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这三代皇帝性格上的缺陷,加速了北宋王朝积贫积弱!

这三代皇帝性格上的缺陷,加速了北宋王朝积贫积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948 更新时间:2024/2/4 20:49:19

没错,北宋就是这样一个奇特的王朝,A面的光芒让人亮瞎眼,B面的阴影让人无限叹惋。或者说,北宋是一个表面十分繁荣、实质上积贫积弱越来越黯淡的王朝。

那么,北宋为何会积贫积弱呢?原因有很多,这里只讲一个很少被人提及的因素,那就是北宋历代君主的性格都存在着某种或某些致命缺陷,终于让这个看以无比光鲜的王朝走向最终的灭亡。

有位哲人曾说过:“造就政治家的,决不是超凡出众的洞察力,而是他们的性格”。反之,一个在性格上有着明显短板甚至是致命缺陷的统治者,必然会让他和他的继任者所坐的江山很快失去统治力。

先来说说北宋的第二任皇帝、宋太宗赵光义,这是一个非常专断多疑的统治者。在史书中,可以发现很多地方透露出赵光义做事的一个特点:在进行各类重大决策时,从不广采博纳,说白了就是不喜欢听取臣下的意见。

在公元979年攻下北汉后,赵光义便贸然决定攻打辽国,绝大部分将领都以军士劳顿、军饷匮乏为由,劝说皇帝另择进攻良机。但赵光义充耳不闻,结果高梁河一战大败,宋军元气大伤。

公元986年,赵光义再次一意孤行,大举兴兵,三路北伐,他不仅自做决策,而且还事先画好战图,亲自指挥,战局瞬变,东路军失利,赵光义却仍让战将依其令而行,结果将高梁河战败后所尚存的精锐部队损失殆尽,“歧沟一蹶,终宋不振”。

赵光义之所以专断,是因为其不信任部下,他经常调换文臣武将,“志未伸,行未果,谋未定,而位已离矣”。

再来看看赵光义的第三个儿子,也就是他的继任者宋真宗赵恒,他比他老爹可就差太远了。再怎么着赵光义也是很有手段的统治者,可是赵恒呢,既昏庸又懦弱。

最有力的一个例子就是赵恒的周围聚集了一批庸将奸臣,尤其是王钦若、刘承、陈彭年、林特、丁谓,在当时被称之为“五鬼”。然而功盖群臣的贤相寇准、良将石普等却遭到排挤。这些奸臣怂恿赵恒毫无限制地挥霍民脂民膏。

赵恒不仅昏庸还懦弱,在澶渊之战中,他身为一国之君,只想逃跑,在寇准的力劝下勉强同意亲征,但还是授意纳绢百万以求和谈。如果从客观分析,宋方未必能败,但赵恒的懦弱起了关键作用,使宋军不战自败。

北宋的第四位皇帝宋仁宗赵祯,是赵恒的第六个儿子,可以说,他比起他老爹来更无能,不但贪图享乐,迷恋声乐美女,而且生活极其奢靡。他奢侈惊人的程度,一次祭享就用12000万贯!

历史的发展有其内在的规律,但作为一国之君性格上的某些弱点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历史的进程,当然只是进程而已。从第二至第四位皇位继承人赵光义、赵恒和赵祯(他们正好是嫡亲的祖孙三代)的性格上看,他们从不同方面加速了北宋“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真实的北宋:繁荣表象下实为积贫积弱,根源在于这四个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具体来说,“积贫”的具体表现就是北宋财政入不敷出。尽管当时整个国家的财政收入超过了盛唐,却常年出现赤字。而“积弱”更不用说了,北宋在对外战争中屡屡吃败仗,甚至被迫与辽、西夏这些外邦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目的仅仅是换取皇室的苟安。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北宋如此积贫积弱,成了一只纸老虎呢?这里面肯定

  • 真实的北宋:这两个武职听起来很牛逼,实际上过得很苦逼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那么,军将及军大将究竟是什么职衔,其身份和地位又是怎样的呢?在有关北宋的历代文献中,军将、军大将的名称,其实并不罕见。北宋名儒邵伯温就曾记载过这样一个故事:宋仁宗末年,王安石担任知制诰这个职务。有一天,王安石的夫人吴氏为丈夫买回来一个妾,王安石见到后询问她的出身。这个女子答道:“我的丈夫本来担任军大

  • 晁盖是宋江的领导,为何不能排进108将?晁盖之死与宋江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晁盖不死宋江能做梁山之主吗,晁盖之死和宋江有关系吗,如果晁盖没死宋江会当上首领吗

    我们都知道水浒的故事是在北宋徽宗宣和年间发生的,当时时局动荡不安,为了谋求生存,也为了坚持自己所信仰的“义”,晁盖加入梁山泊,为除暴安良的事业贡献了一份自己的力量。在加入梁山泊之前,晁盖便已经仗义疏财,结交了许多天下好汉。即便在梁山泊被推上第一把交椅之后,他多次被宋江劝阻亲自参与实战,但是但凡有需要

  • 真实的北宋:这个制度缺陷对北宋灭亡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北宋是怎么灭亡的,南施北宋之北宋指的是,宋江死后北宋多久灭亡的

    北宋的财政之殇到底是个什么具体情况呢?最突出的问题就是财政管理极为混乱,尤其是财政主管官员——计司的权力被剥夺,人为地制造混乱。公元1001年3月,一代名相吕蒙正曾经对皇帝宋真宗汇报过这样一个情况:国家财政部门的主管官员,居然连国库的收入、支出、盈余、亏损等方面的数量都搞不清楚,这也太没有道理了吧!

  • 朱元璋听信小人谗言挖了刘伯温的坟墓,看到这一幕吓呆了!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朱元璋打开刘伯温的坟墓,朱元璋挖刘伯温坟墓露出六个大字,刘伯温给朱元璋三句话九个字

    朱元璋这个人小心谨慎,疑心很重,建国后担心有乱臣贼子觊觎自己的江山,杀害了很多功臣,连帮他统一天下的刘伯温也没有放过。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做死者为大,人去世之后就不该再去打扰,但朱元璋不信这个,他在刘伯温去世后,听说他的陵墓之地有天子气,后来听信小人谗言,只要将棺材的前面锯掉一点,天子气就不起作用了,于

  • 明朝功臣为何不反抗朱元璋的屠杀?原因有3点,最后一点很重要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明朝朱元璋最真实的资料,明朝朱元璋历史评价,明朝历史朱元璋为什么杀功臣

    他们是历史上很励志的帝王,虽然起步很低,可是达到了最高的人生成就。建立了帝国之后,开始清洗那些共同打天下的功臣。可是两人面对的情况不同,老刘要经常带兵平反,因为那些功臣不愿意等死,纷纷的起兵反抗。可是老朱屠杀功臣的时候,却没有反叛的行为,他们都甘愿伏法。这是为何呢,两人的区别在哪里?也只有李世民对待

  • 明朝一农民绑了贪官前往京城,朱元璋下令严办:诛十族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朱元璋处置八个贪官,朱元璋严办黎洪强张道光,朱元璋死后老百姓还能绑县令吗

    其实朱元璋被丑化成暴君有两方面的因素,首先就是朱元璋对于官员非常的严厉,直接触及到了官员的切身利益,所以官员在史书中自然不会说朱元璋什么好话。其次就是满清为了自身统治的稳固,自然要极力的去抹黑明朝,朱元璋作为开国皇帝自然是被黑的最惨的。不过这位暴君在民间的风评却不是一般的好,毕竟我国历朝历代的皇帝中

  • 攘外安内的岳飞到底是不是民族英雄,为何他近年来频频遭人质疑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岳飞到底是不是民族英雄,民族英雄岳飞的真实故事,历史上真实的岳飞是不是民族英雄

    要想知道岳飞是不是民族英雄,首先我们要知道民族英雄的定义。在字典中民族英雄是指,那些捍卫民族独立、自由、利益,在抗击外来侵略的斗争中表现无比英勇的人。在我看来,岳飞就是民族英雄。抗金名将岳飞是民族英雄,因为他的抗击精神岳飞是南宋一位抗金名将,从20岁到39岁被害为止的二十年里。他都在抗金斗争中度过。

  • 此人是锦衣卫出身,权倾朝野,与朱棣争抢妃子,死后无全尸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朱棣锦衣卫事件,朱元璋的锦衣卫朱棣怎么接手的,锦衣卫朱元璋让朱棣统领过吗

    当时的明成祖朱棣用“清君侧”的名义推翻了建文帝的统治,许多文武大臣都认为他来路不正,为了平息这场无声的风波,他任命纪纲为锦衣卫的指挥使,掌管着亲兵。纪纲掌握了锦衣卫之后,就大肆的将许多无辜的权臣扣上“莫须有”的罪名,一个接一个的杀害。在许多人看来十分的残忍,可对于明成祖朱棣来说,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

  • 明朝农民养出四十斤“公鸡”,道士看完说一预言,没多久大明亡了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明朝最神秘的道士预言,民国道士刘培元预言,姚广孝预言大明三大变

    在明朝末期,曾经出现过许多稀奇古怪的事情,其中一件便要算这40来斤的大公鸡了。我们都知道,按照正常生物上的规律,一只普通的成熟公鸡的重量,也就三四斤的样子,即便有个别特别的,也绝对不会超过十斤。但是在当时的一户农民家中,却有人养出了重量达到40斤的公鸡。对于这样一只“庞然大物”,基本上是没有人敢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