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冒牌的千古名君:唐太宗的皇帝生涯,就是不忍卒读的“烂账史”!

冒牌的千古名君:唐太宗的皇帝生涯,就是不忍卒读的“烂账史”!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816 更新时间:2024/2/4 1:57:04

首先说明一点,世界上没有真正的完人,任何一位以“伟光正”形象示人的皇帝,背地里可能都有一大堆不忍卒读的“烂账”,比如号称“舜之君”的唐太宗。

杀兄、杀弟、杀侄。谈论“玄武门之变”中孰是孰非,是一个很无聊的话题,如果李建成有抢先一步的机会,他必然也会率先发难。所以,事后李世民一再把自己打扮成被迫害者角色,纯属得了便宜卖乖,可后世的史学家竟然也照此编史,那就属于典型的揣着明白装糊涂,为尊者曲笔。

“玄武门之变”后,李建成、李元吉,连同各自5个儿子一并被杀。都说皇权之下无亲情,为了争位子,漫说兄弟子侄可杀,就连亲爹亲娘也敢宰,李世民这么做可以说也在情理之中。不过我一直觉得,李建成与李世民之间的争执,如果以其他更人道、更和谐的方式解决,可能会更好。

这些方式,远的如“战国四大公子”之一的魏无忌,虽然有再造国家的大功劳,一旦发现自己的威望和权势威胁到老哥安釐王,立马交权退隐,不再过问政事;近的如后世的唐玄宗的大哥李成器,本应继承帝位,但鉴于玄宗有定难大功,于是主动让位,兄弟间和睦相处,其乐融融。

如果李建成兄弟能以上述两人做榜样,各自主动退一步,都不至于导致兄弟相残的悲剧。当然了,有人说我这种观点属于“事后诸葛亮”,但我还是觉得,为争位子杀掉至亲,无论如何都将背负一生的道德污点和“残忍冷血”骂名!

逼父退位。杀掉亲兄亲弟后,李世民为了早点上位,竟然又做出逼父退位的行径。在《资治通鉴·卷一九一》中对李世民逼父情节有详细的描述:

上方泛舟海池,世民使尉迟敬德入宿卫,敬德擐甲持矛,直至上所。上大惊,问曰:“今日乱者谁邪?卿来此何为?”对曰:“秦王以太子、齐王作乱,举兵诛之,恐惊动陛下,遣臣宿卫。”上谓裴寂等曰:“不图今日乃见此事,当如之何?”萧瑀、陈叔达曰:“建成、元吉本不预义谋,又无功于天下,疾秦王功高望重,共为奸谋。今秦王已讨而诛之,秦王功盖宇宙,率土归心,陛下若处以元良,委之国务,无复事矣。”上曰:“善!此吾之夙心也。”

名为宿卫,实为逼宫,这摆明着就是向老爹下“最后通牒”:识相的,马上退位,保你晚年平安;不识相的,建成元吉,就是你的下场!唐高祖明白儿子的真实意图,为了保证身家性命,只能选择提前“退休”。亲儿如此狠毒,真不知道唐高祖作何感想?

霸占弟媳。如果说杀兄杀弟、逼父退位那属于迫不得已,是政治斗争的需要,那霸占弟媳怎么说?难道也有迫不得已的苦衷?原来李元吉死后,王妃杨氏(史称齐王妃或巢王妃,并非隋炀帝之女)并未受牵连,反而跟长孙皇后搭上了线。长孙皇后为了帮助杨氏派遣忧闷,时不时会召其入宫谈心,由于杨妃颇有姿色,结果一来二去地让李世民动了色心,不顾大臣的反对,竟然将弟媳纳入宫中。

杨妃在宫中非常受宠,以至于长孙皇后去世后,唐太宗竟想立她为皇后,只是因魏征的犯颜强谏才作罢。“兄弟妻不可欺”,李世民做出霸占弟媳的不伦之事,岂不是离明君的光明形象差之千里?

擅杀重臣。唐太宗“虚心纳谏、善待大臣”的形象一直为史学家所津津乐道,最具说服力的便是他与魏征之间的故事。其实魏征只不过是唐太宗用来树立自己光辉伟大形象的“道具”,其内心底还是一个喜怒无常、猜忍好杀的主儿。

比如大理丞张蕴古仅仅因为依法判案不合皇帝心意,被御史权万纪诬陷后,唐太宗竟然不听张蕴古解释,立时处死。还有宰相刘洎,因为在皇帝患病期间跟同僚褚遂良表达了一下忧虑之情,结果遭褚遂良诬陷,唐太宗也是不听解释,立时处死。大理丞、宰相,这在朝廷中都是天大的官儿,唐太宗竟然眼睛不眨一下就杀掉,这岂是明君所为?

篡改史书。唐太宗做了很多亏心事,自然很担心后世对他的议论,于是动了篡改史书,即起居注的心思。他先找到负责编写起居注的褚遂良,试探性的提出想要观看起居注的要求,被拒;又向他询问自己有不善的地方,史官是否会秉笔直书,得到肯定回答。唐太宗恨急,于是改而采取强硬路线。

公元640年,唐太宗直接给宰相房玄龄下诏,要其按照自己的意见修订国史,凡不利于自己的全部删改,房玄龄自然不敢抗旨,前后大规模改动七次才让皇帝满意。所以我们看正史,唐高祖保守颟顸,李建成、李元吉丑陋不堪,只有李世民一个人“伟光正”、“高大全”,其实全是被篡改的结果。不肯让史官秉笔直书,这恰好说明,唐太宗得位不正、做贼心虚。

由以上五条我们可以看出,号称“千古名君”、“千古一帝”的唐太宗,其实是一个冷血残忍、做贼心虚、为人不齿的无赖皇帝,离“尧舜之君”的形象简直是谬之千里。更何况,他还有穷兵黩武、好大喜功等问题,限于篇幅原因,在此不做展开。

更多文章

  • 一个心机婊的人生 唐太宗李世民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唐太宗李世民,为李渊次子。童年时代的李世民,可是一个真正的皇族公子,由于当时的皇太子是李建成,所以李世民根本不能得到有关帝王的特殊教育。但他受到的仍是其他普通家庭所受不到的典型的上层儒家教育。李世民童年时就非常好学,文武都很厉害。而且在后来作为皇帝时表现出的他精通历史、经济、书法、军事,可以知道童年

  • 背全李白的诗,穿越到唐朝,能击败李白成为诗仙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唐朝李白简介资料,男子穿越到唐朝背诗被叫诗仙,历史上李白最好的诗

    在很多穿越小说里,有这样的桥段,主角穿越到异时空,盗用一些唐诗宋词,就成为顶礼膜拜的大诗人,技惊四座。假如有个无耻的法外狂徒张三,先花一段时间死记硬背,将李白的诗背得滚瓜烂熟,然后,他在穿越到李白出生前。那么他能击败李白,成为诗仙吗?《庆余年》范闲背李白《将进酒》名场面01、诗仙李白李白是唐朝著名大

  • 李世民登高远望:你看到我媳妇没?魏征:我只看到你的父亲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魏征是李世民的一面镜子,李世民魏征大唐情史,李世民魏征直谏图片

    长孙皇后是隋朝名将长孙晟的女儿,因为父母早亡,从小跟着哥哥长孙无忌在舅舅高士廉家中长大。13岁时,长孙皇后嫁给了李世民。后来李渊和李世民起兵反隋,长孙皇后和他的哥哥、舅舅一路跟随李世民,她和李世民可以称得上是患难夫妻。李世民登基后,册封妻子为皇后。长孙皇后贤良淑德,一方面教育子女,另一方面劝自己的哥

  • 从《长安十二时辰》中的何监致仕,浅谈唐朝的尊老养老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唐朝致仕制度的发展轨迹,长安十二时辰关于唐朝生活的描述,唐朝致仕制度什么时候开展

    太子对这位耆老格外尊崇,特许东宫药园可以随时为其供药。贺知章致仕之后,把京城房产全都卖掉了,只剩了这一座还在,可见是非常喜欢……李泌踏进寝屋,定了定神,深施一揖:“李泌拜见贺监。”从这段话可以看出,一个80岁的老臣,虽然已经退休,不管是当朝皇帝,还是太子,乃至官员,对贺知章都非常尊重。本文不谈论《长

  • 慈禧为何临死还要毒杀光绪?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慈禧为啥害死光绪,为什么慈禧死前要把光绪毒死,为何慈禧临死前一定要毒死光绪

    慈禧是咸丰帝的女人,两个人生了一个儿子,就是后来的同治皇帝。同治皇帝,因为风流成性,据说得了那方面的病,没法治愈就挂了。此刻要命的是慈禧的丈夫和儿子都去世了,所以,她也就没有孩子了。这对于慈禧来说,是比较苦逼的一件事呀。这大清的江山,以后要交给谁呢?慈禧因为死了丈夫,又不能再嫁,所以肯定是不会生孩子

  • 美丽的外表下不一定有颗美丽的心 珍妃为慈禧所杀为何不值得同情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慈禧为什么杀珍妃,慈禧太后宠爱珍妃,慈禧太后珍妃纪录片

    美丽的外表下不一定有颗美丽的心 光绪十四年(1888年),珍妃、瑾妃姐妹在秀女大选中成为嫔。当时的皇后已被慈禧太后指定,就是其侄女叶赫那拉氏。活泼开朗、天真烂漫的珍妃入宫后不久,就深得光绪的喜欢,于光绪二十年(1894年)晋嫔为妃。 民间传说,由于光绪宠爱珍妃,对皇后隆裕也就较后冷漠。皇后隆裕心里

  • 从刘秀到康熙 ,1700年“天花史”,中国如何帮世界战胜天花?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16-17世纪关于天花的历史故事,历史上名人对天花的评价,历史上哪个皇帝得了天花

    汉光武帝刘秀像小编需要说明的是,天花并非只有1700年历史,在光武帝刘秀之前、康熙帝之后,天花依然存在,小编的论述重点在从刘秀到康熙这1700年内,古代人民是如何面对天花、了解天花、战胜天花的。天花的发展史从世界范围内来说,早在公元前2000多年前,在古印度就有天花的存在了,只是古代人流动性不是很大

  • 康熙题字写大了,大臣偷偷比划3个字,康熙改字沦为笑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康熙写退字,康熙亲笔书法题字,康熙皇帝题字怎么写

    康熙的一生,堪称雄才大略,不仅在开疆僻壤方面做出了很大的成就,而且在用人方面,也把帝王之术应用到了极点。康熙因为在位时间久(61年),所以他身边的大臣如云,如果有贪赃枉法的,哪怕像索额图、明珠这样的大权臣,康熙也毫不留情。但康熙一生,只对一个人手软,此人就是高士奇。当年高士奇被御史弹劾,重罪难逃,康

  • 乾隆被指“盗墓贼”,“盗取”明十三陵金丝楠木?谣言还是属实?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乾隆盗金丝楠木,乾隆取走十三陵的金丝楠木,乾隆盗楠木的真实故事

    这位清代皇帝自带热搜气质,身上充满了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称得上中国历史上的话题皇帝了,从他的身世到皇位继承“合法性”的问题再到风流艳遇故事,件件丰富多彩桩桩勾人好奇。其中,八卦热度最高最普遍的问题,怕是乾隆皇帝盗用明十三陵之金丝楠木的事件了吧?那么,乾隆帝到底有无盗用呢?如果盗用了,都用在何处了呢?

  • 顺治皇帝驾崩,一男一女自愿殉葬,他们身份特殊,非死不可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顺治驾崩最大的秘密,顺治死后有妃子殉葬吗,顺治皇帝殉葬的秘密

    天子杀殉,众者数百,寡者数十;将军、大夫杀殉,众者数十,寡者数人。在历史长河中,不管是秦始皇,还是汉武帝,他们去世时,都有人殉事件的发生。明太祖朱元璋驾崩时,后宫无子女的嫔妃一律殉葬,多达40位嫔妃随“太祖”而去。明成祖朱棣驾崩,也有16位嫔妃殉葬。到了明英宗朱祁镇时期,明英宗的自身经历让他最终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