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考古:甲骨文里的阉割,为何悲催的羌人会成为史上第一个试验品?

考古:甲骨文里的阉割,为何悲催的羌人会成为史上第一个试验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1484 更新时间:2024/1/15 14:01:01

仔细观察汉字中的美,姜和羌这三个字,你会发现,他们都有着极为雷同的上半部结构。放到甲骨字形中看,就是三个字都顶着一只硕大的羊头,也就是说美、姜、羌在造字的开始,就和羊这种动物结下了不解之缘。

先说“美”,在《说文解字》中这样解释:“美,甘也,从羊从大。”代的铉补注云:"羊大则美,故从大。“这就是如今认为”羊大为美“的来历。而学者萧兵进一步阐释说,所谓”羊大为美“实为”羊人为美“,它指的是人顶着羊头在跳舞。

至于是什么人?很多人认为正是羌人,在甲骨文中,「羌族」的男人为「羌」(从羊从人),女人为「姜」(从羊从女)。可见不管男女,都是人和羊的结合,正如《说文.羊部》中所言:“羌,西戎牧羊人也,从人从羊,羊亦声。”

不知道是不是放羊的羌人,也被殷商看作是同样的肥羊,羌人被当作牲畜一般,被大量用于商人的祭祀和杀牲活动中,不仅数量多,而且花样全。关于数量,常见的是杀1个,杀3个,杀5个,杀10个等等,其中杀10个人的频率最高,其次是杀30个、杀50个和杀100个,有的杀300个。

至于羌人的花样死法,可参见:考古:甲骨文的残忍祭祀,十一种杀人牲法,舌尖上的悲催羌人!而另阳Sir比较感兴趣的是甲骨卜辞中的这则材料:

庚辰日占卜,商问:朕阉割了一个羌人,他不会死吧?

你以为商王特意占卜一个羌人会不会死,是真的关心他?不不不,商王只是不想让自己的后宫变的一片绿油油,才决定将羌人便成阉人的。而这个做法,也算是开创了宫中太监的先河,之后的《周礼》中也有记载:“宫者使守内,以其人道绝也”。

这条卜辞中有两个字值得注意:

一个是圆框里的那个字,正是男人宫刑的专用字,不得不说是非常形象到不忍直视,左边是男根的象形,右边则是一把刀,其中含义不言而喻。这个专用字,在甲骨文中有三种不同写法,不论刀在哪里,总归还是要挨一刀的。

另一个是方框里的那个字,是“殟”字的初文,什么意思呢?就是“生病昏倒、失去知觉”的意思,往大了说就是,很有可能是在问这个羌人,会不会在阉割的时候疼得昏死过去?古埃及有宦官,但中国其实早在殷商时也有了。

总之,纵观甲骨文卜辞中有关羌人的记载,都说明了这么一个不争的事实。当时的羌人在面对强大的殷商政权时,几乎无还手之力,而只能任由其宰割,形如牲畜。

而这种反应受到商人残酷刑罚和祭祀的“羌”字,在西周取得华夏政权后,就逐渐消失了,这也就不难理解,为当初武王克商时,羌人会立马成为其铁杆盟友。

诸位有何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纣王的题诗到底有多么不堪,女娲非要断送他的江山?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硬要给他安一个罪名的话,那就是亵渎神灵吧,一个大王,如果无法规范自己的行为,被女娲惩罚也是无可厚非的,但是糟糕的地方在于,一场战争发动下来,就是生灵涂炭。那么商纣王到底写了一首什么样的诗,惹得女娲发怒,非要断送他的大好江山呢?女娲生辰之日,有大臣建议商纣王去庙中进香,因为女娲是人类的始祖,所以做为大

  • 为何考古学家找不到证明夏朝存在的证据?有两个原因他们不敢说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夏朝考古揭秘,夏朝有考古学证据吗,夏朝到底有没有考古证据

    170万年前的与5000年前对比,他们之间留下来的东西却足够让人叹息170万年前的元谋人使用的工具是石斧、石刀,现如今经过科技的检测,依然能够证明这是存在于170万年前的物品,说明我们的科技足够的强大了。在考古学家的不懈努力下,还发现了更多的史前动物的化石,这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呢?说明当时的人们的生活

  • 为了神力有多拼?除武王举鼎、霸王扛鼎,古人还拔过树、抱过牛!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武王举鼎有多重,武王举鼎和霸王举鼎的区别,各位天神到营地找武王是为了什么

    秦武王的出名,一个在于其“举鼎绝髌”因此死翘翘,差点造成了秦国内乱,另一个则是在于他的名字,单名一个“荡”字,本是“涤荡天下”的意思,奈何与“嬴”姓搭配起来,却让现代人忍俊不禁。秦武王为何要以“万金之躯”去做洛邑“举鼎”的反常行为?毕竟在他之前,也不排除君王有觊觎天下之心,可是楚庄王也仅仅只是派人去

  • 后羿与大羿:为何傻傻分不清楚?夷夏之辨情境下儒家的重新包装!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关于羿,我们先从文献方面梳理脉络,一个是神话中的羿,其源头是《山海经》,其中主要记述了羿作为天神,获封地域,为民除害的事迹。《山海经·海内经》:帝俊赐羿彤弓素矰,以扶下国,羿始去恤下地百姓之艰。《海外南经》:羿与凿齿战于寿华之野,羿射杀之。在昆仑墟东。羿持弓矢,凿齿持盾。一曰戈。”很明显,所谓的“以

  • 《封神演义》中姜子牙封神之时,很多人却不愿意受封,原因很现实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封神演义姜子牙封神,姜子牙为什么没有封神,曾仕强姜子牙封神

    在《封神演义》之中,对于神仙这个词的理解不不太相同的,因为这里面的神和仙是两种存在,我们在电视之中也多有看到这个情况,姜子牙在帮助姬发消灭了商朝以后,便开始进行封神,这个封神榜还是他的师父元始天尊赏赐下的,姜子牙也是奉他师父的命令进行封神,但是有很多的却不愿意受封,去当什么神?这里我们要先说一下封神

  • 考古:甲骨文的残忍祭祀,十一种杀人牲法,舌尖上的悲催羌人!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羌人历史,甲骨文祭祀,青衣羌人的头上会缠白布吗

    甲骨文是商代历史的一个侧影,学者胡厚宣曾经统计过甲骨卜辞中的数据,其中记录活人祭祀的卜辞共有1350片,卜辞多达1992条。而在最为著名的商王武丁在位时期,42年的漫长岁月中,根据卜辞内容推算,差不多每过两天就会用掉一个人用于祭祀,叫做“用羌”。甲骨文中的“羌”像什么?显然像一个顶着硕大羊角的人。也

  • 殷商灭亡的真相竟与西罗马帝国惊人相似,只因为这种金属的存在!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殷商灭亡用了多长时间,殷商灭亡真实视频,殷商的灭亡

    其实曹刿的这种观点可能是来自于先秦时期,在《大戴礼记·易本命》中记载:“食肉者勇敢而悍,食谷者智慧而巧,食气者神明而寿,不食者不死而神。”在此,我们不从营养学对于人体质乃至智力的影响,换个思路去思考一下,为什么曹刿单单将矛头指向了贵族?阳Sir以为“肉食者鄙”,或许与贵族们经常使用的青铜食器之间不无

  • 山海经:九鼎传说之谜团其二,夏启所铸是三足圆鼎还是四足方鼎?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用纸剪圆鼎和方鼎,山海经的3个预言,圆鼎方鼎手绘图

    (一)三足而方?鼎的名称出现的比较早,在甲骨文中我们能找到很多的鼎字,但是这些鼎字看起来却像极了一只小猫,所以如果你看甲骨文的“问鼎天下”的话,极有可能会认作是“问猫天下”,“一言九鼎”就是萌萌的“一言九喵”!实际上在甲骨文中,鼎被当作器物的名称使用的方式并不多,在甲骨文中鼎字大半是用着为制定占卜之

  • 东汉风云:光武驾崩刘庄嗣位,马武平羌振旅还朝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未几,已是中元二年(公元57年),光武帝已六十三岁,还是昧爽视朝,日昃乃罢,暇时辄召入公卿郎将,与谈经义,至夜静方才就寝。皇太子刘庄常伺间隙进言道:“陛下明若禹汤,独不似黄老养性,未免过劳,愿从此颐养精神,优游自适。”光武帝摇首道:“我乐为此事,并不觉疲劳呢!”话虽如此,究竟年老力衰不堪烦剧,竟于中

  • 秦始皇的大一统政策:到底源自何处,有没有抄袭波斯大流士?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秦始皇的大一统措施,秦始皇大一统包括哪些内容,秦始皇为什么没有大一统

    公元前221年,在李斯建议下,秦始皇也推出大一统政策,建立了第一个中央集权的王朝,实行郡县制,“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修筑长城与道路等。秦始皇与大流士的治国理念,的确存在一些相似之处,大流士在前、秦始皇在后,于是有人怀疑秦始皇抄袭了大流士的治国政策。实际上,秦始皇的大一统政策,是中国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