苦苦抵御安禄山大军的名将高仙芝、封常清

面对如狼似虎的叛军,昏招迭出的唐朝廷兵败如山倒。而唐肃宗即位后,虽然重用郭子仪、李光弼等名将平叛,但同时他也留了后手——对宦官李辅国、鱼朝恩等人的宠信也达到了新的高度:李辅国不仅手掌禁军、肆意干涉朝政,甚至连太上皇李隆基也被他随意拿捏;至于鱼朝恩,则成了制衡郭子仪等将领的重要棋子,那些在前线拼死血战的将领,往往因为宦官的一句话就惹祸上身。

唐德宗在位初期,一度坚持任用文武百官、严禁宦官干政,中兴气象呼之欲出。但在建中二年(781年)发动的削藩战争中,唐德宗操之过急、政策失误,多个原本参与平叛的藩镇陆续加入叛军的队伍,长安城甚至被路过的泾原兵马攻占,唐德宗在宦官的保护下才得以逃往奉天避难。

后来,虽然依靠宰相李泌、大将李晟等人平定了叛乱,但唐德宗彻底失去了对武将的信任,转而像他的祖辈那样宠信宦官,精锐禁军神策军从此由宦官掌控。

此后上百年间,两个神策军中尉基本都由宦官担任,唐朝皇帝原本希望用这股势力对抗朝廷内的文官、朝廷外的藩镇,却也由此让宦官集团如虎添翼,他们得以顺理成章地监军、典兵和参政,逐渐成了能够控制皇权的恐怖势力。

李适

唐德宗之后,几位唐朝皇帝的废立都跟宦官有关联:一度平定河北三镇的唐宪宗被宦官毒杀,唐穆宗被宦官扶上帝位、沦为了傀儡;而随后的唐敬宗在位一年多就被宦官刘克明等人弑杀,李昂则在宦官王守澄等人的拥护登上帝位,这就是上文所提的唐文宗。

唐文宗是王守澄的受益者,但他却不甘心充当王守澄的棋子。在亲信文官李训的协助下,他利用宦官集团内部的矛盾,把仇士良提升为左神策军中尉,用其排挤、分化王守澄的军政大权。经过一番操作,王守澄被彻底剥夺了兵权,随后在太和九年(835年)10月被秘密毒杀。但神策军的指挥权,此时则落到了仇士良手里。

驱走了豺狼、却引来了猛虎,仇士良远比王守澄更加贪婪残暴。利益受到空前威胁的唐文宗和文官集团于是准备联手除掉所有宦官,在李训的策划下,他们密谋了甘露兵变。

但事实证明,唐文宗所托非人。李训为人思维敏锐、智慧过人、精通易学,虽有小才却无大智。他揣摩出文宗立志对付宦官集团,于是处处加以迎合,由此日渐青云直上,直至担任了宰相。

不能因此就以为他是文官集团的代言人,他一方面固然协助唐文宗对付宦官集团,另一方面却也毫不手软地打压文官集团内部的李德裕、李宗闵等人。

根据李训的策划,太和九年(835年)11月21日,唐文宗接见百官大臣。韩约上奏,假装报告左金吾使大院内的石榴树上发现了甘露;李训也演戏配合,请求让群臣都去查看这一祥瑞。

随后,文官们先行前去查看,返回后议论纷纷,有的人认为甘露是真的,有的说是假的,于是唐文宗趁机让全体宦官再去观看。实际上,此时的李训早已经安排了数百名杀手埋伏在左金吾使大院内,准备对宦官们来个一网打尽。

但因李训的筹划不够周密、韩约太过紧张,在大冬天流汗不断、杀手们埋伏得不够隐蔽,仇士良等人刚进左金吾使大院就看到了杀手,其后机敏地迅速撤退;李训派人追杀,但却仅仅杀伤了几十个宦官。仇士良则与右神策军中尉鱼弘志等人挟持唐文宗顺利逃回内殿,随后关闭宫门,调动神策军主力对文官集团来了个大屠杀。

这场浩劫中,共有几千人死于非命,三位宰相被腰斩,并被处以抄家灭族、妻女没为宫奴的惩罚,文官集团几乎遭受灭顶之灾。第二天上朝时,已经是“时无宰相御史知班,百官无复班列”。其他死于乱军中的无辜士兵、百姓数不胜数。

甘露之变后,唐文宗形同被囚禁,仇士良则加封右骁卫大将军,越发不可一世。他毫无顾忌的掌控朝政、诛杀朝臣,甚至连皇族皇族在他眼中也如同草芥。据史料统计,仇士良先后杀了两个王、一个妃、四个宰相,宦官的权势被他带向了顶峰。

李忱

到了唐宣宗时期,唐朝设置枢密院,两个枢密使均由宦官担任,他们和宰相一起,光明正大的共同掌握朝政;到了唐朝末年,所有中书门下的文件甚至必须经由枢密使“贴黄”才能生效。至此,皇帝和文官集团彻底向宦官集团认输,宦官集团完全掌握了政权、军权,这些人毫无治国的素质与愿望,大唐王朝的灭亡已成定局。

一直到天复三年(903年),大军阀朱温诛杀七百多名宦官、解散神策军,为祸百年的宦官势力才受到彻底的打击,但唐朝也随之寿终正寝,于四年后正式灭亡。

因此,相对于藩镇,宦官集团对唐朝的伤害才更为伤筋动骨。

更多文章

  • 武则天杀死无罪的王皇后和萧淑妃朝臣不仅无法阻止甚至并无谏诤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武则天杀王皇后和萧淑妃,萧淑妃取代武则天的飞卢小说,武则天秘史萧淑妃女儿

    武昭仪已为皇后后某日,唐高宗想念她们,闲行至此所,但见囚室封闭极密,暗无天日,惟开一孔以通食器的出入,不禁恻然,呼叫:“皇后、淑妃安在?”“妾等得罪,废弃为宫婢,何得更有尊称,名为皇后?”王庶人哭泣回答说:“今至尊思及畴昔,使妾等再见日月,出入院中,望改此院名为‘回心院’,妾等再生之幸。”“朕即有处

  • 唐高宗并非软弱无能,只是光芒被李世民和武则天掩盖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唐高宗李治为什么斗不过武则天,武则天 唐高宗,唐高宗死的时候武则天多大了

    唐太宗李世民为什么选择传位给李治呢?第一、李治“嫡子”身份是其继位的重要基础条件。李世民有14个儿子,但真正有机会继承皇位的只有3个,分别是长子李承乾、四子李泰和九子李治。因为他们是长孙皇后所出,乃是嫡出的嫡子。在嫡长子继承制的封建王朝,“嫡子”的身份无疑是一个先天压倒性优势,压过所谓的“长”和“贤

  • 唐朝从经济领域开始腐败,最后涉及其他领域,并导致最终覆灭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唐朝覆灭之后的事,唐朝前期有腐败现象吗,唐朝腐败的图片

    王朝的强大不在于国都被攻陷了多少次,而是被攻陷之后是否能恢复,天子是否能顺利归位,继续延续王朝生命。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北宋、南宋的国都各被攻陷了一次就亡国了,元朝、明朝也是如此。对比一下唐朝的生命力是十分顽强的,无愧为当时世界的政治、经济中心。唐朝国都陷落六次,各有原因,简单了解一下:1、至德元载

  • 司马炎篡魏后将曹奂封为陈留王,陈留国享国二百余年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司马炎曹奂,陈留王曹奂后人,陈留王曹奂有几个儿子

    曹丕篡汉称帝建立曹魏,仅45年便又被司马氏所篡东汉末年、群雄并起,经过长期的战争兼并,后期形成了北方曹氏、东吴孙氏和蜀地刘氏鼎立的局面。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曹魏政权的奠基者曹操病逝于洛阳,世子曹丕承袭丞相、魏王之位,并改建安二十五年为延康元年。此时的朝廷,曹氏已经是大权在握,于是不久便有人

  • 此人本是唐朝将领,先后侍奉十三位皇帝,见证北宋建立安享晚年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朝北宋,北宋和唐朝的疆域,唐朝史上最厉害的武将

    各位读者晚上好!子渊不久前给大家介绍过众多鲜为人知的宋代名将,引发了读者的强烈兴趣,今天要讲的这位宋朝武将同样声名不彰,但却有一经历空前绝后——本为唐朝将领,有惊无险地度过唐末乱世,最后成功见证宋朝建立。终其一生,先后为十三位皇帝效力。古语有云“伴君如伴虎”,当个大臣实在是高危行业,假若稍有不慎惹怒

  • 《唐朝诡事录》刘氏三兄弟大结局,大猜想,刘十八和刘十九谁更惨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苏无名、卢凌风重回 甘棠驿,果然发现了玄机,驿卒刘十八是关键人物。 一:驿卒为什么要S人越货? 二:尸体去哪了? 三:金银珠宝去哪了? ······ 甘棠驿的疑点太多了。刘十八的悲剧,绝大部分来源于原生家庭。刘母生产的时候才知道怀的是三胞胎,刘十七、刘十八已经消耗了她全部的元气,生刘十九的时候不幸难

  • 诸葛亮封神之路:从《三国志》到《三国演义》,东晋是个转折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诸葛亮被封神了吗,三国时期真实的诸葛亮,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历史评价

    唐国强饰诸葛亮 现如今在网络上经常会有关于诸葛亮军事能力的争论,其实这种争论有很深的历史渊源。在《三国志》问世之后,便开启了对诸葛亮形象的探究。一、陈寿立场与《三国志》中的诸葛亮 《三国志》成书于西晋时期,其作者陈寿曾是蜀臣,后来入晋而修史。陈寿身为晋臣,修史时自然要站在晋的立场上,将晋所因袭的前朝

  • 诸葛亮为什么要北伐?我从李世民亲爹的身上,发现了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诸葛亮北伐详解图解,李世民评价诸葛亮原文,诸葛亮和李世民谁聪明

    因此也有人说,诸葛亮这是以攻为守,拒敌于境外,这样的好处是,能把早晚都要打的仗,给提前打完,省的对方主动进攻时,再破坏了蜀汉的基础设施和正常生产。这个说法靠不靠谱呢?骆驼认为不太靠谱。因为蜀地多山且少路,只要把一些关键节点给防住,没有空军和盾构机的曹魏,几乎不太可能对蜀地造成致命的伤害。可能有人可

  • 32岁的李世民娶了65岁的萧皇后?萧后不仅是丈母娘还是伯母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李世民和萧皇后的关系,李世民为何要娶萧皇后,萧皇后嫁给了唐太宗吗

    萧皇后是南朝昭明太子萧统曾孙女,西梁孝明帝萧岿之女。因为八字相合,嫁给了杨广,成为晋王妃。杨广篡位后,萧氏成功当上了皇后。由于杨广大兴土木,导致民不聊生,百姓纷纷站出来反抗,最后被胡人宇文化及所杀。隋炀帝去世后,萧皇后成为了宇文化及的妻子。不久之后,窦建德率军攻破聊城,接回了萧皇后,并纳为妃嫔。因为

  • 武则天称帝后还追封了8位男皇帝 有两位出自上古第一大姓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武则天死后下一个皇帝是谁,历史上武则天死后谁当皇帝,武则天称帝后的重要事件

    很多人好奇,武则天为何要追封皇帝呢?其实这跟唐朝也有一定的关系,因为唐朝也追封了8位皇帝,像老子李耳就是唐圣祖高上大广道金阙玄元天皇大帝,上古四圣之一的皋陶就是德明皇帝。武则天建立武周后,当然也要追封皇帝,既然唐朝追封8位,她也追封了8位。这八位分别是:武士彟、武华、武俭、武居常和武克己就不多做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