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贡院对面是妓院!朱元璋为何把最大的妓院群,安排在科举考场旁?

贡院对面是妓院!朱元璋为何把最大的妓院群,安排在科举考场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164 更新时间:2024/1/17 1:46:42

“此地有佳山佳水,佳风佳月,更兼有佳人佳事,添千秋佳话(上联)。此间多痴男痴女,痴心痴梦,况复多痴情痴意,是几辈痴人(下联)。”

朱元璋此举绝不是“真风流”,而是为了鼓励“商贾之士”的大款们到妓院去“消费”,以增加国家税收。

在古代,妓院是合法的,不像今天纯属灰色地带,所以,他们是要照给国家纳税的。于是乎,妓院越繁荣昌盛,这国库自然也就越发丰盈了。

朱元璋的算盘里,这副挂在秦淮河畔妓院的对联是要生出龙蛋的,可大大出乎他的意料的是,最终被孵化出来的:是跳蚤。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这明朝的灭亡,也和妓女息息相关,要知道,最后吴三桂引清军入关其“冲冠一怒只为红颜”啊,而这红颜,正是秦淮河畔的名妓陈圆圆

朱元璋亲自题写的这“劝嫖对联”放出后,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商人没来多少,官员和人倒是来得勤了。以至于最后文人与妓女相交,成了一件极风雅的事儿,文人墨客还将这些香艳写到了文里。

在某种程度上,最后,这文人、官员甚至成了妓院生生不息的根本。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妓院便大张旗鼓地开到了贡院,也就是旧时科举考场的对面。

明清时期,中国最大的贡院是江南贡院,它有多大呢?相当于三个故宫那么大。

接下来,便已当时最大的江南贡院为例,具体讲讲妓院为选在科举考场对面。

此处的江南贡院它在今天的具体地址是:南京市秦淮区贡院街95号,这个地方正是秦淮河畔。

旧时,贡院是读书人通往功名利禄的必由之路,所以,每年开科取士时,四方的才子便纷至沓来。当时的读书人考试不像今天,考个三天就走人了,他们啊,必须在考试地点待很长时间。古代电视剧里经常有进京赶考一去就是一年半载的,这并不出戏,实际上,这是常有的事。

这么长的时间里,才子们要吃喝拉撒,自然,他们也要适当的生理发泄渠道。这点,今天的人很难理解,毕竟如今的高考生都是未婚人士。可当时的才子却多是已婚配人士,所以,他们与今天的才子比:在吃喝拉撒睡之外,还多了一个生理需求。

有需求就有市场,何况是在皇帝老儿鼓励这市场的当时。

所以,这江南贡院旁边除了茶楼、酒楼之外,还多了一个香喷喷的存在,妓院。这妓院和才子碰撞后便是:

“桨声灯影连十里,歌女花船戏浊波”。

想想,才子们十多年寒窗苦读,这寂寞得多深,这压抑得多重,他们的压抑、寂寞越是深重,便也注定这秦淮妓院的生意越会兴隆。

离家来贡院考试的才子们,终于摆脱了家族的“监督”,也摆脱了妻子的束缚,这种时候自然有无数才子会选择去妓院“放飞自我”了。

相比这些因寂寞、压抑放飞自我促进妓院兴隆的才子,出现在妓院的才子中还有这样一群人:他们逛妓院是为了情怀,一个关于“红袖添香”、“才子佳人”的情怀。

这群人,多是才华横溢、学富五车之辈,这样的才子自然也是秦淮女子的最爱。他们与名妓写诗作画,杯盏诉请,弹琴吹箫……

秦淮河畔无数风流韵事皆是这些才子与名妓写就,这样的韵事越多,妓院的生意便也越是兴隆。

然而,考场与欢场能两不误的从来只是极少数,当时的情况下,更多的是因荒淫误了考试的才子。这样的景象让朱元璋痛苦不堪,文人就是将来的官员,这官员终日沉吟声色,还谈何天下治理啊。

更为紧要的是,官员一旦嫖妓,势必会贪污国家公款,这样一来,妓院兴隆后税收虽有增加可国库却反而空了。

万般无奈之下,眼见一切已不可收拾的朱元璋只得颁布相关律法,他规定:

‘官吏宿娼,罪亚杀人一等;虽遇赦,终身弗叙。’

这是什么概念呢,就是官员嫖妓的罪行仅次于故意杀人罪。这种手腕,称作“铁腕”当不为过。

从朱元璋劝嫖到他颁布铁腕律法,这其中的变化,自然与当时官员和文人嫖妓成风有关。

遗憾的是,最后即便朱元璋下令撤销了“大院”,即所谓的公立妓院,可私营青楼妓院却犹如雨后春笋般的又冒了出来,禁都禁不住,秦淮风月从此繁荣昌盛,一直延续到了明朝灭亡。

为何会如此,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更多文章

  • 此人本是北宋名相,却因情商太低让皇帝御驾亲征,最后结局悲惨!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宋四大名相,北宋5大奸臣下场,真实的北宋名相

    历代朝廷,丞相宰相之职皆属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重职,他们跟皇帝的接触时间比较多,所以风险相对高,比如北宋年间,有一个较知名的宰相名叫寇凖,据说他的下场就很可悲。寇凖这个人生出在公元961年,老家在陕西渭南,自小爱好读书智商过人,于太平兴国5年,考中进士,从而开始踏入北宋官场。有人评价寇凖实则为一个聪

  • 朱元璋深谋远虑,制定一“自私”政策,从胡人手中拯救了汉家江山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朱元璋有胡人血统吗,朱元璋铁腕治国,朱元璋铁腕恢复汉家文化

    然而令人奇怪的是,朱元璋在建立明朝后,却不吸取前人的教训,大封自己儿子为诸侯,而且让他们掌握一定兵权。对于朱元璋的行为,很多人都表示不以为然,认为他不过是个没见过世面、只知维护自己“家天下”利益的土包子。朱元璋之所以分封诸侯,其实质其实等同于老农民给儿子们分财产,不过希望自己的儿子们威风一点、日子过

  • 考了进士当驸马,拉了50辆车茶叶走私,朱元璋大怒:抓起来斩首!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朱元璋查驸马案,朱元璋派钦差大臣查贪官,朱元璋捉拿贪官

    给后人印象最为深刻的莫过于朱元璋的强力反贪,因为朱元璋从一个放牛娃起家的,他知道老百姓的疾苦,对那些贪宫污吏痛恨无比。另外,朱元璋也可以通过反腐把那些隐患排除。当时比较有名的反腐案有郭桓案、空印案以及驸马案,杀了几万人。对于驸马欧阳伦的案子,很多后人不理解,朱元璋宁可让女儿安庆公主守寡也要杀掉,可以

  • 清朝1100万领土,明朝只有350万,没有清朝就没有现在的960万?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清朝失去的300万领土去哪了,清朝和明朝谁的领土最大,清朝国土面积与明朝国土面积

    ▲清朝疆域地图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经历了几千年的风雨。而随着时代的变迁,朝代的更替,我国的领土面积也在不断变化着。清朝,作为我国历届朝代中领土面积较大的一个朝代,在我国疆土的开阔与巩固方面有着巨大的贡献。尤其是在收复了台湾,加强了对蒙古、新疆、西藏等地的控制之后,面积更是达到了1300多平方公

  • 崇祯杀魏忠贤,嘉庆杀和珅到底是对还是错?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嘉庆杀和珅的真实原因,崇祯皇帝后悔杀魏忠贤吗,魏忠贤和和珅谁厉害

    要说魏忠贤和和珅,得分析不同的情况,一个内忧外患的明朝末期,一个是刚过盛世的清朝中期。魏忠贤是明末权倾朝野的人,他从一个贫穷小人物,一点点爬到了权力的顶层,为了自己的利益,靠天启皇帝的母亲客氏上位。因为他一直经历着社会的黑暗、官场的黑暗和无数人的鄙视,毕竟是太监,心理肯定和正常人不一样,所以他的人品

  • 魏忠贤只不过是一个小太监,为何他被杀后,大明朝就灭亡了?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那么,为何他被杀后,大明就灭亡了呢?首先,这个说法不太对,魏忠贤死后,大明也没有马上灭亡,而是过了十来年,所以,并非他死了,大明就灭亡了。但如果要说魏忠贤的死与大明的灭亡一点关系都没有,那么也不太客观。魏忠贤是依靠着皇帝起家的,他能够成为后来的九千岁,存粹是因为皇帝。魏忠贤权倾朝野后,虽然做了很多坏

  • 朱元璋为预防朱棣造反,临终前做了周密的部署,但最后以失败告终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朱元璋为何死前不把朱棣杀掉,朱元璋为何处置朱棣,朱元璋是怎么对付朱棣

    朱元璋也意识到太孙朱允炆威望不够,根本镇不住野心勃勃的朱棣,因此朱元璋在临终前下遗诏限制朱棣等藩王权限,而且朱元璋派遣一位外戚领兵四十万预防朱棣造反,替朱允炆保驾。但朱允炆没有利用好此人,此人也辜负的朱元璋的对他的信任。对于靖难之役,采取了首鼠两端和骑墙的态度。最后也导致自己死于非命。朱元璋在临死前

  • 最早称秦始皇为千古一帝的李贽,其实还评过一位“千万古一帝”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李贽称秦始皇,千古一帝秦始皇嬴政,李贽对秦始皇的评价

    时至今日,尽管仍然饱受争议,但许多人提到秦始皇时还是会用“千古一帝”这一重量级的头衔来称呼。不过,其实最早发明这一称号的明代著名思想家李贽本人却并没有将其当做一种盛赞。非但如此,他甚至还评过一位“千万古一帝”,可见所谓的“千古一帝”在一开始并不是个含金量很高的称号。将秦始皇称作“千古一帝”的最早记载

  • 张居正:一己之力为明朝续命60年,死后被学生清算,家眷下场惨烈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张居正不死明朝会亡吗,张居正死后明朝结局,明朝时期张居正能活多少岁

    这个被称为明代第一首辅的男人,到底有什么故事?又有什么样的魅力值得后人如此称赞呢?今天我们就来浅浅地说上一番。 张居正,湖广江陵人,降生于江陵县一个穷秀才家,并没有任何显赫的家世。出生前,他的祖父曾经做梦梦见过一只白乌龟,于是就给他取名叫“白圭”,与龟字谐音。 说来不得不浅夸一下张居正祖父的预示梦

  • 崖山海战,一小兵侥幸逃生,89年后他的外孙灭了元朝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崖山一战,元军以少胜多,南宋最后的精锐全军覆没,陆秀夫抱着小皇帝赵昺投海自尽,十万军民跳海殉国。南宋终于灭亡了,元朝统一了整个中国。但是谁也不会想到,有一个普通的南宋小兵侥幸逃生,89年之后这个小兵的外孙灭掉了元朝。历史就是这么神奇,某个不起眼的小角落,却会在某个特定的时刻掀起巨大的风浪。这个小兵太