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安史之乱后,唐朝太监到底有多嚣张?

安史之乱后,唐朝太监到底有多嚣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3966 更新时间:2024/1/15 21:13:51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竹映月江

说到宦官专权,总能令人联想起影视剧中出现的一位位明朝权宦。不管是《新龙门客栈》里靠着一身神功将豪侠忠良都打到吐血的无敌太监,还是《天蚕变》里让正史上威风八面的明武宗都吓得长期哆嗦的九千岁刘瑾,都是观众们茶余饭后离不开的谈资。

都说艺术源于生活,然而真实的明朝历史上,太监却远远没有影视剧中那么牛。比如刘瑾之流,别看平时猖狂,明武宗一拍桌子,分分钟就灰飞烟灭。

至于明末时看似只手遮天的魏忠贤,被杨涟上奏一顿狂骂,就吓得浑身直哆嗦,嚎哭着给天皇帝表忠心,后来碰上崇祯皇帝,也是秒变待宰羔羊,说撤就撤说赐死就赐死,基本就是皇权的寄生虫。

不过,要论影视剧里太监们“呼风唤雨”甚至“欺负皇帝”的风采,中国历史上有个朝代的太监,却是百分百做到了,那便是中晚唐的太监们。

一、嚣张宦官

要问宦官哪家强,中晚唐来瞧一瞧。

据史料记载,唐代后期的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宣宗、懿宗、僖宗、昭宗八代帝王,除敬宗外全部是宦官所立,宦官的势力之大,由此可见一斑。

这些被宦官拥立的皇帝,生活才真叫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文宗时期,那位“杀二王、一妃、四宰相”的权宦仇士良曾当面指着文宗的鼻子骂,文宗却一脸的弱小可怜又无助,除了俯首受辱外没有丝毫办法。

要说文宗的遭遇在中晚唐的皇帝中还不算最惨的。唐宪宗、敬宗甚至直接死在宦官手上,而杀害了宪宗的王守澄等宦官由于势力太大,不仅没有被追究弑君之罪,反而因为拥立穆宗得以擢升。

当太监当到这个地步,也算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那么,为什么中晚唐的宦官,就这么嚣张无敌呢?

二、军权在握

其实,历朝历代的宦官集团,总是与皇权保持着微妙的平衡。每当皇权强大时,宦官集团就温顺如小猫,若是皇权衰落了,那么官宦集团便会以皇权助手的身份出现,在帮助皇权打压其他势力的同时不断壮大自身,最后屠龙的少年成了恶龙,帮助皇权的宦官成为了无冕之王。

偏偏中晚期的唐王朝就是一方权宦生长的沃土。安史之乱不仅带走了一个盛唐,还带来了严重的藩镇割据。这直接导致了中晚唐的皇帝再也信不过军中将帅,宦官控制军队成为了这一时期的时尚潮流。

唐肃宗时期,深受肃宗信任的李辅国就曾执掌过禁军。李辅国之后,又有程元振鱼朝恩等掌典禁军,其中鱼朝恩还曾担任观军容使,节制全国军队,算是把太监控制军队推上一个新高度。

除了直接控制军队,中晚唐的皇帝们还赋予太监一项重要使命:监军。

安史之乱后,军中各处都设置了宦官监军,主要负责监视和牵制藩镇主帅。这项防止藩镇割据的举措无形中扩大了宦官的权势,终于让中晚唐的宦官们,走上了权势煊赫的康庄大道。

中晚唐的皇帝本以为,身边的宦官最忠心,却不知当宦官实际掌握军权,发展成无人能抗衡的超级势力时,便再也不是当初的温顺模样。

可惜中晚唐的皇帝们早已满眼都是反对藩镇割据,维护中央集权了,等他们猛然发现宦官势力不知何时做大后,已然离不开宦官手中的兵权了。

正因如此,中晚唐的宦官才能嚣张到横着走路也没事,妥妥地实现了一把“宦生辉煌”。

三、派系传承

中晚唐的宦官们明白,想要让宦官集团屹立不倒,除了需要拥有皇帝让离不开的本领外,还得拥有良好的派系传承。

明朝时,大太监刘瑾也曾一度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然而刘瑾一朝身死,宦官集团马上树倒猢狲散,再不复昔日荣光。

不同于明朝宦官的是,唐朝的宦官大多拥有完整的派系传承,甚至发展出传承百年的“宦官世家”。

比如著名的巨宦杨志廉家族,就是一个历经十四朝,绵延百年不绝,直到五代时期依旧极具权势的宦官世家。

据史料记载,杨氏家族先后有四代五人掌管过禁军兵权,三人担任过枢密使,一人担任过天下兵马都监,用《新唐书》的话来说,就是“天下威势,举归其门”。

或许有人觉得奇怪,宦官都是阉人,根本无法繁衍子嗣,又为何能传承百年呢?嘿嘿,放在唐朝,人家也有特殊办法“生儿子”。

这就要说到唐代对宦官的法律规定了。开明的大唐不仅允许宦官娶妻以及收养孩子,还允许宦官的养子继承养父的爵位,甚至还有着宦官的母亲和妻子同样可以被授予命妇封号的法律规定。

这些法律规定为宦官们发展世代相传的世家提供了完美的外部环境,而唐代宦官大多收养阉人为养子的习惯,也让族中子弟能够继承祖辈父辈留下的政治地位,从而让整个家族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在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其他朝代的诗书传家到了唐朝秒变“宦官世家”。这种传承体系也让唐代宦官因为“派系”的存在更能抵抗风险,哪怕遇到大宦官突然倒台的严重危机,同一派系的徒子徒孙也能立刻上来补位,丝毫不影响整个宦官集团继续嚣张到没边儿。

不过,宦官世家虽然让中晚唐的宦官们有了嚣张的资本,但真正让宦官们无法无天的内核原因,还是因为中晚唐的统治基础,已经烂到根子了。

历代的唐朝统治者们,除了少数奋发图强的人物,大多数都是能混一天是一天,结果搞得唐朝在积贫积弱的路上一去不复返,也难怪连太监都敢欺负到皇帝头上了。

参考资料:何草《唐代中后期宦官之祸原因初探》、杜文玉《宦官世家与唐代政治》

更多文章

  • 皆言唐朝开放,唐人到底开放到了什么程度呢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唐人为什么叫唐朝,唐朝的自由程度,唐朝灭亡后 唐人去哪里了

    唐朝的开放是全方位的。盛唐时期,国家经济发达,政治开明,边关稳固,对外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都十分活跃,这塑造了唐人特有的自信并极具包容性的博大胸怀。一、天国上邦,万国来朝。唐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繁华的长安城是当时顶级的国际化大城市。各国贵族、客商、使者纷纷汇聚到了长安城。同时,难得的

  • 皇帝陵墓里都是宝物,名震世界的唐朝陌刀,为何却不准陪葬?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唐朝陌刀战波斯,唐朝十大陌刀猛将,唐朝武器陌刀图片

    唐朝时期,大唐与周边各国战争不断,大唐依靠着强盛的军事力量让周边各国无不为其折服,大唐的盛名也开始远播世界。众所周知,之所以历朝历代,北方游牧民族都是华夏民族的劲敌,最主要的原因便是北方游牧民族是出生在马背上的民族,依靠着骑兵的高机动性,强大冲击力,北方游牧民族往往可以做到以少胜多,宋朝时期甚至出现

  • 此人生在唐朝,是制造冤案的专业选手,最终竟栽到了9岁儿童手中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古代十大冤案大案,历史最惨冤案,历史上著名冤案制造人

    周兴活得没有来俊臣久,虽说吃的一样饭,但他却在公元691年被来俊臣制服了,大家实在太痛恨他,武则天饶他一命后,周兴依然被仇家杀死。对比之下,另一位唐朝制造冤案的专业选手来俊臣好像惨一点儿,他是直接被武则天下令处死,而不是判了流放半路出意外。这跟来俊臣干过的那些事情有很大关系。来俊臣太会网织罪名,从小

  • 李世民随手救下一个人,后成唐朝第一大将,灭四国平百万叛军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唐朝李世民和武则天,唐朝李世民连续剧,李世民平定三王叛乱

    当初他原本是太原的一个地方将领,后来知道李渊要造反之后就化妆成囚犯到江都准备举报。但是由于但是没有选好乔装的方法,囚犯平时行走实在太慢了。等他们到达江都的是时候,这里已经被李渊占领了。李渊一看,你小子居然化妆成囚犯想要揭发我,于是就要将这人处死。他面对这样的情况竟然说,你李渊既然是为了天下,为了老百

  • 狄仁杰的“同凤台鸾阁三品平章事”到底是个什么官?社会社会!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狄仁杰三品官职,狄仁杰的官职为什么是三品,狄仁杰和刺史都是三品

    高宗永淳元年四月,高宗被武后力劝临幸东都封禅养病,在当时的宰相团队中,有刘仁轨、郝处俊、李义琰、崔知温、裴炎、薛元超、王德真、张大安八人,张王郝三人被罢相,剩下五人只有裴薛二人是武后亲信。这四个人入相时只是四品官,而且资历浅难以让其他资深宰相信服,武后便从太宗下诏挽留李靖的那句“至门下、中书平章政事

  • 汉武帝打了40年匈奴只是重创,李世民1年就灭了突厥,孰强孰弱?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汉武帝打匈奴有多狠,历史上的汉武帝打匈奴,汉武帝打匈奴用了多少兵力

    众所周知汉朝建立之初,刚刚经历完楚汉之争等内乱,百姓民不聊生,所以汉朝初期的多位君主都是采取的休养生息的政策,这其中就包括军队,而匈奴人虽不如中原富有,但匈奴军事却相当强悍,匈奴骑兵更是采取的灵活机动骑兵战术,但中原对此却并不了解。可想而知,汉朝剿灭匈奴有多困难。但是汉武帝对匈奴的军事打击,让我们佩

  • 唐玄宗杀死太平公主是借机向唐睿宗夺权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唐玄宗赐死太平公主,唐睿宗与唐玄宗的关系,唐玄宗与太平公主相差几岁

    杀太平公主之前,李隆基的皇位需要加引号李隆基于景云三年(712年)八月初三继承皇位,可是直到第二年七月初四才接管了所有权力,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皇帝。在此之前,太上皇李旦还称“朕”,照常发布命令,以“诰”相称,每五天上朝一次,地点是太极殿,三品以上官员任务及重大刑狱政务还由他决断。李隆基则自称“予”,所

  • 吐蕃自身的诉求和与印度的亲密关系导致其不断攻打唐朝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吐蕃和唐朝的冲突,吐蕃几次攻打唐朝,吐蕃为什么会攻打唐朝

    不得不说,吐蕃这种违反常规的做法让人诧异。下面就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一下具体原因。最初吐蕃攻打大唐只为得到一个认可大唐王朝作为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中最鼎盛的代表,无疑在汉族人民心中拥有着无比伦比的崇高地位。但不能因为唐朝的强大而忽略了吐蕃的实力,两者存在差距,却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悬殊。吐蕃是西藏地区第一个真

  • 刘裕加入北府军戎马半生得以篡位,但身后主少国疑埋下祸患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刘裕篡位的野史,北府刘裕,刘裕篡位为何杀掉晋恭王

    这群人遍及全国,并且控制了国家政治文化经济军事等各方各面,这些士族从出生就可以依靠着家族的力量从而获取全社会的资源(文化方面的表现就是两晋南北朝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神童最多的时期)。本来如果晋朝没有外部的祸患,那么像刘裕这样的人是很难有出人头地的机会的。但是偏偏在这样一个时代,因为晋朝王室的内乱从而被

  • 隋文帝思虑周全、君臣踊跃献策和隋朝的雄厚国力是四个月灭陈之因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隋文帝开创隋朝却因女色而死,隋朝隋文帝简历,隋文帝建立隋朝时间

    开皇元年(581年),北周执政杨坚,从小外孙宇文衍的手中抢走了皇位,建立了一个全新的帝国——隋。而8年后,隋文帝杨坚便完成了统一华夏的使命。之所以这么快,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隋帝国继承的基本盘,是宇文家两代4人呕心沥血创下的雄厚家底。把时间倒回到50年前。中大通二年(530年),尔朱荣死后,北魏帝国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