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孔子弟子三千,他是少有的全才,为啥却只有他被逐出师门?

孔子弟子三千,他是少有的全才,为啥却只有他被逐出师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32 更新时间:2024/2/4 20:51:03

曲阜之战初露锋芒

鲁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年),齐军侵犯鲁国,一直攻到了他们的都城曲阜。季康子是当时鲁国的掌权者,他采纳了冉求制定的计策,大败齐军。

冉求在这一战中显现的军事才干让季康子非常欣赏,于是问他,你行军打仗的本领,是天生还是学来的?冉求非常坦率地回答说,他的军事知识和才能,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从他的老师孔子那里学来的。

[var1]

师从孔子多才多艺

春秋时代,很多贵族子弟都进入国家开办的学校,在那里学习各种技艺,军事技能就是必学科目之一。孔子作为一位大教育家,在他办的私学里,也向弟子们传授“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这里面的射、御两艺就与军事有关。

冉求拜在孔子门下学习,成绩是非常不错的,而且展现出优秀的政治才干,因此老师经常夸赞他多才多艺,《论语·雍也》中就有“求也艺”之语。孔子还把“冉求之艺”做为全才的榜样予以推崇。

从《左传》和《论语》中不难看出,冉求擅长使用长矛和驾车驭马。春秋时代的作战形式以车战为主,可想而知,使用长矛和驾车驭马是非常重要的军事技能。不仅仅是普通士卒需要学习,就连将帅等高级军事人才,也需要具备这些本领。

分析大势远见卓识

冉求做了官,进入鲁国政坛之后,还经常和老师孔子谈兵论战。冉求拥有敏锐的政治头脑,再加上扎实的军事知识,使得他具备很强的战略眼光与战术素养。

据《论语·季氏》记载,在鲁国掌权者季孙氏准备讨伐颛臾之际,孔子与冉求对这件事产生了意见分歧。

孔子认为,颛臾被古时先授予主持东蒙山祭祀之重任,而且又在我们鲁国的疆域之内,应视与鲁国同生共死的藩属,为什么要去攻打它呢?

冉求的看法则是,颛臾城墙坚固,易守难攻,而且又靠近季孙氏的封邑费地,对季孙氏构成了威胁。如果现在不消灭它,必将给季孙氏的后代留下祸患。

从这段对话不难看出,冉求作为季孙氏的家臣,在分析国家大事时,既关注长远利益,又善于观察,是后世策士谋臣的先驱。

[var1]

支持改革被逐师门

在鲁国的军事改革中,冉求是革新派季孙氏强有力的支持者。春秋末年,各诸侯国相继进行着经济、政治和军事制度方面的改革。在这股大潮的冲击下,公元前594年,鲁国开始实行“税亩”制度,就是田亩税的改革;又于公元前590年推行“作丘甲”制度,就是兵役法的改革。

正当冉求担任季孙氏家臣首脑其间,季孙氏准备推行“以田赋”即按田亩征税的新政策。这是较之“作丘甲”更进一步的军赋制度改革,孔子在内的一些人都对这项新制度表达了强烈的不满。

冉求与老师的看法不同,他认为,这项改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奴隶和平民的负担,但客观上推动了当时社会的进步,从而可以强军富国,影响深远,因此他义无反顾地支持改革。

鲁国于前年即实行了这种新的田赋制,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由奴隶主贵族转变为新兴封建领主的季孙氏,在冉求的帮助下,其财富超过了受封于鲁为诸侯的周公。因为不认为这项改革,孔子愤然提出要与冉求断绝师生关系,还公然号召其他弟子大张旗鼓地去攻击冉求。孔子号称弟子三千,冉求是是被其逐出师门唯一有案可查的弟子,尽管如此,冉求还是坚持了自己的立场。

今天看来,“以田赋”推动了鲁国经济的发展,无疑强化了鲁国的军事机器。因为那个时代的田赋制度和军赋制度具有同等的意义。用增强经济实力,改革军赋制度来加强军事力量,这是冉求较之同时代人卓识有为之处。

[var1]

鲁齐之战名垂后世

冉求优秀的军事组织与指挥才能,突出地体现在鲁、齐两国的清之战中。

公元前484年春,齐国贵族国书、高无邳领军进攻鲁国,一直攻到鲁国清地。当时鲁国掌权的是季孙氏、叔孙氏和孟孙氏三家卿大夫,齐军的这次进犯导致他们发生了激烈的内讧。

一直以来,叔孙氏和孟孙氏就对季孙氏权力过大很不满意,因此打算借这次外敌入侵的机会,成心摆季孙氏一道。当季孙氏要三家共商退敌之策时,另两家竟拒不合作。

面对敌国大军压境,内部却勾心斗角的恶劣形势,冉求连献三条计策,与季孙氏商讨了抗敌卫国的战略方针,分析对比了敌我兵力,一针见血地陈说利害关系,坚定了季孙氏的作战决心。然后用激将法激发了叔孙氏和孟孙氏的抗齐斗志,团结了各种抗齐力量。最后冉求又临危受命,出任鲁军左军统帅。

战斗进行到最关键的时刻,冉求在右军溃败的情况下力挽狂澜。他身先士卒,带头跃过护城河,引领鲁军以步兵执长矛的突击战术,打败齐军。孔子对冉求指挥的这场战斗还是非常欣赏的,评论说这是合于道义的。

综观冉求的战绩和军事活动,他可以说是继曹刿之后鲁国又一位杰出的军事家。翻遍现有文献可知,在春秋末期的鲁国,再也找不出比冉求更出色的军事家了。至地后来的吴起为将,那已经是战国的事了。

更多文章

  • 刘备带兵出征为何不喜欢带诸葛亮?曹操评价2个字,道出其中玄机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在那个大争的时代,诸侯人人都想着自立,但手上没有两把刷子,是无论如何也无法如愿的,即便短暂地站在了山顶,也会快会粉身碎骨。最先崛起的董卓、袁术、袁绍等人就是活生生血淋淋的例子。曹操作为有谋略的雄主,他自然不会像这些人一般没有见识,尤其是在对待汉朝皇帝的态度上,曹操就打出了自己的旗帜,既不废帝自立,也

  • 从《三国志》里可以看出关羽实力和战绩有多高?堪称最高一档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三国志中真实的关羽,三国志13关羽,三国志刘备张飞关羽哪个兵种厉害

    一个落草之人,一步步的成长为亲兵、小校、别部司马、冲锋陷阵的突将、水军将领、独挡一面的方面大帅,全歼了曹魏机动兵力五分之一,如果不是最后倒在背刺之下,他会是个全兵种将领,而像他这样的人三国里基本没有。其实,关羽在《三国志》里算是一个受到了特殊对待的人物。在他手上吃过亏的魏国将领太多,导致魏国史书里虽

  • 为何唐朝灭东突厥只用三年,而西汉与匈奴之战却打了百年?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刘邦为什么不灭匈奴,有人说是因为西汉初年经济凋敝打不起仗;唐朝为什么灭突厥,有人说是因为李世民英明神武善于抓住战机;北宋为什么收不回燕云,有人又是一通论说北宋的内部问题。其实这都是很有局限性的回答,在讨论这一类问题时,我们不能仅仅讨论中原王朝这一边的情况,同样有必要看看同期的北方到底是什么样一个情况

  • 为什么曹操始终没有称帝?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称帝不仅仅是一个“名号”变更的问题,更是“名号”背后,不同利益集团相互博弈与妥协的“实力”问题。汉朝,可以说是一个诛除暴秦与莽新起家并拥有四百年长久平稳统治的大一统王朝,人们对于天下的概念有且只有一个,那就是大汉,大汉确实称得上是全球范围内人类文明前所未有的巅峰,站在拥汉的一边是“天然正义”的

  • 三国的东吴的寿命为什么比蜀汉、曹魏还要长?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东吴和曹魏,曹魏东吴兵力对比,三国时代东吴政权皇帝寿命

    那么,东吴的寿命为什么比蜀汉、曹魏还要长?东吴的第一段寿命,应该是197年至208年,由于刘表忙着防御曹操以及整合内部,而曹袁在中原大打出手,没人有精力理会扬州这种荒蛮之地,而孙权除了打山越和骚扰刘表,一向也都对中央保持恭敬,所以能相安无事。这段期间,东吴的最大危机是李术、孙暠、孙辅、孙翊之变,但因

  • 三国正史里谁才是第一猛将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三国正史第一武将,三国正史中三大猛将,赵子龙三国十大猛将

    不过这些谚语大部分都是根据《三国演义》或者民间评书来排名的,小说和评书相比于正史,为了提高传奇性和可读性,增加很多虚构和加工的内容。那么在正史当中,谁才有资格称为第一猛将呢?猛将这个其实很难界定,因为在三国时期,冲阵斩大将的人非常少,小说中的两军对阵主将单挑几乎是不存在的,只有很少几个个例,像吕布和

  • 三国时期的孙权为什么会被叫作孙十万?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孙权为啥叫孙十万,孙十万刘知兵,张八百和孙十万

    其实孙权识人观人,任用将才的能力很不错,面对一些重要的战争,他可以放手让主帅去指挥,自己则不过多干预,做到了孙子兵法中所提及胜利的重要条件之一——“将有能而君不御”。但是孙权在军事中的“机权干略”明显低于政治,虽然指挥众人对魏取得过胜利,但大都是部下出力。经历过的这些大胜,小胜却使他错误估计了自己的

  • 三国多次投靠他人大有人在,为什么只有吕布被叫“三姓家奴”呢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三国吕布投靠刘备,吕布为啥叫三家奴,张飞骂吕布三姓家奴是什么意思

    那么为什么吕布被叫“三姓家奴”呢?吕布一生中改换门庭12次,为什么只是被称为“三姓家奴”,而不是“多姓家奴”呢?先看看吕布有哪12次改换门庭吧!第一次:从丁原到董卓我们都知道,吕布原本是丁原主簿,在董卓与丁原对峙时,受董卓拉拢后就杀了丁原,去和投靠董卓拜为义父去了,这实在是太恶心,不过这才仅仅是吕布

  • 《三国演义》中刘备到底哭了多少次?为什么而哭呢?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三国中刘备哭了几次,刘备哭灵四十八哭唱词,刘备哭二弟

    在演义里面,刘备一共哭了25次,这25次里面,11次是因为兄弟战死或者别人死去而哭(关羽、张飞、庞统、刘表、汉帝、刘琦),哭关羽张飞次数最多;3次是送别赵云、徐庶、张松而哭;2次是因为和关羽张飞兄弟重逢而哭;2次是听诸葛亮的计策,战术性表演哭泣;1次是初见刘璋,战略性欺骗的哭诉衷肠,这肯定是跟诸葛亮

  • 张郃二十合败给马超,三十合败给赵云,但为何五十合没输给张飞?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马超赵云张飞,赵云张飞马超的神级组合,赵云和张郃谁厉害

    在演义中,张郃大战张飞五十回合不败,是超长发挥了吗?张郃二十合败给马超,三十合败给赵云,但为何五十合没输给张飞?张郃两次和张飞大战,都是发生在巴西宕渠。张飞率领一万多兵马,离阆中三十里的地方,在战场上与张郃相遇,两人单挑,当时两个人战了二十多个回合,张郃后面有蜀兵出现,张郃怕被夹击,因此,心里开始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