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群人遍及全国,并且控制了国家政治文化经济军事等各方各面,这些士族从出生就可以依靠着家族的力量从而获取全社会的资源(文化方面的表现就是两晋南北朝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神童最多的时期)。
本来如果晋朝没有外部的祸患,那么像刘裕这样的人是很难有出人头地的机会的。
但是偏偏在这样一个时代,因为晋朝王室的内乱从而被给予了外族入侵的机会,由此也就有了武人强权的基础,而刘裕就是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被裹挟到时代的大浪中。
太元八年(383年),当时前秦皇帝纠集了百万大军准备南下一统天下,而刘裕就是在这个时候参军的。刘裕加入的这支军队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北府军团。
在谢安的带领下,这个军团击溃了前秦的侵略保卫了东晋,成为了东晋王朝的支柱。而刘裕就是在这支军队发迹了,一步步从大头兵做起成为独当一面的大将。(刘裕不少班底就是这支军团来的)
刘裕
刘裕从一个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三四十年的军旅生涯,足迹几乎遍及了全国各地,所到之处,战必胜,攻必克,最终在57岁的高龄以宋代晋,成为刘宋政权开国之君。
在同时代,曾有人北魏名臣崔浩曾评价过刘裕,认为宋武帝刘裕要远远强过成武帝慕容垂。“刘裕奋起寒微,不阶尺土,讨灭桓玄,兴复晋室,北禽慕容超,南枭卢循,所向无前,非其才之过人,安能如是乎!”“刘裕之平逆乱,司马德宗之曹操也。”
而且刘裕本来还是中国古代史上最有希望北伐成功的人(中国历史上只有两次北伐成功过,一次是明朝的朱元璋,另一次则是民国时期)。
设想一下,如果刘裕出生士族,作为统治阶级的一员,他是很容易得到统治阶级的认可的,也可能就没有北伐功成之际放弃前方的胜利的果实而匆匆跑回来稳定大后方(刘穆之死,后方无人镇压,刘裕于是跑回来夺权)。
然而在刘裕回来后,在短短的两年内也驾崩,最终留下幼子守国,埋下了霍乱的隐患,而中华大地也再次失去了统一的契机。等到下一次统一的时候,则已经是160年以后的隋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