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自古太子都爱谋反?为何汉武帝、唐太宗、康熙的太子都要谋反?

自古太子都爱谋反?为何汉武帝、唐太宗、康熙的太子都要谋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705 更新时间:2024/1/18 16:33:59

1. 戾太子刘据,7岁立为太子,悲情自杀

西汉汉武帝建元二年,淮南王刘安来长安朝拜,在拜见过汉武帝和窦太后后,太尉田蚡秘密约见刘安,对刘安说:"当今武帝继位十余年都没有儿子,您是高祖皇帝的亲孙子,诸位藩王就数您最贤明,一旦皇上发生不测,除了淮南王您,还有谁更适合做天子呢?"淮南王刘安听过此话后窃喜。不过11年后,卫子夫终于生下了一位皇子,汉武帝刘彻喜出望外,亲自祭拜天地赐子,还令东方朔为儿子作赋。汉武帝为这位皇长子取名为刘据。后来母以子贵,卫子夫因刘据升为皇后。

刘据之母:卫子夫

刘据7岁那年,汉武帝立刘据为太子,先后让大臣石庆、周建德等6位重臣作为刘据的授业老师,对刘据非常重视。刘据成年后,专门为刘据建太子府。刘据性情比较温和,和汉武帝大相径庭,但是他待人仁厚,常常从轻处罚有罪的官员,所以朝廷主张严厉的官员,对太子都敬而远之。

公元前106年,一代大将卫青去世,刘据缺少了舅舅这一强大的臂膀,再加上其他几位皇子都已成年,汉武帝晚年性情更加暴戾,经常有奸臣在汉武帝面前诋毁刘据,刘据的形势每况愈下。

刘据

汉武帝晚年,宫廷发生巫蛊案,汉武帝身在甘泉宫,一病不起,命江充前去调查,江充挖掘到太子府有木偶,太子刘据明明知道自己是被陷害,但是由于和汉武帝不在一处,无法解释,更不知道汉武帝是否还在世。他想起秦朝公子扶苏的例子,心中不寒而栗。在得到皇后卫子夫的支持后,他最终决定矫诏先抓江充,起兵直逼甘泉宫。汉武帝听信奸臣谗言,最后相信太子是在谋反,利用雷霆手段,化解了太子的兵马,刘据惨败,不得已逃走,后来因为拒绝被捕,选择自杀。

一年后,汉武帝查清实情,知道太子被人陷害,但是为时已晚。

2. 愍太子李承乾,8岁立为太子,贬为庶人。

李承乾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长子,生母是著名的长孙皇后,只是李承乾出生的时候,李世民还是秦王。唐太宗继位时,李承乾作为嫡长子8岁,被立为太子,其母被立为皇后。史书记载,李承乾仁孝敦厚,深得李世民的喜爱。当年太子李承乾生病,久治未愈,从来不信佛的李世民,特意为太子修了两座寺院,为太子祈福。

李承乾之母:长孙皇后

贞观十年,太子的母亲,36岁的长孙皇后去世,18岁的太子失去皇后庇佑,加上太子脚上有病,唐太宗怕太子离经叛道,连续安排了房玄龄、魏征等十余名大臣辅佐。不过太子确实让唐太宗失望了,他供养男宠,被唐太宗知道,唐太宗不仅杀死男宠,还严厉批评太子。太子李承乾心中不服,私下为男宠立碑纪念。后来太子又私自让一个突厥人入宫,又被唐太宗知道,从此父子关系疏远。

后来唐太宗的次子李泰逐渐参政,深得李世民喜爱。李承乾妒意横生,他认为李世民要废黜自己,立弟弟李泰为太子。其实当时唐太宗并没有这个想法。太子派人秘密刺杀李泰,事情败露后,他率兵逼宫,想再次上演玄武门之变。最终大事未成,唐太宗李世民回想汉武帝之戾太子和隋朝杨勇的悲剧,又想起自己玄武门之变杀兄之事,不想再上演杀子的悲剧。他最终没有杀害李承乾,而是将李承乾贬为庶人,发往黔州。

李承乾

贞观十八年,黔州传来消息,李承乾病逝,李世民罢朝一日,以公爵安葬长子,尽了父子之情。

3.爱新觉罗·胤礽,出生时被立为太子,二次被废。

公元1665年,年仅12岁的康熙在太皇太后孝庄的安排下,娶了辅政大臣索尼的孙女赫舍里为妻,并且立为皇后。这是一场政治婚姻,康熙和孝庄想利用索尼的势力除掉鳌拜。但是康熙和皇后赫舍里的感情却十分真挚。9年后,赫舍里拼死生下康熙的嫡子胤礽,然后难产而死,康熙在赫舍里气息尚存时,立刚出世的胤礽为皇太子。这是大清朝有史以来,第一位被正式册立的皇太子。

胤礽之母:赫舍里

康熙对胤礽爱护有加,康熙安排大学士王震授教太子儒学。太子性格果敢,有嫡子风范,康熙非常喜爱。后来胤礽出天花,康熙一连十日没有批阅奏章,全心陪在儿子身边。胤礽痊愈后,康熙又祭扫太庙。可以看出康熙对这位嫡子非常呵护。

康熙平定三藩后,带胤礽去关外打猎,有三只老虎追赶他们父子,康熙射死两只,胤礽射死一只,康熙大喜,重赏胤礽,令关外的群臣和蒙古藩王都可以单独拜见太子胤礽。

随着康熙诸位皇子长大成人,参与朝政。胤礽逐渐觉察到压力,后来胤礽的外公索额图犯事被囚,胤礽彻底走偏。康熙亲征准噶尔时生病,太子和诸位皇子来探望,诸位皇子都泪流满面,太子却面有喜色,康熙觉得太子胤礽没有仁孝之心。随着康熙长子的落井下石,加上胤礽的太子集团连续出事,令康熙极大不满,康熙最后决定废黜胤礽太子之位。

胤礽被废后,九子夺嫡使康熙觉察到事态的严重性,于是康熙四十八年,胤礽被复立为太子,但是太子集团接连发生两件大案,让康熙对胤礽不再报任何希望。胤礽也觉察到自己可能要再次被废,于是在康熙离开京城之时,他策划杀死康熙,以太子身份登基。结果谋反失败,被康熙圈禁,直到雍正年间在幽闭中死去。

4.博史通今对比总结

历史以相同的轨迹,来让我们认识三位太子。汉武帝刘彻,唐太宗李世民和清圣祖康熙,都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千古一帝,而三位太子都是皇后所生嫡长子,都是被逼无奈,误判形势,谋反未成。最后刘据自杀,李承乾被贬,胤礽被囚。所不同的是,刘据是被奸人所陷害,无奈举兵,他并不是想杀汉武帝;而李承乾则是没有天子胸怀,妒心太盛,铸成大错;胤礽两次被废,原因出于太子阵营本身问题太多,在第二次即将被废之时,谋反是他唯一的选择。所以,刘据可惜,李承乾可怜,胤礽可悲。

请问学富五车的读者们,为什么太子总爱造反呢?

更多文章

  • 李世民召见中亚使臣,使臣说:我也姓李!李世民泪流满面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突厥使臣李世民,李世民接见吐蕃使臣的情景,李世民真的姓李吗

    三年后,李世民派李靖、薛万彻等人领兵10万,打败突厥,颉利可汗被灭。此后,唐朝继续远征西北,吐谷浑、吐蕃、高昌国等国纷纷向大唐臣服。此时,远在中亚的吉尔吉人,建立了一个叫“黠戛斯”的国家,他们派了一个使臣,不远千里,从遥远的中亚,穿过西域来到长安,朝拜唐太宗。谁知使臣刚开口,就和李世民攀起了亲戚,使

  • 冒牌的千古名君:唐太宗的皇帝生涯,就是不忍卒读的“烂账史”!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千古帝王之唐太宗,唐太宗成为千古名君的原因,唐太宗(千古明君)

    首先说明一点,世界上没有真正的完人,任何一位以“伟光正”形象示人的皇帝,背地里可能都有一大堆不忍卒读的“烂账”,比如号称“尧舜之君”的唐太宗。杀兄、杀弟、杀侄。谈论“玄武门之变”中孰是孰非,是一个很无聊的话题,如果李建成有抢先一步的机会,他必然也会率先发难。所以,事后李世民一再把自己打扮成被迫害者角

  • 一个心机婊的人生 唐太宗李世民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唐太宗李世民,为李渊次子。童年时代的李世民,可是一个真正的皇族公子,由于当时的皇太子是李建成,所以李世民根本不能得到有关帝王的特殊教育。但他受到的仍是其他普通家庭所受不到的典型的上层儒家教育。李世民童年时就非常好学,文武都很厉害。而且在后来作为皇帝时表现出的他精通历史、经济、书法、军事,可以知道童年

  • 背全李白的诗,穿越到唐朝,能击败李白成为诗仙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唐朝李白简介资料,男子穿越到唐朝背诗被叫诗仙,历史上李白最好的诗

    在很多穿越小说里,有这样的桥段,主角穿越到异时空,盗用一些唐诗宋词,就成为顶礼膜拜的大诗人,技惊四座。假如有个无耻的法外狂徒张三,先花一段时间死记硬背,将李白的诗背得滚瓜烂熟,然后,他在穿越到李白出生前。那么他能击败李白,成为诗仙吗?《庆余年》范闲背李白《将进酒》名场面01、诗仙李白李白是唐朝著名大

  • 李世民登高远望:你看到我媳妇没?魏征:我只看到你的父亲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魏征是李世民的一面镜子,李世民魏征大唐情史,李世民魏征直谏图片

    长孙皇后是隋朝名将长孙晟的女儿,因为父母早亡,从小跟着哥哥长孙无忌在舅舅高士廉家中长大。13岁时,长孙皇后嫁给了李世民。后来李渊和李世民起兵反隋,长孙皇后和他的哥哥、舅舅一路跟随李世民,她和李世民可以称得上是患难夫妻。李世民登基后,册封妻子为皇后。长孙皇后贤良淑德,一方面教育子女,另一方面劝自己的哥

  • 从《长安十二时辰》中的何监致仕,浅谈唐朝的尊老养老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唐朝致仕制度的发展轨迹,长安十二时辰关于唐朝生活的描述,唐朝致仕制度什么时候开展

    太子对这位耆老格外尊崇,特许东宫药园可以随时为其供药。贺知章致仕之后,把京城房产全都卖掉了,只剩了这一座还在,可见是非常喜欢……李泌踏进寝屋,定了定神,深施一揖:“李泌拜见贺监。”从这段话可以看出,一个80岁的老臣,虽然已经退休,不管是当朝皇帝,还是太子,乃至官员,对贺知章都非常尊重。本文不谈论《长

  • 慈禧为何临死还要毒杀光绪?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慈禧为啥害死光绪,为什么慈禧死前要把光绪毒死,为何慈禧临死前一定要毒死光绪

    慈禧是咸丰帝的女人,两个人生了一个儿子,就是后来的同治皇帝。同治皇帝,因为风流成性,据说得了那方面的病,没法治愈就挂了。此刻要命的是慈禧的丈夫和儿子都去世了,所以,她也就没有孩子了。这对于慈禧来说,是比较苦逼的一件事呀。这大清的江山,以后要交给谁呢?慈禧因为死了丈夫,又不能再嫁,所以肯定是不会生孩子

  • 美丽的外表下不一定有颗美丽的心 珍妃为慈禧所杀为何不值得同情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慈禧为什么杀珍妃,慈禧太后宠爱珍妃,慈禧太后珍妃纪录片

    美丽的外表下不一定有颗美丽的心 光绪十四年(1888年),珍妃、瑾妃姐妹在秀女大选中成为嫔。当时的皇后已被慈禧太后指定,就是其侄女叶赫那拉氏。活泼开朗、天真烂漫的珍妃入宫后不久,就深得光绪的喜欢,于光绪二十年(1894年)晋嫔为妃。 民间传说,由于光绪宠爱珍妃,对皇后隆裕也就较后冷漠。皇后隆裕心里

  • 从刘秀到康熙 ,1700年“天花史”,中国如何帮世界战胜天花?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16-17世纪关于天花的历史故事,历史上名人对天花的评价,历史上哪个皇帝得了天花

    汉光武帝刘秀像小编需要说明的是,天花并非只有1700年历史,在光武帝刘秀之前、康熙帝之后,天花依然存在,小编的论述重点在从刘秀到康熙这1700年内,古代人民是如何面对天花、了解天花、战胜天花的。天花的发展史从世界范围内来说,早在公元前2000多年前,在古印度就有天花的存在了,只是古代人流动性不是很大

  • 康熙题字写大了,大臣偷偷比划3个字,康熙改字沦为笑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康熙写退字,康熙亲笔书法题字,康熙皇帝题字怎么写

    康熙的一生,堪称雄才大略,不仅在开疆僻壤方面做出了很大的成就,而且在用人方面,也把帝王之术应用到了极点。康熙因为在位时间久(61年),所以他身边的大臣如云,如果有贪赃枉法的,哪怕像索额图、明珠这样的大权臣,康熙也毫不留情。但康熙一生,只对一个人手软,此人就是高士奇。当年高士奇被御史弹劾,重罪难逃,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